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龍景花苑的失業人員馮霞來到蘇州科技城(東渚街道)為民服務中心,在參加「一對一」就業指導活動時說出來自己目前的困惑和焦慮。經過一個小時的「一對一」諮詢後,一開始連走出家門都沒信心的馮霞臉上露出了笑容。
「我離職回家很長時間了,一直全職帶孩子。如今孩子已經長大,自己都奔四了,對未來的就業道路有點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馮霞說,「培訓老師看我在對待孩子的過程中有難得的耐心與細心,建議可以先從義工做起,積累經驗,今後從事相關幼兒照顧方面的工作。」
在蘇州科技城(東渚街道)轄區內,有越來越多的待就業人員通過「一對一」就業指導走上了工作崗位。這種就業指導面向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及其他有提升就業能力意願的人員,針對職業規劃、職業能力評測、應聘技巧和心理諮詢等方面提供服務。目前,東渚人社中心通過「一對一」就業指導和「就業沙龍」渠道,幫助轄區25名失業人員及畢業生就業。針對性的服務,貼心的舉措,在蘇州科技城演繹了一個個「就業故事」。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為了讓轄區居民端穩飯碗,牢牢兜住民生底線,蘇州科技城創新思路,強化各類措施保障,提供各項就業服務,全力落實『穩就業,保就業』工作。」蘇州科技城相關負責人說,蘇州科技城將堅持問題導向,系統謀劃保障企業用工穩定、推動重點人群就業、加大創業扶持和技能提升,用政策的「組合拳」做大就業「基本盤」,激活發展新動能,當好爭先進位「主陣地」,為高新區加快邁進全國「第一方陣」貢獻新的更大力量。
今年以來,蘇州科技城(東渚街道)出臺「一攬子」舉措,全面提升居民就業服務。
從就業方面來看,東渚人社中心為求職者提供一對多精準推薦服務、建立應屆生就業群、培訓群,平均一位求職者提供2-3家企業崗位。
從培訓方面來看,東渚人社中心免費技能培訓整體升級,通過與高新區文體中心資源整合,依託文體中心培訓基地開設了5個不同類型的培訓班。此外,還開展GYB創業培訓,全面實現了培訓「雙軌制」,將培訓中心內、外雙重推進,提升培訓規模,擴大培訓範圍。
尤其,針對高技能人才,蘇州科技城還搭建專業技術人才對接平臺,實現精準對接。博思得公司位於江蘇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內,是一家主要從事電源分配系統、高壓發生器、組合式X射線源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客戶提供X光影像系統核心部件整體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我們公司很注重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這次招聘11個崗位,其中10個是技術工程師崗位,軟體、硬體、測試、結構設計等工程師都有,收到一些簡歷,也有面試的。」蘇州博思得電氣有限公司招聘現場負責人在高技能人才精準招聘會上介紹道。公司此次推出的崗位要求技術水平比較高,年薪基本在20萬元左右。
「通過前期排摸,了解到轄區部分企業缺乏一線高技能人才,我們就安排了這場招聘會,主要面向專業技術類人才,希望通過搭建平臺,能幫助企業招到合適的人才。」科技城人才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企業招聘崗位要求,首先在第三方合作的人才庫篩選簡歷,然後電話邀約求職者到場應聘。專場招聘會與日常招聘會相比,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能人才的求職人數增長30%以上。」
在加大就業創業指導、提升居民就業服務的同時,蘇州科技城與企業對接,面對面了解企業需求,助力企業解燃眉之急。「非常感謝東渚人社對我們企業的幫助,為我們推薦了很多人才。」蘇州普源精電科技有限公司人事專程前往東渚人社中心道謝。在今年年初,由於企業訂單量增大,用工量增加,經東渚人社中心及時推薦,最終錄用30人,緩解招工難問題。
隨著經濟形勢逐漸轉好,普源精電對工人的需求急速增長,希望人社中心能夠繼續推薦合適的用工人員。了解情況後,東渚人社與企業進行了一次面對面溝通,多角度分析用工情況,並從人才挖掘、擴大輻射範圍兩個角度,為企業精準推薦用工,輸送高質量人才,提升員工就業穩定度。截至9月底,蘇州科技城(東渚街道)先後舉辦了「春季雲招聘」「魔鏡菁英雲聘會」「第八屆夢在科技城」,高層次及高技能人才精準招聘會等10場線上線下招聘會,累計提供了近3000個崗位,幫助1200餘人實現就業。
本報記者 韓 雷
本報通訊員 肖瑞贇 軻曉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