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鹹豐帝的顧命八大臣鬥不過一個26歲的女人慈禧?原因何在?

2020-12-22 李四家常事12138

鹹豐帝死前共留下八位顧命大臣來輔佐六歲的同治皇帝,但是沒曾想這顧命大臣不給力,在鹹豐帝屍骨未寒的時候就被慈禧等人聯手拿下,這場為時不過半年的政變史稱「辛酉政變」

1860在清政府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英法聯軍便直接率軍逼近北京城,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時的鹹豐帝急忙帶著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以及一眾親信前往熱河避難。

此時的鹹豐帝才僅僅三十歲,按照正常人的角度來講正是男子血氣方剛的年紀,但當時的鹹豐帝卻已經是病重。在躲到熱河的第二年,鹹豐便自知時日不多,於是趕緊立自己唯一的兒子載淳為皇太子,這便是後來的同治皇帝。

只不過當時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載淳才不過九歲的年紀,這個年紀也不是不能當皇帝,但就是太年幼了,無奈鹹豐帝只有這麼一個兒子。

為了同治帝能更好的管理朝政,鹹豐帝在臨終前便為他找來了八位顧命大臣,分別是:戶部尚書肅順、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景順。

這個陣容確實是強勁,先皇為後世皇帝安排顧命大臣的案例在歷史上並不少見,但一下子安排八位的卻是獨一個,可見當時鹹豐也是深知當時的清朝風雨飄渺。

但是鹹豐在安排好八位顧命大臣後又不放心這幾人,康熙時期的鰲拜可就是因為顧命大臣而得以最終成長到對抗皇權的地步。

於是鹹豐就又安排了一手,就是分別給皇后也就是慈安太后一枚「御賞」的印章,又交給同治皇帝一枚「同道堂」的印章,因為同治皇帝年幼,所以這枚印章就放在其生母慈禧太后手中保管。

千萬不要小看這兩枚印章,顧命大臣的權力雖然大,但只要是頒發詔令,那麼就必須蓋上這兩枚印章,否則不能生效。

在安排完這一切後鹹豐自認為做到了完美,這樣下來雙方的權力都被對方所制衡便可以一心一意輔佐同治皇帝,但令鹹豐沒有想到的是,在他屍骨未寒的時候這八位顧命大臣便被廢掉了,只因小看了那個跟自己同床共枕那麼久的懿貴妃。

在鹹豐去世之後慈禧便暴露出了自己的野心,如今登基的皇帝是我的親兒子,那能不能讓我在後面垂簾聽政?但顧命大臣在當時可以說是大權在握,對於慈禧這樣的孤兒寡母是根本看不上眼的,所以直接拒絕了慈禧想要攝政的請求。

但慈禧畢竟是慈禧,一個生而就要註定走向權力巔峰的女人,既然你們不同意我在後面垂簾聽政,那我便把你們都廢了,這樣看誰還敢不同意。

於是慈禧就開始想辦法如果幹掉這八位大臣,奈何這八位大臣都是權力極大,如果以慈禧一個人的力量根本就不可能完成,不過慈禧有一個天然優勢。

那便是顧命大臣雖然知道慈禧有野心但並沒有把慈禧放在心上,認為不過是一個女人家,最後能翻出什麼大風大浪?這也就導致慈禧在暗而顧命大臣在明,這樣更方便慈禧做事。

但慈禧也有一個天然劣勢,就是自己孤家寡人在勢力上確實難以跟八位顧命大臣所抗衡,於是慈禧便開始拉取自己的盟友。

第一個盟友便是鹹豐的正房皇后慈安太后,雖說慈安太后對慈禧不喜,但耐不住慈禧那軟磨硬泡的性格,最終統一跟慈禧統一戰線。

其實除了慈禧的巧舌如簧外還有一點是慈安不得不加入慈禧陣營的必要原因,就是顧命大臣的存在也威脅到了她的地位,如果顧命大臣一直存在,那她就只能穩居於後宮當中,獲得權力就是天方夜譚。

