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垣衰草野狐鳴,曾說是六郎派來的。千載難逢的烽煙鎖舊壘,三軍旗鼓殘破。」詩詞歌劇讚頌了楊家將無數,楊家英雄故事傳頌了千百年,代代相傳。將門府第,忠烈之後,每一次提到楊家將,相信每個人心中都充滿了激情。
前去山西旅遊時,在北邊的一個村子裡發現了一座宋代古墓,據附近村民說:這裡埋葬的是楊家將楊六郎。一般楊六郎指楊延昭,在對遼軍的戰鬥中,楊延昭威震邊庭,人們把楊延昭看守的遂城稱為鐵遂城。
山西原平市南頭村,村子裡大約有500多人,絕大多數自稱是楊家將的後代。根據村中家譜記載:楊氏一族,是由代縣鹿蹄澗楊氏明朝時遷至代縣,始祖為楊氏二十世祖楊彬。祠堂建成後,殿內供奉著兩宋楊家將的滿門忠烈先賢。
村裡一座楊家祠堂,始建年代不詳,祠堂內有碑刻: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重修。整個祠堂佔地約50餘畝,建築面積近2000平方米,包括正殿、過殿、東西配殿、東西廂房及下院祠堂,除祠堂門樓外,均為清代建築。因為門緊鎖,所以這次進不去了,留個遺憾為下次的旅行找個藉口。
村西還有一座千年古墓,當地人稱其為楊六郎墓。墓園在一片田地裡,冬天的莊稼都已經收割好了,可以輕易地找到封土堆。在封土上面,長著很多種酸棗,枝條上長著針狀的刺,走起來很不便。
雖然眼前一片荒蕪,到處是荒草,但據村民介紹:解放前夕,這裡有許多壯觀的建築,有石牌樓、石魚甬道、石豬、石羊、石馬、石人等。但是後來由於土地平整,加上墓地多處失竊,裡面的文物早已被洗劫一空,至今墓地上只剩下一隻石豬。石豬隱藏在荒草叢中,經過長期風雨的侵蝕,早已腐爛,殘缺不堪。
還有一個楊六郎的墓,在河南鞏義。所以這裡的六郎墓是真的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六郎病逝河北,終年五十七歲,葬於河南永昭陵。所以這兒的六郎墓,很有可能是偽造的。那麼為什麼當地的村民稱這座墓為六郎墓?這很可能是另一位宋代名將楊沂中的衣冠冢,南宋初年的名將,乾道二年(1166年),楊存中逝世,追封和王,諡號「武恭」。在封山育林區,到處都是深藏不露的盜洞。盜墓已成為中國文物保護進程中文物工作者的「公敵」之一,無數稀有之墓因此難現真容。再者,如今大刮古村、古鎮旅遊風潮,由大型旅遊開發機構列出所需名單,然後各地文物商人下鄉收購,甚至順帶偷竊,這已是常事。
那有沒有什麼古墓在你身邊被盜掘?請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