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漢唐歸來
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北魏孝文帝率步騎百餘萬從平城出發徵伐南齊,九月抵達洛陽。時值深秋,陰雨連綿,道路難行,將士疲敝。隨行的鮮卑貴族們扛不住了,以這樣的狀態去拼命就是送死啊。於是紛紛跪在孝文帝馬前,抱住馬腿苦苦哀求孝文帝停止南下。
孝文帝此次南徵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真正目的是遷都洛陽推行漢化改革。見時機成熟,孝文帝就做個順水人情,略有沉思的說道百萬大軍南下,豈能無功而返。這樣吧,南徵就先暫停,我們也不返回,就把都城遷到洛陽。鮮卑貴族雖然不情願,但好歹比送死強,遂定遷都大計。
北魏都城平城就是今天的大同,現在是遍地煤老闆,而在當時則是鮮卑貴族雲集之地。孝文帝時,自道武帝遷都平城已一百多年,鮮卑貴族在此地已經根深蒂固。平城本就胡漢雜居之地,漢族文化底蘊淺薄,大量鮮卑貴族的到來又使平城徹底的鮮卑化。在平城推行全盤漢化,那就是在沙子上遊泳,在沼澤裡跑馬,阻力重重,搞不好就深陷動亂泥潭。此外,北魏已經統一北方,平城地處偏遠,不利於控制中原腹地,且環境惡劣,北方柔然也時刻威脅著平城的安全。更為重要的是,孝文帝在推行漢化之前自己已經漢化,儒家大一統的思想已經深深紮根在孝文帝心中。他不會甘心偏居北方,做一個草原大單于式的部落首領。一統天下,成就秦皇漢武一樣的功績才是孝文帝的雄心所向。
遷都洛陽後,孝文帝全面推進漢化改革,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二月,孝文帝規定士民不得再穿胡服,一律穿漢服。太和十九年(495年)六月,孝文帝下令禁說胡語,一律說漢語。並正式發布詔令:「不得以北俗之語,言於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當月,孝文帝又發布詔令,規定遷到洛陽的鮮卑人,死後要葬在河南,不得還葬平城。於是,從代郡遷到洛陽的鮮卑人全都成為河南郡洛陽縣人。孝文帝又依據古代《周禮》中的制度,下詔去長尺,廢大鬥,改重秤,頒行全國。
太和十九年(495年)八月,洛陽金墉宮建成,詔令在洛陽城內設立國子學、太學、四門小學。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孝文帝下詔:「自代郡遷到洛陽的諸功臣舊族,姓或重複,都要更改。」於是,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改拔拔氏為長孫氏、達奚氏為奚氏、乙奚氏為叔孫氏、丘穆陵氏為穆氏、步六孤氏為陸氏、賀賴氏為賀氏、獨孤氏為劉氏、賀樓氏為樓氏、勿忸于氏為于氏、尉遲氏為尉氏,其餘所改,不可勝紀。為使鮮、漢兩族進一步融合,孝文帝還大力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
孝文帝的漢化改革觸動了鮮卑貴族利益,遭到重重阻力。太子元恂強烈抵制漢化,陰謀出奔平城,被孝文帝仗責,廢為庶人,囚禁於河陽無鼻城。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四月,孝文帝巡幸長安,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表,告發元恂又與左右謀反。孝文帝得報,急派鹹陽王禧與中書侍郎邢巒率人帶著毒酒趕赴河陽,逼令元恂自盡,時年十五歲。
在孝文帝漢化改革一千兩百多年後,俄國彼得大帝在西化改革過程也遭到了皇太子阿列克謝的強烈反對,最終也選擇了殺子以推進改革。彼得大帝的西化改革使俄羅斯擺脫了落後,成為世界強國,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又是為了什麼,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漢化。
漢化並不是一味的把胡人變成漢人,漢化的實質是互補性的融合,胡人改遊牧為農耕是漢化,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也是漢化,原來中原人是跪坐在地上,後來從胡人那裡學來了板凳椅子也是漢化。之所以叫漢化,是因為中原漢人所處的文明階段高於胡人,漢人文化在融合中佔據了主導地位。
漢化的本質是融合,漢化的目的是維持社會穩定發展,強國富民。說白了,漢化是一種通過文化融合達到政治穩定的一種手段,政治穩定才是漢化的根本動力。換句話說如果胡化能夠更好的維持社會穩定,那麼胡人統治者一定不會捨近求遠的搞漢化。事實上五胡亂華的初期胡人採取的就是胡化政策——胡漢分治。棄中原的州郡體制,將國民劃分為十萬落,用胡人擅長的部落制統治國家,任命胡人為部落管理者,壓迫漢人。但實行此法的前趙、後趙都極其短命。冉閔崛起後更是帶著被壓迫的漢人殺得胡人膽戰心驚,胡漢分治起源於野蠻,終結於血腥!
胡人是草原文明,本身就很不穩定,草原上隨便來一場乾旱或大雪,都足以使胡人人口銳減,為了生存,劫掠就成了首選。但是如果劫掠對象都被餓死、凍死完了,再強大的部落也只能等死。而中原的漢人則年年有餘,雖然有天災人禍,但農耕文明比草原文明富足的多。所以中原漢人就成了胡人眼中永不衰竭的財源。中原強大時他們乖乖內附乞食,中原混亂時,他們則趁機劫掠。可因為過多的劫掠,在草原上同樣的問題出現了,搶光了還能搶什麼?奴役漢人為自己種田織布呢?漢人有那麼多人,胡人才那麼點人,漢人會甘於做奴隸嗎?冉閔誅胡就是最直接的回答,一道誅胡令就把五胡之一的羯族殺成瀕危人種!
當時擺在進入中原胡人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回草原挨凍受餓,要麼學習漢人農耕,自給自足。於是在經濟層面上的漢化就展開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胡人由遊牧轉向農耕以後,政治文化上漢化也勢在必行。此外,胡人在草原上野蠻劫掠鬥爭,信奉強者為王,為了統治大權大開殺戒,因此中原王朝面對北方胡人時除了派兵討伐,挑撥內鬥也成了打擊胡人的主要手段。胡人入主中原以後,在權力的誘惑下,必然想像中原王朝那樣完成中央集權,並用儒學來束縛規範群臣,以使子孫長治久安。搞明白這些以後,我們就很容易了解為什麼孝文帝非要漢化了。
作者:漢唐歸來,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版權聲明: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