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到《仙劍奇俠傳》系列的那年我12歲。按照我心中的標準,整個系列可以一分為二:武俠和仙俠。前者著重於講武林世家;後者多描述求仙問道。其中一、二、五、五前、六屬於武俠,三、三外、四屬於仙俠。
這一系列中,《仙劍奇俠傳二》是我接觸到的第一個作品。前作中NPC路人王小虎長成了一個資質平平的小夥子,人挺刻苦,可惜沒什麼天賦。記憶中王小虎脖子上一串拳頭大的珠子,灰布直裰的裝束,除了有頭髮之外,整個人酷似沙和尚。三位女主角中,沈欺霜出身世家,卻因為是個女孩而不受待見;蘇媚是前作李逍遙和林月如錯殺的蛇精和狐狸精的女兒,這作前來復仇;李憶如是李逍遙和趙靈兒的女兒,身負女媧的仙力。故事本身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爸爸去哪了」。對,李逍遙失蹤了。沒有我們的蜀山掌門,魔尊就要突破封印危害人間了——這一定不是我認識的那個魔尊重樓……
除了一個情節讓我印象深刻以外,這故事沒給我帶來更多記憶:在仙霞派試煉時,王小虎誤吞雪蓮墜入冰池,沈欺霜為了救他吞了另一半雪蓮,兩人脫光了抱一塊取暖。我發誓他們只是簡單地抱一塊取暖而已,至少我的屏幕上只顯示了這個。那時候的屏幕解析度連打碼都省下了,我發誓我什麼都沒看見。
《仙劍奇俠傳二》,放戰鬥圖是為了更好地看王小虎
要說這個遊戲哪裡讓我拍案叫絕,那只有bgm了。《水龍吟》主題變奏的戰鬥音樂渾厚激昂,盪氣迴腸,搭配著這個音樂,是王小虎車輪戰武林群俠,保護蘇媚。這首bgm是我心目中歷代《仙劍》之最,至於故事本身,也就算過得去吧。
接下來是我個人認為《仙劍》系列最棒的遊戲——《仙劍奇俠傳三》。這一部奠定了整個系列的世界基礎:毀天滅地的神魔、靈力深厚的仙妖鬼、然後是人。不同於以往我見到的任何主角,景天不爭不搶,既沒有國讎家恨,也不想得道成仙,更不想拯救世界,我很欣賞這種性格。另一個男主角與其說是徐長卿,不如說是重樓。徐長卿只是一個自私愚蠢的修道者,無甚可說;重樓是一個傲嬌的沒事愛找人打架的保安,頗為有趣。對於徐長卿,重樓滿懷著一腔的羨慕嫉妒恨,可惜紫萱卻跟個瞎子一樣,寧願選擇無聊的那個。故事裡三個女主角性格各有各的特點,雪見執著而決絕;紅葵狠辣,沉迷於和雪見鬥嘴以及調戲景天;藍葵是最沒意思的一個,溫柔,乖巧而無趣,在紅葵的保護下如白痴一般生活。至於紫萱,我認為她和花楹一樣,不是主角。她們中,我最喜歡的人(鬼?)是紅葵。
劍冢那裡,我一貫遵循自己的內心,選擇了鑄魔劍,我有我自己的考量:重傷的景天並不知道她們已經商量好了誰去祭劍,單單考慮戰勝邪劍仙而鑄鎮妖劍的話,就等於要犧牲龍葵。而鑄魔劍的話,之後我們還有希望找到其他克制邪劍仙的辦法。於是,雪見就這麼被我填了爐膛。這裡兩個不同的動畫也頗有意味:雪見決絕地走進去,不曾回頭;龍葵最後一刻回望,倒入烈火。我淚流滿面。最終,一周目我打出的是龍葵結局,我真心希望他們給我留下的是紅葵,然而她卻飄走了……
《仙劍奇俠傳三》
《仙劍奇俠傳三:問情篇》完全是《仙三》的換皮遊戲,迷宮是一樣的難走,於是也被稱作《問路篇》。這部遊戲陪我度過了高考完出分前的無聊時光,僅此而已。河北省的分數深夜12點放開查詢,那天夜裡,我本來想睡去的。我們家沒有網,大半夜的,我爸一直在單位盯著放榜,我媽則心神不寧地在客廳一會擦擦桌子,一會掃掃地;我乾脆爬起來,走盤古之心。我媽手機鈴響起的時候,我心裡一個咯噔。掛了電話,我媽說:「查到了。」我:「嗯。」「你就那麼不關心嗎!」「多少分?」我問。
我已不記得當天夜裡有沒有走出盤古之心,關於《問路篇》這輩子我印象最深刻的也就只能是高考出分了。哦,對了,我一次性打出了大團圓結局。
《仙劍奇俠傳三:問情篇》
