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市場大變天?貨拉拉遭遇強敵,江湖地位岌岌可危

2020-12-23 環球觀察廳

今天寫到這篇文章,就讓筆者想起這兩個月搬家兩次的貨拉拉發服務體驗。第一次因為筆者住的小區管理很嚴格,讓貨車司機等了一個多小時,但是貨車司機的服務態度還是非常有耐心的,沒有多收取費用,而筆者感到有些浪費人間時間,額外貼補了司機一些費用。

第二次搬家貨車司機在7公裡外接的單,因為是下班晚尖峰時間,趕過來花了一些時間,貨車司機的服務態度也非常不錯,幫筆者把東西都搬到了家門口,所以兩次喊貨拉拉的搬家服務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

現在貨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在早些時候貨拉拉貨運服務推出來的時候,差不多屬貨拉拉一家獨大。可是近些年來,貨拉拉的口碑漸漸下滑,很多用戶都對貨拉拉貨運服務褒貶不一,而現在隨著更多的貨運對手加入市場,貨拉拉的江湖地位也變得岌岌可危。

貨拉拉是在2014年就進駐市場,用了短短幾年時間就打開了市場。在貨拉拉遭遇強敵滴滴前,貨拉拉在同城市場佔據了50%的市場份額,也就是說同城中有一半的貨運生意都掌握在貨拉拉手中。

貨拉拉能有這份魄力,完全得益於它的營銷手段。可是貨拉拉佔據大量市場後,已經有了很多貨運公司沒有的優勢,讓貨拉拉的貨運司機沒想到的是,貨拉拉內部就開始推出司機會員制度,會員制度還分為基礎會員、豪華會員以及至尊會員。

也就意味著,至尊會員的司機能接到更多的單,基礎會員只能要其他兩家會員不要的單。這對於貨運司機來說,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制度,如果你想要接到更多的單,就必須充值至尊會員。

並且貨拉拉的司機管理制度也不完善,之前有網友爆料,說自己用貨拉拉搬家,不足兩公裡的路程被收費5000多元,這樣亂收費的情況在貨拉拉中也不止發生過一次。當這位網友爆料之後,關於貨拉拉在江湖的各種亂象也就統統被曝了出來,貨拉拉的口碑也就直線下降。

與此同時,貨拉拉在遭遇品牌口碑問題的時候,滴滴、滿幫等一系列公司開始進軍貨運市場,一下子就分走了貨拉拉在市場中的份額,貨拉拉麵對冰火兩重天的時候,可以說難以招架。

尤其是滴滴的強勢入局,更是對貨拉拉「同城一哥」的地位造成了巨大的威脅。貨拉拉是搶單模式,而滴滴是派單模式。這就讓滴滴在入局貨運市場後很快就打開了口碑,也有更多的貨運司機願意加入滴滴貨運中,每日千萬級的訂單量,讓貨拉拉都眼紅。

滴滴除了派單模式的管理化,還有技術支撐,高度可調節性與智能化的派單讓司機們雨露均沾,不用擔心一天搶不到單。根據地定位,只要你離用戶距離近,那麼你就會被派到單。

貨運市場現在還是一個非常具有發展空間的市場,但是現在還沒有哪個貨運平臺能真正抓住用戶的痛點,加上新入局的貨運平臺也越來越多,貨運市場大變天的日子指日可待。

你們有遇到過貨拉拉亂收費的情況嗎?

