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場線上放映 | 蕭士塔高維奇背後的荒誕與狂想

2021-02-11 劇場摩天輪

各位好,這裡是楊小亂的劇場摩天輪。

今天繼續為大家推薦一部即將推出的線上放映作品,是由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放出的,由被林懷民先生譽為「最厲害的華人編舞家」的黎海寧編舞的作品《證言》(國內譯名《蕭士塔高維奇密碼》),主演是香港著名的戲劇演員李鎮洲,所講述的是前蘇聯的史達林統治時期,著名音樂家蕭士塔高維奇是如何應對政治的強權的。將於明天,也就是7月24日晚上19:30直播,有內地的欣賞渠道,同時大家也可以去城市當代舞蹈團的YouTube官方頻道觀看。

這部作品首演於2006年,並且在2007年曾參加過廣東現代舞周來廣州上演,此次放映的是2006年的首演版。本身這部作品有較強的敘事性,除了舞蹈外,也有較強的音樂、戲劇元素,所以也很適合對現代舞不是很熟悉的朋友在了解時代及人物背景後放心服用。

下面是城市當代舞蹈團官方的介紹以及藝評人周凡夫先生的文章,大家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經典重現——黎海寧作品《證言》
俄國革命音樂家蕭斯達高維契背後的荒誕與狂想

華人編舞家黎海寧與香港重量級舞臺演員李鎮洲一同解構前蘇聯時期著名作曲家蕭斯達高維契音符密碼。「CCDC藝術頻道」將於7月24日晚上7:30,在線放映黎海寧經典作品《證言》。

國內譯名《蕭士塔高維奇密碼》

掃碼觀看在線直播
7月24日19:30
記得調好鬧鐘噢!

當代音樂的先行者蕭斯達高維契是樂壇的精神領袖,卻遭遇獨裁者史太林的狠批及排擠,一夜間由備受推崇的音樂界才子淪為政權打壓下的人民公敵,但他不甘屈服於強權,在消極的妥協表象下陽奉陰違,在往後的作品中布下一個個謎語,隱藏對政治打壓的不滿、無奈及反抗。

從備受爭議的蕭斯達高維契回憶錄《證言》出發,黎海寧糅合舞蹈、音樂、劇場及電影元素,以多變出彩的舞臺意象將蕭氏樂章的詩意及現實的殘酷巧妙融合。戲劇大師李鎮洲擔綱演出,一時化身在生活壓力中痛苦掙扎的音樂大師,一時變身差利卓別靈式默片中的詼諧角色以及莎士比亞筆下的悲劇人物,穿梭於電影、舞臺、虛幻與現實之間。是次放映為2006年首演版本更有鋼琴家羅乃新、小提琴家梁建楓及大提琴家蘇千芳組成的三重奏現場演奏,萬勿錯過!

《證言》首演於2006年,2007年巡演至廣州「廣東現代舞周」。在2017年的「香港城市當代舞蹈節」上,重演版《證言》為舞蹈節拉開序幕。

城市當代舞蹈節2017開幕演出宣傳片

掃碼觀看在線直播
7月24日19:30
記得調好鬧鐘噢!

【節目表】
2020年7月24日 
19:30 黎海寧作品《證言》

更多精彩節目稍後公布

——周凡夫 
(寫於2018年3月)

去年十一月間在香港舉行的城市當代舞蹈節的開幕節目《證言》(Testimony),與香港藝術節開幕帶來施普克的《安娜.卡列妮娜》,同樣從文學作品轉化而來,同樣採用了「並貼」的音樂,也用上現代的錄像來配合,但在舞臺上展示出來的卻是很不一樣的感受。

從1979年10月在紐約出版的《證言》,到2006年黎海寧獲獎的同名舞臺作品,相距二十七年,而筆者到去年十一月再搬上葵青劇院舞臺(11月21日)時,才得以觀賞,該製作能贏得2007年香港舞蹈年獎,於獲獎十年後來看,仍確是實至名歸,這在於黎海寧能借著《證言》中的內容,借著書中的主人翁,被視為是二十世紀蘇聯時期的偉大作曲家蕭斯達高維契(Shostakovich 1906—1975)的音樂作品作為骨架,但加上黑白錄像、戲劇文本念白,和劇場元素等,並特別邀來著名演員李鎮洲,結合城市當代舞蹈團的一群男女舞者,在加上面具,充滿象徵性的服裝,富有張力感的舞蹈編排下,呈現出創作者黎海寧透過《證言》這本有如炸彈投擲到歐美世界,引發當年蘇聯強烈反彈的回憶錄,老蕭的傳記,對這位偉大作曲家的人生的了解,並由此引申出她個人對現實世界觀察的結果。