大一那年,18歲的我認識了萊姆。從萊姆這裡,我玩到了《仙劍奇俠傳四》。我極其欣賞天河的個性:直而真,沒有一絲一毫的彎彎繞繞,不卑不亢,我就是我。我也很喜歡紫英師叔,尤其當瓊華派的同門要殺夢璃的時候,有那麼兩三句對話,紫英選擇了沉默,最終他擋在了夢璃前面,面對著昔日同門拔出了劍——這需要巨大的勇氣,尤其是對於紫英這種從小被灌輸所謂正邪思想的人。對於瓊華飛升狂歡的犧牲品玄霄,我既不喜歡,也不討厭,好吧,還是有那麼一丟丟討厭的。因為在我打算給萊姆秀最終戰毆打玄霄的時候,他一點都不配合,老給自己加血,還一次999999,那天夜裡,打到宿舍熄燈,他還是活蹦亂跳的……於是我把屠刀對準了瑟瑟發抖的夙瑤,並在半個小時之內解決了戰鬥。
相較之下,兩個女主角中,我覺得夢璃和天河更配。夢璃喜歡天河是明擺著的事情,天河跟夢璃說話也會臉紅,會結巴,但是和菱紗就沒有。菱紗反而和紫英更搭,她送劍穗給紫英,會把逗紫英逗到臉紅,紫英也曾幾次看到菱紗悵然若失。所以我總覺得結尾中天河跟菱紗在一起,就是想安安靜靜地陪她走完最後一程。
《仙劍奇俠傳四》
一直聽說《仙劍奇俠傳》是一代人的回憶,於是20歲的我和萊姆一起重溫了別人的童年經典——果然別人的經典只是別人的,在玩過後面幾作之後,我只覺得《仙一》也沒有那麼令人感動。我只記住了李逍遙那句:「小猴子,我打你哦。」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大學畢業又一年多之後,我在Wegame上買了《仙劍奇俠傳五:前傳》。不同於口碑炸裂的正傳,這一作評分很高。遊玩過後我覺得,除開最終結局不得不往《仙五》上靠而生拉硬扯之外,這是一部值得給這麼高分的作品。瑾軒和瑕是絕配,整部《仙劍》系列再沒有比他們倆更配的CP了。瑕身上有菱紗的影子,倔強地抗爭,咬牙堅持到最後一刻。最終戰是瑾軒與瑕的對決,也是瑾軒和二叔的對決,更是瑾軒和魔翳的對決,這一戰非常精彩。在這之前,謝滄行與姜世離的那一戰,在我心中則是教科書一般的對決。所有我玩過的、看過的國產RPG中,再也沒有更帶感的對決了。謝滄行兵解前魂魄出竅,越過姜世離,揮劍給了枯木重重一擊,之後瀟灑回頭,魂魄散去,肉身單膝跪地,拄著玄鐵重劍。之前廢鐵包裹著的劍身此刻已金光閃閃,終於支撐不住肉身的重量而斷裂,至此蜀山長老罡斬兵解。
《仙劍奇俠傳五:前傳》
我實在覺得,如果不是為了硬湊出《仙五》的背景世界,這部作品本可以優秀得多。遊戲人物立繪也漂亮得很。在這裡不得不吐槽的是,姜承成為姜世離之後,連口味都變差了好多……
姜承
姜世離
聽聞《仙劍奇俠傳六》的戰鬥極其噁心,我毅然決然選擇了視頻通關。說實話,我感覺《仙六》並沒有如傳言那麼糟,故事本事腦洞挺大,頗像《古劍奇譚二》——雖然我懷疑可能會有學習借鑑——但是拋開遊戲性,情節真心還可以。不過這部作品依然很有槽點,首先,我討厭性命換來換去的設定:你們拿自己的生命交換別人的生命,經過對方同意了嗎?其次,洛昭言女扮男裝還能再明顯一點嗎?就不能找個聲線偏中性的聲優?而且,為什麼把頭髮散下來就能變回女生?敢情區分性別是靠頭髮的?咱既然扮男裝就要有個男孩子的樣子好不好?舉個例子,《異度之刃2》中的梅勒芙,從打扮到配音一點都不糙漢,但是我硬生生沒看出來她是個女孩子……
《仙劍奇俠傳六》
這部系列的最後一個,是我至今連視頻通關都不能忍受的《仙劍奇俠傳五》,我連槽都不想吐。主角姜雲凡實在是過於輕浮,龍幽絲毫沒有責任心,完全沒有把夜叉族的存亡大事放在心上,唐雨柔沒有一絲一毫的個性,小蠻人如其名,刁蠻任性,僅此而已。哦,魔翳可能多少還像那麼回事,如果夜叉族乃至魔族大選,我肯定會投他一票的。
《仙劍奇俠傳五》
如果讓我排序的話,從好到壞,《仙劍》系列的排名是這樣的:三、四、五前、六、二、問路篇、一、五。
總而言之,我對《仙劍奇俠傳》系列的走向多少比《軒轅劍》系列要樂觀一點,但程度有限。《仙劍奇俠傳七》完工之後,我會謹慎圍觀,如果感覺還不錯,也會考慮入手。唉,只跟國產遊戲比較,《仙劍》系列還可以,但是距離真正的3A大作,那是想都不敢想的距離。
下篇預告——《古劍奇譚》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