相關焦點

  • 貨拉拉上熱搜了?原來同城貨運都偏愛......
    貨拉拉於2013年由同城貨運平臺Lalamove在香港創辦,2014年進入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市場,品牌更名為「貨拉拉」,由深圳貨拉拉科技有限公司負責運營。是一家網際網路物流服務平臺,提供同城/跨城貨運服務,用戶通過App一鍵呼叫附近貨車,司機實時搶單並完成運輸,其模式可以理解為「貨運版滴滴」。貨拉拉可以說是國內同城貨運行業中的佼佼者,不僅平臺註冊量遙遙領先,而且Lalamove(貨拉拉海外版)已經將業務擴展到港臺與東南亞、印度等9個國家和地區。隨著規模逐漸擴大,貨拉拉在大陸的域名也隨之一路升級。
  • 硝煙四起的同城貨運市場,「後來者」滿幫面臨三大挑戰
    01 貨運需求「大轉彎」市場整合困難重重雖然有不少「網際網路+物流」企業嘗試在同城貨運市場分一杯羹,但多因無法完成對市場的整合而無功而返。不同於市場集中度較高的幹線運輸市場,同城貨運的客戶群體和服務場景更加複雜,用戶的個性化運輸需求讓企業很難整合市場。
  • 貨拉拉APP產品分析:作為同城貨運的APP,是如何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
    在同城貨運市場不斷擴大趨勢下,貨拉拉作為一款同城貨運的APP,如何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又存在哪些交互細節的問題,我們一起進入產品,共同探索。從產品定位、理念、特點等元素我們可以將貨拉拉用一句話總結:貨拉拉就一個同城即時整車貨運平臺,主要解決同城貨運需求(用戶)與貨運資源(車和司機)無法良匹配的問題。
  • 資本蜂擁網際網路貨運市場 貨拉拉再獲逾5億美元融資
    這是貨拉拉5年來的第7輪融資。自2015年3月獲得10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以來,貨拉拉共獲得約9.75億美元的投資,多家明星機構更是其投資方名單上的「老面孔」。   例如參與最新一輪融資的高瓴資本和紅杉資本,分別在2019年2月領投了貨拉拉的D1輪、D2輪融資,融資額為3億美元。概念資本更是從2015年參與天使輪起,便與貨拉拉一路相隨,參與了此後每一筆融資。   資料顯示,周勝馥是貨拉拉的創始人和CEO。
  • 貨拉拉一家貨運公司融資5億美金!它的商業模式有什麼值得借鑑?
    為什麼在當下資本市場如此緊張,整體經濟不好的大環境下,還有企業能融到5億美金呢?看好貨拉拉的資本不只是老股東順為資本,高瓴資本、紅杉中國等一線資本,也出現在了貨拉拉的股東名單上。貨拉拉從單一的同城貨運平臺發展成了一家從事同城跨城貨運、企業物流服務、搬家、零擔、汽車租售及車後市場服務的網際網路物流商城。是一家以「通道+樞紐+網絡」為載體,依託現代供應鏈多邊協同的物流平臺。
  • 貨拉拉周勝馥:開啟同城貨運2.0時代
    //不懼失敗的創業者才是真正的創業者//貨拉拉在香港剛剛出生的時候,已經有了強大的對手在這裡了。但周勝馥(Shing)認為,貨拉拉做的這個模式不單只是香港可行,應該全世界都可行,而香港的市場也小,東南亞的市場很大,中國大陸的市場則更加大,既然香港本土已經有競爭對手了,那不如著手去開拓其他市場。
  • 貨拉拉發布2020城市貨運數據報告
    近日,「網際網路+物流」企業貨拉拉發布《2020年城市貨運數據報告》,該報告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貨運數據,一窺2020年城市經濟發展狀況。深圳某用戶一年下了5085單,運貨搬家都是為經濟增長做貢獻!2020年2月疫情期間,貨拉拉業務量曾一度下滑93%。然而就在4月,貨拉拉業務量已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截至2020年12月,貨拉拉年度業務量較2019年增長近50%。
  • 跨界混戰:貨拉拉做零擔 VS 滴滴貨運、滿幫入同城
    因此有人提出疑問了,諸如貨拉拉會不會也跨界?其實,這些各細分領域的巨頭早已開始思考並試水跨界。去年6月初,時間較滿幫入股省省回頭車早那么半個月,貨拉拉便推出了「貨拉拉物流」,當時僅開通深圳作為體驗城市。
  • 貨拉拉致敬平凡人的奮鬥
    從這一貨拉拉官微為微電影和相關微博話題進行的描述看,奮鬥實際上並不僅僅是指司機,而是從司機、用戶、行業等多個維度,去傳遞奮鬥理念,讓奮鬥成為短途貨運行業的理念連接器,也由此加深貨拉拉的品牌認知和品牌認同感。奮鬥產生共鳴,加深品牌認知和認同感作為貨運網約車,貨拉拉的用戶規模在持續增長,這是其行業頭部地位的必然,也是在司機與用戶的連接上的積累和沉澱使然。
