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有紀年最古老塔,分離海峽兩岸盼團圓

2021-01-18 魚的記憶說塔

在山西省朔州市崇福寺曾經有座千佛石塔,為現存最早有紀年的樓閣式佛塔,今天講講這座曹天度九層千佛石塔的故事:

佛教誕生於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公元一世紀的東漢時期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中國文化融合佛教裡,形成佛教中國化。在北朝時發展很鼎盛,上至達官顯貴,下至普通百姓,人人信仰,家家供奉佛像,形成求福求運民間化。

根據塔基座上題記,北魏天安元年【466年】宮內小臣曹天度在父親和兒子相繼離世後悲痛不已,對他是個沉重的打擊,想建造一座石塔,以祭奠父親穎寧和兒子玄明。於是遍尋能工巧匠,找來修建雲岡石窟的工匠,石塔採用與雲岡石窟同樣的細砂巖材質。經歷3年於皇興二年【468年】寶塔建成,其風華絕代的氣質便驚豔世人,將中國重樓建築與古印度窣堵波完美地結合起來,樹立了塔中國化。

題記拓片

塔為方形九級實心樓閣式佛石塔,通高202.6釐米。石塔造型優美,雕工精細。由塔座、塔身、塔剎組成。平面呈方形磚砌須彌座,為後人珍藏石塔臨時砌築,長約一點四米,高約九十釐米。方形塔石座高24.5釐米,寬63釐米。正面浮雕兩尊供養比丘,男像身著袍冠,女像穿著長裙,奉獻摩尼寶珠置於蓮花盤中,兩側蓬花吼獅。左右面浮雕男女供養人各10人像,背面陰刻126字題記和兩側各1供養人像。

塔身高135.5釐米,塔身底邊長 42釐米,仿漢闕式木結構建造,屋頂、排瓦、鬥拱、椽望等一應俱全,各層塔四隅上部微翹出塔簷,寬度層層遞減,使塔的輪廓微微內收,挺拔俊秀。一層每面各有佛龕,一面跏趺坐佛,旁一立佛像;一面跏趺並坐兩佛像;餘兩面跏趺坐佛像,旁立兩佛像。佛龕外小坐佛圍抱,轉角處為三層小塔,每層兩坐佛。餘層每面刻小坐佛,轉角方形倚柱浮雕小坐佛,全塔共有佛像1354尊。

塔剎高49.5釐米,最大直徑12.3釐米,重10.45公斤。剎座為束腰重環圓柱,覆缽仰缽海浪彌山。剎身呈方形,每側各有一個佛龕,內浮雕跏趺並坐兩佛像,轉角須彌山柱,上為雕出筒板瓦、瓦當簷。簷上四角均刻以山花蕉葉,四面山花蕉葉中各雕有一尊雙手合十小佛像,中為覆缽託九重相輪,寶珠剎頂。整個塔剎就是原始的王阿育王塔形,雕工精細完美。

遼金時期安放於崇福寺,經歷千年到了1937年,9月28日日軍攻佔朔州,文物瑰寶也成為侵略者掠奪的對象,曹天度千佛塔就是被掠奪文物之一。1939年,日本侵略者派兵包圍了朔州崇福寺,把石塔拆卸裝箱之際,一位名叫丁克成的愛國義士冒死把塔剎藏起來,於1953年獻於崇福寺,保存至今。而基座和塔身則給侵略者偷運到日本,陳列在東京帝室博物館中。1945年抗戰勝利,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中國開始向日本追繳失去的文物。在聯合國的監督下,1950年3月至1951年4月,日本將一些公開搶掠的文物先後分6批歸還中國,共計105箱1457件文物被運送到臺灣。九層千佛石塔就在第二批文物中,1956年存放於中國臺北歷史博物館。

這座中國現存最早的樓閣式石塔,身首兩分,此國寶塔身和塔剎終究會有重歸一體的那一天,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在期待早日團圓。

