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妃嬪多,一般子嗣也多,可鹹豐帝為何只有同治一個兒子?

2021-01-18 國話風騷

都知道,在封建社會,皇位的繼承是父死子繼,嫡子繼承制。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把生孩子當成重要的政治事件對待,儘可能地充實自己的後宮,儘可能地養育更多的子嗣,讓自己有更多的繼承人。

由此可見,皇帝子嗣的多少與王朝的興衰有著密切的關係。

比如:清朝時期,皇太極有十一個兒子,順治皇帝有八個兒子,康熙皇帝有三十五個兒子,雍正皇帝有十個兒子等等,但唯獨鹹豐皇帝只有一個兒子,生下的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宣統皇帝都沒有兒子,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鹹豐四年,已經二十三歲的鹹豐皇帝正值壯年,卻沒有兒子。當時,皇宮內外都在傳鹹豐皇帝沒有生育能力,使皇帝的臉面都沒有地方放。於是,朝廷的各種勢力都在盯著鹹豐皇帝,都在盼望著皇子的出現。最終,同年年底,獲得鹹豐皇帝寵幸的麗嬪懷孕了,鹹豐皇帝聽後,非常高興,盼著可以生出個皇帝。

然而,在後宮生活不是那麼容易,更何況是剛懷孕的妃子,處處都要放著危險。但還是有驚無險,最終,鹹豐五年,鹹豐皇帝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一個孩子,皇長女榮安固倫公主。這時,在麗嬪生下公主後,後宮的其他妃嬪才放下心,因為大家還有希望。可是,不管是公主還是皇子,對於鹹豐皇帝來說,都是自己的孩子。所以,他非常疼愛長公主。

之後,因為公主的緣故,麗嬪被封為麗妃。但是,皇位傳男不傳女,鹹豐皇帝至今都沒有皇帝,他非常著急,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有皇子的出現。所以,接下來,不管哪個妃嬪生下皇帝,那地位肯定是獨一無二的,肯定是無人能比。

當時,慈禧雖然獲得了鹹豐帝的寵愛,但她知道,唯有皇子才是最根本的保障。於是,她想盡辦法讓自己懷孕。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鹹豐五年六月的時候,慈禧懷孕了。得知消息的鹹豐帝非常高興,想把消息告訴其他人。但是,慈禧卻說,還是不要張揚,等孩子形成之後,再說也不遲。

於是,為了避免慈禧被人陷害,一直有御醫為慈禧保胎。直到慈禧的肚子有了明顯的變化,大家才知道慈禧懷孕了。所以,慈禧非常小心,她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孩子順利生下來。這樣一來,她就可以憑藉皇子將鹹豐皇帝永遠地留在自己的身邊,而自己的地位也會提高很多,真是兩全其美的事。

現在,鹹豐皇帝的心思都在慈禧身上,他每天都守在慈禧身邊,聆聽孩子的胎動。隨著孩子的長大,鹹豐皇帝特意讓慈禧的母親進宮照顧,悉心照顧。鹹豐六年正月,慈禧成了宮中的主角,鹹豐皇帝早早就讓宮人準備好了慈禧生產的事宜。正月初九,鹹豐皇帝讓欽天監張熙選「刨喜坑」的「吉位」,即滿族人用來掩埋胎盤和臍帶的吉地。

正月十八,內務府送來有經驗的接生婆,並準備好一切新生兒需要的物品。三月,慈禧臨近分娩時,各種接生工具、新生兒吉祥物等陸續送到儲秀宮,各班人員嚴陣以待。三月二十三日下午二時,韓來玉再報:懿嬪產下阿哥,母子平安。

聽後,鹹豐皇帝非常高興,當即為皇帝起名為載淳,即後來的同治皇帝。之後,鹹豐皇帝宣布:懿嬪加封為懿妃,於當年十二月舉行冊封典禮。各路接生姥姥、太醫、宮娥、太監論功行賞。不久後,鹹豐皇帝又大赦天下,普天同慶。

