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徐曉梅 冉學東 北京報導
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願意為顏值付費,醫美更是成為繼購房、購車、旅遊之後的第四大消費熱點,「顏值經濟」隨之爆發。
新氧作為中國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第一股,為了能夠讓用戶更方便地為顏值付費,剛剛上線了醫美分期服務「氧分唄」,定位於「消費醫療 生活美容分期」,入口位於新氧醫美APP「我的」—「小工具」。
新氧內部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該產品是新氧近期剛剛上線的,目前已經投入使用。
事實上,很多頭部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此前都覆蓋過醫美場景,為用戶提供醫美分期等服務。不過由於醫美行業亂象叢生,整個模式又比較重,不少消金機構逐漸退出醫美分期市場。老玩家退出,新玩家開始入場。
新氧入局醫美分期被認為「意料之中」。
「氧分唄」上線
據介紹,氧分唄是面向消費醫療/生活美容服務的專項信貸業務服務平臺,由平臺合作的持牌金融機構審批及放款。目前,合作的資金方包括但不限於雲南信託等其他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
用戶申請消費醫療/生活美容分期需要與醫療機構工作人員聯繫諮詢辦理,通過掃描機構專屬的二維碼提交信息並申請。
申請條件是手機號在網時長6個月以上,持有二代有效身份證且年滿22周歲(非學生)、持有儲蓄卡一張。
根據相關規定,本平臺不向全日制在校學生提供借款服務。當前氧分唄服務僅在制定合作消費醫療/生活美容機構開放,更多的機構正在接入中。
根據氧分唄用戶註冊服務協議,氧分唄由北京盛世美顏文化有限公司管理運營,可為具有消費醫療/生活美容分期需求的用戶提供小微金融信息諮詢、信息交互、資金對接、貸後信用管理等移動網際網路小微金融信息技術服務。
天眼查信息顯示,北京盛世美顏文化有限公司是新氧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8年1月24日,經營範圍主要為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含演出);從事網際網路文化活動;出版物零售;演出經紀。
上述服務協議還特別提示,氧分唄僅為用戶向服務方在線申請貸款提供平臺和技術服務,提供貸款的服務方為和氧分唄運營商合作的具有合法貸款資質的機構。氧分唄運營商不對服務方提供的服務作出任何承諾,亦不承擔任何責任。用戶使用氧分唄服務的,還應就單筆貸款與服務方另外籤訂貸款合同。
也就是說,新氧提供的是助貸服務。
事實上,今年以來,新氧布局醫美分期領域的意圖十分明顯,在早些時候就已經開始組建相關團隊。新氧在招聘平臺上發布的職位信息顯示,「風險模型」的崗位職責之一是制定醫美分期B端商戶、C端客戶的貸前、貸中、貸後風控模型,包括但不限於準入模型、反欺詐模型、信用風險模型、行為評分模型、催收評分模型、風險定價模型、額度管控模型等,以滿足醫美分期貸款需求;「貸後管理主管」的崗位職責之一是建立醫美分期資產質量監控報表體系;醫美分期客戶畫像等。
在上線「氧分唄」之前,新氧只可以使用螞蟻集團的花唄分期。《華夏時報》記者發現,目前,新氧醫美APP仍可支持花唄分期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新氧醫美APP可以申請「氧分唄」之外,新氧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盛世美顏文化有限公司還於今年11月5日成功註冊了「氧分唄」微信公眾號,提供「我要分期」、「查帳還款」以及「自助服務」三種服務類型。
實際早在2016年,新氧就曾推出了相關金融產品。2016年4月,新氧推出醫美「信用白條」,支持多種分期周期購買產品的消費行為,是一種「先消費,後付款」的支付方式。彼時,新氧創始人金星表示,「信用白條」是全新的消費模式,是未來醫美消費升級的新入口。
目前,本報記者已經在新氧醫美APP上已經找不到入口,其上述內部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該產品已經下架,部分項目可以用花唄分期和氧分唄。
「逐漸增強的電商屬性,新氧布局金融業務只是時間早晚而已。」一位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這麼多年,新氧的業務模式逐漸發生變化,已經從最初的日記分享功能平臺以及交流社區發展成為醫美網際網路平臺中首家真正意義上的整形電商。如今的新氧已經逐漸形成了「媒體+社區+電商」醫美平臺服務模式。這也是為什麼說新氧布局醫美分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金融變現
2013年3月,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新氧科技,簡稱「新氧」)正式創立,總部設在北京。成立的第6年完成了在納斯達克的上市,新氧也因此一戰成名。
信息服務和預約服務是目前新氧的兩大板塊業務。最新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新氧總收入3.596億元,同比增長18.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2640萬元。其移動端平均月活躍用戶870萬,同比增長153.7%,預約服務的付費用戶總數25.2萬,付費醫療機構數4096家,同比增長26.8%。
後疫情時代,新氧的總收入和用戶規模都取得了一定的增長。但也明顯看出,新氧的新增用戶呈現放緩的態勢。2020年第二季度新氧的平均月活躍用戶為677萬,同比增長173.7%。
或許新氧也在著急尋找新的變現方式,而金融則是擁有大量用戶和豐富場景的網際網路平臺的重要變現渠道。
在推出信用白條時,金星曾透露,新氧正在和保險、法律等多領域機構展開接觸,尋求跨界合作,預期推出醫美保險、醫美滿意度津貼等更多醫美金融服務。
2016年8月,新氧就攜手保險機構推出了首個醫美定製保險「氧氣保」,截至2019年,已覆蓋12大類的300多個醫美服務項目。2019 年年初,新氧還成立了專門的保險事業部,直至今年初,才低調收購了金保信深圳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正式拿下保險經紀牌照。
另外,新氧還持有天津新氧搜漾融資租賃有限公司70%的股權。這意味著,新氧已經擁有融資租賃、保險經紀兩張金融牌照。此前,市場上還傳出新氧正在尋求網絡小貸牌照。
新氧作為網際網路醫美的第一股能否憑藉金融業務再次一戰成名還是未知數。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租房、教育甚至醫美等多個金融場景頻頻出現暴雷事件。
不可否認的是,醫美市場未來的想像空間巨大。隨著消費者的需求不斷升級,醫美市場也將迎來大爆發。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醫療美容服務市場收入規模達到1436億元,預計19-24年複合增速達到17.3%。目前,中國的醫美滲透率還不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