被侵略者盜走前老照片

相關焦點

  • 美麗的臺灣島,海峽兩岸夢團圓
    船在畫中暢快的前行,激起了浪花歡樂的歌唱,有位佳人在水一方,這邊圓圓的太陽小島與那邊彎彎的月亮小島交匯相融成圓圓滿滿的意境,玲瓏娟秀的珠仔翠玉小島亭亭玉立依立在水中央,宛若一顆美麗光彩的翡翠珍珠,湖光山色簇擁著這顆美麗的珍珠,一幅多麼溫婉祥和的景象,就像是母親心中的掌上明珠,無論何時何地,母親永遠會將自己兒女牽掛於心中。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寓意著海峽兩岸共團圓的美好願望!
  • 月圓人團圓,海峽兩岸情
    為了進一步充分發揮包公園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平臺作用,多部門共同發力高位推動,推進包公園中秋國慶整體活動上臺階,做深做實交流活動,為在肥臺商臺胞臺屬準備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帶大家過了一個溫馨愉快的節日。
  • 「兩岸觀察」淺淺海峽隔不斷 兩岸明月共潮生
    秋天的豐收、月光朦朧的意境、家庭的團圓,滿足著中國人對生活和審美的美好追求。吃月餅、賞月、放煙花、舞火龍、烤肉,海峽兩岸相同或不同的社會民俗反映著相同的喜慶心情和團圓期盼,蘊含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基因血脈和文化傳承。
  •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懷聖寺
    懷聖寺位於中國廣州越秀區光塔路56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清真寺。懷聖寺又名獅子寺,俗稱光塔寺,是中國四大古代清真寺之一,也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建築。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被列為廣東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頭條尋人助力300個兩岸家庭團圓
    這是頭條尋人幫助「團圓」的第300個兩岸家庭。汪自強,1931年生於湖北省鄖縣(今十堰市鄖陽區)。1951年,遷往臺灣,之後杳無音信。1987年11月,兩岸正式開放探親。從臺灣回鄉探親的同鄉帶回來幾張汪自強的照片,以及他亡故的噩耗。
  • 兩岸青年歌會在京舉辦,熊天平、王芳等兩岸歌手「唱響統一」
    兩岸青年歌會在京舉辦,熊天平、王芳等兩岸歌手「唱響統一」 由臺盟中央、臺盟廣東省委會、臺盟北京市委會、北京市臺聯聯合主辦的「唱響統一——海峽兩岸青年歌會」10月28日晚在北京舉辦。
  • 世界上最古老的紀年法,竟來自中國,距今已有4717年!
    更為重要的是,紀元相當於一個民族國家的文明起始,在歷史學和社會學中都有特殊定義。那麼,作為擁有上下5000年文明的中國,有什麼自己的紀年法呢?鮮為人知的是,中國最早的紀年法,比公元紀年更悠久,也是世界最古老的紀年,至今已有4700多年!歷史上,中國出現過紀年方法非常豐富,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帝王紀年」與「年號紀年」。
  •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觀星臺
    坐北朝南,背依告成山,面對箕山,西倚王嶺尖,東傍雙廟嶺,南臨潁水,又有石淙河、五渡河環繞,是一處環境清幽的勝地。觀星臺是一座具有測影觀星和計時等多種功能的天文臺,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 ,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之一,它反映了我國古代科學家在天文學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築史上都有很高的價值。
  • 海峽兩岸高手「以武會友」 !2020海峽兩岸(德州·慶雲)八極拳技藝...
    10月27日,2020海峽兩岸(德州·慶雲)八極拳技藝交流大會暨兩岸中醫學術論壇在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舉行。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彭小毛致辭活動以「八極同源,中醫同根」為主題,邀請海峽兩岸八極名家共打一套拳,並邀請兩岸中醫展示交流開展義診活動。
  •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房子長啥樣?
    南禪寺 山西五臺山 如果說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房子是哪一座 但說南禪寺是「最古老的古建築」並不準確。嚴格起來,我們大概只能說南禪寺大殿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單體木結構建築」。而如果去掉「木結構」這個限定,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面房屋,應該是今天山東長清的孝堂山石祠。
