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追求極致釉色之美的瓷器-南宋粉青釉

2021-01-18 樣子收藏

粉青釉色首創於南宋龍泉窯,粉青釉創燒之初就風行一時,風靡了1000多年,成為龍泉青釉瓷器的代表而經久不衰。

南宋龍泉窯粉青釉折沿洗

南宋龍泉窯粉青釉折沿洗洗口呈圓形板沿,腹較深,坦底。內外施青釉,光素無紋。龍泉窯是中國青瓷史上的瑰寶,自宋代一經興起,就憑藉其肥美的釉汁和優雅的形態稱絕於世。創燒出粉青、梅子青兩種釉色,代表著我國青釉瓷器燒制的最高水平。

粉青釉工藝

粉青釉以鐵為呈色劑並含有少量的錳、鈦,在生胎上掛石灰鹼釉經過1180℃—1230℃的高溫還原焰燒造而成。

南宋龍泉窯粉青釉蓮瓣碗

南宋龍泉窯粉青釉蓮瓣碗口徑16cm高7cm底徑4.8cm。圓口,口以下漸收,尖底,深腹,圈足。細密的蓮瓣,如水般淡雅柔和的綠釉。這類廣口小圈足的蓮瓣碗是南宋龍泉窯的常見造型。

粉青釉釉色之美

粉青釉青釉瓷器的一種,南宋時的龍泉青瓷特別講究釉的色調,注重釉色之美。南宋粉青釉呈粉潤的青綠色,青中泛藍,藍中含青,如半透明的青玉,因而備受瓷器收藏者喜愛。

粉青釉瓷器特點

1.南宋時的龍泉青瓷追求釉色極致,所以出現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粉青釉瓷器,這是對美的追求探索才會創燒出極致的釉色瓷器。南宋粉青釉瓷器釉色瑩潤古樸,釉色青綠之中顯粉白,猶如和田青玉。2. 南宋龍泉粉青釉瓷器一般胎體都比較厚重。3.南宋龍泉粉青釉瓷器胎色灰白。4.南宋龍泉粉青釉瓷器一般都有硃砂底,因為龍泉窯瓷器含鐵量高,瓷胚中的鐵元素緩慢的逸出,在露胎的地方就會形成火石紅。

龍泉窯粉青釉五管瓶 高20.5釐米、口徑7.5釐米、底徑9.3釐米。淺盤口,高頸,頸至肩部置數周凸弦紋,肩部聳起五個筒形短管,長腹微鼓,脛漸收,圈足。胎質堅硬滿施粉青釉。器口呈褐色,底露灰色胎。

