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樹式栽培技術管理,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很實用的技巧

2020-12-23 羅哥侃影視

番茄樹式栽培技術管理

一、品種選擇

番茄樹可以生長一年到兩年甚至更長,生育期要貫穿四季,所以在選擇和確定番茄品種時,首先應選擇無限生長型的番茄。同時還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品種的抗病性:應具有抗菸草花葉病毒、葉黴病、青枯病等病害的能力。

(2)品種的耐貯性:為了使果實能夠較長地掛果,應選用果皮較厚、耐貯存的品種。

(3)品種的水培適應性:番茄的根系應具有承受--定高液溫(27~29℃)的能力。

(4)品種的高觀賞性:為了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應選用著色鮮豔、同一果穗上果徑大小均勻-致的品種。

目前,我國番茄樹的栽培大都以國外的品種為主,其優點主要表現在種子質量好、抗病性強,耐低溫弱光,果實鮮豔、耐貯存,觀賞期、採摘期長。

品種推薦:法國紅太子1801、1802,日本微微,彩虹101等。

二、播種育苗

由於番茄樹式栽培採取了非常規的栽培與管理措施,番茄須經約3~4個月才開始開花坐果,並且在植株正常生長的條件下,坐果期可以超過半年,所以對育苗的時間一般沒有特殊要求。但為了使番茄開花坐果時溫室內有較大的晝夜溫差,可以選擇春、秋兩個育苗時間:11 月底、12月初進行春季播種育苗;6月底至7月初進行秋季播種育苗。番茄定植時的苗齡;與定植後的長勢有密切關係。一般情況下,越是小苗定植,定植後的長勢愈強,當番茄長出5 ~6片真葉、株高10cm左右時,即可定植。種子經過消毒、浸種以後,置於26~ 29℃的溫度下催芽,發芽以後,即可進行播種。

無論採用水培還是基質栽培,一般都採用純蛭石進行育苗。把發芽後的種子,播種於純蛭石基質的育苗缽或穴盤中,上面再覆蓋lcm左右的蛭石,同時覆上--層塑料薄膜以保持溼度。等出苗後去掉塑料薄膜,把溫度降到18 ~ 20℃,夜間還可更低一些。純水培的用苗待植株長到2片真葉左右時,洗淨根部基質放入水培槽繼續培育。基質栽培的用苗待植株長到4片真葉時進行倒盆,可先倒入12mm x 12mm營養缽,等長到8片真葉時倒入30mmx30mm營養缽中進行養護。

三、栽培裝置系統

番茄樹式栽培可以採用基質栽培或深液流(DFT)水耕栽培,無論哪種方式都由栽培槽(箱)、貯液池和營養液循環控制系統三部分組成。

基質培栽培箱的填裝:在栽培箱底部裝上回液裝置,然後往栽培箱裡裝上10cm厚的陶粒,再在陶粒上鋪一層無紡布,然後倒入拌好的基質,基質距箱沿5cm為好。對育苗基質的要求是:蛭石粒徑要求3em以上;珍珠巖粒徑要求4mm以上,無雜質,白色;草炭要求中層。基質配比為蛭石:珍珠巖:草炭=2:1:1。另外,每方基質中應加入1kg碳酸鈣。

番茄具有良好的水培適應性,水耕栽培生長迅速。常用的今番茄營養液深液流無限生長型栽培系統。盛放於營養液池 中的營養液由水泵提高壓力後,以一定的流量被抽取到供液管道中,然後由栽培槽的一端經進液管流入栽培槽內,供給生長於其中的番茄以養分、水分和根系呼吸所需的氧氣。營養液經位於栽培槽的另一端的回液管流回營養液池。營養液在此栽培系統中,始終處於循環流動狀態。在營養液深液流栽培循環系統中,營養液池由PVC板焊接而成,尺寸為1.2mx 1.2mx 1m,體積是1.44m』,埋於地面以下。栽培床架由鍍鋅角鋼焊接而成。栽培槽由PVC板焊接而成,尺寸為2mx1.5 mx 0.2 m,容積為0.6m。栽培槽表面距地面為0.8 m;在栽培槽上,先由輕質泡沫板作為蓋板將栽培槽口覆蓋,再在泡沫板上覆蓋黑白雙色塑料薄膜。

