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公裡的路程,去年運費400元,今年只有350元,運滿滿還要扣10元,我們司機只能拿到340元,到了明年說不定連300元都沒有了,運滿滿不僅壓運費還搶貨源,吃相太難看了!」貨運圈觀察網友老陳在交流群裡吐槽到。
其實,有這種感受的不僅是老陳,王師傅也說,「運價被運滿滿大幅壓低;收取不菲費用擠佔貨車司機利潤;『搶』走貨源,很多司機對運滿滿表示不滿了」。
這裡,貨運圈觀察也總結了司機朋友們不滿的四種原因:
1、運價壓得低,司機收入下降,而且整個市場都被運滿滿搞亂了,司機的收入下降至少三成。一噸貨從蘭溪到杭州,正常是150-200元,但運滿滿上只有100元,這種業務根本沒法接。
2、「快車優先」機制。要交1000元「保證金」才能第一時間打貨主電話,且須在車上貼運滿滿標籤,每周拍照上傳一次。「我身邊朋友每人交這筆錢,因為交了就得聽他們(運滿滿)的,不願意受約束。」
3、運滿滿以前不收費,現在要佣金了,每單被收10元,擠佔司機本就微薄的利潤。
4、「搶」走工廠貨源。運滿滿卡住了司機們的脖子。過去司機們都是自己去拉廠家的貨,有些工廠司機們長期拉。現在發貨信息全部掌控在運滿滿手上,因為貨源被壟斷,貸款買車的新手司機,原本100元運費的單,50元、20元也得幹。
除了司機們不滿意,貨主的抱怨也不少,他們說,運滿滿向司機、貨主雙向收費,「雁過拔毛」,不僅司機要收1000元平臺費,貨主也要收1688元。不僅如此,運滿滿還憑藉掌握客戶數據的優勢,自建車隊,跳下市場「搶生意」。
而且運滿滿不允許貨主與司機直接聯繫,帶有威脅意味的信息令人感覺不平等。老賈說,託運部在運滿滿上發布需求後,司機通過虛擬電話聯絡。如果雙方在虛擬電話中談及真實聯繫方式,APP會立即跳出帶有威脅意味的信息提示,大意是「私自聯繫,後果自負」,且貨主和司機均有可能被封號。
這一樣來,司機、貨主都不滿意,對運滿滿的抱怨聲也越拉越大,不少地方還拉起了橫幅表示抗議。
貨運圈觀察想說的是,運滿滿作為一家公司想要賺錢這沒問題,可是靠著司機和貨主交的平臺費,把自己餵得飽飽的,連一口湯都不給司機們喝,那就過分了。
運滿滿吃相太難看,看來,人心盡失了。
你們還在用運滿滿嗎?踩過哪些坑呢?歡迎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