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前一丁,還有比它更有「文化」的方便麵嗎?

2021-02-16 果庫

原文轉自:半島便利店

微信公眾號:bandao711

作者:半島君

原標題:《一直沒有離開便利店的出前一丁》

 

面煮得好吃與否,在乎心情。《志明與春嬌》裡面,有一幕很經典:

因為 ex 不肯請假幫春嬌修電腦,春嬌心情立刻變差,於是那碗出前一丁也跟著倒黴:午餐肉沒煎,就和面一鍋煮;煮熟後,面連鍋端上,碗都不用。

我猜 ex 肯定很鬱悶:剛剛拍拖的時候,你煮麵煮得好靚,午餐肉煎得又薄又香;雞蛋單面煎熟,變成帶溏心的太陽蛋;麵條筋道,賣相又整齊,連裝面的碗筷都是最靚的,為什麼現在會變成這樣?

千萬要珍惜眼前為你煮麵的人,只有愛你的人,才會有這份心思和關心。

對於現代人來說,泡麵是生活的一部分。又忙又餓的時候,一個杯麵就搞定;閒下來了,想吃個宵夜,可以切菜煎蛋,紅紅火火地在灶臺上忙活一番,做一碗令自己滿意的面。

半島君最愛出前一丁麻油麵,那小包的麻油在廚房飄香以後,讓人有一份小小的幸福感。

簡簡單單的泡麵,不但俘虜了萬千年輕人的胃,而且又是香港特色飲食文化之一。今期,半島君將和你一起走進「出前一丁」的世界。


一個人的深夜食堂

煮麵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夜幕下,一個人,在溫馨的廚房裡,慢悠悠地將「梅林牌」午餐肉切片,洗好一把小棠菜,然後開火煮麵。

半島君喜歡聽歌來計算煮麵的時間,往往一首 jazz 完畢後,面就可以裝碗了。

靚面要用靚的湯碗來裝,在吃之前,再淋上小包麻油,才算大功告成!

老一輩人總說,年輕人的生活將就,其實我們有很多生活情趣,老人家們不懂罷了。

傳說中,煮出前一丁最叻的不是茶餐廳的老闆,也不是酒樓大廚,而是影帝黃秋生,很難想像吧。

香港的 60 年代,還沒有出前一丁出售時,黃秋生卻可以常常吃到出前一丁。當時,他有個在日本工作的姨丈,回港時都會帶上幾箱出前一丁,給他做手信。

就這樣,黃秋生一邊吃著爽口彈牙的麵條,一定學習姨丈的煮麵絕技:

一是,凍水下面,約三分鐘,水一滾,麵餅鬆開,就要將面撈起,這個時候的出前一丁口感最好。

他曾經調侃過所謂的煮麵達人:「大鄉裡煎扒,慌死唔夠熟」,在他看來,煮麵的時間非常關鍵。

二是,麵湯不能多,剛剛浸過面身就可以了,不然,太早下的話,麻油味會越煮越淡。


茶餐廳的撈丁與常餐 A

80 年代,香港經濟發展快,人們吃飯都沒有時間,快餐文化迅速崛起,麥當勞、大家樂、腊味店都是上班一族的午餐首選。

當時的茶餐廳食物比較簡單,只有奶茶和蛋撻,很難與漢堡、叉燒飯競爭,於是老闆從年輕人最喜歡的出前一丁入手,靈活搭配上美國的煎雞扒、中國的滷水豉油和油浸姜蔥,成為香港的獨有美食「撈丁」。

即使是一款食物,也可以從中看到香港人創新的精神。

看過《麥兜》的朋友,應該還記得「茶餐廳夥計,同麥兜麥太解釋特餐、快餐、常餐」的笑話。

現實裡面,一般的茶餐廳都可以吃到常餐,火腿奄列、多士、熱奶茶是標配食物,變項就是用出前一丁/通粉,搭配沙爹牛肉、餐蛋、榨菜肉絲等。

老饕吃常餐,一般會加多幾蚊,選擇出前一丁,這個點餐動作的術語又叫「轉丁」。他們認為,無論是味道還是口感,出前一丁都要比其他麵條更為出色。

泡麵之父與泡麵達人

20 世紀初,一位叫「安藤百福」的先生,看到戰後人們在排隊吃麵,露出的幸福表情後,就有了「食足世平」的想法(意為 只要人人吃得溫飽,世界就和平了)

