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古老的紀年法,竟來自中國,距今已有4717年!

2020-12-23 諸史

所謂「公元紀年」,就是以基督教所信奉的救世主耶穌降生的年份為起點,按照順序計算年代的一種紀年方法,因此又被稱為「基督紀元」,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頒行。今年是2020年,就是距離耶穌降生2020年。

但很顯然,「公元紀年」並非真正的「公元」,而是一種西方宗教色彩很濃的紀年方法。更為重要的是,紀元相當於一個民族國家的文明起始,在歷史學和社會學中都有特殊定義。那麼,作為擁有上下5000年文明的中國,有什麼自己的紀年法呢?鮮為人知的是,中國最早的紀年法,比公元紀年更悠久,也是世界最古老的紀年,至今已有4700多年!

歷史上,中國出現過紀年方法非常豐富,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帝王紀年」與「年號紀年」。

所謂「帝王紀年」,就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紀年,比如秦昭王五十一年、秦二世元年、漢高祖十二年等。

所謂「年號紀年」,是始於漢武帝。漢武帝十九年,外出狩獵,捉到一隻獨角獸白麟,群臣認為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紀念,建議用來紀年,於是首立「元狩」年號。過了六年之後,在山西汾陽地方獲得一隻三個腳的寶鼎,群臣又認為這是吉祥的神物,建議用來紀年,於是改年號為「元鼎」,稱那年為元鼎元年,這就叫「改元」。

由於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頻繁更換導致時間記錄上比較混亂,更讓老百姓摸不著頭腦,偏遠地區甚至都來不及更換年號。貧困出身的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為了減輕百姓負擔,採用一個皇帝一個年號方式,後來清朝遵循這一規則,比如洪武二十一年、康熙五十八年等。

鮮為人知的是,除了這兩者之外,中國至少還有三種紀年,與公元紀年一樣都非常簡單。

1,孔子紀年,是以中華先師孔子的誕生之年為元年,即周靈王廿一年、西元前551年為元年,猶如「公元紀年」中以耶穌降生的年份為起點計算年份一樣。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中國與世界的聖人,孔子誕生的日子,其實也是「聖誕節」,因此無需迷戀西方耶穌生日,中國人有自己的聖誕節。

2,共和紀年,即西周時期,周厲王殘暴無度,人民生活困苦,公元前842年爆發了「國人暴動」,第二年西周進入了短暫的共和時期。公元前841年,這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因此,既是確切紀年之始,又有「共和」之名,所以如今還有不少學者認為中國應該採用共和紀年。

3,黃帝紀年,是以中華始祖黃帝的即位以及創製曆法的時間開始紀年,典籍記載是黃帝打敗蚩尤統一天下之後,命人所制定的曆法,如今普遍認可這一時間是在西元前2697年,距今4717年。在目前中國流傳的紀年方法上,黃帝紀年是最古老的紀年。

以上三種都是近代學者提出,但其中黃帝紀年又有所不同,因為古代雖無黃帝紀年的概念,卻有黃帝紀年之實。

黃帝離我們太遠,究竟什麼情況如今難以揭開真相,但從史書記載來看,黃帝的確開創了中國紀年。

《漢書·律歷制上》中,記載了先朝的古六歷,即黃帝歷、顓頊曆、夏曆、殷歷、周曆、魯歷。而曆法的出現,必然就存在紀年,兩者密不可分。

三代既沒,五伯之末史官喪紀,疇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記,有黃帝、顓頊、夏、殷、周及魯歷……傳黃帝調律歷,漢元年以來用之。

司馬遷在《史記·三代世表》裡也提到「餘讀諜記,黃帝以來皆有年數」,認為自黃帝以來,都是有紀年的,而且還指出「神農以前尚矣。蓋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於是有天地神祇物類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

西晉皇甫謐綜合傳世史料,在《帝王世紀》中記載:黃帝在位100年,少昊金天氏84年,顓頊78年,帝高辛氏70年,帝摯9年,「自禹至桀,含四百三十二年」,「自湯傳位至紂,凡六百二十九年」……從而讓後人得出黃帝元年為公元前2698年。之所以從黃帝開始記載,就因為從黃帝開始才有曆書與紀年,讓後人有跡可循。

我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使用的「幹支紀元法」據說是從黃帝開始的,《世本》說:「容成作歷,大橈作甲子」,容成、大橈二人是黃帝的大臣,《尚書正義》解釋說:「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1972年,山東省臨沂市出土的銀雀山漢簡中,就詳細記載了顓頊曆。而歷史上的顓頊,是黃帝之孫,因此顓頊曆的出現,在印證史書記載的之餘,又在一定程度上證實黃帝歷的存在。

總之,黃帝紀年這個概念雖然在古代一直沒有提出,但實際上黃帝紀年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不過,在中國古籍中,黃帝紀年沒有像西方「基督紀年」那樣簡單直接明了,而是使用了「幹支紀年」等記錄,需要一定的計算才能得知距今年份。

