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1日,同城貨運平臺貨拉拉(英文名:Lalamove)宣布已於8月1日起正式進軍南美市場,首站落地在巴西首都聖保羅。待當地業務成熟後,預計將逐步拓展到巴西乃至南美其他的城市。
貨拉拉於2013年正式創立,2014年開始進入東南亞市場,2019年1月宣布進入印度。截至2019年8月上旬,貨拉拉的業務範圍已覆蓋176座中國大陸城市,還在港臺地區、東南亞、印度、巴西等市場的16座城市運營。
貨拉拉海外業務拓展負責人Jeffrey Yu表示,繼東南亞、印度市場後,貨拉拉進軍巴西是自然而然的事。
隨著中巴之間經濟往來日漸活躍,近幾年來中國企業頻頻出海巴西,但在巴西的同城貨運領域,中國企業還鮮有涉足。
據貨拉拉團隊調研了解,與中國大陸成熟的鐵路運輸不同的是,巴西公路網總裡程長達170萬公裡,其60%都以公路運輸為主。聖保羅市人口有1088萬,是巴西乃至南半球最大的都市,亦為南北物流重鎮,道路四通八達。
因此,貨拉拉走出亞洲,選取聖保羅為布局南美市場的首站,也具有戰略意義。
另一方面,對於貨拉拉來說,巴西是一個充滿想像力和增長潛力的新興市場。
據貨拉拉海外業務拓展負責人Jeffrey介紹,巴西當地同城貨運市場的發展階段,類似於移動網際網路浪潮來臨前的中國大陸市場:當地網際網路普及率較廣,但滲透率卻較低。與此同時,巴西市場上的貨運單價相對較高,且同城四輪車貨運市場相對零散,司機仍停留在路邊舉牌子或在專門市場招攬生意的階段,物流成本較高。
圖為貨拉拉在巴西的團隊。今年6月中旬,貨拉拉計劃將業務拓展至巴西,7月初開城團隊抵達聖保羅。初創團隊成員都是貨拉拉內具有豐富海外工作經歷的骨幹,此外又招募了幾位來自當地一流企業的本地員工。
為了融入聖保羅當地市場,貨拉拉在巴西的運營結合了中國和東南亞的模式。據介紹,貨拉拉在海外市場一般有兩種運力:一種是國內常見的四輪車,開展搬家、貨運業務;另一種是摩託車,開展包括外賣等小件快送業務。
在曼谷街頭的貨拉拉摩託車司機。(拍攝:楊霞)巴西現有的物流市場主要以DHL等傳統物流企業為主,具體到同城貨運市場,則有Rappi、Uber Eat、iFood等電商物流、送餐服務平臺。其中,和貨拉拉經營模式相近,且會產生直接競爭的是一家以摩託車送貨服務為主的當地企業物流Loggi。
在Jeffrey看來,與巴西當地的物流企業相比,貨拉拉在巴西當地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可以通過眾包模式整合零散運力,因此平臺運力覆蓋規模會更大,還能滿足不同的同城貨運及同城配送需求。
據Jeffrey介紹,貨拉拉會在聖保羅當地側重聚合四輪車運力,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目前平臺的服務範圍仍以非計劃性的小件配送和貨運服務為主,C端和小B端都是目標用戶,在小B端會向電子用品、小型建材五金、食品行業等專業市場發力。
不過,貨拉拉方面表示,如今還在前期開城階段,重心是招募和培訓好司機,保障優質與穩定的運力。此前巴西能進入到同城貨運平臺的四輪車司機非常少,而貨拉拉為此增加了四輪車司機在平臺接單的功能。這些措施有利於司機增加收入,對當地司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據介紹,截至8月中旬,僅一個多月的時間,貨拉拉在巴西就吸引了1000多名司機註冊,目前還在持續增長中。
貨拉拉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其訂單量獲得了近200%的增長,進入2019年以來依然維持較高的增速。截至2019年7月,貨拉拉平臺的月活司機為30萬人,月活用戶約4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