泡沫板中心開直徑為80mm的圓孔,用於番茄的定植;黑白雙色塑料薄膜的外面為白色,用於反射太陽光,裡面為黑色,用百於營造根系生長所需的黑色環境。回液管的高度可以調節,以控制栽培槽中營養液的水位。

四、植株調整

番茄樹的植株調整主要是指整枝,植株調整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獲得最大有效光合面積,生長出最大量的果實;二是使其具有樹的形狀。所以在日常管理時應遵循著兩個目標進行。整枝管理的要點是結果前剪掉所有的花,不讓其結果,最大限度地保證其有足夠的營養生長,為後期結果打好基礎。通過多年的實踐,筆者總結出了以下幾種整枝方式:

1.三枝六杈十二分枝法

番茄長到1m時保留離根部30cm以上的3個分枝(下部的分枝全部去除),然後在每個分枝上再保留一一個分枝,這樣就變成6個分枝,再在每一一個分枝上保留一個分枝,總體上就形成12個分枝。保持這12個分枝長到番茄樹的支架,然後任其生長,原則上不打側枝,但必須人工對其進行整理,做到分枝錯落有致,激發植物的最大潛能。此種整枝方式優點是樹形美觀,觀賞性強,枝組分布均勻,易於管理;缺點是坐果期稍晚,生長前期冠幅增長較慢。

2.自然整枝法

番茄長到lm時保留離根部30cm以上的所有分枝(以下的分枝全部去除),並用線繩對分枝進行吊掛,讓分枝分布均勻,一般是吊掛成圓錐形,直至上架,其後的管理與「三枝六權十二分枝」法-樣。此種整枝方式的優點是管理隨意性強,結果早,易於成型;缺點是上部枝組後期管理麻煩,主枝不易分清。

五、番茄樹營養管理

番茄營養液的管理和光照、溫度、生長階段密切相關。光照弱、氣溫低時其濃度可高些,反之則低些。營養生長階段,營養液濃度可低些;結果期濃度可相應提高。

正常情況下,在保證營養液pH值在5.5 ~6.5的範圍時,對營養液濃度進行微調。苗期控制在1.8~2.0 mS/em。營養生長期(以番茄7片葉到冠幅達10m2以上的階段)2.0~2.3mS/em。結果期控制在2.3 ~2.8 mS/em(根據植物結果的數量進行調整,-般結果越多濃度越高)。

對於水培番茄樹,除了濃度調整外,還要注意番茄根部的液溫和溶氧。因為它們也間接影響根部的營養吸收。通常液溫保持在21℃左右為好,溶氧可根據溫度的變化調整供氧時間的長短,它與根部溫度呈正比例關係。同時,還應注意加強營養液的循環,以增大營養液的溶氧量。

水耕栽培營養液可以直接檢測,而對於基質栽培來說就稍有麻煩。通常採用下述三種方法對基質栽培營養液進行檢測。其一,儀器直接檢測,即將檢測儀器直接插於基質內檢測,現在市場上已有直接檢測基質的儀器;其二,擠壓法,從栽培箱中取出部分基質,放入紗布進行積壓,對擠壓出的液體進行檢測;其三,排液檢測法,每次澆營養液時,對其滲出液進行檢測。

六、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調控

作物的光合產物總量是由生育期內每天的淨物質生產量積累起來的。光照、溫度、營養液根際環境、作物生長態勢等要素都會對每天的光合作用、產物分配輸送與呼吸消耗產生綜合影響。作物生長發育過程是作物進行物質再生產的一個綜合過程,為了獲取作物整個生育期的最大有效生產量,除對作物整個生育期的綜合環境進行有效的調節控制外,還要對作物各個生育期的生長態勢、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進行有效的調節控制。在生長前期主要通過強行抑制生殖生長,加強營養生長,促進光合形態的建立,擴大物質再生產來實現。通過這種調整,可在定植後3個月後形成強大的根系與植株冠層(冠幅直徑達4 m左右),為中後期迅速地生殖生長、擴大開花結果創造有利的條件。

