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4000億盧比激勵電子製造業,但沒小米OV們的份兒

2020-12-27 虎嗅APP


劃重點:


今年4月1日,一份由印度國家電信和信息技術部起草的《印度大型電子製造業的生產掛鈎獎勵計劃》正式發布,根據計劃,印度將在未來5年,共支出超過4000億盧比以激勵包括智慧型手機在內的電子製造業發展。



4個月後,這一計劃的申請期已於7月31日截止,來自德國、奧地利等地的22家公司提交申請,其中甚至包括韓國三星、美國蘋果公司,而富士康、緯創、和碩等手機代工廠也均出現在名單之列。


名單中的印度本土公司包括Lava、Dixon、Micromax、Padget Electronics、Sojo、Optiemus Electronics等。


中國作為全球絕對領先的手機設計生產製造產業鏈,竟然無一廠商進入名單。在印度設廠的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小米、OPPO、vivo、一加也未在名單之內。


在《IT時報》記者對印度當地產業鏈人士的採訪中,已經浮現出一些相對悲觀的態度。「今年印度市場咋辦?」「一聲嘆息」「涼了」。對常年在印度市場摸爬滾打的業內人士來說,政策面的風險已經顯露無疑,公司和個人都必須做好充分準備。


一些印度產業人士已經打算抱團開拓其他海外市場,一位當地市場負責人表示:「我們已經開始對其他國家市場進行調研。」


「莫迪政府只能從經濟政策上對中國企業做出回應,包括下架軟體,審查中資企業投資等。」廣東寶英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紀律對《IT時報》記者透露,國內某大型手機代工廠已經有幾十位中國高管通過轉機土爾其和德國回國了,「預計本月會有近千名中資企業員工包機回國,從德裡直飛國內武漢、長沙等地。管理者一走,生產會更緩慢。」



1. iPhone11「Made in india」


8月1日,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長普拉薩德在推特上表示,印度政府已出臺一項「生產關聯獎勵計劃」,旨在向有計劃在印度投資的製造商和配件商提供一系列激勵措施,例如給予「財政鼓勵」補貼等。



普拉薩德表示,印度的電子產品消費市場將在2025年前迎來「爆發式增長」,「他們同意將在印度本土生產的產品中的60%出口到印度以外的國家,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實現總產值1530億美元,並為約120萬印度本土工人提供直接或間接的就業機會。」


金奈的富士康員工 圖源/受訪對象


今年7月,蘋果供應商富士康計劃未來3年投資至多10億美元,在印度南部擴建工廠,幫助組裝更多iPhone。同月,蘋果已經開始在印度富士康工廠生產iPhone 11,是印度首次生產頂級型號。


在回應是否限制中國公司參與「生產關聯獎勵計劃」時,普拉薩德在記者會上曾公開表示,「政府並沒有阻止任何國家的公司參與這一計劃」。


2. 中國手機品牌「不care」


為何中國手機廠商集體缺席名單?中資手機企業協會秘書長楊述成認為,也許中國廠商「並不care」。


「此前印度政府也出臺過類似的政策,但100%兌現的可能性很小。目前,印度政府該項激勵政策僅停留在概念階段,加上中國企業在印度有很長時間的耕耘,對當地市場和政策環境已經很了解,所以選擇不參與所謂的政策激勵。」


印度街邊商店充斥著中國手機品牌的廣告 圖源/採訪對象


提及目前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的生產和銷售情況,楊述成表示:「目前銷量不錯,中國的手機品牌銷量佔比超過2/3。目前受疫情影響,產能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主要原因還是怕員工被感染,所以招工存在困難。」


8月4日當天,印度疫情新增人數達52051人,新增人數排名世界第一。目前,印度累計確診病例超過了185萬,死亡人數達38971人。印度的疫情數字排名至全球第7位。


3. 牢牢佔據大半印度市場


缺席這次激勵政策會給國內手機廠商帶來多大影響,楊述成表示:「還是要靠市場說話。」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今年第二季度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從第一季度81%大幅下滑至72%,三星品牌似乎從中受益,股價上漲了10%。


不過,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仍佔據銷量前五中的四席,小米、vivo、Realme和OPPO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9%、17%、11%和9%。


圖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一位在印度生活的華人介紹,小米在印度手機市場的佔有率和認可度都很高,「有的印度人還認為小米是印度品牌呢。」


印度《經濟時報》認為,無論是「關聯獎勵計劃」,還是「印度製造」「自力更生的印度」等政策,短期內都難以撼動中國智慧型手機在印度市場的地位。這尤其體現在售價1.5萬盧比以下的細分市場中。