由此可見,載淳的出生再次鞏固了慈禧在後宮的地位。

當時,後宮沒有皇貴妃,所以,慈禧在宮中排行第二。但是,皇后沒有子嗣,憑著母憑子貴,慈禧在後宮的地位是無人能及。可宮中妃嬪眾多,鹹豐皇帝又是壯年,因此,宮中妃嬪懷孕的機率是非常高的,慈禧不能掉以輕心。曾經,宮中有一個宮女在得到鹹豐的寵幸後,不慎懷孕。慈禧得知消息後,立馬將其毒害了。

然而,百密終有一疏。在鹹豐八年,玫貴人為鹹豐皇帝生下了皇次子。當時,鹹豐皇帝就喊著封其為妃子。但是,面對這樣一個敵人,慈禧毫不心軟,當即買通身邊的人,毒害了皇子。於是,後宮中只有一個皇帝,那就是慈禧的兒子。最終,鹹豐皇帝子嗣單薄,只留下了載淳一個兒子,成為了最後的繼承人。

其實,清朝的命運就如同皇帝的子嗣一樣,沒有的皇子,清王朝也走向了下坡路。儘管苟延殘喘的延續了幾十年,但最終,還是難逃終結的命運,真是讓人感到惋惜。

參考資料:

【《苦命天子:鹹豐皇帝奕詝》、《慈禧傳信錄》、《清史稿·后妃列傳》】

相關焦點

  • 清朝皇帝子嗣眾多,唯獨鹹豐只有一個兒子,原因值得深思
    說到清朝的皇帝,可能很多人都有一些了解,畢竟電視劇有很多關於清朝後宮的內容。從清朝建立之後,基本上每位皇帝都有所謂的三宮六院,大部分皇帝也都有不少子女。尤其是康熙帝有35個兒子,而雍正和乾隆子嗣也非常多,可是鹹豐在位10多年卻只有一個兒子,在清朝皇帝中可以說是非常奇怪的事。
  • 鹹豐做了那麼多年皇帝,為什麼只有一個兒子?原因值得深思!
    說到清朝的皇帝,可能很多人都有一些了解,畢竟電視劇有很多關於清朝後宮的內容。從清朝建立之後,基本上每位皇帝都有所謂的三宮六院,大部分皇帝也都有不少子女。尤其是康熙帝有35個兒子,而雍正和乾隆子嗣也非常多,可是鹹豐在位10多年卻只有一個兒子,在清朝皇帝中可以說是非常奇怪的事。作為大清的皇帝,他為什麼只有這一位兒子呢?
  • 鹹豐皇帝18個妻妾,為何只有慈禧太后給他生了一個兒子?
    鹹豐皇帝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七位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個有實權的皇帝,他的一生先後立過皇后四位,皇貴妃兩位,貴妃兩位,妃四位,嬪四位,常在三位,總共18位妻妾,但臨死之時,卻只有慈禧太后一人的所生的大阿哥能夠立為皇太子繼承皇位,為何其他妃嬪都沒有為他生兒子呢?是鹹豐皇帝的原因還是妃嬪的原因呢?
  • 清朝崇德皇帝有25個子女,為何後代的生育能力越來越差?
    稍微了解一下近代歷史就能知道,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似乎是越來越差。到後期,甚至有沒有直系子嗣可繼承皇位,只能從表親家中尋人繼承皇位的情況出現。在清朝後期的80年裡,鹹豐帝只有三個兒女,而後世的同治、光緒皇帝沒有子嗣。
  • 做了34年的皇帝的光緒為什麼沒有子嗣 珍妃有沒有懷孕過?
    光緒帝是個非常悲情的皇帝,一生被慈禧太后籠罩只能做個沒有實權的傀儡皇帝,甚至還都沒有子嗣,為什麼光緒帝活到了三十八歲還沒有子嗣?這與清朝近親結婚的婚俗和光緒帝羸弱的身體有直接的關係。 清朝   原標題:做了34年的皇帝的光緒為什麼沒有子嗣 珍妃有沒有懷孕過?
  • 光緒皇帝在位三十四年,去世時正值壯年,為何沒有留下任何子嗣?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也就是人們口中的光緒皇帝。我們對光緒皇帝的了解,基本都是停留在歷史課本上。戊戌變法失敗,最後被慈禧太后軟禁。可是這位可憐的皇帝不僅被慈禧太后毒死,甚至連子嗣後代都沒有留下。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位皇帝命運如此悲慘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光緒皇帝。
