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印度和東南亞市場,為什麼是現在?-虎嗅網

2021-01-07 虎嗅APP


「我們近二十年以來,主要關注中美為核心的市場和機遇,很大程度是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變革,以及AI、5G、新技術推動市場、產業的一些顛覆性趨勢和變化。而東南亞跟印度,兩大市場將近20億的人口,變化剛剛開始。」


早在2014年,我們開始做東南亞投資。更早的時候我們投了一家公司叫Heptagon,產品是應用於手機的光學部件,核心客戶是蘋果,這個公司也落地在新加坡,我們很早投資了這個項目,2018年給我們帶來5億美金的回報。


Grab是2014年GGV投的一個項目,現在被媒體稱為「東南亞日常超級APP」, 業務涉及網約車、行動支付、外賣、快遞、保險等領域。我和Jenny是新加坡人,我們在東南亞長大,了解當地的政治、經濟、地域的好與壞。對印度我也不陌生,2000年到2005年期間,我跑印度跑了十幾、二十次,對比了印度跟中國的變化,當時還是有很大差異。


但近幾年印度的改變很大, UPI、GST、JIO等都在推動消費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尤其GST合併了中央稅和地方稅,統一了分裂的稅收管理,降低了印度在消費、經濟、稅務上的摩擦;數據費用的降低更鼓勵移動互聯的使用,這些積極舉措為它未來的發展帶來利好。


另外,印度和東南亞的信息化和網際網路化正在加速。這是一個大趨勢,東南亞和印度沒有中國過去十年例如百度、阿里、騰訊這樣PC網際網路帶來的機遇,但他們有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機遇,近幾年尤為明顯。在印度尼西亞、東南亞、印度,我們看到有些「獨角獸」企業形成,但這僅僅是個開始。


當然,現在布局東南亞、印度市場,我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舉動的核心點在哪裡?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時間點的選擇正確嗎?為什麼是這個項目,這個創業者?這都是我們需要不斷探討的話題。


今天,整個東南亞移動網際網路化的成熟度加劇了,用戶習慣在慢慢往移動網際網路遷移。前幾天我看到一個淡馬錫跟谷歌的報告,東南亞用戶單天消費時長在拉開,差不多到了單個用戶每天三到四個小時,將近於中國的水平,在一些市場甚至還更高。


(圖:東南亞移動用戶使用時長)


但具體去看這個市場的時候,有哪些要素要特別關注?


我認為有兩點,一個是用戶的消費時間,另一個是用戶的Wallet Share,也就是用戶的錢包佔比。錢包佔比是否能夠搬到線上,這個過程還需要時間。


現在東南亞和印度已經有一波電商公司起來,像Flipcart,Snapdeal, Tokopedia,Traveloka等等。但這是一個多文化、多語言、多宗教的割裂市場,整個基礎設施、交通、物流的便利性很弱。以中國為參考,中國電商的蓬勃發展,更多依賴於這二十年高鐵和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降低了整個物流成本,也降低了電商履約成本。


另外我們看到,在東南亞和印度,履約成本對比客單價還是比較高,也意味著做電商需要更好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或許需要更長期鋪墊,不一定是小公司能做的事。像沃爾瑪、阿里這樣的大公司會去投資、併購各種業務,而一家創業公司要想再做成阿里,需要的資金跟時間要大很多,在東南亞和印度這樣的環境是不容易的。


(圖:印度的雜貨店)


東南亞和印度的當地消費場景裡有個很有意思的點。當地有很多社區雜貨店,這些店什麼都賣,醬米油鹽、洗髮露等各種各樣的東西。這種雜貨店在印度叫「Kirana」,東南亞叫「Warung」,形式跟早年的中國雜貨店很像,現在中國很多四五線城市都還會有。


這些小店老闆有自己獨立的信用體制,周邊小區的老百姓來店裡買東西,可以拿了一袋米就走,我知道你是誰,知道你住哪兒。基於熟人圈子的信任體系,是目前當地的電商很難快速取代的。電商要想進一步替代線下零售,或許需要更長的時間。


但是,反過來看,當地那麼多現有的雜貨店,我們應該如何去賦能這些「夫妻老婆店」、雜貨店,並且在賦能過程找到價值?其實,這些雜貨店老闆都是Power Buyer、Power Seller,也就是大買家、大賣家,幫這些人把線下購買行為智能化,在信用交易的基礎上繼續幫他們積累自己的資源,這個模式我覺得很有機會。


另外如果要賦能雜貨店夫妻老婆店,將來能夠怎麼拓展?是單純的B2B業務,還是將來能做翻牌,再加各種各樣的增值服務?這擁有無限可能性。這是一個我們看好的當地機遇。


(圖:當地人稱呼這種小店為「Kirana」)