在拉攏到慈安太后之後慈禧便對計劃有了雛形,但由於無論是慈禧還是慈安,都是身在熱河的承德避暑山莊中,無法跟京城取得聯繫。

如果日後顧命大臣將鹹豐的靈樞送回北京並正式接管權力,那慈禧等人就真的無力回天了,深知這點的慈禧便對京城裡面的人動起了想法。

最終慈禧將目標鎖定在了恭親王奕?和醇親王奕譞身上,這兩人都是鹹豐的親弟弟,但最終卻都又背叛了鹹豐加入到了慈禧的行列當中。

恭親王奕?是鹹豐一眾弟弟裡面較有能力的那一個,但也是因為能力過強遭到了鹹豐的猜疑,不斷的削弱奕?的權力重用肅順一干人等人,這讓奕?大為不滿。

最後的結果便是肅順的權力越來越大將奕?排擠在外,為了防止奕?奪取權力,在鹹豐逃往熱河的時候肅順硬是將奕?留在了北京城應對英法聯軍。

等到慈禧派安德海告訴自己計劃的時候,奕?可以說是毫不猶豫地同意了,沒辦法,畢竟憋屈了太久了。至於醇親王奕譞原本是一個中立者並沒有太大的能力,但在娶了慈禧的親妹妹之後便順其自然的登上了慈禧的戰船。

除了恭親王和醇親王之外慈禧還獲得了一個意外之喜,就是軍機大臣文祥也加入到其中。文祥作為軍機大臣卻因為跟奕?交好而遭到肅順一行人的排擠,最終也是跟奕?留守在北京城,顧命大臣的名單中有四位都是軍機大臣卻獨獨沒有文祥,這讓文祥也是頗為不滿。

如今慈禧這邊人員算是找齊了,慈禧聯合慈安將顧命大臣鄭親王端華的步兵統領職位交由醇親王奕譞,這下慈禧這邊算是萬物具備只欠東風,只要慈禧一行人先一步回京便可利用奕譞的步兵統領職位將肅順先行拿下。

承德這邊也是刻不容緩,最終協定在農曆9月23日起駕運送鹹豐帝的靈樞回北京城,計劃是到29日抵達,慈禧一行人也必須陪同。

但兩個太后僅僅跟隨靈樞一天便以同治皇帝年幼經不起這長途奔波為理由提前從小道回北京城,顧命大臣殊不知這是放虎歸山。

慈禧在回到京城後便立即召見了奕?、奕譞等人,因為慈禧和慈安手中都有印章,所以直接在京城下旨列出肅順一行人的種種罪過並要求將他們緝拿歸案。

肅順在經過密雲的時候便被奕譞出兵逮捕,此時的他明白京城恐怕已經變天了,而這一切的主導者就是曾經自己看不起的慈禧太后,但現在後悔已經為時已晚。

在押解到京城後慈禧便宣布了判決書,肅順被直接處斬,怡親王載垣和鄭親王端華因為是皇親國戚,所以被逼在宗人府自盡,剩下的五位顧命大臣則是革職的革職,流放的流放。

這場政變就此結束,以慈禧一行人的勝利而告終,隨後慈禧和慈安兩宮太后便開啟了長達數年的垂簾聽政,在慈安太后去世之後慈禧更是一人獨掌朝政數十年。

從鹹豐臨終前立下八位顧命大臣到最終這幾人被慈禧廢除,這中間也不過僅僅半年的時間,可以說鹹豐的布局在他屍骨未寒的時候就被慈禧所徹底的破壞。

值得一說的是肅順曾勸說鹹豐帝學習漢武帝對鉤戈夫人的做法,漢武帝擔心自己的幼子劉弗陵登基後其母親鉤戈夫人大肆擴展外戚勢力,所以便將鉤戈夫人給殺害了。

但肅順這個要求被鹹豐拒絕,理由也很簡單,慈禧帶著孩子孤兒寡母的,他實在是不忍心,並且他也並不認為慈禧能掀起什麼大風大浪,只是不知道如果鹹豐帝泉下有知會如何看待自己曾經的想法?

