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用獨特角度拓展國產諜戰敘事空間

2020-10-22 中工網

文匯報記者 張禎希

在有穿堂風的高難度情況下,狙擊手如何通過巧妙的戰術配合,在極短時間內完成死角目標的狙殺?一枚埋伏在蛋糕中的炸彈,如何隨著主人公一路「越獄」逃亡,最終在無人員傷亡的情況下安全爆破?

結合了類型劇的精彩看點與主旋律的信仰敘事,諜戰劇一直是國產螢屏最受觀眾喜愛的類型。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瞄準》則因為對諜戰類型的形式創新贏得關注。全劇以「狙擊」為切口,講述一對昔日王牌狙擊組合,因信仰的分歧走上對立面,最終展開生死交鋒的故事——因為獨特的切入視角,諜戰類型又被進一步類型化。

《瞄準》以「狙擊」為切口,講述一對昔日王牌狙擊組合,因信仰的分歧走上對立面,最終展開生死交鋒的故事——因為獨特的切入視角,諜戰類型又被進一步類型化。圖為電視劇海報。

輔助類型升級的則是同樣新穎的敘事手法與節奏布控。監製過《白夜追兇》,執導過《心理罪》《古董局中局》《在劫難逃》等多部類型化精品網劇的導演五百,這一次依舊在懸疑感和動作性的營造上下足功夫,在多線敘事中伏筆不斷,高潮迭起。

細緻新穎的狙擊戰戰術布局讓觀眾眼前一亮

「意料之外的好看,劇情緊張,節奏帶感,沒有用過多的篇幅來交代宏大的背景,而是開場高能,讓人一秒入戲。」一位網友對《瞄準》的評價很具代表性。作品以輪船殺人案與碼頭狙擊事件開篇,沒有過多的畫外音,讓人物在驚險的案件中「立」起來。這種人物呈現的「動態感」,牽動了觀眾對劇中人命運的高度關切,也為懸念設置留下巨大空間。

劇中兩位狙擊高手,蘇文謙與池鐵城到底有多厲害,開篇一場先聲奪人的碼頭狙擊事件便可見一斑。池鐵城所在的軍統水母暗殺組,與特務接頭失敗,決定殺人滅口。狙擊手在不到20分鐘的時間裡,就完成了搶槍、確定射擊位置、狙殺、從街頭現場撤離的整個過程。更驚人的是,狙擊手使用的是一把槍齡超過十五年的老式步槍,這場狙擊還是在目標位於死角、有穿堂風的超高難度下完成的;一山更比一山高,在狙殺的過程中,一隻手雕木魚,被蘇文謙彈出,讓目標產生細微偏離,躲過致命一擊。一場電光石火的較量,即展現出主人公的傳奇性,也迅速鋪陳出狙擊戰的「技術流」——城市地形地貌、周邊建築結構、風速風向等影響狙擊的重要因素,通過一場精妙的狙擊戰術配合和盤託出。

驚險的狙擊元素之外,諜戰劇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也是《瞄準》的看點。黃軒扮演代號「牧魚」的男主角蘇文謙,近於《潛伏》中的餘則成,他從敵對勢力中抽身而出,與昔日搭檔所在的非正義陣營展開巔峰對決,這是劇集的核心衝突。在國民黨內部,錯綜複雜的「次級」矛盾也呼之欲出,水母暗殺組和保密局松江站站長之間的矛盾便是典型:兩隊人馬同屬一方陣營,但都立功心切,彼此忌憚,難免使絆相殺。這種從自身利益出發的無效權力內鬥,也側面解釋了其失敗的原因。

幾集一個「伏筆」,強節奏引人入勝

《瞄準》中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有拍攝手法。狙擊戰中合理的鏡頭切換,插敘、倒敘手法營造的人物「碎片化」浮出,貫穿數集的細節伏筆造就的小高潮……這些拍攝手法的大量運用,不斷為劇集的懸疑感添磚加瓦。

