大家去測血糖時,是必須要空腹八小時左右的,期間可以少量飲水,這樣測出來的血糖值才能真實反應胰島素分泌水平是否正常。很多糖尿病患者會自行在家測量血糖值,有人怕麻煩就只測試空腹血糖,覺得空腹血糖穩定就可以了,但往往忽略了餐後兩小時內的血糖,這個時間段的血糖值也是很重要的。
也有人測出這兩個時間點血糖值是一樣的,那麼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嗎?各自的血糖標準又是什麼呢?跟著醫生一來看。
為什麼餐後兩小時的血糖如此重要?
一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較高,但是二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可能不高,甚至和常人沒有區別,所以若只是拿空腹血糖來判定是否患上糖尿病並不準確,必須要測試餐後兩小時的血糖。人在吃飯後營養成分還沒有開始被吸收,大概15分鐘後腸道開始吸收食物中的熱量和糖分,血糖也開始出現波動,每個人吃的食物大部分是不一樣的,但是飯後兩小時後食物完全被消化,營養也完全吸收了,這個時候的血糖值能反應出你的胰島素分泌水平。
所以說餐後兩小時這個時間點很重要,血糖數值大概在4.4-7.7 mmol/L,常人的空腹血糖值大概在3.3-5.5 mmol/L,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一般不會相差超過2 mmol/L。若是你的這兩個時間點血糖水平是一樣的,可能你體內糖代謝存在問題,如果你怕只是巧合,可以多測幾次這兩個時間段的血糖值,結果若還是大差不離,醫生建議你去醫院做一下血糖值的詳細檢查。
那麼患上糖尿病還如何正確對待呢?
1. 按時吃藥或者是打胰島素
患上糖尿病說明體內的胰島素已經失去了正常功能,不能及時代謝體內的葡萄糖,如果任由血糖長期過高,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例如細菌感染、失明、糖尿病腎病等,危害人的生命健康。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按時吃藥或者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並每天都要記錄下空腹和餐後兩小時的血糖值,若是血糖出現大波動,及時和醫生溝通,方便調整藥物和飲食習慣等。
2. 學會健康進食
糖尿病患者對於每天攝入的總熱量一定要嚴格控制,千萬不能不忌口,不然很難控制血糖。主要的原則大概是:平衡膳食保持營養多元化、限制澱粉和脂肪的攝入量、多吃優質蛋白質和膳食纖維食物、堅持少量多餐、做到定時定量定餐等,此外別忘了多喝水,切記不要喝酒。
3. 多運動
運動也是維持血糖平穩的好辦法之一,運動過程可以加速食物中的糖分代謝和消耗體內多餘的糖原,還可以控制體重,減少肥胖引起的胰島素抵抗,有助於病情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