  • 被低估的濟南四門塔,中國現存唯一的隋代石塔,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濟南是我國山東省的省會,是歷史悠久的城市, 一般來說,在濟南旅行的話,很多人會想到丁突泉、大明湖、千佛山、黑虎泉等有名的景點, 其實濟南也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有很多歷史人文景點, 外國遊客不太了解,所以錯過, 比如,今天小編說的濟南四門塔是真正的古蹟,是中國現存的唯一隋代石塔,
  • 北京市臺聯舉辦海峽兩岸網絡書畫展
    日前,北京市臺聯聯合中國書畫家聯誼會,以「同根同源,袍澤之情,共抗新冠,兩岸同行」為主題,面向海峽兩岸書畫家徵集書畫藝術專題作品,舉辦了網上書畫展。  兩岸書畫家積極響應,用愛研墨,以心為紙,創作出多幅書畫作品。目前已徵集到大陸書畫家王子忠、舒乃仁、朱軍山、羅楊、王勇、韋克義、鄭仁龍、張乃貴、柯楊穩、張嘉東等25位大師的作品。
  • 廣東惠州2000臺商盼ECFA協議籤署 促兩岸合作
    廣東惠州2000臺商盼ECFA協議籤署 促兩岸合作   鄭正雄說,他深切地體會海峽兩岸的經貿合作與經濟融合不僅造福兩岸民眾,對在大陸投資的眾多臺商而言都是十分有利的。  當前,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啟動建立會促使臺灣和大陸的經貿合作更加穩固。從大環境及長遠目標來看,ECFA的籤署對兩岸經濟共同繁榮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兩岸貿易往來會更加順暢、更加方便,但是暫時會有一個震動期,如襪子等行業。
  • 李紅,《海峽兩岸》使者
    她的主持風格親和、端莊、大氣,是一位清新脫俗、儒雅睿智的主持人,主持《海峽兩岸》《想挑戰嗎》等節目,曾獲得中央電視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節目主持人」等稱號。(摘自搜狗百科)李紅的氣質與儒雅,令我陶醉。特發一組她的照片,用以向《海峽兩岸》,向李紅致意!
  • 「海峽」跨兩岸 惠風出平潭
    11月30日上午,世界上航速最快的高速客滾輪「海峽號」劈波斬浪,首次啟動由福建平潭至臺灣臺中的直航之旅,標誌著兩岸間最快捷、最經濟的海上航線正式開通。  一邊是福建第一大島,開放開發先行先試的綜合實驗區;一邊是臺灣第三大城市,島內中部的經濟、交通、文化中心。
  • 大陸夫妻因戰火分離兩岸 半世紀後重逢度餘生
    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一對在大陸山東生長的青梅竹馬夫妻,因當年戰亂而被迫分離,在海峽兩岸各自婚嫁,經過了半世紀,在古稀之齡,盼得了彼此牽手共度餘生。20年之後,在弘道基金會的牽線下,這對已近百齡的老人家成了《來得及說再見》電影的主角,影片11日上映。
  • 李紅現身主持《海峽兩岸》
    10日晚,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海峽兩岸》最新一期節目播出,有網友發現,主持人李紅出現在了演播室。本期《海峽兩岸》欄目,主題為《依託祖國大陸,臺灣才能更好發展》。節目中,來自北京和臺北的嘉賓就「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將對臺灣經濟產生哪些影響」這一話題進行了探討,李紅也現身主持。公開資料顯示,李紅1978年出生於吉林,畢業於吉林大學,先後在吉林市電視臺和吉林省電視臺擔任主持人,2003年進入中央電視臺,因擔任《海峽兩岸》主持人被觀眾所熟知。
  • 兩岸影視人「雲」相聚!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影視季啟幕
    9月20日晚,作為海峽兩岸影視文化交流和影視界開展合作的重要平臺,福建省廣播電視局會同福建省電影局、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廈門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影視季,順利舉辦。本屆海峽影視季首次採用「雲」錄製的方式呈現,以交響音樂會的藝術形態串聯起福州、廈門、臺北三個現場,可以說是亮點十足。
  • 聖加侖修道院及圖書館,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書館
    據說他的底比斯軍團中有6660名基督徒士兵也一同被殺。後來聖莫裡斯成為了瑞士和奧地利的守護人。瑞士格勞賓登州有個小鎮就叫聖莫裡茨(Moritz)。聖莫裡斯通常以身穿羅馬軍裝的形象出現。荷蘭歷史上曾有多位王子叫莫瑞泰斯(Mauritius)以及以荷蘭殖民者命名的國家模里西斯都是源自聖莫裡斯。
  • 去海峽兩岸文博會 「圍觀」大美滻灞
    12月4日,為期四天的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此次文博會,吸引了來自澳門、廈門、西安、昌都、寧德、泉州部分地市、海峽兩岸多家文創企業等展團參展,作為此次文博會的重要參展單位之一,滻灞生態區精彩亮相,吸引大批觀眾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