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東南亞疫情升級對電子產業鏈衝擊有

2021-01-07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中金公司

3月中下旬開始,受疫情全球擴散影響,印度、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陸續宣布了半個月到一個月不等的「封城」措施,引起投資人對全球電子產業鏈衝擊的擔憂。根據對印度、新加坡、越南等市場的分析,我們認為:1)目前實行中的印度「封城」如果長期化,對手機需求影響較大,但對全球供給鏈影響有限;2)新加坡、馬來西亞是東南亞主要半導體產品出口國,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如果新加坡、馬來西亞疫情加劇,可能影響封測、存儲器等產品的供求關係;3)越南過去幾年承接的中國製造業外遷,是東南亞主要的組裝基地,越南的嚴格管控或將影響三星等品牌產能,但我們認為中國組裝產能或可替代。此外需要留意;4)菲律賓和泰國「封城」對MLCC和硬碟供應的影響。

圖表: 部分南亞、東南亞國家電子產業鏈產能布局

資料來源:Digitimes,國際電子商情,AI芯天下,各公司官網,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印度及部分東南亞國家疫情管控措施時間表

資料來源:Digitimes,Nepia,Bollore,NIA,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主要東南亞國家手機市場規模,電子產品出口,出口規模比較

資料來源:UN Comtrade,IDC,世界銀行,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印度「封城」影響手機需求,對全球供給側影響有限。

印度從3月25開始實行全國21天的「封城」,目前線上、線下物流全部停滯。從銷量上來看,印度是全球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手機市場,2019年佔全球手機銷量份額12%、金額份額6%。「封城」對小米(4Q19印度份額27.6%、印度佔總量35%)、三星(4Q19印度份額20.9%、印度佔總量12%)等影響較大。但供應鏈來看,印度主要是電子產品進口國,產業鏈以面向印度國內市場的組裝為主,因此印度「封城」對全球其他國家影響不大。

圖表: 印度手機價值量及佔全球比例

資料來源:IDC,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前六大品牌在印度的出貨量佔該品牌總出貨量的比例

資料來源:Gartner,中金公司研究部

新加坡馬來西亞是東南亞最大的電子元器件出口國,關注封測及存儲。

根據UN Comtrade數據,新加坡/馬來西亞2018年電子出口額達1,288/830億美元,2016-2018電子出口額CAGR為6%/19%,出口的主要產品包括半導體、硬碟等。根據我們梳理,目前全球主要半導體公司中有17家在新加坡或臨近的馬來西亞設有重要生產設施,其中主要封測企業有6家在新馬設有生產基地、數量位居各產業鏈環節榜首。根據Yole數據,2018年新、馬封測業收入佔全球比重約7%(按公司總部所在地分),存儲器頭部企業鎂光在新加坡的產能佔比亦接近50%。我們認為新馬疫情如進一步發展,將對全球封測及存儲器生產帶來較大不確定性。

圖表: 全球外包封裝測試業收入拆分(按國家或地區,2018)

資料來源:Yole,中金公司研究部

越南是製造業從中國外遷的最大受益國。

2016-2018年,越南電子出口額以23%的CAGR增長至866億美元,成為東南亞僅次於新加坡的第二大電子產品出口國,亦是三星等主要手機品牌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根據我們梳理,鴻海、立訊、舜宇、瑞聲、歌爾等電子元器件廠商也在越南設有生產基地。越南從4月1日起開啟為期15天的「全社會隔離」,我們預計如果管控強化或疫情加劇,對三星等品牌的組裝或產生影響,而蘋果及中國品牌產業鏈的主力產能仍在中國,影響較小。

圖表: 全球電子產業生產轉移路線及地區能力

資料來源:Yole,中金公司研究部

菲律賓關注MLCC產能,泰國關注硬碟產能,印尼影響較小。

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聚集了村田、三星電機、太陽誘電等全球領先的MLCC廠商的工廠,我們認為馬尼拉大都會「封城」或波及全球MLCC供應。泰國是全球主要硬碟生產基地,我們認為「封城」可能影響伺服器、臺式PC供應。印尼是東南亞人口和GDP最大國家,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手機消費市場,2019年印尼分別佔全球手機出貨與價值量的2.5%/1.6%,整體全球佔比尚低,我們預計不會對全球需求帶來較大影響。