相關焦點

  • 鹹豐帝駕崩後,26歲的慈禧太后是如何鬥垮顧命八大臣的?
    此即「顧命八大臣」,其實是肅順一個人說了算,其他七人隨聲附和罷了。第三,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載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貴妃掌管),諭旨同時加蓋兩枚印章方才有效。鹹豐帝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保持政局風平浪靜,皇權穩定過渡,既不希望八大臣一手遮天,又不希望兩位后妃幹預政事。
  • 歷史上的今天丨鹹豐帝駕崩設了顧命八大臣,為何還讓慈禧參與權力...
    公元2016年,裡約奧運會落幕在慈禧除掉肅順等顧命八大臣之後,她應該會在心中埋怨自己死去的丈夫,也就是鹹豐帝:早把權力給我,哪有這麼多麻煩!問題來了:鹹豐帝為何設八個顧命大臣?鹹豐帝逃到熱河後,身體每況愈下,到了七月,他知道自己快撐不住了。鹹豐帝時,清廷祖傳的「秘密建儲」制度名存實亡。
  • 顧命八大臣為什麼鬥不過慈禧?一場政變就全被端掉了
    這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妙招啊,可他萬萬沒想到,他死後,他的皇后不但未按他的密詔行事,還與那拉氏狼狽為奸,為虎作倀地協助她發動政變,不但搞掉了八個顧命大臣,還奪取了最高權力。
  • 原來慈安太后是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一個改變大清的女人
    歷史風雲變幻,搖搖欲墜、江河日下的清政府卻在一個醉心權力的女人手中淪為布偶,「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苟延殘喘半個世紀。「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婦孺皆知,但卻極少有人知曉在那簾帳之後,還有一個與慈禧共同執政的女人。甚至可以說,這個女子才是當時真正的最高統治者。鹹豐二年(1852)二月,曾在鹹豐帝作為皇子時就「事文宗潛邸」的鈕祜祿氏被冊封為貞嬪。
  • 還原真實的慈安太后,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一個改變大清的女人
    很快,大家耳熟能詳的「辛酉事變」爆發了,慈禧太后和恭親王奕訢發動宮廷事變,奪取政權,自此開啟了慈禧太后大權獨攬的時代,這是歷史書上告訴我們的。歷史將大量的目光聚集在了慈禧這個對權力貪得無厭的女人身上,將她的一切無限放大,從而忽視了慈安的存在。而我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奕訢當時拿出了賜死、革職顧命八大臣的詔書,給了他們最後一擊。
  • 還原真實的慈安太后,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一個改變大清歷史的女人
    二十七歲的生母懿貴妃被冊封為聖母皇太后,徽號慈禧。很快,大家耳熟能詳的「辛酉事變」爆發了,慈禧太后和恭親王奕訢發動宮廷事變,奪取政權,自此開啟了慈禧太后大權獨攬的時代,這是歷史書上告訴我們的。歷史將大量的目光聚集在了慈禧這個對權力貪得無厭的女人身上,將她的一切無限放大,從而忽視了慈安的存在。而我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奕訢當時拿出了賜死、革職顧命八大臣的詔書,給了他們最後一擊。
  • 顧命八大臣中,為何慈禧只斬了肅順?溥儀:他犯了3個致命錯誤
    就比如說那清朝同治帝時期上位的「顧命八臣」,險些就要推翻了清皇室的地位。但最終在對他們治罪的時候,為何卻只有其中的肅順一人被斬首呢?面對這樣的「特殊待遇」,溥儀曾說,這都是因為他犯下了3個致命的錯誤。1861年,鹹豐帝身患重病臥床不起。在這個時刻,為了給年幼的同治帝留下一支助力,他設下了肅順、載垣、端華等八位「顧命大臣」協助少帝執掌朝政。
  • 還原真實的慈安太后,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真正改變大清歷史的女人
    很快,大家耳熟能詳的「辛酉事變」爆發了,慈禧太后和恭親王奕訢發動宮廷事變,奪取政權,自此開啟了慈禧太后大權獨攬的時代,這是歷史書上告訴我們的。歷史將大量的目光聚集在了慈禧這個對權力貪得無厭的女人身上,將她的一切無限放大,從而忽視了慈安的存在。而我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奕訢當時拿出了賜死、革職顧命八大臣的詔書,給了他們最後一擊。
  • 慈禧是鹹豐帝的寵妃嗎?
    這個大女兒,就是慈禧葉赫那拉氏,當時十七歲。道光帝死了以後,他的第四子即位當了皇帝,年號「鹹豐」,歷史上稱鹹豐帝。鹹豐帝生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初九日,即位時二十歲。起初,這個年輕的皇帝還想有所作為,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他覺得無力改變國家「內憂外患」的局面,於是,日益沉溺在美色之中,對於國家大事,漸漸地很少過問了。鹹豐帝是怎樣迷戀上那拉氏的?