一開始先生也想不到保存麵條的方法,便從天婦羅身上尋找靈感,用油炸方法抽乾麵條水分。直到 1958 年 8 月,全球第一款泡麵-「雞湯麵」誕生了。

而出前一丁是在 10 年後,即 1968 年才正式推出。

 

當出前一丁傳到香港後,受到懶人一族的歡迎,人們再也不用排隊吃雲吞麵了。

幾十年的時間,出前一丁根據香港人的口味,發明了多款味道,經典系列包括:麻油、雞蓉、海鮮、五香牛肉、沙爹和紅燒牛肉。

面袋上的小男孩是「清仔」,他還有媽媽、爸爸、妹妹和奶奶的家人,不過沒有像他那樣,常常出鏡罷了。

93 年的動畫片就有介紹清仔一家,爸爸是祖傳麻油拉麵的繼承人,開設了出前一丁麵館,清仔會送外賣。

但半島君最喜愛的,還是清仔和妹妹圍繞麻油麵發生的故事。

在廣告中,淘氣的清仔不記得寫作業,卻記得叮囑媽媽煮出前一丁要放麻油。妹妹有次買出前一丁的時候,將「麻油麵」記成「麻牛面」,超級呆萌。

現在的泡麵種類越來越多,經典又美味的卻很少,出前一丁就是為數不多的佼佼者。

一塊麵餅,加油包、粉包,看似普通,卻有自己的個性(麻油的香味和筋道的麵條),每次吃都是一樣的滿足和快樂。

越浮躁的世界,堅持自己的風格越是重要,不是嗎?