  • 繼東南亞及印度市場後,貨拉拉的下一個目標是南美
    2019年8月21日,同城貨運平臺貨拉拉(英文名:Lalamove)宣布已於8月1日起正式進軍南美市場,首站落地在巴西首都聖保羅。待當地業務成熟後,預計將逐步拓展到巴西乃至南美其他的城市。貨拉拉於2013年正式創立,2014年開始進入東南亞市場,2019年1月宣布進入印度。
  • 貨拉拉海外版Lalamove落地墨西哥城,持續發力拉美市場
    據貨拉拉海外版墨西哥市場負責人Carlos介紹,這次貨拉拉進軍墨西哥城從籌備到正式落地只花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與進軍巴西相似,貨拉拉海外版Lalamove的服務範圍仍以非計劃性的小件配送和貨運服務為主,客戶群體主要面向C端和小B端用戶。
  • 貨拉拉2020城市貨運數據報告:年業務量同比增長50%
    據貨拉拉日前發布的2020城市貨運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2月疫情期間,貨拉拉業務量曾一度下滑93%,在4月已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截至2020年12月,貨拉拉年度業務量較2019年增長近50%。城市貨運訂單中,裝修建材佔據鰲頭,其次是搬家物品和物流快遞。
  • 爭議背後:貨拉拉如何招架滿幫、滴滴圍剿?
    所以: 第一點,市場大,這是無疑的。 第二,同城貨運企業,解決了痛點。過去,市場信息不對稱,司機和消費者互相找不到,價格也不透明。 貨拉拉們的介入,是有實際價值的。
  • 貨拉拉、滴滴集體求融資,為搶1.5萬億蛋糕又要打價格戰?
    臨近年關,各大平臺的資本運作變得越來越快就是最好的證明。據彭博社報導稱,12月17日,國內最大的同城貨運平臺貨拉拉(Lalamove)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希望至少籌集5億美元,當然也不排除根據需求籌集更多資金的可能。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表示,這一輪融資後貨拉拉的估值將會達到80億美元。
  • 高歌猛進的貨拉拉
    1年後,EasyVan進軍大陸市場,從此便有了一個大眾熟知的名字:貨拉拉。縱觀現在的香港富豪,清一色的廣東人,而且以潮汕人居多,這往往能形成一種「漣漪效應」。1979年,3歲的周勝馥,隨家人從揭陽搬遷到香港新界。那時的香港新界就是關外,根本比不上九龍城和香港島,沒有好的生活環境,也沒有好的教育條件。
  • 公路貨運平臺,打響跨界大混戰
    這個專注於幹線長途貨運領域的大企業終於還是把業務觸角伸進了同城貨運領域,與滴滴貨運、貨拉拉、快夠打車等同城貨運領域企業展開正面較量。眾所周知,滿幫集團是國內知名智能運力平臺,一直在幹線長途貨運領域發展。
  • 疫情過後物流行業面臨洗牌,貨拉拉將力推AI和大數據技術發展
    無論是10天建成的火神山醫院,接納全球物資捐贈的綠色物流通道,還是往返於各省市與武漢間的「援鄂生命線」,都是特殊時期「中國速度」的再次彰顯,而在「中國速度」背後,更是中國物流的強大力量。不過在這一次疫情中,也折射了物流行業數位化和智能化的「落伍」。好在每一次重大事件過後,相關的產業都會進行升級。
  • 滿幫強勢入局,同城貨運市場再起波瀾
    前有貨拉拉、快狗等老牌玩家盤踞,後有滴滴快運等新玩家入局。如今,隨著滿幫集團這隻「巨鱷」的全面進軍,同城貨運的「下半場」激戰一觸即發。市場前景廣闊 但整合難度大近年來,在物流行業穩速增長的背景下,同城貨運市場也迎來了發展黃金期,各路玩家競相湧入「賽道」。
  • 開瑞新能源與貨拉拉·LaLaPartner籤署聯合發展合作協議
    貨拉拉·LaLaPartner項目負責人林曉婷總監、開瑞新能源常務副總經理趙維華先生及相關人員出席籤約儀式。貨拉拉·LaLaPartner是貨拉拉提出的如何解決傳統貨運車隊如何升級規範運營的、具有網際網路性質的貨運車隊的解決方案。
  • 貨拉拉組織公益活動,助力品牌升級
    這也是貨拉拉去年底在北京的又一次公益活動,此前在11月,貨拉拉北京分公司愛心拉貨志願者服務隊,對漂泊在北京的外來務工人員進行援助活動,為坐落在皮村的工友之家捐贈大量衣物、書籍等生活用品。在與WeWork國航世紀社區聯手的公益活動為期兩周時間,貨拉拉希望能通過這次活動幫助到山區貧困人群, 並且讓更多人養成低碳生活理念,促進物資的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