《瞄準》開頭幾集的懸念撬動器是一隻被安了炸彈的蛋糕。男主角蘇文謙為了給孩子過生日,特地購買了精美的手工蛋糕,孰料水母暗殺組成員在蛋糕內安裝了炸彈欲將其滅口。蘇文謙對此並不知情,再加上他本性善良,不想讓孩子失望,在被捕後,便帶著蛋糕一路逃亡。好在,我黨探員根據蘇文謙落款地址上的姓名錯誤,判斷出蛋糕有詐。最終,兩人在汽車落水炸彈引爆的千鈞一髮之際跳車而逃。這段由抓捕、審訊、逃亡、被抓交織而成的緊張「對弈」串聯多集,因為一顆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變得更為驚心動魄,是對希區柯克「炸彈理論」的忠實實踐。

有始有終的伏筆也服務於劇集的節奏感與嚴謹度。《瞄準》第一集開篇便是蘇文謙從口中吐出一支鋼筆頭,準備「越獄」的一幕,這個懸念直到第四集才被完整揭開,形成一個階段性情節小閉環。而在一開始被彈幕詬病的蘇文謙落款錯誤,也在之後的情節中,被證明是編劇有意為之留下的破案線索。

57集大體量的《瞄準》如今「賽程」尚未過半,整體質量還未知,但其新穎的角度與極致類型化的呈現,還是為當下國產諜戰敘事開拓了新的可能。

相關焦點

  • 《瞄準》:用獨特角度拓展國產諜戰敘事新空間
    結合了類型劇的精彩看點與主旋律的信仰敘事,諜戰劇一直是國產螢屏最受觀眾喜愛的類型。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瞄準》則因為對諜戰類型的形式創新贏得關注。全劇以「狙擊」為切口,講述一對昔日王牌狙擊組合,因信仰的分歧走上對立面,最終展開生死交鋒的故事——因為獨特的切入視角,諜戰類型又被進一步類型化。輔助類型升級的則是同樣新穎的敘事手法與節奏布控。監製過《白夜追兇》,執導過《心理罪》《古董局中局》《在劫難逃》等多部類型化精品網劇的導演五百,這一次依舊在懸疑感和動作性的營造上下足功夫,在多線敘事中伏筆不斷,高潮迭起。
  • 《瞄準》折射國產諜戰劇創作的「罪與罰」
    胡祥近日,《瞄準》熱播。筆者對這部劇一直非常期待,因為它是少有的講述在波譎雲詭的年代狙擊高手相愛相殺的國產諜戰劇。客觀地說,在網劇導演的加持下,這部劇的敘事和影像都有創新,其品質在今年以來的諜戰劇中屬於中上,但同時也存在國產諜戰劇的通病。
  • 《瞄準》:折射當下國產諜戰劇創作的「罪與罰」
    近日,《瞄準》熱播。筆者對這部劇一直非常期待,因為它是少有的講述在波譎雲詭的年代狙擊高手相愛相殺的國產諜戰劇。客觀地說,在網劇導演的加持下,這部劇的敘事和影像都有創新,其品質在今年以來的諜戰劇中屬於中上,但同時也存在國產諜戰劇的通病。
  • 《瞄準》:折射當下國產諜戰劇創作的「罪與罰」
    近日,《瞄準》熱播。筆者對這部劇一直非常期待,因為它是少有的講述在波譎雲詭的年代狙擊高手相愛相殺的國產諜戰劇。客觀地說,在網劇導演的加持下,這部劇的敘事和影像都有創新,其品質在今年以來的諜戰劇中屬於中上,但同時也存在國產諜戰劇的通病。
  • 黃軒對上演反派的陳赫,這國產動作諜戰瞄準爆款了
    國產諜戰劇,終於完成了又一次——《瞄準》。入局:五百出手,有準星了五百拍年代諜戰劇,為什麼有看頭?看他過往導演、監製作品,就明白——《白夜追兇》、《十日遊戲》、《白色月光》、《在劫難逃》。這位國產懸疑劇宇宙締造者,第一次出手諜戰,無論懸疑鋪陳,敘事風格,動作設計,《瞄準》都有自己迥異的秉性和氣質。
  • 《瞄準》故事創意有新意,但還存在國產諜戰劇的通病
