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院杯·人間自有真情在」徵文展示】安徽樅陽◆黃玉姐作品‖ 我的母親

2021-02-19 齊魯文壇

「齊魯文壇」

濟寧市散文學會全國徵文活動

唯一官方發布平臺

「附院杯·人間自有真情在」徵文選登( 96)

我的母親

作者  黃玉姐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時光易逝,愛經不起拖延,別讓他們等太久。  

  那天下午,太陽快要向西邊傾斜過去了,我突然無來由地想念起母親,便不顧一切地騎著單車穿過熱鬧的街市,來到山清水秀風景美麗的鄉村老家。當我急匆匆地推開院門,像小時候那樣高聲地喊著「姆媽」時,院子裡卻靜悄悄的,幾隻停在樹枝上的麻雀被我這一聲叫喚,嚇得撲稜起翅膀,在慌亂中鳴叫著向天空飛去。

  我在院子裡沒有找到母親,又急不可耐地拉開那扇通往屋後菜園的小門,我看見母親正佝僂著身子在對面菜地的韭菜畦裡拔草,那孤單寂寞的身影被落日的餘暉拉得長長的,一種難受和愧疚使我的心底泛起一種酸楚。

  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回家看她了。母親猛然見我悄沒聲息地站在她身後,大吃一驚,接著立刻張開豁牙漏氣的嘴開心地笑了。我站在母親的身邊,發覺母親已經老了,老到了皺紋密布的面容裡,只剩下了滄桑與慈愛。

  每次回家和母親短暫的相聚,她那滿臉的笑容和眉眼間的慈祥,都使我心生溫暖,好像已過不惑之年的我又成了被母親寵愛的孩子了。是的,只要母親健在,無論多大年紀,在母親面前都永遠是孩子。

  母親今年八十歲,依然一頭烏髮,但是身體已經日漸衰落不如從前。父親離世快滿二十年,母親一直和大哥全家住在一起,後來大哥和孩子們都在合肥買房落戶,她不習慣住在城裡,也不願意打擾他們的生活,老家便只剩下母親了,但是每年的春節母親都是和大哥的全家一起愉快地度過。母親從沒說過讓我們去幫她洗被曬衣之類的事情,她生活自理,一個人種點菜園。平時能和母親說上幾句話,能跟她嘮嘮家常的,也只是村裡和她一樣孤單寂寞的獨居老人。

  母親的一生平平淡淡,她做了一輩子的家庭婦女,自早到晚圍著鍋臺轉,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門。默默無聞的母親,沒有做過驚天動地感人肺腑的大事;也沒有使她的兒女成為學業有成風光體面的名人;更沒有能力讓子女過上有財有勢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母親的一生完成最大的事業,是在家徒四壁的窮困潦倒下,憑藉她的隱忍、堅強和勤儉,把她的五個兒女健健康康的養大成人,並讓他們平平安安的成家落戶。我很少聽見母親談論養育兒女的辛苦,她一定以為這種辛苦是人生的天經地義,不值得稱道也不需要抱怨。

  母親年輕時經常穿著深藍色斜襟衣服,顏色一直沒有變過,小時候的我曾經一度以為天下所有的母親只穿這一種藍顏色的衣服。母親的頭髮是烏亮的,在齊耳短髮的一側,她用一根黑色的發卡牢牢地夾住頭髮,這種髮型直到她老了,手臂酸痛無法抬舉梳頭時,大姐才幫她剪成老人碎短髮,好方便她梳洗。以前家裡非常的貧窮,吃不飽肚子是常有的事情,更別說吃肉了。母親看著我們一個個餓得面色飢黃骨瘦如柴的樣子,心裡又難過又著急,可是又想不出什麼法子。

  有一次,家裡的一隻老貓死了,母親捨不得扔,便瞞著父親把那隻老貓的皮剝掉,清洗乾淨,然後炒了一鍋香噴噴的貓肉。我們兄妹五個圍著鍋臺,每人手上拿著一雙筷子,從大鐵鍋裡夾起貓肉狼吞虎咽地吃起來,母親站在旁邊,看著我們終於飽餐了一頓,全都吃得津津有味,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等我們囫圇吞棗般地吃完貓肉,母親關照我們說:吃貓肉的事情千萬不能對外說出去,因為貓是靈性動物,我們是不可以吃它的。於是,偷吃貓肉就一直成了母親和我們兄妹五個共同的秘密。