中國智慧型手機以其無與倫比的性價比優勢,幾乎在這一市場領域沒有對手。」一名印度匿名行業高管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在中印關係陷入緊張後,很多人試圖尋找中國產品的替代品。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智慧型手機行業中,印度本土製造商和國際品牌還很難做到這一點,而且中國幾乎掌握了60%至70%的手機關鍵配件出口權。缺少某些關鍵配件輕則造成成品價格整體上浮,重則導致產品質量下降。」


但上述行業高管也指出,如果中國品牌在印度的市場空間全部被擠壓到中低端機型市場的,則很有可能形成中國品牌「內部競爭」的局面。


相關焦點

  • 小米在印度的「四面楚歌」
    集微網報導 據外媒消息,近日,飛利浦公司在印度德裡高等法院發起針對小米公司的專利侵權訴訟。飛利浦訴稱,小米旗下含有UMTS增強功能(HSPA、HSPA+)和LTE技術的部分產品侵犯了飛利浦的標準必要專利。據德裡高等法院12月10日更新的法律文件顯示,飛利浦要求小米承擔侵權賠償90億盧比,法院已於11月27日下令小米維持100億盧比的印度銀行帳戶餘額。
  • 印度的希望:從中國電子製造業受損中受益
    印度觀主義者認為,這可能正是印度加速消費電子製造業、擺脫中國供應鏈制約的一個機會。印度民間甚至官方,都一直有類似的觀點。2月1日,印度財政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表示,印度正在制定一項鼓勵製造手機、半導體封裝和電子設備的計劃。
  • 小米變印度「國民公敵」:滾出印度;雷軍一口氣投了三家晶片公司
    2020年4月,印度出臺4000億盧比的刺激政策,旨在幫助印度電子製造業發展。目前,有22家企業進入扶助名單,印度本土公司Lava、Dixon、Micromax等,三星、蘋果也榜上有名,印度市場排名前三的小米、OPPO、VIVO卻被排除在外。
  • 手機西遊:小米在印度
    小米「西遊」為了誰—目標客戶 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存在近5 億客戶空白,小米緊抓這一契機,在進駐印度市場伊始,就將目標客戶聚焦於低收入群體。印度人大多偏好價格低的商品,選擇智慧型手機時,他們更關注售價為5 000~15 000 盧比(折合人民幣為470~1 410 元)的機型。
  • 小米在印度
    對於印度消費者來說,小米比較「OK」的原因之一,莫過於超高性價比。多數印度人並不富有,因此他們對價格比較敏感,小米手機比同配置的其他品牌手機低一半以上的價格,正是印度老百姓們所追求的「實惠」。2016年12月,小米在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上升至10.7%,僅次於三星排名第二。是年,小米在印度的營收突破10億美元,首次實現盈利,淨利2.5億美元。相比於上一財年——2015年僅1.6億美元的營收,銷售額幾乎翻了8倍。
  • 緯創印度iPhone組裝廠被指違反勞動法 僱人太多卻管不過來
    為了吸引國際電子產品製造商到印度投資設廠生產智慧型手機和其它行動裝置,提升印度製造業發展水平,印度政府推出了66億美元與生產能力掛鈎的激勵政策。臺灣企業緯創資通、富士康和和碩聯合等蘋果產品代工合作夥伴,都在積極申請享受這一政策,以得到印度政府的資金獎勵和補助。
  • 印媒:沒錢、沒技術,印度拿什麼自力更生?
    此外,它有大約1千萬座機用戶,佔印度座機用戶總數的一半左右。電信行業有很大的盈利空間,但BSNL公司卻常年處於虧損中。僅2019年,BSNL公司就虧損了1300多億盧比。而另一家更老牌的國有電信運營商MTNL(Mahanagar Telephones Nigam Limited)的運營情況也不容樂觀。
  • 9家蘋果供應商擬遷入,印度大膽放話:要在手機製造領域超越中國
    普拉薩德還表示,作為全球供應鏈的一部分,印度將抓住機會,大力推動電子製造業發展,成為製造業中心,這是印度關注的重點。按照印度的計劃,在未來5年裡,將創造1萬億美元的數字經濟規模;年產10億部手機、5000萬臺電視機和5000萬臺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等IT硬體設備。
  • 蘋果9家供應商來了,印度放話手機製造超過中國!卻突遇一大難題
    為了提高「印度製造」的水平,今年印度對外企手機製造商出臺激勵計劃,印度此前宣稱,即使遇到疫情,也有9家蘋果供應商選擇遷入印度。隨著一批手機製造廠在印投資逐步落地,印度的目標也越來越大,日前公開放話稱,將成為全球電子製造中心,並在手機製造領域成為世界第一。