    近日,《瞄準》熱播。筆者對這部劇一直非常期待,因為它是少有的講述在波譎雲詭的年代狙擊高手相愛相殺的國產諜戰劇。客觀地說,在網劇導演的加持下,這部劇的敘事和影像都有創新,其品質在今年以來的諜戰劇中屬於中上,但同時也存在國產諜戰劇的通病。
  • 對焦「成長與抉擇」,《局中人》再探諜戰敘事新空間丨研討會
    談到選角問題,該劇導演、編劇劉譽提到,選擇張一山等年輕演員演繹這個故事,是想用一個更符合年輕人的視角去展現更宏大、更熱情、更堅韌的主題。「諜戰題材劇核心就是要表現信仰主題,要用文藝作品給年輕人展現什麼是國家的信仰、民族的信仰。」
  • 主旋律+諜戰,原來《瞄準》的底氣在這裡?
    作為觀眾百看不厭的題材,諜戰影視劇在國內頗受歡迎,從新中國成立不久後便製作的《霓虹燈下的哨兵》、《敵營十八年》到前幾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潛伏》、《勝算》等,都是製作精良,口碑優秀的作品。不過,正因觀眾基礎過於龐大,國產諜戰劇市場出現了良莠不齊,魚目混珠的現象,甚至還有在緊張刺激的對峙劇情中摻雜大量主角談戀愛的戲碼。而就在最近已經漸入尾聲的一部《瞄準》,的旋律+諜戰片,它是怎麼得到觀眾的認可的呢?
  • 5部國產諜戰電影,每一部都值得反覆看,為何值得推薦?
    文|冷絲 欄目|諜戰片藝術 國產諜戰電影數量並不是很多,就最近這幾年來看,冷絲認為,5部影片值得推薦,而且值得反覆觀看。
  • 國產兒童電影的敘事特色丨調查報告
    近年來,一些優秀的國產兒童電影在敘事上有所突破,體現出了鮮明的兒童本位意識。兒童本位論強調兒童不是縮小化的成人,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志趣、意志和行為習慣。在電影創作範疇內,「兒童本位」意識則要求電影創作以兒童為本源,以兒童作為觀賞的主體進行創作,以服務於兒童為重心。國產兒童電影在兒童本位意識的推動下,在主體敘事視角、影像敘事風格和故事敘事節奏上,都呈現出獨特的敘事藝術特色。
  • 黃軒陳赫首次飾演雙男主,《瞄準》能打響今年諜戰劇市場第一槍嗎
    諜戰劇《瞄準》於前晚(10月10日),正式登陸浙江、東方衛視,以及愛優騰芒四家視頻網站。這部以狙擊手為獨特視角,講述昔日並肩作戰的好友由於信仰問題最終走上對立面的諜戰題材。緊湊不突兀的敘事節奏,狙擊手為第一視角的敘事主體,以及雙線敘事的平行設定,都讓這部劇多了一些看點。而從市場層面來看,今年已經陸續出品了五部作品(前四部為暑期懸疑短劇)的五元文化,以及其首次執導衛視劇、打造諜戰劇的內容創作,顯然更受市場關注。五元文化能如願以償打響自家首部「上星」作品嗎?
  • 國產反恐劇應該長啥樣?大概就是《瞄準》這樣吧
    這樣兩個稱得上流年不利的演員,尤其是結合上陳赫雖然代表作有限但喜劇標籤卻出奇得深的氣質,沒法不讓人為《瞄準》捏把汗,但從《白夜追兇》開始對主創團隊建立的信心,結合那支印象如此之深的預告片,還是吸引我從上線第一天就開啟了追劇模式。於是,居然一追就停不下來了。也是第一次有國產電視劇因為一天「只」更兩集,讓我有種簡直是在犯罪的感覺。
  • 再刷豆瓣9.3《盜夢空間》:從敘事角度淺析這部科幻片的魅力所在
    今天我將從敘事角度這個方面來淺析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與此同時,我也會結合影片的內容談一談自己的思考。非線性敘事主要出發點不再是現實的事理,而在於人物的心理。影片隨著角色的回憶隨意跳躍時空,這導致了故事情節不完整,結局由單一確定變成曖昧不清,偶然性得到增強。 對此我的理解是,一個故事如果是按照觀眾能夠理解的時間順序進行的,那麼這個故事就是用線性敘事方法來講述的。