  • 鹹豐皇帝的「顧命八大臣」,為何最終鬥不過慈禧太后?
    一個是以恭親王奕訢核心的團隊。鹹豐(奕詝)出逃,命六弟恭親王奕訢留守京城,負責善後,與英法議和,這是鹹豐皇帝的無奈。為何這麼說呢?道光皇帝好似中了「魔咒」,在連喪三位皇后(其中包括鹹豐皇帝生母)後,便決定不再立皇后,將年僅10歲的奕詝交由靜貴妃(恭親王奕訢生母)撫養。奕詝長奕訢一歲,年紀相若,加之一母撫養的緣故,關係非常親密。
  • 兄弟鬩牆,反而為慈禧的上位提供了契機?!
    如果慈禧太后統治天下的半個世紀,能夠竭盡所能挽救民族於危難中,整個國家和民族之後也許就無需遭遇如何深重的苦難?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只是,即使明知歷史沒有如果,我們還是忍不住會想,為什麼慈禧太后有機會上位?
  • 少女慈禧:慈禧太后16歲照片,看了以後明白皇帝為什麼這麼喜歡她
    慈禧太后生平簡介: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  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鹹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後聯合慈安太后(即孝貞)、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史稱同治中興。1873年兩宮太后捲簾歸政。
  • 慈禧到底有多狠,她死前做什麼殘忍的事,100年後才被專家發現?
    有人說慈禧不是滿人,是漢人。有人說慈禧是和珅轉世,就是為了來滅亡清朝的。但是不管哪種說法,都逃不開的一點是,慈禧確實是個手段相當厲害的女人。慈禧是鹹豐帝的后妃,進宮不久就頗受寵愛。四年後,生下了鹹豐帝唯一的兒子,也就是同治帝。鹹豐帝在後期身體不行了的情況下,就讓有著一手好字的慈禧來代替自己處理朝政。
  • 清朝最後一位鈕鈷祿氏皇后,真的是慈禧殺死的?
    儘管在鹹豐帝身邊有許多女子,但慈安對於他來說應該是最特殊的。慈安二月入宮,四月封嬪,五月晉升為貴妃,十月立為皇后,堪稱是清代晉封速度最快的皇后,而這時的她才十六歲。 在深似海的後宮,慈安憑藉著鹹豐帝的寵愛立足,但僅僅有皇帝的寵愛還不夠。慈安在管理後宮方面十分有心得,在她的管理下後宮的一切都井井有條。據說在熱河避暑山莊時,鹹豐帝悶悶不樂,常常拿宮女太監們撒氣。
  • 慈禧26歲時丈夫去世,那麼多年一個人怎麼過的?最寵的人是誰?
    慈禧可以說是清朝最後一代帝國執掌者,慈禧一個女人統治清朝50年。慈禧是鹹豐帝的妃嬪,1861年鹹豐帝在熱河駕崩,這一年慈禧才26歲,正是花樣年華。慈禧的手腕很高,任命了李鴻章,張之洞,等一大批有能力的重臣。並且自己兩度「垂簾聽政」,迅速執掌帝國的權力。
  • 慈禧都當了皇太后,為何不住慈寧宮,而是長住於儲秀宮?
    實際上,這裡面含有了慈禧很重的心機。因為,在鹹豐二年(1852年),17歲的慈禧被選秀入宮,最開始她只是個普通的「蘭貴人」,直到鹹豐六年(1856年)三月,慈禧生下了鹹豐帝唯一的皇子載淳,才被晉封懿妃。次年又晉封為懿貴妃。
  • 是什麼原因讓慈禧在心腹被殺之後不但無法怪罪,反而要封賞殺人者
    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身為女流,文化程度不高,卻貪戀權力,痴迷弄政,把大清帝國搞得烏煙瘴氣,邦不邦,國不國,最終忽喇喇如大廈傾,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原本,在舊社會,女人是不方便拋頭露面的,慈禧既是女人,要向朝廷傳達自己的主張意志,就必須有心腹、有狗腿子。
  • 慈禧太后為什麼可以垂簾聽政?
    聽政這個詞根本不準確,慈禧,這個當時只有二十七歲的女人,實際上是垂簾「親政」。為什麼要發動辛酉政變?為什麼要垂簾聽政?只為了皇權的延續!鹹豐皇帝遺詔的漏洞,讓慈禧和慈安變成了兩個「人形圖章」!鹹豐帝對身後事的安排有個巨大的漏洞。
  • 鹹豐帝的麗妃,真的被慈禧做成了「人彘」,裝進酒缸裡嗎?
    記得小時候看電視,有一個情節是,慈禧把一個女人剁去了四肢,裝進了酒缸裡。當時覺得很可怕,很殘忍,至今還有印象。
  • 慈禧26歲喪夫守寡,大臣進獻她一聖物,對慈禧太后來說很是實用
    說到清代末年權力最大的女人,很多人第一個會想到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獨掌皇權40餘年,心狠手辣,手段高明。將光緒帝變成自己手中的傀儡。慈禧的出身一般,是家中大女兒,他還有三個弟弟,一個妹妹。但是她有著比別人還要美的容貌和智慧。從進宮選秀的時候她就註定不是一個平凡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