  常聽老一輩說,這世上的孩子只有兩種,一種是來討債的,一種是來還債的,我想我一定就是那個討債的鬼投胎來讓苦命的母親受難的吧。大姐比我大十一歲,她已經能記住很多小時候的事情了。她說母親生我時,因為大出血暈了過去,半天沒醒過來,幫母親接生的奶奶以為她快不行了,便急著讓大姐不停地叫喊母親,母親終於在大姐的哭喊中睜開眼睛活了過來。但母親因為月子裡受了風寒,全身又麻又痛不能下床,大姐就按照父親的吩咐上山挖草藥,每天熬水給母親喝,而我也是喝著大姐餵的紅糖水才倖存了下來。可是,那時候的大姐也才僅僅十一歲啊!給母親帶來不幸的我長大後,卻做了很多讓母親傷心不快的事情,現在看著已是遲暮之年的母親,我在心裡對辛苦操勞了一輩子的她是多麼的歉疚啊!

  在四季的輪迴中,我唯獨對雨雪紛飛的冬天是鍾愛的。對雨,對雪,我永遠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深夜,一旦外面響起雨點的敲擊聲,我就有一種莫名的幸福感。對冬季雨雪的崇拜和眷戀,或許是在記憶的深處與母親有關吧。記得小時候,每到冬天的夜晚,窗外的寒風拍打著門窗,母親就會坐在桌前的板凳上,點亮那盞帶罩的煤油燈,然後拿出白布摺疊成很多層,又被漿糊粘合過的布底,湊到燈前頭也不抬專注地納鞋底,給家人做起了布鞋。窗外北風呼嘯,屋內暖意融融。我坐在母親身旁,不說話,只靜靜地看著母親一針一線納著鞋底,有時候我發現母親在鞋底的中心還納上了一朵梅花。母親不識字,她不會在燈下納鞋底時對我講關於「從前」的故事;也不會循循善誘對我說一些做人的道理,但是煤油燈前的母親臉上流露出的安詳與溫和,卻在那個寒冷的冬夜,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溫馨和舒適,也使我永遠對雨雪的冬夜產生了深深的戀情。

  冬天的早晨,屋外下了一層厚厚的積雪,母親在我上學之前,己經早早地起床,她在裝衣服的箱子底下翻出她親手縫製的棉褲和棉襖,給我穿在身上,再微笑著幫我整順裡面被捲起的襯衣,母親把我穿得暖暖的,然後目送著我踩著「咯吱"作響的積雪去上學。直到現在,我還是那麼深愛著冬天,因為冬天裡有母親的慈祥和仁愛珍藏在心底,撫慰著我的心靈,溫暖著我的記憶。

  被母親養大,卻不曾想過去理解她的不易。有一次回家,村子裡在一個星期的時間內過世了兩位古稀老人。這觸動了母親,她預感到這可能就是她隨時到來的明天。那天的傍晚,我第一次陪著母親坐在黃昏的屋簷下,聽母親談起她的往事,談起她不曾提過的從前。

  母親說,她年輕時家裡條件很好,很少做過重活,嫁給父親後,才發現那個新家很窮,除了三間破草房子是自己的,裡面什麼都沒有!結婚時的桌子椅子全都是父親從鄰居家借來的,還給人家後,家裡就剩下一張床,一口鍋灶。草屋透風漏雨,下雨天,床上的棉被就被屋頂上的雨水給淋溼了,但家裡卻連遮雨的膠布都找不到半片。母親回憶那不堪的往事時,沉重地嘆著氣說:那時候的日子好苦喲,苦得讓人傷心哦!說起那個遙遠的從前,母親的眼眶竟然淚溼了。第一次,在那個黃昏,我的心為母親而疼,也第一次懂得了母親一生的艱辛和不易。

  母親一生過的都是苦日子。與父親成家後,家裡家外很多的事情都是母親獨自摸索學著去做,父親為了掙點買油買鹽的錢,常年在外幫人打臨工,做的都是力氣活,因為長期出汗受寒,忽冷忽熱,父親三十幾歲就落下了氣管炎的病根,這種病只要一乾重活,胸口就會發悶,氣便喘不上來。母親說,那時家裡因為太窮,孩子又是一個接一個的出生,家裡的夥食很差,炒菜只放鹽沒有油,而父親的病需要在飲食上多放豬油才會減輕,但在那個貧苦的年代,一年到頭都聞不到半點的肉腥,哪來的豬油改善父親的夥食呢?父親四十幾歲時,因為常年累月忙於生計,由氣管炎轉變成肺結核,大病了一場。母親說,父親四十幾歲就在閻王爺那兒報了名,閻王爺見我們娘兒幾個孤兒寡母的很是可憐,讓父親在陰曹地府走了一圈又放回來了。