Live Different

⇓⇓

相關焦點

  • 出前一丁
    出前一丁是日清食品的方便麵品牌之一,意譯為「速遞一份」。1968年於日本推出,並於翌年進入香港市場,至今仍非常受歡迎,價錢卻較其他牌子貴。因為在香港歷史悠久之緣故,不少人將「出前一丁」與「公仔麵」變成方便麵之同意詞。
  • 為什麼香港人都愛吃出前一丁?!真的不是一碗方便麵嗎?!
    可端上桌來,筷子一夾起來,你肯定會撇撇嘴,這不是方便麵嗎?!可吃下去,味道還不賴,特別配上煎的金黃的午餐肉,還有流心太陽蛋,熱乎乎一碗,剛剛好滿足!是的,公仔麵,在香港特指「出前一丁」,這是任何一家超市都會看到的方便麵品牌,有免煮和煮麵兩個版本,一般餐廳吃的就是煮麵的版本。
  • 香港泡麵界的掌門人「出前一丁」來了!僅需29.9元,全國包郵
    小時候看TVB電視劇,只覺得劇中人對方便麵有著異乎尋常的愛好,早上吃,中午吃,晚飯也吃,夜裡嘴饞了,還要來一句:「你餓不餓,我下碗面給你吃?」在不同方便麵品牌中,「出前一丁」可謂是香港方便麵市場的「一哥」。簡簡單單的泡麵,不但俘虜了萬千年輕人的胃,而且又是香港特色飲食文化之一。
  • 來自香港 | 出前一丁方便麵
    點擊地圖查看詳細位置信息↓↓↓出前一丁,怎麼就成了香港泡麵界的掌門人?小時候看TVB電視劇,只覺得劇中人對方便麵有著異乎尋常的愛好,早上吃,中午吃,晚飯也吃,夜裡嘴饞了,還要來一句:「你餓不餓,我下碗面給你吃?」
  • 門店新品|泡麵界的一股清流---出前一丁
    香港的方便麵,是本土品牌「公仔麵」和日本品牌「出前一丁」的天下。也不是沒有別的牌子,但港人都籠統地稱之為「公仔麵」,可見其影響力之大。在茶餐廳點一碗麵,可以選意粉、細面或公仔麵,但若是用更高貴的出前一丁,往往要多加三塊錢,為此還衍生出點單術語,將普通公仔麵轉為出前一丁稱為「轉丁」。
  • 「出前一丁麻油麵」
    方便麵在我們這還有個叫法是「速食麵」,面如其名,是很快就能享用的面,想吃的時候搜刮藏在床頭櫃或者衣櫃下面的一包撕開包裝倒入熱水等上三分鐘就可以下筷,不需要饞上半小時才姍姍來吃。在我很樂意吃方便麵而我媽絕對不讓我吃的年齡,方便麵對我而言不僅僅是天底下最好的美食還是抗擊權威自己暗爽的武器。那時候為了省錢,我能買包裝的不會買盒裝的,就為了花更少的錢嘗更多的口味。
  • 我如何連續七天吃出前一丁仍舊熱愛生命
    我當時點了一碗餐蛋公仔麵,這恐怕是廣東人或香港人食譜裡面最沒有新意但永遠在點餐選擇困難的三岔口百戰百勝的一個名字,但是朋友此時籲出一口無奈的氣:「泡麵也能在餐廳成為一道菜??」確實,很難向所有人解釋,泡麵,或者我們稱作「即食麵」,為什麼能做一道菜。包括搬到北京以後,我還是繼續堅持做這道「菜」,恐怕十個人裡有九個都認為這是何其蛋疼的行為。
  • 當香港「公仔麵」豔遇日本「出前一丁」,結局會怎樣?
    永南食品公司以「公仔」作品牌而被稱為公仔麵(圖片來源:網絡)由「公仔麵」一推出市面,經已深入民心,不過香港即食麵市場其實一直都競爭激烈,由七、八十年代「公仔麵」大戰「出前一丁」無論如何,這無損港人將即食麵普遍稱作「公仔麵」,連出前一丁亦無法一時間扭轉局面。 不過,「公仔麵」在1989年被日清食品公司收購,日清取而代之成為本地即食麵「一哥」,加上其後再收購老字號的「福面」,現時日清已經牢牢佔據香港即食麵市場七成佔有率。
  • 出前一丁方便麵、桂格燕麥片等218批次食品9月被拒入境
    統一方便麵因含有未獲檢疫成分等未準入境本次有4批次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統一方便麵產品未準入境。其中3批次未準入境原因為含有未獲檢疫的牛肉成分,分別為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共3470.1千克風味泡麵和1批次295.69千克泡麵。
  • 出前一丁,怎麼就成了香港泡麵界的掌門人?