另外,我們認為印度或許有個特別的機會:「Global SaaS」。


印度人口基數很大,每年產出很多工程師。早年去印度看項目,一大類項目就是IT outsource的服務。基於印度市場現在的人才基礎、IT服務意識、服務機制、常年積累下來對接歐美國家客戶的BD能力,未來印度Global SaaS可能會非常有意思。接下來怎麼把服務產品化,對接更多客戶需求,怎麼把付費規範化,變成一個標準SaaS的服務?考慮好這些問題後,我想這可能是印度特有的機遇。


第三,無論東南亞還是印度,本質上是要解決當地消費摩擦、消費難的問題。很多模式中國和美國有,不一定東南亞或印度就應該有,因為市場環境不一樣。但確實會有共性,比如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教育,結合AI也有機會。


因為投資了滴滴,我們也去看了印度版的滴滴。印度的出行市場比較難做,拿單車為例,中國生產一輛自行車費用在一、兩千塊人民幣,有時候低於一千,早年ofo兩百塊錢一輛。一輛自行車成本如果是一兩千塊錢,按照每騎行十五分鐘或者半小時一塊錢的價位,可以算出來一個經濟模型。


但是,印度的供應鏈體系特別落後,沒有辦法生產這麼廉價的自行車。單車成本太高,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不比中國好多少,那這個經濟模型就很難成立了。所以不是每個模式都能照搬,具體環境情況要具體分析。中國是世界工廠,跟硬體掛鈎的生產供應鏈有很強的優勢,印度找不到這樣的優勢。


選擇在這個時候出手,還有一個原因是大環境的變化。全球貿易紛爭,大量的資本要有新的投資去向。全球供應鏈的一部分在重塑,像三星、英特爾還有很多日系韓系的廠家,有的遷到越南,有的遷到泰國,這是必然的事情。全球供應鏈的重塑一定會導致經濟產生變化,會加速某些國家的經濟發展。


全球經濟在下滑,帶來消費也在下滑,包括新加坡整個經濟也在放慢。所以對於整體的經濟輪盤來說,有加分、有減分,實際影響有多大,我們很難預判。但從整體的宏觀環境來看,加分還是佔優勢,會帶來經濟的增長。


「為什麼是現在?」這個問題,還基於對整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歷史的判斷,以及東南亞和印度移動網際網路如今的發展節奏。


2010年之後,小米這樣的中國智能機起來,OPPO、VIVO等一系列廠家也快速跟進,這個過程經歷了幾年鋪墊快速崛起,各種移動端服務也一樣。東南亞還在普及智能化,它有成長空間,紅利,市場教育後的消費也越來越高。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個拐點就有可能催動市場全面爆發。


但挑戰也有,整個地域語言、文化的多元化,企業成長節奏,跨地域成長的能力,創業者面臨很大的考驗。另外,印度經濟受外來因素影響挺多,比如石油、貨幣、國際整體經濟等等。中國在改革開放加入WTO的時候,經濟發展GDP的年化增長是10%,印度很難做到,它現在還不能夠完全靠自己原動力來發展,整個制度、政策要實施改變,速度很慢。


印度市場人口基數跟中國類似,但人均GDP是中國五分之一,還小很多。當年阿里巴巴蔡崇信說過,中國電商是中國人均GDP過四千美金的時候開始起來的。人均GDP過四千美金,你可以用自由的可支配收入買一些別的東西,比如更漂亮的衣服、更好的個人用品。而還沒到這個收入水平時,買的東西都是基礎實用型消費,消費習慣很不一樣,對電商企業的影響也不一樣。


印度現在有很多獨角獸公司,站在投資人角度,我覺得這些公司的實際交易、收入、各個業務數據相比估值,還是有一定落差。投資追捧估值是不太好的現象。凡事都要看長期跟近期,近期可能還是會有泡沫要破滅,有的模式會被驗證是不成立的。市場如果不成立或消費力沒到拐點,再多的錢去補給、教育都沒用。


也有中國出海印度和東南亞的創業者,面對他們,我一定會問的問題是:你的優勢是什麼?為什麼是你?為什麼你能做的好?中國創業者都很聰明,不管從技術上、產品上等各種能力上都很強。但是,你是不是了解適應當地市場環境,真的了解當地消費群體?這是有難度的。