七、環境控制

番茄的正常生長發育是與其適宜的環境因素分不開的,而樹式栽培生長期達1 ~2年甚至更長,歷經夏季酷暑和冬季嚴寒。因此,整個番茄生長發育期間,溫室環境要素的控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溫室主要環境因素包括:光照、溫度、溼度和二氧化碳。

1.光照

番茄對光照強度的要求較高。正常生長發育對光照強度的要求是30000 ~ 350001x。在秋冬時,光照較弱,應當儘量保持溫室屋面清潔乾淨,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照;遇到連陰天或雨雪天氣光照不足時,應採取補光燈進行補光。

2.溫度

番茄生長期間的溫度控制,白天室內以21 ~ 24℃為宜。超過27℃即需開通風窗通風或降溫,夜間以16℃為宜,根部可以鋪設地熱線,採用控溫儀將溫度控制在21℃左右,以保持根部溫度的穩定。

番茄的光合產物在傍晚之前大部分(約佔2/3)已經從葉子甲轉運出去,而夜間所運輸的主要是午後的光合產物,大約佔1/3。溫度直接影響光合產物的運輸速率,溫度上升,物質運輸速率加快,33°C到達頂點,超過33℃,開始下降。因此,通過控制溫度,可調節植物體內的物質運輸。夜間溫度過低,如小於8℃,光合產物仍留在葉子中,這對第二天光合作用將:護生不利影響;溫度過高,植株的呼吸作用增加,物質消耗增多。因此,應權衡夜間物質運輸、貯存和呼吸消耗的關係,夜間溫度管理可從日落後5小時維持相對較高溫度,以促進光合作用物質運輸,而後半夜應保持較低的溫度,以抑制呼吸作用。