可以說,這個製作中的眾多元素雖來自《證言》,但能引發觀眾的心靈產生震動,卻是因為舞臺上展現的意象,帶出的氛圍,處處讓人聯想到現實的世界,非僅是誕生的2006年,而是當下觀眾所處的時空。

緊扣《證言》內容進入心靈

黎海寧捨棄了老蕭充滿高能量的交響曲,整個作品分成兩部份,開場李鎮洲黑白錄像採用的是美國百老匯作曲家文森.尤曼斯(Vincent Youmans,1898-1946)相對輕鬆的1950年電影音樂《雙人茶會》(Tea for Two),將時光倒流回老蕭的歷史歲月;作為演出骨幹的音樂便是老蕭的兩部室樂作品,先採用E小調第二鋼琴三重奏作品67,合共長約四十五分鐘的四個不同速度的樂章音樂,編排出四個不同場景的舞蹈;中場休息後的第二部份,則採用了老蕭的室內交響樂作品110a,長約廿五分鐘的五個樂章,成為五段較緊湊的場景。用作結束的尾聲「終章」,則選用了老蕭以俄羅斯詩人戲劇家亞歷山大布洛克(Alexander Blok,1880-1921)的詩詞譜成的「七首歌曲」作品127的第三首。

也就是說,轉化成舞蹈的《證言》完全捨棄了老蕭最為人熟知,充滿官能性,刺激性音響的交響曲,採用了一般觀眾陌生得多,更為內在,緊密的室樂聲音的作品;這不僅能讓觀眾更能專注到舞蹈所傳達的情感,更能感受到李鎮洲所扮演的角色,在老蕭以外,有時仿如變成了莎士比亞,甚至是莎翁下的哈姆雷特王子、李爾王。

在演出中,除了引用了1936年1月28日《真理報》批判老蕭音樂的社論《混亂代替音樂》的片段,和老蕭1960年7月19日寫給他的老朋友,亦是他的秘書,俄羅斯作家薩克.格利克曼(I. Glikman,1911-2003)函件內容的選段;更重要的是還引用了《哈姆雷特》和《李爾王》中的文本,這可是在《證言》中一再用以展示老蕭生前處境的「比諭」。在《證言》中便記下了1949年他來到紐約,可是他沉默寡言,鬱郁不歡,香菸不離手,對西方記者的訪問,表現得非常不合作,媒體便無情地挖苦他、攻擊他,後來他對這次紐約行這樣說「那次旅行對我為害不淺,我要回答一些愚蠢問題,又不能多說話,他們卻將此弄成天大的新聞,我當時所想的只是,還能活多久呢?」 他在生死關頭,別人卻認為他矯情做作,傲慢無禮。

在《證言》中,老蕭又以哈姆雷特來比喻自己﹕「我特別被哈姆雷特(Hamlet)與羅森庫茲(Rosenkrautz),及古登斯坦(Guildenstern)的對話感動,哈姆雷特說,他不是根笛子,他不許拿他當笛子吹。那真是精彩的一段。以他來說是容易的,畢竟他是個王子。如果他不是的話,他們將會把他擺布得頭暈目眩。」

老蕭還把他自己比做「李爾王」(King Lear)﹕「在我看來,重要的是,悲慘的李爾王,對他自己的幻象的破碎。不,不是破碎。破碎只是一剎那間的事,然後就過去了,那並不能造成悲劇。那並不能扣人心弦。可是看著幻象慢慢地,一點點地被捏破—那卻是另一回事,那是痛苦、恐怖的過程。」


蕭斯達高維契形容他自己,與哈姆雷特及李爾王一樣,是一個對自己失去自我的人物,是一個被捏碎了與絕望了的角色。他只是隨著時間的推動,渡過一個又一個漫無亮光的日子。」

可以說,這幾段緊折著老蕭回憶錄的文本,結合著音樂、舞蹈和劇場元素,為觀眾帶來的並不是即時性的官能性刺激,而是慢慢地、自然地進入到觀眾心靈中去,令人內心感到的無形震動,這可是有好一段日子已未有過的心靈觸動了,這亦正是蘊含了一段日子,到現在仍不能不將之寫出來的一個重要因素。