  • 有報導稱小米已經永久性降低了小米MiA2的價格
    小蜜紅米手機注意事項5,小蜜紅米手機注5A和小蜜紅米手機注5臨一直在為中國的OEM在印度非常成功。這些手機 在大約一年前在該國推出, 並幫助它們成為該國領先的智慧型手機OEM。該系列仍然很受歡迎,該公司剛剛宣布將再次降價。我說另一個是因為它已經在11月降價了,現在我們聽說它的價格將再次下調。
  • 阿里影業12億盧比收購印度第二大在線票務平臺
    報導印度媒體稱,阿里影業近日收購了一家印度在線票務公司TicketNew的大部分股權,投資金額接近12億盧比(1盧比約為0.1056元人民幣——本網注),此次收購將提升TicketNew運營能力以及擴張其在印度本土的服務體系。
  • 負債90億盧比印度大亨居英國,屢次引渡失敗:機密法律問題沒解決
    ·馬爾雅(Vijay Mallya)「流浪」英國多年, 仍未被引渡回印度,因為英國方面宣稱:還有些秘密法律程序沒有完成。  2013年翠鳥航空公司因經營不善宣布破產,維賈伊·馬爾雅銀行貸款違約,留下來價值90億盧比(約為836058263.9715元)的債務。
  • 小米市值跌破400億美元 雷軍說的「股價翻倍」呢?
    摘要 【小米市值跌破400億美元 雷軍說的「股價翻倍」呢?】小米的大跌,讓不少賣方機構大跌眼鏡。上市後股價一蹶不振,小米到底怎麼了?
  • 魔幻的2020年,印度手機產業鏈都經歷了什麼?
    在規定下來之前,其實是有一批員工回國的,這一批回國的工程師暫時就無法再入境,而駐印度工廠的那批員工目前也無法返回。如果這個周期再延長,或許印度工廠技術人員會出現短時間的缺口。」雖然印方政府為了防疫做出上述規定,但卻沒能避免疫情在印度本國肆虐。今年3月,印度官方通報的確診病例人數逐漸增長。
  • 印度和東南亞疫情升級對電子產業鏈衝擊有
    根據對印度、新加坡、越南等市場的分析,我們認為:1)目前實行中的印度「封城」如果長期化,對手機需求影響較大,但對全球供給鏈影響有限;2)新加坡、馬來西亞是東南亞主要半導體產品出口國,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如果新加坡、馬來西亞疫情加劇,可能影響封測、存儲器等產品的供求關係;3)越南過去幾年承接的中國製造業外遷,是東南亞主要的組裝基地,越南的嚴格管控或將影響三星等品牌產能,但我們認為中國組裝產能或可替代
  • 印度這個國家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這三點大多數都不知道?
    這對印度來說,是不是很大的進步?當然是。但是,絕大多數中國人人一看到這個規定要求妻子一方先主動舉報,就只能表示呵呵了。這就意味著,這個規定基本上就只是個規定而已了,沒人會把這個規定當回事。為什麼呢?1、此前油價暴漲,印度進出口逆差創4年新高面對同樣的國際環境,為何印度盧比的「抵抗力」如此脆弱呢?
  • 魔幻的2020年終於走完,印度手機產業鏈都經歷了什麼?
    在規定下來之前,其實是有一批員工回國的,這一批回國的工程師暫時就無法再入境,而駐印度工廠的那批員工目前也無法返回。如果這個周期再延長,或許印度工廠技術人員會出現短時間的缺口。」 雖然印方政府為了防疫做出上述規定,但卻沒能避免疫情在印度本國肆虐。今年3月,印度官方通報的確診病例人數逐漸增長。
  • 印度將再次發行面值1000盧比的紙幣
    據印度《經濟時報》文章,事情真的就如印度經濟事務秘書長Shaktikanta Das在2016年11月10日所說的那樣,新版的面值1000盧比的紙幣將在幾個月後發行。近日媒體援引印度官方消息稱,將發行一套新版的大額紙幣,目前這套新版的紙幣已經開始印製了。
  • 蘋果印度工廠大暴亂!近2000人打砸搶燒 員工稱工資每月最低44元
    但沒想到,蘋果公司在印度設廠的道路,一下子遇到這麼大的挫折。代工廠被砸了!   報導稱,員工們大肆打砸公司內的辦公設施、組裝部門等,甚至試圖放火焚燒車輛,現場一片狼藉。   據印媒India TV、《印度時報》報導,12日晚間,在印度卡納塔克邦的訥爾薩布爾工業園區,將近2000名員工上完晚班準備離開緯創資通的iPhone工廠之際,許多人開始製造暴力事件。
  • 蘋果印度工廠大暴亂!近2000人打砸搶燒,員工稱工資每月最低44元……
    圖片來源:twitter一名員工稱:「儘管承諾給工程專業畢業生每個月21000盧比(約1864元人民幣),但是他/她的薪水被降到了16000盧比(約1420元人民幣),在最近幾個月又被降到了12000盧比(約1065元人民幣)。打到我們帳戶上的薪水被削減,看到這個很令人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