3.溼度

夏天可維持空氣溼度60%~ 80%,冬季可以控制在50%~60%。一般採用地表面噴水、溼簾一-風機等簡易方法增溼;採用地面鋪地膜或通過適時的通風換氣來降低溼度。

八、病蟲害管理

番茄樹生長周期長,在設施環境內易受葉黴病、青枯病、白粉蝨、蟎等病蟲害的危害,應有針對性地做好病蟲預防與防治工作。

相關焦點

  • 木瓜的高產種植技術,以及栽培管理的要點
    本期主題:木瓜的高產種植技術,以及栽培管理的要點三農導語:木瓜在我國南方地區屬於比較常見的水果品種,相信大多數人都比較熟悉,木瓜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而且還可以製作成中藥使用,屬於藥食兩用的瓜果。因此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歡,其市場需求量較大,有著非常好的經濟效益,並且木瓜適應性較強,種植簡單,也受到了很多種植戶的歡迎,種植木瓜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木瓜要怎麼栽培才能達到高產卻是個難題,下面就讓小編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木瓜的高產栽培的技術吧。
  • 花菜高產栽培技術介紹
    但要想種植好花菜,應該掌握哪些高產栽培技術?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1、選地整地、種植花菜時,應注意選擇肥力充足、疏鬆、排水良好的沙土種植。整地時,要施足底肥,挖種植穴,澆灌土壤。4、水肥管理種植花菜後,要注意水肥管理,保持田間溼潤,施用足量基肥後,要施肥促苗,主要是尿素和鉀肥,促進蓮坐葉生長。出芽時施用硫酸鉀型複合肥,開始採球後追施硫酸鉀型複合肥,在葉球形成時注意硼鉬微量元素的補充,葉面噴施磷酸鉀、硼肥、鉬肥。
  • 冰菜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冰上蔬菜的高產栽培技術有哪些?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1。選種播種選用抗病性強、產量高、豐滿的種子,在溫水中浸泡5小時,促進冰菜發芽。然後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進行播種。播種前,用木根均勻地戳出淺穴,每穴慢慢撒2-3粒種子,然後用*水覆蓋。2。
  • 高產栽培管理技術,值得收藏!
    高產栽培管理技術,值得收藏!可根據氣候以及環境因素來選擇山楂的品種。溫度、光照:山楂是一種適應力較強的植物,抗高溫、抗寒能力都較強,能抗住43℃高溫,在低溫為-36℃的情況下也能存活下來,山楂發育階段不同、品種不同、對溫度的需求也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種植山楂最為適宜的溫度在12~15℃左右,在山楂萌芽發育階段最適宜的溫度為13℃,坐果後的生長階段的溫度較高,約在20~28℃。
  • 臺農1 號百香果高產栽培技術
    臺農1 號百香果高產栽培技術1 臺農1 號百香果概述品種特性:臺農1 號百香果果型比較大,糖分和口感比其他品種高出許多,其果瓤多汁液、果味芳香,口感極佳。可以鮮食,也能夠自己用來製成新鮮可口的果汁飲品,更是製成美味碳酸飲料的一種好水果。
  • 南方芋頭高產,及栽培技術要點
    隨著市場需求的逐步提升,如何有效提高南方芋頭高產的相關栽培技術就成為需要關注的話題。一方面,南方多山區且多為溫暖氣候的特點決定芋頭栽培技術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芋頭自身的生物性質也是受關注的焦點。當然,要根據氣溫等因素適時調整除草計劃,如溫度較低時可以多提前兩三天進行噴藥。在整地前,選擇有機化肥、磷肥進行全面施肥。完成施肥後,將全田進行翻耕,築起高畦,保證每一廂面寬約1m,溝深超過35cm。注意高畦的尺寸要保持均勻一致,這樣有利於批量播種與管理。
  • 種植綠豆芽需要掌握什麼技術,才可以達到高產的效果呢
    本期主題:種植綠豆芽需要掌握什麼技術,才可以達到高產的效果呢三農導語:綠豆芽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芽菜之一,在家庭中通常當作配菜,也可以直接炒著吃,味道都是非常不錯的,而且營養價值極高,自然在市場的需求量上比較可觀
  • 碳氫紅薯栽培技術管理
    碳氫紅薯栽培技術管理 2020-04-13 15:42:06來源:山東金龍珠生物肥業有限公司作者:碳氫核肥研發人高光林編輯:bianji2
  • 海南聖女果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海南聖女果高產優質栽培技術吳 濤海南聖女果是水果型番茄的俗稱,味甘酸,生津止渴,清熱涼血,擁有較龐大的消費群體。聖女果除了鮮食外,以其為原料製成的衍生產品形式多樣,包括罐頭、果汁等。因此發展海南聖女果市場前景廣闊,但需應用高產、優質的栽培技術,以提高栽培水平,向市場輸送高品質的產品。1 品種特性聖女果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白天最佳生長溫度 20~28℃,667m2產量一般可達到 3 000kg以上。
  • 農業小知識,黑木耳栽培管理關鍵技術,非常實用
    黑木耳栽培管理關鍵技術1.黑木耳棚三維掛袋的初步研製(一)大棚搭建與消毒先搭建腳手架,然後在棚屋的地板上鋪一層新的磚塊,厚度約6釐米。在三維袋掛前,先用10%的火鹼上清液對棚內、周圍和棚內的塑料布進行1次消毒。
  • 在農村,露天栽培西紅柿,採用這些種植技術可促進高產