  母親在最困難的日子裡,學會了很多生存的本領。她用廢棄的稻草給父親編織結實耐磨的草鞋;用穿破的舊衣給我們縫製暖和舒適的布鞋;母親用自己種出來的棉花,讓全家在滴水成冰的寒冬穿上了厚實溫暖的棉衣。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家裡除了不可缺失的油鹽,從來沒有見過醬油味精醋之類的調味品。但母親跟著別人學會了製作味道香濃的麥醬;口感鮮美的豆腐乳;還有家裡永遠也吃不完的各種各樣的醃菜。母親在村莊是出了名的「老好人」。她待人友善,遇事忍讓,從來不與人發生過口角。在貧窮的生活面前,母親用她的勤勞使我們的三餐吃得有滋有味,用她的堅強讓我們的人生活得不卑不亢。

  我的母親不夠完美,更談不上偉大,她在人世間活得平凡普通,甚至有點渺小卑微。但是母親用她的勤勞淳樸、善良本分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子女們的一生,促使她的子女成為象她一樣的有著吃苦耐勞、誠實守信的品質。

  母親已經老了,她身體佝僂步履蹣跚,對子女的瑣事已是無力過問。我多麼希望母親的餘生不再有病疼,也不再有波折;我是多麼地祈願她能被餘下不多的時光溫柔以待,能安詳而從容地享受歲月的寧靜與美好。


作者簡介

黃玉姐,安徽樅陽人,熱愛文學,喜歡閱讀,喜歡用文字充實自己的生活,有文章發表於《樅川之聲》和《六尺巷文化》平臺。

本次徵文大賽由濟寧市散文學會主辦。所有徵文經編輯部初審,擇優發表在濟寧市散文學會微信公眾號「齊魯文壇」,齊魯文壇開設專欄發表徵文。請同時關注該微信公眾號,有關徵文事宜將刊登在齊魯文壇。  為方便平臺推送,請把個人簡介和照片以附件的形式發送。徵文結束後,濟寧市散文學會成立大賽徵文評委會,聘請有關專家對所有參賽作品隱去作者姓名逐篇評分,並設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進行獎勵,頒發獎金、證書。四月中旬召開頒獎大會,頒發精美證書和獎金。其中一等獎2名,獎金各1000元;二等獎4名,獎金各800元;三等獎6名,獎金各500元;優秀獎10名,獎金各300元。即日起,齊魯文壇公眾號擇優刊登優秀徵文,敬請關注。

主辦單位:濟寧市散文學會

協辦單位: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

  始建於1951年的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是魯西南地區領先、全國有較大影響的知名品牌醫院。「一切為了大眾健康」是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對患者永遠的承諾,醫院以精湛的醫療技術、優質高效的服務、規範合理的收費為患者提供滿意、放心的服務,無愧於「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的光榮稱號。

齊魯文壇編委會

文學顧問:

李木生  孫繼泉 

編     審:

       陳紅    張勇         

文字審核:

        張呈明           

主     編:

   唯美     

編輯部(一)

 副 主 編: 

曹秋芳 劉素萍

文編

路志豔

編輯部(二)

副主編

宋磊 賈向華

文編

蔡景玲

(特邀高級語文教師)

宣傳評論組:

汪玲

投稿微信:

jnswxh2017 

mlrsxd

投稿郵箱:

m13012655656@163.com

本期編輯:

劉素萍

·end·

相關焦點

  • 【「附院杯·人間自有真情在」徵文展示】山東微山◆宋高遠‖ 「徐大個」,淨遇好人!
    「齊魯文壇」濟寧市散文學會全國徵文活動唯一官方發布平臺「附院杯·人間自有真情在」徵文選登(88)  我見到「 徐大個」時,那是六年前的事了。那時我剛讀初二,放了暑假,正想著去哪裡玩。在醫學院退休後到巨野一家醫院做義工的爺爺突然告訴我:要帶我去他所在的醫院「體驗」生活。說實話,我是不願去的,因為爺爺管我太嚴,可是一到那裡我卻被爺爺給我介紹的「朋友」驚呆了! 兩米四八的個!可真是小腿也比我的腰粗!一個三人間的病房裡,只能容納他一個人,兩張床,躺不下他。
  • 【「附院杯·人間自有真情在」徵文展示】山東濟寧◆胡同秀作品 ‖ ​使命所在,不負時光不負卿
    「齊魯文壇」濟寧市散文學會全國徵文活動唯一官方發布平臺「附院杯·人間自有真情在」徵文選登(60)我期盼著弟弟不要有重要的事情,以免耽誤開車送我回去,慶幸的是,弟弟爽快得答應了,弟媳不放心,將年幼的侄子、侄女交給爸媽,一塊陪同,等車來到,我便鑽進了車裡面,催促著抓緊開車。在路上才了解到,弟弟聽到我要參加抗疫一線工作,萬分的支持,一路上不斷寬我的心,讓我不用擔心,家裡交給他,心裡不知不覺有點心酸與愧疚。
  • 【「附院杯·人間自有真情在」徵文展示】山東梁山◆李瑞華‖​母親
    其實這些天就這麼糾結著,想寫一篇關於媽媽的文章,但在題目上糾結了好久,最後還是以母親為題來寫吧。因為母親是偉大的,儘管我的母親只是一位很普通很普通的人。母親一生拉扯了我們姊妹六個,我有兩個哥哥,三個姐姐,我是老小。天下父母疼小兒。小時候母親也最稀罕我。
  • 人在囧途|人間自有真情在
    人間自有真情在 在電影裡,『人間自有真情在』這句話,是老闆用來嘲諷牛蛋的。他覺得牛蛋看不穿人心的險惡,很容易被人騙,因此才諷刺地對牛蛋說出這句話。影片中將戲劇化表現到了極致。一段回長沙的路,卻充滿了無數的波折。在這些波折中,老闆和牛蛋仿佛被命運開了個玩笑,兩人被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 【119】「我的父親母親」全國散文、詩歌有獎徵文大賽馬夏雅作品
    「我的父親母親」全國散文、詩歌有獎徵文大賽徵稿啟事       為了讓兒女們有機會表達對父母的感恩與或祝福,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早6點半文學微信公眾號決定從即日起與國內多家正規報刊聯合舉辦「我的父親母親」全國散文、詩歌有獎徵文大賽。
  • 孟晚舟在加拿大的一篇日記:人間自有真情在
    茲刊發如下: 昨天晚上,一封日本人的來信,在朋友圈內小小地刷屏,著實讓我溫暖了一把!還是那句說過無數遍的話,人間自有真情在,當自己遇到危難的時候,才知道曾經被這麼多的陌生人關愛著。保釋的那天,在法庭等著辦手續,律師跟我聊天說,有不少陌生人打電話到律師事務所,說願意用自己的財產為我擔保,即使他們根本不認識我,甚至他們不知道我,但是他們知道華為,他們認可華為,所以他們也願意相信我。我的律師說,他從業四十幾年,還從來沒見過,這樣願意為陌生人擔保的事。
  • 孟晚舟被保釋後的一篇日記:人間自有真情在
    孟晚舟日記全文:昨天晚上,一封日本人的來信,在朋友圈內小小地刷屏,著實讓我溫暖了一把!還是那句說過無數遍的話,人間自有真情在,當自己遇到危難的時候,才知道曾經被這麼多的陌生人關愛著。保釋的那天,在法庭等著辦手續,律師跟我聊天說,有不少陌生人打電話到律師事務所,說願意用自己的財產為我擔保,即使他們根本不認識我,甚至他們不知道我,但是他們知道華為,他們認可華為,所以他們也願意相信我。我的律師說,他從業四十幾年,還從來沒見過,這樣願意為陌生人擔保的事。聽著律師的這番話,我禁不住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不是為自己,而是為這麼多人願意相信我,願意信任我的陌生人。
  • 安徽樅陽整建制劃歸銅陵塵埃落定,桐城派文化傳承遭遇難題
    雖然官方尚未正式公布安徽樅陽是否將從安慶劃歸銅陵,但新近出版的安徽省地圖卻已明確標示出了樅陽縣的歸屬。樅陽縣在新編安徽地圖上已劃入銅陵市。 鳳凰安徽 圖《新編安徽省地圖冊(長江三角洲地區分省地圖冊系列)》,由山東省地圖出版社出版,北京聯興盛業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印刷,ISBN國際標準書號為978-7-5572-0095-4。