二十世紀之初,西方文明大行其道,中華文明跌落低谷,很多文人極力批判中華文明,認為中國落後就是因為文明的落後,我們所知道的「廢除漢字」等諸多怪論,就出自那個「全盤歐化」的年代。這時,另一批救國文人卻已經意識到,「全盤歐化」不可取,一個國家走上現代化的歷程,必須打點它的精神行裝,這種「精神」也必須是「民族」的。

其中,劉師培極力提倡「黃帝紀元」,主張把黃帝誕生的那一年作為紀元元年,光緒29年就是黃帝紀元4614年,1903年在《國民日日報》發表」黃帝紀年論」,反對年號制,同時也反對康有為等變法派主張的孔子紀年,同時還寫過《黃帝紀年論》 等論文,宣傳民族文化思想。劉師培堅持黃帝紀年的理由是:凡是一個民族必須追溯其起源,中華民族之祖是黃帝,應以黃帝紀年。

隨後,使用黃帝紀元的聲浪越來越大,得到的支持越來越多,以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為首革命派的雜誌採用了黃帝紀元。武昌起義後,湖北軍政府採用黃帝紀元,各省政府也跟著使用。

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之後,發布《改歷改元通電》規定:「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九年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後來,由於黃帝是古代帝王,與民主精神不符,後來又改為民國紀年。

1949年之後,中國採用國際通行標準,將西曆和西元作為曆法和紀元。但從世界各國的紀年和紀元情況看,除公元紀元之外,不少國家使用自己的紀元,比如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日本紀元等,這些國家只在外交和國際事務中用基督教紀元——公元紀年。

鑑於此,不少學者指出,採用「基督紀年」既不符合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與豐富的曆法傳統,又不利於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建議設立黃帝紀年,甚至以黃帝紀年替代公元紀年。

清華大學教授許文勝認為:「中國的紀元實際是全世界最早的,早於埃及、巴比倫,代表著中國人在4700多年前就進入文明時代。」在如今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年代,或許是時候提倡世界上最古老的黃帝紀年了。