相關焦點

  • 進入印度和東南亞市場,為什麼是現在?
    作者:符績勳 編輯:Yonnie來源:GGV紀源資本(ID:GGVCapital)「我們近二十年以來,主要關注中美為核心的市場和機遇,很大程度是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變革,以及AI、5G、新技術推動市場、產業的一些顛覆性趨勢和變化。而東南亞跟印度,兩大市場將近20億的人口,變化剛剛開始。」
  • 非洲、印度、拉美和東南亞這一市場需求正在爆
    隨著政府和工業界繼續推廣現代的衛生習慣,嬰兒紙尿褲和女性衛生用品等產品的需求有望增長。 H.B.Fuller的印度、中東和非洲地區總監HarshGupta表示,印度的衛生用品市場在所有細分領域均繼續快速增長,這主要是由於可支配收入增加、就業的女性人數增加、宣傳教育活動的進一步開展以及眾多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倡議。
  • 字節快手能稱霸東南亞短視頻市場嗎?-虎嗅網
    筆者觀察到,SHAREit 在印度被封禁之後,也在其他市場尋找機會,雙印一直是其主要市場,雖然主 App 已經有一定的滲透率,SHAREit 還是在幾個東南亞市場推出了新的短視頻 App。而一些中小廠甚至以網賺產品的思路在東南亞市場尋求短視頻的機會,只是明顯還存在很多問題。
  • 繼東南亞及印度市場後,貨拉拉的下一個目標是南美
    2019年8月21日,同城貨運平臺貨拉拉(英文名:Lalamove)宣布已於8月1日起正式進軍南美市場,首站落地在巴西首都聖保羅。待當地業務成熟後,預計將逐步拓展到巴西乃至南美其他的城市。貨拉拉於2013年正式創立,2014年開始進入東南亞市場,2019年1月宣布進入印度。
  • 印度和東南亞疫情升級對電子產業鏈衝擊有
    根據對印度、新加坡、越南等市場的分析,我們認為:1)目前實行中的印度「封城」如果長期化,對手機需求影響較大,但對全球供給鏈影響有限;2)新加坡、馬來西亞是東南亞主要半導體產品出口國,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如果新加坡、馬來西亞疫情加劇,可能影響封測、存儲器等產品的供求關係;3)越南過去幾年承接的中國製造業外遷,是東南亞主要的組裝基地,越南的嚴格管控或將影響三星等品牌產能,但我們認為中國組裝產能或可替代
  • 東南亞小說市場
    東南亞國家協會簡稱「東協」,共有10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相較於中國市場來說,東南亞市場有著龐大的人口紅利以及新興市場的先天優勢,是一塊巨大的蛋糕。東南亞國家裡,最喜歡中國網絡文學的是越南和泰國。
  • 中國玩家在印度在線教育市場撈金?-虎嗅網
    2020年,疫情「黑天鵝」催化下,這個從2015年開始一路狂奔的行業再次提速,進入新時期的發展快車道。5年,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中,印度在線教育加速完成了一場蝶變。但拉吉和米塔必須忍,畢竟能夠進入好學校是大事,為了女兒的未來,兩個人覺得做什麼都是值得的,哪怕是鬧出了一系列讓人苦笑不得的囧事。或許這部2017年上映的喜劇電影《起跑線》在故事講述上有些誇張,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應出了印度當下教育產業的情況。
  • 進入東南亞市場!Bilibili Thailand 上線
    中國彈幕視頻網站嗶哩嗶哩(B 站)近期開通了泰語官方 Facebook 和 Twitter,並在 Google Play 上架一個獨立版本的應用。目前 Bilibili Thailand 官方 Twitter 尚未發布任何內容,不過 Facebook 帳號已經開始運營。
  • 騰訊系Joox和字節跳動系Resso的東南亞之戰,可能是今年東南亞最...
    2016年12月,字節跳動控股印尼新聞推薦閱讀平臺BABE,而這也正說明字節跳動在布局海外市場時,開始發力東南亞和南亞了。不過2016年的字節跳動,不管是在印度的投資還是在印尼的收購,主要都是圍繞資訊類的圖文產品。
  • I am very OK 魅族MX5正式進入印度市場
    第1頁I am very OK 魅族MX5正式進入印度市場  天極網手機在華為、小米、金立、nubia等國產廠家先後進軍印度市場後,8月26日,魅族也在印度新德裡召開發布會,正式進軍印度市場,旗艦機MX5當仁不讓成為首款正式發售機型。
  • 三大唱片進軍東南亞,如何在魔幻市場分得一杯羹?
    進入20世紀60年代後,東南亞與中國在音樂上的融合出現了一個小高峰,大量東南亞歌曲被翻唱成中文歌,比如印尼歌曲《Sing Sing So》被翻唱為《星星索》、菲律賓民謠《Dahil Sa Iyo》被翻唱為《情鎖》等。直到21世紀伊始,我們仍能在華語流行音樂市場中看到來自東南亞地區的翻唱曲,比如齊秦演唱的《Sophia》、電視劇《終極一家》的配樂《嗚啦巴哈》,均翻自印尼歌曲。