    在我們農村,多數是露地栽培西紅柿,露地栽培西紅柿結出來的果實質量好,在口感上明顯與大棚種植的西紅柿有很大差別,所以露地栽培的西紅柿很受人們的歡迎。下面就說說在農村露地栽培西紅柿的高產技術。品種選擇露地栽培的西紅柿受外界環境影響比較大,在選擇栽培品種的時候,要選擇抗逆性強、葉片大並且葉片數量多的高產品種;如果為了方便儲藏和運輸,可以選擇皮厚、不容易裂果的耐儲運品種;在果實顏色上,儘量選擇粉紅和大紅的品種,因為這兩種顏色的西紅柿,在市場上銷售相對於其它顏色的西紅柿要好得多
  • 新疆滴灌冬小麥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1 技術概述 1.1 技術基本情況 2018年起,由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烏魯木齊試驗站馬兆亭、雷鈞傑二位同志組成新疆冬小麥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攻關團隊,對新疆滴灌冬小麥進行超高產技術攻關,通過3年的努力,不斷突破新疆滴灌冬小麥超高產紀錄。
  • 連雲港市羊肚菌大棚栽培關鍵技術
    連雲港市羊肚菌大棚栽培關鍵技術基金項目: 連雲港市財政專項支持 (項目編號: QNJJ2008、QNJJ1909)蘇文英連雲港市位於江蘇省東北部,屬於亞熱帶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內土地類型多樣栽培區域由最初的川渝地區迅速擴張,現如今全國各地除海南以外的各省份均有種植 。現總結連雲港地區羊肚菌大棚栽培技術如下,以供參考。1 工藝流程菌種選擇→菌種製作→大田除草及整地→棚架、遮陽網搭建→大田播種及覆土、覆膜→發菌管理→外源營養袋製備和擺放→催菇→出菇管理→採收。
  • 山東棚室黃瓜綠色高產栽培技術
    山東棚室黃瓜綠色高產栽培技術蘇懷寬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質量要求也逐漸增加 。黃瓜維生素含量豐富且口感清新,營養價值很高,廣受消費者的歡迎。目前,消費者對黃瓜生產的要求主要是綠色無汙染和常年市場上有充足的供給。棚室種植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設施栽培已經成為蔬菜未來種植的趨勢 。
  • 胡蘿蔔種植栽培實用技術
    適期播種是奪取高產的關鍵。根據氣候特點,以平均氣溫 21 攝氏度向前推 60 天左右設定播期,我縣最佳播期在 7 月 18 日至 25 日之間。播種太晚,或收穫期溫度太低,胡蘿蔔的生育停止,其產量低,顏色淡,嚴重影響產品質量。 土壤管理:胡蘿蔔要求土層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且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
  • 馬來西亞紅香蕉怎麼栽培?高產栽培技術要學習
    紅香蕉其實是馬來西亞一個珍稀品種,下面小編就來說說馬來西亞紅香蕉高產栽培技術,以供廣大種植戶參考。馬來西亞紅香蕉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優稀香蕉品種。該品種全期葉片38片,生育期400天左右,與海南紅香蕉相近;株高296釐米,比海南紅香蕉矮74釐米;莖周75釐米,比海南紅香蕉大5釐米;每穗果梳數5—6梳,每梳果指數16條左右,果指長24釐米,平均單果重373.5克。
  • 生薑種植高產技術:從選種到採收,要這麼做才專業
    生薑是一種經濟效益比較高的作物,其銷售價格高、畝產量能在萬斤左右,但是需要做好管理才能有好的收穫和銷量,每年的三月份就要做好種植生薑的準備工作,在此之前,綠之洲總結了生薑從選種到採收的專業技術,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生薑種植戶。
  • 蘇南地區葡萄花穗管理及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蘇南地區葡萄花穗管理及高效栽培關鍵技術王建平蘇南地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從『巨峰』葡萄開始探索出了很多適合當地產業發展的栽培方法。無錫地區以生產精品葡萄為目的的精細化管理方式,以及鎮江地區開發的省力化栽培技術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 怎樣實現果用型番木瓜高產高效栽培?
    怎樣實現果用型番木瓜高產高效栽培?一是番木瓜環斑花葉病帶來的危害,普通品種發病率極高,發病株產量低、品質差,致使大部分產區採取1年生栽培方式,採果期僅有3個月左右,而抗環斑病毒轉基因番木瓜品種市場接受度不高,且農業部僅批准廣東地區進行商業化種植 ;二是番木瓜生產投入成本高,種植技術和管理難度大,農戶難以承受;三是番木瓜為大型草本果樹,成年後莖幹表層半木質化,中層肉質性,主幹高且空心,脆而易斷。
  • 白菜畝產10000斤,用好4種肥料是關鍵,高產栽培,農民朋友要注意
    白菜在我國種植面積大,栽培範圍廣,是秋季主栽蔬菜之一,在我國優質白菜的主產區黑龍江、山東等地,通過良種配良法進行栽培的白菜,畝產量可以達到10000斤左右,栽培效益較為可觀。「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對白菜栽培來說也是這樣,要取得高產和優質並實現較好的栽培利潤,科學施肥起到關鍵作用,白菜栽培要達到畝產過10000斤的目標,需要施好以下4種肥料:基肥根據土壤肥力狀況,每畝約施用充分腐熟有機肥5000kg,硫酸鉀20kg、尿素15kg、過磷酸鈣50kg,有機肥和化肥要撒施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