相關焦點

  • 中國為什麼不能取消公元紀年法?
    現在世界通用的公元,大部分人都知道這是西方紀年法,即基督紀元,又稱西曆、西元,規範版本是《格里曆》,以耶穌基督誕生的那一年為紀年法,最早是以「主前」「主後」來區別的,後來廣泛使用,學者多稱為公曆、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宣布採用公曆為國曆,公元紀年與民國紀年通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公曆、公元為人民共和國紀年法。
  • 古老的「歲星紀年法」,蘊含了古人對天文物候的觀察和理解
    我國歷史上,在最常見的幹支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紀年法之外,還有一種非常古老的紀年法,就是「歲星紀年法」。木星每十二年運行一周,所以人們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既是星辰,也是中國民間奉祀的神祇之一。中國古人何時對歲星開始觀察,我們已經無法詳細知道了,但至少在西周初年就有了對它的確切記載。
  • 世界上最古老的精子被鎖在琥珀裡,距今一億年,長度達12毫米
    據美國《生命科學》新聞網9月16日報導,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精子被發現了。這顆精子被鎖在一塊琥珀裡。當棘龍等龐然大物還在統治著地球時,它就凝結在那裡了。這是一顆極其巨大的精子,來自一種比長著牙齒,比刺龍要小得多的生物:介形蟲。
  • 奇妙的幹支紀年法
    幹支紀年法,也就是以十天幹與十二地支按照一定規則依次組合,每一組幹支代表一個周年,並且每個周年中的每月、每日都以此規則用某組幹支來表示。人們把這套用幹支來標註年月日的曆法稱為幹支紀年法。例如今天是2020年12月16日,幹支紀年法就是把這一天標註為庚子年戊子月癸巳日。
  • 世界上有一怪橋,距今已有400年歷史,此橋之謎到現在仍無人破解
    橋梁的出現在改善交通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沒有橋梁之前,人們只能乘船過河,但橋梁重新出現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方便多了,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橋梁很多,年代不同,形狀各異,各有特色,今天說的是世界上有一怪橋,距今已有400年歷史,此橋之謎到現在仍無人破解。
  • 公元元年是中國哪個朝代?
    中國古代,通常是天幹地支紀年法和皇帝年號紀年法並用,比如,蘇軾的《前赤壁賦》第一句是「壬戌之秋」,而範仲淹的《嶽陽樓記》第一句是「慶曆四年春」,這裡的「壬戌」便是天幹地支紀年,而「慶曆四年」則是皇帝年號紀年。
  • 中國最古老的木塔,與艾菲爾鐵塔齊名,獲得世界紀錄
    這座塔是中國最古老最高的木塔,已經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定。應縣木塔始建於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艾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塔高67.31米,建造時用了3000立方米紅松木料。這座木塔,在明朝時還先後與皇帝結緣。
  • 中國最古老的村莊,按照八卦圖建造,距今已有1800多年
    中國地域遼闊,南方與北方有著不同的風俗文化,因為地域問題建築上也是大不相同的,但都各有千秋。徽派是中國建築一個不可忽視的派別,最能代表徽派的當屬安徽,安徽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在各個時節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美,走進安徽你看到最多的就是白牆黑瓦,如同一幅水墨畫一般,而在安徽有這樣一座千年古村。
  • 幹支紀年法之前古代曾利用木星運行規律進行歲星紀年
    中國古代很早就認識到木星約十二年運行一周天。人們把周天分為十二分,稱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經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來紀年。因此,木星被稱為歲星,這種紀年法被稱為歲星紀年法。此法的起源年代還不清楚,但在春秋、戰國之交很盛行。
  • 國外考古發現世界最古老水井,原來世界上最早開鑿水井的不是中國?
    考古新發現據外媒報導,近日在捷克發現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未被發掘的木結構建築——一口井。考古學家表示,這口井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以東約120公裡處被發現,約有4米深,其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256年至5255年的新石器時代,距今約7200餘年。那麼問題來了世界上最早開鑿水井的國家難道不是中國嗎?
  • 4.25億年前昆蟲化石被發現,證明為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昆蟲」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稱,距今4.25億年前的一具千足蟲化石在蘇格蘭克瑞拉島被發現,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昆蟲」。從化石中發現該千足蟲比任何已知的昆蟲、蛛形綱動物以及其他的爬行動物化石都要古老,有很大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古老的存在。
  • 科學家發現史上最古老頭皮屑!距今1.25億年,揭開古生物進化之謎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近日,來自愛爾蘭的科學家取得了一項重磅成果,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所見到的最為古老的頭皮屑!據分析研究,這片頭皮屑的年齡已經超過了1.25億年,是當之無愧的最古老頭皮屑。同時,這片頭皮屑也為古生物學家帶來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新難題…這片頭皮屑被發現於化石當中,不錯,它正是恐龍的頭皮屑,來自距今1.25億年前的恐龍羽毛之中。來自愛爾蘭科克大學的古生物學家Maria McNamara表示,被研究的化石中恐龍細胞保存的極其完好,並展現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納米級角蛋白纖維水平細節!對了解恐龍羽毛是如何脫落皮膚有著巨大的影響。
  • 元旦節假日與公元紀年
    凱撒紀念與耶穌誕辰非節氣紀年,雖為世界公用,與中華幹支紀年己亥新年無關。言紀時可也,非年之謂也。公元是「公曆紀元」的簡稱,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曆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表示,意為「主的生年」。公元前則以 B.C.
  • 蘇格蘭千足蟲化石被確定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蟲子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聲稱已經確定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蟲子。該標本是在蘇格蘭Kerrera島上發現的一種千足蟲的祖先,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25億年前。研究小組表示,這一發現意味著昆蟲經歷了一個快速的進化階段。
  • 葫蘆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農作物
    各國家的學者普遍認為葫蘆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農作物。日本的葫蘆學者認為,葫蘆的故鄉是非洲的摩洛哥、衣索比亞等地,史料記載最古老的葫蘆是從秘魯的阿亞庫橋洞穴中出土的,推斷為公元前一萬二千年以前的葫蘆,後從泰國的斯皮裡特卡坡古遺址中也發現了距今已有9000年歷史的葫蘆。日本從浜貝冢出土了8500年前的葫蘆和種子。
  • 2020年文化常識入門—天幹地支紀年法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曆法。
  • 距今70億年!地球上最古老的物質比太陽還要古老
    vila/圖) 根據目前我們對太陽系演化的認識,太陽形成於46億年前,而地球的形成稍晚於這個時間,大約形成於45.4億年前。在這之後的漫長時間裡,地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地質學家一直在尋找地球上仍然存在的最古老的物質,以期重建地球的歷史。但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地球上年代最久遠的物質來自太空,而且年代要比地球甚至太陽的形成年代久遠得多。
  • 世界上的第一面國旗:距今801年,不是人設計的,而是上天賜予!
    世界上的第一面國旗:距今801年,不是人設計的,而是上天賜予!大清的第一面國旗是如何誕生的?因為一場鬥毆,驚醒了慈禧與國人!旗子的出現,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旗子也叫「旗幟」、「旌旗」,泛指懸掛在杆上、具有特定的顏色、圖案的布。
  • 中國「最獨特」的民寨:距今有上千年的歷史,8級地震也毫髮無損
    中國「最獨特」的民寨:距今有上千年的歷史,8級地震也毫髮無損。今天讓我給大家來繼續說這個旅遊,時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那就別讓自己的時間浪費在床上,家裡,多出去走走,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好了,好了,咱們廢話不多說,那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內容吧,我知道我們國家還有很多民族,所以,江菜其實是一個有著羌族情趣的民族,羌族是我國比較古老的少數民族,目前主要生活在四川的阿巴洲地區
  • 幹支紀年曆
    圖片來自百度天幹在古代是一種計序的文字符號,一共10個,分別是「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按照陰陽屬性不同又分為陽幹和2、幹支紀年法(幹支歷)將幹支裡面的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得到60個幹支紀年。將這60個幹支排序,60一個循環即為農曆中的一個紀年,也是農曆中的一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