5.南宋龍泉粉青釉瓷器施釉都普遍比較厚,當然也有薄釉,所以形成了開片大小不一的現象。

粉青釉開片大小鑑別

粉青釉為什麼有的開大片,有的開小片怎麼區別?粉青釉釉層普遍肥厚,釉面多有開片,一般粉青釉釉層厚的瓷器就開大塊,帶有冰裂紋;粉青釉釉較薄的瓷器開小片。

相關焦點

  • 龍泉青釉
    從受歡迎的宋瓷釉色中有著明顯的審美傾向,五大名窯官窯、汝窯、哥窯、定窯、鈞窯,其中四窯燒造的瓷器釉色是素淨淡雅的顏色。龍泉窯到北宋晚期已經完成吸收、學習其他窯瓷的基礎成長期,開始步入成熟期。以玉為本,以青為基,發展青瓷釉色的工藝,成功燒造出翠青如玉的梅子青釉和晶瑩豐潤粉青釉,便標誌自身體系、風格的塑成,奠定了龍泉窯系在青瓷史的地位。
  • 南宋瓷器之美-官窯雙耳六方瓶
    官窯瓷器分為北宋和南宋,南宋官窯瓷既繼承了北宋官窯、河南汝官窯等北方名窯的造型端莊簡樸、釉質渾厚的特點,又吸收了南方越窯、龍泉窯等名窯的薄胎厚釉,釉面瑩徹,造型精巧之精華。北藝南技的結合,創造了我國青瓷史上的頂峰。但南宋皇朝覆滅後,官窯被毀,工匠失散。
  • 簡單才是最美:「冷瓷器」受熱捧,近年天價單色釉瓷器大盤點!
    單色釉被認為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萬物由簡至繁,由繁歸簡,賞瓷器如此,看一色千秋,萬彩歸一。桃花的粉,初陽的紅,翡翠的綠,深海的藍……至純至簡,歸於本真,最為純粹的美。 中國瓷器的釉彩始於單色釉。但是在唐代以前,單色釉的燒制工藝一般。
  • 2020西泠秋拍:重要瓷器專場部分宋元瓷器精賞!
    宋人,樸,樸中帶幾分富足宋瓷,美,美中帶幾分拙意如果說盛唐審美表現出一種雄壯豪邁,金戈鐵馬之勢。那麼宋代審美則展現出閒適淡雅,細膩柔美的文人之態。將這種自然風韻之美,發揮到了極致的就是 —— 宋瓷。1月15日  B廳(掃碼查看 本場圖錄)宋代美學歷千年,宋瓷之集片羽吉光,窺宋人雅趣之一二 :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文人雅士案頭置一爐,或一盞、一盤、一瓶、一洗人與器合,兩看不厭
  • 歷代龍泉窯瓷器賞析
    宋龍泉窯梅子青三足爐-底    南宋以後青瓷質量有了顯著提高,燒成功粉青,梅子青等青翠嬌豔的釉色。    宋龍泉窯青釉鳳耳瓶    宋龍泉窯青釉鳳耳瓶-底    元代龍泉窯瓷器的特點是造型大多胎體厚重,質量不如南宋,胎質粗糙,釉面光亮者多,溫潤如玉者少,裝飾技法上有劃花、印花、貼花、堆花、鏤刻、點彩等。
  • 色出天青,釉成開片,宋瓷之美,叫獨特
    「雨過天晴雲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簡簡單單兩句詩,卻道盡了汝窯青瓷的色澤之美。這種煙雨過後的天空之青,不僅打動了宋徽宗溼潤的藝術心靈,使其下旨燒制天青之瓷,也開啟了中國的瓷器時代,造就了瓷器美學的巔峰。陶瓷,歷來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代表。就連瓷器的英文單詞China,在國際語言中都是「中國」的代稱,可見其聯繫之緊密。
  • 古韻雅器——探究宋瓷極致之美
    本場重器頻出,最為矚目的是一件關善明、仇焱之、趙從衍等著名收藏家舊藏的南宋官窯洗,宋代雅器,形簡約、色樸素,盡現絕藝精工。宋物賞鑑,不受中國藝文之限,卻與中外傳統經典美學相通,縱歷滄桑,依然耐看,更顯古韻之美。藝狐君為您全景展現該場16件拍品,請您鑑賞。
  • 極品巔峰之作!宋末元初龍泉窯粉青釉梨式執壺鑑賞
    ,可見大英博物館的專家已經被這把執壺所展現出來震撼人心的藝術之美深深的徵服了。這三把執壺的釉色通體一色,呈現出乳濁具有玉質感的美麗粉青釉色。執壺器型直口,口下漸豐、垂腹、一側置長流,另外一側置曲柄,蓋子上有圓拱形鈕,器型線條流暢,收放有度,造型優美端莊,壺型就猶如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一般美麗動人,這體現了元初龍泉大窯工匠們極高的藝術修養和審美境界。
  • 瓷器之魅力,五彩斑斕的顏色釉!