  • 陳赫 黃軒《瞄準》定檔,諜戰大片!不輸柳雲龍的諜戰劇來了
    黑暗中蟄伏,唯用信仰才能校準目標。普通的諜戰劇情大多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一部新劇要想博得觀眾的眼球,有一個紮實吸引人的故事是關鍵。《瞄準》的劇情主線,講的是松江公安局成功搗毀敵方保密局「暗殺小組」的故事。
  • 導演五百,《瞄準》黃軒陳赫林棟甫姚安濂王瀧正,震撼演繹諜戰
    十月九日,國產懸疑諜戰劇《瞄準》正是登錄開始了大家的追劇之路,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瞄準》這部諜戰懸疑電視連續劇的演員陣容,讓我們知道他是不是值得追的一部劇,當然目前瞄準這部劇已經是熱劇排行第一了。
  • 《瞄準》:一部可能會「火」的諜戰劇
    》有可能會「火」,主要是:1、敘事風格簡明,節奏緊湊。現在很多諜戰片,確實婆婆媽媽,觀眾任何一點疑惑,都不厭其煩地交代的清清楚楚,把好好的電視劇搞得拖沓,觀眾不覺得導演「貼心」,反而覺得「注水」,這一點,《瞄準》目前不落俗套。2、《瞄準》電視劇,看來導演用了心。
  • 國產良心動作諜戰劇來了,兩集便被吊足了胃口
    這位國產懸疑劇宇宙締造者,第一次出手諜戰,無論懸疑鋪陳,敘事風格,動作設計,《瞄準》都有自己迥異的秉性和氣質。不是過往經典套路的簡單複製,而是一種類型下的,另一種維度。導演沒費一顆子彈,就用敘事完成了對觀眾的心跳轟炸。開場這緊張暗湧,是諜戰劇熟悉的味道了。但《瞄準》,究竟看的是什麼?第一部以狙擊手為主角的年代諜戰劇。一個雜糅著狙擊傳奇、城市諜戰的冒險故事。一個字,奇。
  • 瞄準:黃軒陳赫親密戰友,分道揚鑣瞄準對方
    我的公號是《讀史談視》,我的主業是說諜戰。沉寂兩個月的諜戰螢屏又迎來了話題大作。由黃軒和陳赫主演的反特劇《瞄準》已於10月9日在浙江衛視、東方衛視播出,網絡平臺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視頻同步更新。從目前播出的兩集看,該劇敘事流暢,張馳有度,懸疑叢生,緊張刺激,如果保持目前的勢頭,大有成為年度諜戰佳作的潛力。
  • 陳赫《瞄準》首播將至,諜戰新思路是亮點,不輸柳雲龍《勝算》
    普通的諜戰劇情大多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一部新劇要想博得觀眾的眼球,有一個紮實吸引人的故事是關鍵。《瞄準》的劇情主線,講的是松江公安局成功搗毀敵方保密局「暗殺小組」的故事。近些年的國產諜戰劇,大多停留在臥底傳遞情報層面,劇情看起來複雜,實則「老套」的居多,真正出彩的非常少,也就柳雲龍《勝算》算是脫穎而出。
  • 從1981年首播的中國大陸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就是諜戰題材說起......
    而近期國產諜戰劇創作上的革新動向,顯示出業界走出「類型魔咒」的努力與探索。流變與固化從歷史流變來看,1981年首播的中國大陸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即是諜戰題材,但這一類型的真正成熟則要等到21世紀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