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鄉村長大的孩子沒有沒吃過老瓜瓢的,紡錘形的青瓜,密生白色凸起的斑點,流著乳白的奶汁,清香的味道,家鄉的味道,綿綿悠長,回味在心。
記得童年時,我們一群孩子在老哈河放毛驢時,會將毛驢趕到一處青草茂盛之地,交由兩個老實的孩子看守,其他孩子或者去河套裡抓魚遊泳,或者在岸上找些能吃的,毛豆、向日葵都是這些孩子的獵物,野生的就只有老瓜瓢和龍葵果,龍葵果是有季節的,看到的孩子會將一株龍葵果洗劫一空,不會帶給其他的孩子。而老瓜瓢就一定會帶給其他孩子,孩子們都知道老瓜瓢長在什麼地方,閉著眼就能摸到,大家都互相提醒,不能吃太嫩的,要養的差不多才能採摘,也不能全割根兒了,要留一些長成種子,這樣來年還到老地方找這些流著蜜汁的青果。
老瓜瓢的學名叫地梢瓜,老瓜瓢還有很多名字,在不同的地方就會有不同的入鄉隨俗的名字,在網上搜了一下,還真的很多,女青、山角、地瓜兒、羊不奶果、小絲瓜、浮瓢棵、老瓜瓢、沙奶奶、馬奶奶、沙奶草、細葉牛皮消、雀瓜、羅漢草、地瓜子、地葛、地瓜瓢、盤龍草、牛梢瓜、羊奶草、羊巴奶、地梢花、羊不奶棵、驢奶頭。不知道這些名字,哪些是你家鄉的名字呢?我們那兒還管老瓜瓢叫羊奶草,牛羊等牲畜也最喜歡跟小孩子搶這些青果,奶汁一般的果子,真的是童年裡一種天賜仙果。
02
老瓜瓢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老瓜瓢的植株極其柔弱,只能匍匐於地,大多數都是沙土地上的老瓜瓢長得更好,味道更足,老瓜瓢的花兒極小,生於柳葉片的腋下,細碎的小花白綠色,你一定會懷疑這麼小的花兒怎麼會有那麼大的能量,結出那麼大的青果。
就像棗花一樣,很多卑微的小花,其實都能結出最甜美的果實,他們是用果實來證明自己的。就像人一樣,有些人是那些大而豔麗的花朵,但是絕對結不出真實的果子;而另外一些貌不驚人的人,卻一定擁有豐碩的果實。上帝造人是講究公平的,給你這個優勢,肯定不給你那個優勢,所以每個人都要安守於自己的生命本質,或者綻放花朵,或者奉獻果實。
算起來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再吃到老瓜瓢的清香了。
之所以又想起這種果子,還是在夏天時看到「我愛朝陽」的博客裡的一篇關於老瓜瓢的文章——《朝陽花草圖譜—蘿藦秀》,一下子就被「我愛朝陽」做的蘿藦做玩偶給吸引了。我們家鄉那兒的孩子童年時沒有玩過這種「扎」大牛的遊戲,如果有,我肯定也會玩,但是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扎」大牛的遊戲。看著「我愛朝陽」為我們演示的「扎」大牛遊戲,還真是讓人忍俊不禁心生歡喜。
遊戲很簡單,就是將兩個老瓜瓢用小木棍兒紮成大牛形狀,遊戲裡的主角肯定是小黑和丫蛋兒,他們在玩過家家的遊戲,在遊戲裡,他們一定要成家,一定要做飯,一定要生娃,娃娃的名字一定叫小蘭或者小花等名字。
03
高興之餘,想起了幾年前有一個寫植物的作家在課堂上講述他寫芄蘭的散文,說起老瓜瓢就是《詩經·國風·衛風·芄蘭》裡的芄蘭,當時還一陣興奮,沒想到童年吃過的老瓜瓢竟然還是《詩經》裡的一個主要意象,於是找來《詩經·國風·衛風·芄蘭》欣賞:芄蘭之支,童子佩觽(xī)。雖則佩觽,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帶悸兮。芄蘭之葉,童子佩韘(shè)。雖則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詩歌也是一首關於愛情的詩歌,說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戀人,因為男孩子長大了,自從佩帶觽、套上韘之後,就對女孩子的態度冷淡了,詩中描寫了女孩子的怨怒嗔怪之態,更寫出了那種怒中有愛的綿綿情意。