    我國的瓷器傳承千年,其釉彩增輝,極具美感,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傳承千年的各類釉色,讓大家欣賞一下古玩瓷器的動人之美!釉是依附在瓷器坯體表面上的連續玻璃質層,在釉料中所含金屬元素、燒成溫度和火焰氣氛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燒出不同的色彩。
  • 青翠之間宋代龍泉窯瓷器風格嬗變
    宋代龍泉窯瓷器的風格特徵宋代初期,龍泉地區生產的瓷器風格特徵與越窯產品有許多相同之處。越窯青瓷產品從五代時期開始出現簡單的劃花裝飾,這在吳越國王室等墓葬的出土物中可以得到印證。整體上,此時期龍泉窯瓷器風格面貌較為複雜多樣,且厚釉開始出現,這是這一時期與之前相比最明顯的差異(結合龍泉窯紀年瓷器進行分類、對比後,可以判定龍泉窯開始生產厚釉產品的時間不早於南宋紹熙年間)。依據器物自身釉色、釉質、胎體、器形、紋飾等方面的差異,可將此時期再細分為兩個發展階段。
  • 龍泉窯之美
    南宋時期龍泉窯得到空前的發展,龍泉青瓷進入鼎盛時期。這時,曾在唐和五代盛極一時的越窯青瓷業已凋零,唯有龍泉青瓷質量顯著提高,馳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色就是在南宋龍泉窯中燒製成功並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頂峰。
  • 瓷器中的「病態美」——斷紋瓷器,又叫「開片」
    宋 哥窯青釉魚耳爐為了滿足人們的藝術追求,歷史上包括哥窯、定窯、郎窯以及景德鎮等在內的歷代名窯爭相研製出了「人為開片」的方法。宋 哥窯青釉葵瓣口盤宋 哥窯青釉海棠式花盆人們開始把瓷器「開片」當成美是在宋朝,宋朝對於中國歷史來講是「殘缺」的,沒有完成九州一統,到了南宋又丟了半壁江山……宋朝的這種現象可能也影響到了人們當時的審美,對於「殘缺」的事物有 「特殊」喜好。
  • 2020香港春拍「瓷器類」TOP10榜單
    相關資料  梅瓶素樸無紋,器形豐腴俏美,釉色明潤,幾近無瑕,龍泉窯佳品之代表,當屬明初官作一類。  巧採花葉為形之瓷器於清初備受青睞,常不足方寸,以添文士案頭清韻。此盤碩瓣堆棧,拱繞蓮蓬,天青釉色清揚柔婉,更增寧謐謙和之氣,尤合蓮花寓意。蓮,或稱荷,與佛教頗有淵源,可喻清淨、正直乃至徹悟。蓮出淤泥而不染,象徵靈魂衝破塵世輪迴,終獲正覺。
  • 南宋官窯膽瓶成交價達1272萬!
    據武德推論(《Chinese Glazes: Their Origins, Chemistry and Recreation》,倫敦,1999年,頁87),「哥瓷與官瓷或許為同一窰址同時所造,僅因龍窰中常見的燒造氣氛、溫度及冷卻速度之差異,繼而產生釉色之自然變化。」此式四方倭角,葵口雅緻器形,為南宋特有。
  • 細說清代瓷器(三)康熙獨步天下的單色釉
    正如有人所說:「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道深深的谷壑,隔開了視線,直到『宋人』離開轉身的那一瞬間,才再次看到了祖先的微笑……」所以,康熙看重「一道釉」絕非偶然。其實,在明代晚期,御窯廠即已關閉,而在此之前,一些釉色已經失傳,而到了康熙十九年以後,御窯廠就大規模地生產,並十分注重一道釉的製作,所以,單色釉才是康熙成就最高的瓷器。
  • 南宋官窯拍出1272萬天價,香港蘇富比高古瓷成交記錄!
    7/8 英寸來源傳英國私人收藏相關資料南宋官窰,窰址位於今中國浙江省杭州,沿北宋舊制而設,專燒宮廷用器,例如官窰開片釉器,乃瓷匠巧創供御,歷代傳頌,堪稱中國瓷器遺珍之精萃。足底青釉流敞,黑褐胎骨若隱還現,釉色更顯層次、形添沉穩。本品器形簡約,同類官窰瓷瓶僅一例在錄,1952年上海青浦縣重固鎮任氏墓出土,現藏上海博物館,見《貴似晨星—清宮傳世12至14世紀青瓷特展》圖錄,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2016年,圖版165,同錄一件龍泉青釉例,編號II-47。
  • 微講堂 | 唯美的開片:宋代官窯瓷器
    宋官窯的典型特徵是迷幻,冥炫的釉色。官窯的釉色不像汝窯那樣具有恆定的標準和統一性,天青釉色在早期官窯中隱約可見。但後來逐漸擺脫汝窯的影響,器形不斷增加,釉色也變得更加「多姿多彩」,粉青、灰青、米黃、翠綠、月白等等,比汝窯更加活潑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