  • 同治皇帝的皇后,頂撞慈禧時,為何驕傲地說自己是從大清門進來的
    這扇大門,一般情況下是不開啟的。就算開啟了,那也只有皇帝皇后、太上皇皇太后這個級別的人才能走。那麼我們就能明白了,為啥同治皇帝的皇后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為何如此驕傲的原因了,她敢用這件事來頂撞慈禧,慈禧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一、從大清門抬進來的皇后壓根就不多。大清門一般不開,開了也是為了迎接一些喜事。
  • 鹹豐皇帝的三個孩子都活不過20歲,其中兩人跟慈禧有直接關係
    刀叔導讀:到了鹹豐一朝,後宮佳麗雖無三千,但也不至於只有一個兒子。可事實就是如此,慈禧在背後到底在搞什麼鬼?從一個帝王的角度來說,鹹豐帝的資質在清朝帝王中大概能居中遊偏上,算不得開明,也絕不像大家認為的那樣昏庸。他繼位以後,重用漢族大臣,嚴懲貪汙腐敗,改革力度超過了嘉慶、道光兩代君主。
  • 鹹豐后妃也不少,為何子嗣稀薄,最終就只剩一個載淳
    鹹豐皇帝的后妃雖算不上特別多,卻也有18位,還是不少了。可是這18位后妃中,只有3位給他生下孩子。其中莊靜皇貴妃生下一女,便是榮安固倫公主。孝欽顯皇后(慈禧)生下一子,便是載淳,以及玫貴妃生下一子。
  • 清朝皇帝子嗣最全列表:康熙最能生,乾隆最能熬
    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乾隆17個兒子,竟然只有4個死在乾隆後面,乾隆真能熬)。雖然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但也是在乾隆帝在位期間,多地爆發起義,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
  • 一生風流多情的鹹豐帝為何只有慈禧誕下的唯一皇子載淳?
    個人認為,鹹豐皇帝是滿清十二帝中最失敗的一個,沒有之一,他對於清朝的覆滅需要承擔最多的責任。如果說「明亡於萬曆」,那麼亦可說「清亡於鹹豐」。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這位失敗的封建帝王。鹹豐的失敗可謂是全方位的,除了內政失當和外交軟弱以外,就連後宮都經營得一塌糊塗,在後宮嬪妃人滿為患的情況下,只有懿貴妃慈禧生下了獨生子載淳。 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7月——1861年8月),廟號文宗,年號鹹豐。他是滿清王朝的第九代帝王,是秘密立儲繼承皇位的最後一位清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擁有實際治國權力的封建皇帝。
  • 常言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但為何清朝最後三位皇帝均無子嗣呢?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皇帝那都是後宮佳麗三千,妻妾成群,兒女成行。比如說李隆基59個子女,康熙55個。知道的這是生孩子,不知道的以為甩籽。但是清朝的最後三個皇帝卻都沒有一個子嗣。按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五保戶。對此有很多人認為這是清朝近親結婚惹的禍。
  • 悲情孝哲毅皇后:被當眾仗責羞辱,同治皇帝才死73天,即絕食而亡
    與漢唐等宮廷鬥爭相比,清代的後宮相對平靜多了,清朝入主中原之後,在兩個方面下了大力氣,一是總結明王朝興衰的經驗教訓,再一個就是對於帝王的教育高度重視,強度大到普通人不及的程度。清朝入關後的後宮悲劇,令人感到震撼的,應該首推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魯特氏。阿魯特氏屬正藍旗人,她的父親崇綺是清代唯一的一個旗人狀元,後來官至軍機大臣、禮部尚書,封公爵。