風險

疫情全球擴散,智慧型手機需求不及預期。

相關焦點

  • 東南亞:炎熱難止疫情 防疫普遍升級
    不過,近幾日東南亞疫情平穩的局面被打破,確診新冠肺炎病例急劇增加,引起人們的關注和當地國家的高度警惕,指望氣溫升高遏制新冠病毒還為時過早,「天熱新冠病毒自滅」的說法也有待研究。東南亞國家正逐漸升級包括「鎖國」在內的各種防疫措施。
  • 深度解讀新冠疫情對全球產業鏈及我國跨境電商等行業的影響
    導讀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外貿需求訂單減少,生產能力下降,人員出入境、跨境物流、檢驗檢疫等管控升級,疊加原油市場大幅波動、金融市場劇烈震蕩等因素,全球經濟步入危機邊緣,全球產業鏈受到嚴峻挑戰,旅遊、運輸等主要服務貿易行業遭受衝擊。
  • 觀點|在全球產業鏈中,我們有底氣,有優勢!
    儘管有疫情這樣的「黑天鵝」衝擊,但中國製造、中國供應仍是「穩定、優質」的代表。保障在全球產業鏈中有重要影響的企業和關鍵產品生產出口,我們有底氣作出承諾。1從宏觀形勢來看 ,經過全國上下艱苦努力,當前中國已呈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疫情不嚴重地區已經具備有序復工復產的條件。此前受疫情衝擊停工停產而按下暫停鍵的需求和供給都將逐步恢復,有望在二季度及之後出現恢復性反彈。
  • 疫情衝擊下,全球供應鏈大概率將收縮
    文/何帆 朱鶴 編輯/楊溪出品 | 騰訊新聞×原子智庫最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生產要素價格的上升,開始出現製造業企業從中國向東南亞轉移的案例。而隨著中美貿易再平衡的壓力強化,有關中國在全球產業鏈格局中地位變遷的討論,遂格外引人矚目。而今年以來,隨著2019-nCoV疫情的一波三折,全球產業鏈變遷動向,再次引發關注。
  • 疫情衝擊全球製造業 半導體產業或好於預期
    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以及其他多種因素疊加,數據普遍呈下滑態勢。據瑞典有關方面公布的數據,2月份瑞典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上升至53.2,較1月份上升1.2個百分點,創15個月以來新高,好於預期。分析人士指出,PMI指數高於50說明市場需求旺盛,行業景氣度好,但此次數據則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中國製造業,通過產業鏈傳導機制抑制了瑞典的供給能力,導致供不應求。
  • 魔幻的2020年,印度手機產業鏈都經歷了什麼?
    集微網消息 2020年,全球各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疫情侵襲,許多海外國家,迄今仍籠罩在這團陰霾當中。印度,首當其衝。截至2021年1月6日,印度現有確診病例228055人,累計確診已經突破1037萬人。除此之外,印度今年還陸續經歷了中印邊境摩擦、蝗災、修改外資政策、調整電子產品關稅等事件,一系列的變故,都深深牽動著當地經濟、市場環境以及手機產業鏈的發展。
  • 疫情衝擊、陸客不來,臺灣經濟慘兮兮
    受疫情影響,臺灣各地皆有知名餐廳因不堪虧損於近期歇業,從臺北的大三元酒樓、祥福餐廳到高雄的祥鈺樓,「寒潮」貫穿南北。記者在臺北實地走訪見到,從101大樓到西門町鬧市,市面冷清,往日熙熙攘攘的人流不見蹤影。有店家直言,開一天虧一天,乾脆關門休假。臺灣地區旅遊業慘澹。(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疫情對臺灣經濟正造成怎樣的衝擊?
  • 魔幻的2020年終於走完,印度手機產業鏈都經歷了什麼?
    六月:加大電子製造產業建設力度 中印矛盾初顯 6月2日晚間,有消息稱,印度政府將提供價值5000億盧比(折合66億美元)的財政激勵和配套措施,以吸引全球智慧型手機和相關零部件廠商到印度投資。 據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稱,印度政府最初將瞄準5家全球供應商,並將財政激勵政策延長五年。
  • 印度的希望:從中國電子製造業受損中受益
    撰文/藍科技印度發力電子製造業的野心從來不加掩飾。即使受到疫情危機,印度消費電子產業鏈受到影響,但他們並不悲觀,反而認為危機之下可能會給他們帶來機會。印度觀主義者認為,這可能正是印度加速消費電子製造業、擺脫中國供應鏈制約的一個機會。印度民間甚至官方,都一直有類似的觀點。2月1日,印度財政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表示,印度正在制定一項鼓勵製造手機、半導體封裝和電子設備的計劃。
  • 疫情衝擊下臺灣經濟現「寒潮」
    有店家直言,開一天虧一天,乾脆關門休假。疫情對臺灣經濟正造成怎樣的衝擊?民進黨當局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會對經濟民生產生怎樣的影響?一系列問題凸顯,成為近來島內各界關切的熱點。「疫情衝擊比想像嚴重」從餐廳賓館「熄燈」、旅行社股價慘跌到航空公司鼓勵員工休無薪假,臺灣餐旅和交通業成為疫情首當其衝者。