之所以詩題為《芄蘭》,是詩經慣用的賦比興手法,芄蘭的果實與男子佩戴的觽都是錐形,很相像,所以引發女孩子的聯想。當時,詳細地了解了芄蘭之詩之後,也沒有對芄蘭這種植物再做進一步的追究,想就是那種老家常見的老瓜瓢,一個紡錘形的青果,咬一口,流出甜滋滋的奶汁。
在夏天時看到「我愛朝陽」的蘿藦秀後,還給他留言說,感覺你骨子裡都透著笑點。「我愛朝陽」回覆說,哭是人生的開始,笑是人生的目標——儘管笑起來很不容易。這就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於是我也到網上仔細地查了一下芄蘭與老瓜瓢,發現其實他們只是一個種屬的兩種植物,並不是同一種植物,老瓜瓢的學名其實叫地梢瓜,順著這個學名,我有發現了竟然有那麼多人,懷念他們童年吃過的地梢瓜。於是我將地梢瓜和蘿藦的圖片和資料都搜集整理出來,發現他們之間還是有很多差別的。之所以混淆是因為他們同屬蘿藦科鵝絨藤屬植物,結成的果實是一樣的,並且果實裡的鵝絨飛羽都是一樣的,所以在人們的意識裡,將他們作為同一種植物。也因此引發地梢瓜就是芄蘭的猜想。
04
我們現在更喜歡稱芄蘭為蘿藦,芄蘭最早載於《詩經》和《神農本草經》中,是中國本土的植物。芄蘭,又名蘿藦、斫合子、白環藤、羊婆奶、婆婆針落線包、羊角、天漿殼、蔓藤草、奶合藤、土古藤、漿罐頭、奶漿藤、斑風藤、老鴰瓢、哈喇瓢、鶴光飄、洋飄飄、天將果、千層須、飛來鶴、乳漿藤、鶴瓢棵、賴瓜瓢、老人瓢等。可能名字有許多與地梢瓜的相重疊。芄蘭是一種多年生草質藤本,最長的可達8米之多,莖部亦具乳汁,莖圓柱狀,下部木質化,上部較柔韌,利於他攀援在別的植物上。芄蘭的葉子卵狀心形,膜質。
而地瓜梢是一種草本植物,莖部很短,叢生,葉子是柳葉形。他們的花朵也是不同的,芄蘭的花為總狀式聚傘花序腋生或腋外生,花梗上有淺色柔毛,每個花梗上有13-15朵,簇生,淡紫紅色斑紋的花上也有白色絨毛,花朵比地梢瓜的花朵大而多,也更好看,所以結出的果實比地梢瓜的要大一些。芄蘭的果實其實在小時候是不能吃的,但是人們意識中總是將芄蘭與地梢瓜混為一談。我也是一直這樣錯誤認識的,以為他們只是一種植物。
想起多年前,從瀋陽的高速公路回朝陽,在高速路邊看到芄蘭攀援在路邊灌木上的果實,於是就伸手摘了一些,拿回家給孩子玩。這之前,我還真的不知道芄蘭這種植物,也誤將他當作老瓜瓢。兒子看到這種奇怪的果實很喜歡,我讓他將果實撕開,看看裡面藏著的帶有蓬鬆羽毛的種子,於是兒子打開一個芄蘭,種子是褐色的,呈現魚鱗狀,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將他們的種子打亂,他們的蓬蓬的種子,亂蓬蓬地飛揚,在穿透窗子的絢爛夕照下,像是飛翔著的幸福之花,那場景讓人心生感動,芄蘭之羽藉助著輕微的風到處亂飛,房間裡到處都是他們的蓬鬆羽毛。妻子說,飛得到處都是,怎麼收拾。於是在一個早晨,我將剩餘的幾個拿到大院裡,將他們撕開放飛,我希望他們生根發芽,看著他們像降落傘一樣落在樹叢中,心裡一陣歡喜。
幾年之後,我看到大院的松樹上,到處都攀援著落蘿藦的紡錘形果實,那是我吹飛的種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