  • 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一代比一代差,原因何在?
    縱觀清朝歷史,發現一個另類的現象:清朝的皇帝生育能力是一代不如一代,甚至最後的三任出現了絕後的現象。清朝算上入關前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話,一共是12位皇帝,其中包括道光帝在內的所有皇帝子女的數量都在10以上,康熙帝更是多達55個孩子。乾隆共生育27個孩子,雖然不及康熙的一半,但相對其他皇帝依然不少。
  • 為什麼鹹豐帝的顧命八大臣鬥不過一個26歲的女人慈禧?原因何在?
    鹹豐帝死前共留下八位顧命大臣來輔佐六歲的同治皇帝,但是沒曾想這顧命大臣不給力,在鹹豐帝屍骨未寒的時候就被慈禧等人聯手拿下,這場為時不過半年的政變史稱「辛酉政變」1860在清政府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英法聯軍便直接率軍逼近北京城,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時的鹹豐帝急忙帶著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以及一眾親信前往熱河避難。
  • 同治皇帝為何會染上花柳病
    回答同治花柳病之前,闡述一下歷史背景,八大胡同是清朝後期的煙花柳巷,但雞業是光緒才開始興盛的,在光緒之前的八大胡同可都是鴨業,屬話說「南方瘦馬、北方相公」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清朝是禁娼的,所以就流行起了男寵,後來各大戲班進京都在百順、韓家潭一帶駐紮,戲班裡都狎優蓄童,方便招攬生意,逐漸八大胡同的鴨業蓬勃發展。
  • 鹹豐的后妃中,除了慈禧生下皇子外,另一個妃子也誕下了皇子
    鹹豐皇帝是清朝最後一個擁有實權的皇帝,後宮佳麗無數,清史稿有記載的后妃就有十八個。後宮雖然充實,但是他的子嗣卻很少,大家熟知的只有兩個,慈禧生的皇長子載淳和麗妃生的榮安公主。其實鹹豐共有三個孩子,還有玫妃徐佳氏生的皇二子。
  • 乾隆皇帝自己子嗣並不多,為什麼還要把兩個皇子過繼給別人?
    本來子嗣就不是很多,能夠選擇的繼承人就已經很少,可既然是這樣,那麼乾隆帝為何還要將自己的親兒子給過繼出去呢?有句老話叫做「多子多福」,因為過去的人崇尚養兒防老,而皇家注重子嗣,主要是為了皇位繼承方面的考慮,子嗣越多,皇帝能夠選擇範圍就越廣,免得到時候沒得選。
  • 同治皇帝僅僅十九歲,就離奇死亡,真的是死在花柳病下嗎?
    為了避免皇權旁落,鹹豐帝在臨死前,煞費苦心地搞了一個「八王輔政」。希望藉此平衡朝廷裡各種暗潮湧動的勢力,幫助載淳將帝位和皇權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不曾想,就在鹹豐帝死後不久,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給了八位顧命大臣出其不意的致命一擊,徹底瓦解了八王的勢力。從此,將朝政大權悉數把持,開啟清朝長達近50年的慈禧專權時代。
  • 慈禧胞妹,雖然你讓我兒子當了皇帝,但我恨不得剝了姐姐的皮
    後宮從來就是爾虞我詐,內鬥不斷的是非之地,懿貴妃身處其中,自然感同身受,從來不缺女人的皇帝也會因為自己的人老珠黃而被拋棄,為了鞏固地位和權勢,必須得培植能忠於自己的心腹和勢力,所以懿貴妃將胞妹宛貞許配給了鹹豐帝同父異母的弟弟醇親王奕嬛,做了他的嫡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