  • 6 億人口、2.6 億網絡用戶,藍海中的東南亞市場要怎麼玩?| 東南亞...
    36氪也已經與美國、印度、新加坡等國家的多家創投平臺達成獨家合作,通過專業的篩選、編輯、整合、調研,我們想為大家提供我們認為最新、最值得關注的全球創投信息。  上一周,我們推出了第一份出海周報《印度創投周報》,這一周,我們選擇將焦點放在東南亞地區,推出我們的第一份《東南亞創投周報》(主要聚焦印尼、新加坡、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
  • 騰訊系Joox和字節跳動系Resso的東南亞之戰,可能是今年東南亞最激烈的一仗
    2016年12月,字節跳動控股印尼新聞推薦閱讀平臺BABE,而這也正說明字節跳動在布局海外市場時,開始發力東南亞和南亞了。不過2016年的字節跳動,不管是在印度的投資還是在印尼的收購,主要都是圍繞資訊類的圖文產品。
  • 在印度受挫後,中國風投紛紛轉向印尼市場
    由手機製造商小米創始人雷軍創立的順為資本以及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支持的BAce Capital均表示,它們正將目光轉向印尼市場。順為資本聯合創始人許達來表示,正計劃在印尼市場達成更多交易,而且「暫時不在印度進行新的投資」,而是將專注於管理現有的投資組合公司。順為資本管理著價值約30億美元的基金。
  • 印度工人洗劫蘋果代工廠,為什麼蘋果離不開中國製造?
    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富士康為了降低用工成本,開始逐漸向東南亞以及印度轉移工廠。作為蘋果最大的海外代工廠,富士康這些年能夠發展壯大,離不開中國工廠良好的市場環境與人口紅利。蘋果CEO庫克也曾經說到,蘋果公司離不開中國的產業鏈,更離不開中國的市場,即使富士康要轉移,蘋果也絕對不會轉移。那麼蘋果為什麼離不開中國製造?首先,中國人員之間有著嚴格明確的分工,工人各方面的素質都比印度以及東南亞國家高,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勞動效率最高。
  • 9158傅政軍:東南亞千億市場 直播出海的「奇蹟之地」
    本網7月30日訊 據谷歌與淡馬錫聯合出品的《2019年東南亞數字經濟研究報告》,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四個東南亞國家的移動網際網路用戶在線時長位居全球 Top10。截至 2019 年,東南亞數字經濟整體規模已突破千億美元,預計在2025年將達到3000億美元規模,難怪令中國網際網路企業趨之如騖。
  • 對話vivo印度CEO陳志湧:我們沒有「打敗」其他廠商-虎嗅網
    中國手機廠商出海的步伐如火如荼,東南亞,南美,歐美等地,都已經有了中國手機的身影。但談到中國廠商的出海,印度是繞不開的一站。不僅僅因為中國廠商在這裡的份額很高,也因為作為人口大國,印度市場的發展空間和前景更大。
  • CK東南亞電商主管支招如何進軍新興市場
    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小,對零售商跟品牌商來說,印度和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為他們帶來了全新的盈利機遇。然而,新機遇也意味著新風險,因為這些迅速發展的新興市場與西方國家的情況完全不同。 雨果網從外媒近日報導中了解到,為了幫助企業進入這些新興市場,Calvin Klein(CK)亞太地區電商主管Larry Luk在今年的零售峰會Retail’s Digital Summit上分享了他的發展新興市場戰略經驗,和他一起上臺分享的還有SP Commerce執行長Marcelo Wesseler。
  • 騰訊和愛奇藝在東南亞「虎口奪食」
    6月11日,愛奇藝宣布,Netflix原副總裁郭又銓加盟愛奇藝,出任副總裁,負責國際市場的戰略規劃、市場拓展和公共事務等工作。愛奇藝和Astro/China Daily兩家公司近幾年通過平臺出海帶動內容出口,其攻佔海外市場的決心已經很明顯。但選擇東南亞也要做好準備,迎戰本土視頻平臺和流媒體巨頭奈飛的挑戰,而東南亞獨角獸Grab和Gojek也準備好入場了。
  • Bilibili Thailand 上線,B站進入東南亞市場 內容將以日本動畫片為主
    中國彈幕視頻網站嗶哩嗶哩(B 站)近期開通了泰語官方 Facebook 和 Twitter,並在 Google Play 上架一個獨立版本的應用。從 Facebook 和 Google Play 中的資料來看,Bilibili Thailand 的內容將以日本動畫片為主,官方還在招募兼職日譯泰翻譯人員。  不過 Bilibili Thailand 好像還沒有官網,招聘使用的郵箱也是 Gmail,除此之外的聯繫方式為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