  • 【生活筆記】安徽 黃海霞‖夏有南瓜
    蔬菜呢,幾乎都是母親送到中學大門邊讓他帶回來的。雖深居小城,卻依舊可得鄉土的氣息。如此甚好!母親送的南瓜,在廚房裡擱了很久,最終是下了決心,讓它著以煙火味。南瓜圓扁,顏色深黃泛著淺青,母親是讓我炒南瓜絲吃。奈何它體形龐大,思量著還是以它來燒一盤南瓜粉蒸肉吧。上午九點的樣子,就把解凍的肉清洗切塊,灑少許的鹽,再加生抽,老抽,料酒,以筷子拌勻,醃製。南瓜從剖開,到去籽,到切成小塊,過程也不簡單。
  • 【交通杯徵文展示】王珊 |記住這條路
    【交通杯徵文展示】王珊 |記住這條路 2020-06-24 2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屆「微山湖酒」杯徵文大賽入圍作品展】李星作品 || 回鄉偶書(組詩)
    我的馬不在唐詩宋詞裡,不在元曲中。我的馬不在泛黃的書卷裡不在西風古道上,不在驛站中我的馬也不在天上,它潔白的衣裳一陣風就能吹散我的馬也不在今天也不在未來我的馬只在懷念裡,在遙遠的夢中一大塊復甦的草原,馳騁著我的馬
  • 安徽樅陽開展長江「十年禁漁」:拆除更換含江鮮等詞店招
    安徽樅陽開展長江「十年禁漁」:拆除更換含江鮮等詞店招 「我公司企業名稱已變更、新的店招馬上就會安裝上。」
  • 強降雨致安徽樅陽告急 返鄉海南武警戰士許修平連夜趕往災區
    近期,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安徽各地發布黃色報警信號,603座水庫超汛限水位。地處安徽中南部的樅陽縣,長河水位已高於縣城2米,形成「懸河」,大部分村莊被洪水圍困,樅陽告急。正在老家合肥休假的武警海南省總隊海口支隊上士許修平心急如焚。他和懷孕7個月的妻子商量後,連夜買火車票趕回了樅陽,主動報名加入了縣武裝部組織的抗洪搶險突擊隊。
  • 【239】「我的父親母親」全國散文、詩歌有獎徵文大賽黃學昆作品
    聽到這話哪一刻,我心裡深深感到了一種無言的震撼:平時面對困難永不退縮、表現堅強的父母親,在子女親情上是如此溫柔和容易受傷,甚至願意為之犧牲自己,這是可等之偉大!畢竟,無論子女長得多大、飛得多遠,始終還是父母的心頭肉、掌上寶。正可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天下兒女要好好珍惜的,是這份只有奉獻、不求回報的人間大愛!
  • 【「我的父親母親」徵文獲獎名單揭曉】
    這次徵文中,讓我再次回顧歷史的演變所帶給許許多多家族的悲痛,仿佛讓我親眼目睹了歷史的無情。我知道革命在不斷地前進,但是,曾經那些無辜的犧牲,曾經那些悲痛讓人無法抹平……。而我是帶著悲痛的心情讀完雷志勇老師的作品,他的父親也是在這次文化大革命中雷倒了。雖然「他留給我們的印象似乎有些模糊了,但他那不變的信仰和忠貞的信念,始終在激勵著後人奮發前行。」
  • 專題| 安徽樅陽洪災安置點的「後勤總管」們
    7月23日,樅陽的氣溫雖然只有26攝氏度,但悶熱潮溼,徐志勝的額頭上滲出大滴汗珠,襯衫後背也被汗水浸溼。可他來不及休息,安置點的其他工作人員等他開碰頭會,還要把當天了解到的群眾需要記錄下來……這又是一個不知道幾點才能休息的夜晚。
  • 首屆"銅鑼灣杯"孝文化徵文大賽獲獎作品公示
    點擊進入專題  荊楚網消息(記者羅偉)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共孝感市委、 孝感市人民政府、孝感學院等單位聯合舉辦的首屆「銅鑼灣杯」孝文化徵文大獎賽已落下帷幕。經過國內著名專家學者三審,共評出A組、B組學術論文、戲劇影視劇本、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等四類獲獎作品253篇。
  • 【交通杯徵文展示】​李淑君|走過羊腸小路 走向康莊大道
    【交通杯徵文展示】​李淑君|走過羊腸小路 走向康莊大道 2020-05-02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交通杯徵文展示】張軍|家鄉的路給我力量
    【交通杯徵文展示】張軍|家鄉的路給我力量 2020-05-07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交通杯徵文展示】高中紅 |路
    【交通杯徵文展示】高中紅 |路 2020-06-29 2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