  • 【智庫思享】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產業經濟的衝擊與應對
    一季度世界各國PMI都降到榮枯線以內,疫情衝擊令製造業市場需求回落,製造業生產活動放緩,處於疫情第一線的中國更是如此,一季度經濟歷史性下滑6.8%,2月份中國製造業PMI指數為35.7%,下降14.3個百分點。服務業受疫情衝擊更大,非製造業PMI為29.6%,下降24.5個百分點。製造業PMI和非製造業PMI創我國有PMI數據以來最低記錄。
  • 進入印度和東南亞市場,為什麼是現在?
    這是一個大趨勢,東南亞和印度沒有中國過去十年例如百度、阿里、騰訊這樣PC網際網路帶來的機遇,但他們有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機遇,近幾年尤為明顯。在印度尼西亞、東南亞、印度,我們看到有些「獨角獸」企業形成,但這僅僅是個開始。當然,現在布局東南亞、印度市場,我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舉動的核心點在哪裡?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時間點的選擇正確嗎?為什麼是這個項目,這個創業者?這都是我們需要不斷探討的話題。
  • 國內疫情持續好轉,將促使全球氫能產業鏈向中國市場轉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國內疫情持續好轉,將促使全球 氫能產業鏈向中國市場轉移,產業鏈集群化將是本次疫情下產業鏈重構的重要特徵。疫情對全球化的衝擊,再次提醒我們,要提高對產業鏈的控制力,構建產業鏈安全體系。日前,由中國能源研究會燃料電池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燃料電池行業疫後復工復產專題研討會」在線舉行。
  • 龍馬資本雷傑:新冠疫情影響下的行業投資選擇
    同時,雖然我國公布失業率僅為5.9%,但疫情導致的真實失業率要遠遠高於此數字。因此,消費的反彈在單價較高、非必需性的產品並不樂觀,主要包括珠寶、奢侈品以及大件耐用消費品。另外,海外疫情爆發使全球產業鏈受到巨大衝擊,將導致原料存在進口依賴或出口佔比較大的行業難以快速恢復,主要包括汽車、消費電子、半導體、紡織服裝等。
  • 徐悅、王順超:疫情下如何穩住能源產業鏈
    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柬埔寨雙燃料電廠等大型項目有序推進,部分企業還在疫情期間拓展了新市場。因此,從整體看這些能源工程合作項目短期仍在可控範圍內。然而,疫情在全球蔓延形勢嚴峻,暴發疫情國家一旦採取更加嚴格的管控措施,引發更長時間、更大範圍的停工,將會帶來新的問題和不確定性,相關中資企業應早做預案。其次,儘管能源供應風險依然存在,但能源裝備產業鏈優勢地位依然穩固。
  • 外貿依存度約120%,疫情衝擊下蘇州如何紓困的?
    新華社南京7月22日電題:外貿依存度約120%,疫情衝擊下蘇州如何紓困的?新華社記者劉巍巍1至6月,佔全國外貿比重約7%的江蘇省蘇州市,實現進出口總額10101.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5%。
  • 產業鏈轉移印度 蘋果是怎麼想的?
    因為緯創工廠,是在關閉了國內江蘇工廠,轉移到印度班加羅爾郊區的。國內網友在談論這個問題時,大多談到印度工人的素質問題,認為緯創將工廠轉到印度是個錯誤。事實問題比大家想的複雜,類似緯創、富士康、立訊等一批蘋果供應鏈企業,都高度依賴蘋果訂單,如蘋果要求轉移,他們是無法拒絕的。那麼蘋果,將部分產業鏈轉移到印度,它是怎麼想的?
  • 進入印度和東南亞市場,為什麼是現在?-虎嗅網
    Grab是2014年GGV投的一個項目,現在被媒體稱為「東南亞日常超級APP」, 業務涉及網約車、行動支付、外賣、快遞、保險等領域。我和Jenny是新加坡人,我們在東南亞長大,了解當地的政治、經濟、地域的好與壞。對印度我也不陌生,2000年到2005年期間,我跑印度跑了十幾、二十次,對比了印度跟中國的變化,當時還是有很大差異。
  • 中金:全年出口增速預計下滑,電子紡織等供應鏈受衝擊大
    海外疫情持續升級,投資者普遍擔心中國外需及供應鏈受到拖累。這個比例和金融危機時較為接近(2009年出口負增長16%),區域影響可能存在差別,行業層面可能有類似之處。和疫情相關的部分醫療器械出口增速可能不降反升。
  • 印度4000億盧比激勵電子製造業,但沒小米OV們的份兒
    劃重點:今年4月1日,一份由印度國家電信和信息技術部起草的《印度大型電子製造業的生產掛鈎獎勵計劃》正式發布,根據計劃,印度將在未來5年,共支出超過4000億盧比以激勵包括智慧型手機在內的電子製造業發展在《IT時報》記者對印度當地產業鏈人士的採訪中,已經浮現出一些相對悲觀的態度。「今年印度市場咋辦?」「一聲嘆息」「涼了」。對常年在印度市場摸爬滾打的業內人士來說,政策面的風險已經顯露無疑,公司和個人都必須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