    在茶餐廳點一碗麵,可以選意粉、細面或公仔麵,但若是用更高貴的出前一丁,往往要多加三塊錢,為此還衍生出點單術語,將普通公仔麵轉為出前一丁稱為「轉丁」。手寫餐牌的右上角,就有小字的「出前一丁加3元」而且,在他們心目中,方便麵並不是隨便泡泡就可以敷衍過去的食物。
  • 大家說,這些方便麵好吃
    by anna韓國的「辛拉麵」大家都說了就不說了,推薦一個超讚的芝士拉麵「OTTOGL不倒翁芝士拉麵」濃鬱湯底帶一點點辣,面是土豆做,帶一點點韌性,有嚼勁,最好撒上濃鬱芝士粉,最後加一塊日本的「芝士墨魚燒」,哎,芝士控的最愛。
  • 公仔麵、出前一丁,香港人為什麼這麼喜歡吃泡麵?
    然而在點餐時想要點麵食的話,經常會看到菜單上通通都是「配出前一丁」「配公仔麵」。在大家的認知中,無論是「出前一丁」還是「公仔麵」都是泡麵,偶爾吃吃就好了,難道在香港大家都把泡麵當飯吃嗎? 其實茶餐廳所「炮製」的方便麵,經常會佐以煎雞扒、煎豬扒或者榨菜肉絲、牛腩等等,加上奶茶咖啡就成了一個套餐。
  • 出前一丁 | 不是暖男做不出來
    「出前」就是日語中「外賣」的意思「一丁」是「一碗」的意思加起來就是「外賣一碗」
  • 招牌是出前一丁?
    >就在昨天,喜茶熱麥又上新一款聯名包包''出前一丁餐蛋包''!看到表面覆蓋著一大塊午餐肉、嬌嫩的鵪鶉蛋、融進包包裡的芝士、蔥花...我腦子瞬間被出前一丁麻油味所佔據,可是,面呢?一撕開果然有驚喜,招牌麻油出前一丁搭配午餐肉塞滿整個包包,新鮮出爐。而撲鼻的麻油香氣不斷刺激著我的味蕾,超想「嗦嗦嗦」就把整個包包吞下去~不管是泡麵還是泡麵包,我全都要!
  • 被疫情帶動需求的方便麵,能重回巔峰嗎?
    於是吃不飽的犯人們開始自己「購買」方便麵,慢慢地,方便麵成為了一些監獄的「流通貨幣」。在囚犯的交易規則裡,方便麵被稱為「油炸黃金」。並且不同國家生產的方便麵會根據其自身的質量獲得相應的匯率,其中,中國的方便麵由於其分量十足、料包豐富、營養均衡等特點,成為了整個「貨幣體系」中的硬通貨。
  • 再見了我的出前一丁,再見了我的Fair Lady
    雖然筆者對天下間的美食都很博愛,但是我的腸胃並不博愛,說到這裡,筆者真的要衷心感謝方便麵的發明者,你的地位僅次於袁隆平。我們每到達一個新的地方,都未必能接受當地的食物,不過好在我們能夠用方便麵解決溫飽。香港人同樣,他們總是不習慣內地的食物,但是他們知道在內地來一碗出前一丁準沒錯。
  • 吃了7500種泡麵的日本男人選出超好吃的日本方便麵NO.1
    日本人的泡麵情結絕對是世界第一:你敢信日本的航天員就算離開了地球,食譜裡都要有泡麵嗎?你敢信在大阪的池田市有專門的泡麵博物館,入場者還突破千萬嗎?你敢相信日本泡麵種類多達7500多種嗎?不過,正是因為這種狂熱和堅持,日本泡麵無論在味道還是口感上都遙遙領先,並不斷推出新口味。到底最好吃的方便麵是那個?
  • 私物 餓嗎,我煮麵給你吃「來自臺灣的6款方便麵小測評」
    在那個願意為你做飯的人出現之前,一個人吃方便麵也要吃出精彩。在那個願意為你做飯的人出現之前,一個人吃方便麵也要吃出精彩。—🍽🍽🍽—  「花雕雞面」麵餅是細面,粉包油包料理包一應俱全,並且料理包中真的有大塊的雞肉,另一個亮點是其中還配有一個酒包。衝泡後能明顯聞到湯裡散發出的藥膳味,加入酒包後待酒氣揮發,湯頭更是香氣四溢。
  • 「吃貨之選」速食推薦:宅在家裡不能出門?吃這些就對了!
    遠程辦公進行到第四天,很多人開始為每天「吃什麼」而發愁。一到飯點,群裡都在討論家裡還有哪些存貨、這頓要吃點什麼。對於在外地工作,獨自生活的年輕人來說,這真的成為了一個最現實的問題。疫情期間不能隨意出門,有的小區已經封禁,不允許外賣員進入,難道真的只能吃泡麵了嗎?其實你還可以有其它更好的選擇。
  • 168cm的江疏影「體重不過百」的秘訣,居然是方便麵
    比如,她的顏值長相、身高身材等外形方面,有時候就會非常讓人注意,像她前幾天的一個直播,就是有引起挺多網友的關注。>方便麵,應該算是大家印象中最典型的「垃圾食品」之一。如果經常用方便麵代替正餐,那可能會營養不良;如果常把它作為夜宵,那長胖也就不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