劇照攝影:Ringo Chan

相關焦點

  • 直播預定|黎海寧經典舞劇《證言》復現蕭士塔高維奇在權力陰影下的一生
    經典重現黎海寧作品《證言》俄國革命音樂家蕭士塔高維奇背後的荒誕與狂想華人編舞家黎海寧與香港重量級舞臺演員李鎮洲一同解構前蘇聯時期著名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音符密碼「CCDC藝術頻道」將於7月24日晚上7:30,在線放映黎海寧經典作品《證言》(內地曾用名為《蕭士塔高維奇密碼》)。掃碼觀看在線直播7月24日19:30記得調好鬧鐘噢!
  • 線上線下花式聯動,看愛奇藝電影如何打造網際網路觀影「狂想曲」?
    其中,王菲在「唱遊大世界」演唱會上對《波西米亞狂想曲》的空靈演繹,更是引發了微博上各位大V以及網友的瘋轉。   線下聯動新血街區 打造「狂想」電影院  深度體驗營銷喚醒大眾情懷  除了線上的致敬,愛奇藝電影也沒忘在線下「搞事情」。
  • 北影節線上展映片單公布 部分影片線上只放映一場
    1905電影網訊 8月18日,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公布線上展映片單,線上展映單元將於8月21日至9月22日舉辦。在線上展映中,驚喜首映、官方推薦與北京民族電影展三個主題單元共匯聚包括《希望溝壑》《春江水暖》《海蓮娜:畫布人生》等多部佳作,其中更有不少影片,都是首次與觀眾在線上見面。
  • 《波西米亞狂想曲》全國藝術電影聯盟專線放映!
    在剛剛過去的91屆奧斯卡金像獎上《波西米亞狂想曲》一舉斬獲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音效剪輯4項重量級大獎目前確定引進內地>定檔3月22日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發行也就是說不是所有影城都能看但在任意一家UME影城可以看到【全國UME影城中有47家都是藝術電影放映加盟影院】
  • 6.29-7.5|線上放映陸續停止,本周《漢密爾頓》強勢續命
    雖然英美劇院還沒有開門,但在疫期迄今15期線上劇目推薦裡提供了大量放映劇目的歐陸劇院有不少已經恢復,或者隆重宣布下一個演出季內容。
  • 線上線下如何平衡? 北影節春季在線影展提供新思路
    彈幕助威   線上展映熱鬧不輸線下   本次北影節春季在線影展共向觀眾提供了32部影片,共分「光影書寫」「音浪狂想」「女性瞬間」「熱帶季風」「浪潮上岸」5個展映單元。昨日下午,羊城晚報記者隨機打開一部「音浪狂想」主題的影展片《波西米亞狂想曲》,便發現了一層厚厚的彈幕——人們正對該片進行激烈探討,熱鬧程度絲毫不亞於線下展映。   限時限量   自設門檻為線下留餘地   新片是影展對觀眾最具吸引力的噱頭。
  • 《波西米亞狂想曲》上線愛奇藝的背後,會是視頻平臺「新玩法」的開始嗎?
    《波西米亞狂想曲》在頒獎之前就被愛奇藝鎖定為「全網獨播」。除了互動預告片,愛奇藝還在西安草莓音樂節Young Blood新血街區,專門為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打造了一個線下景觀。最終,電影在6月2日的18點41分上線。而18點41分,是1985年皇后樂隊參與援助衣索比亞饑荒的全明星陣容演出登臺的高光時刻。
  • 第九屆香港主題電影展北京站開幕,黃百鳴與觀眾線上交流
    影展場外一場疫情,讓2020年變得比往年艱難一些。由黃百鳴編劇、曾志偉執導的《最佳拍檔》作為香港主題電影展北京站的開幕影片亮相,黃百鳴也通過線上互動的方式與影迷朋友們進行交流。黃百鳴在線上與觀眾交流。本次影展,北京站將選擇其中的七部作品進行放映。除開幕式活動和影片聯映外,第九屆香港主題電影展北京站依舊有諸多看點。
  • 線上放映 | Archigram城市-就是Archigram!
    與M+ 合辦2020年11月13日(星期五)香港時間晚上7時30分至9時30分線上放映《Archigram 1967》(1967)《Archigram Opera》(1972)活動透過《Archigram 1967》(1967)及《Archigram Opera》(1972)的放映重新介紹Archigram的創作實踐。
  • 聽蕭士塔高維奇,讓人心顫!
    在蘇聯時期,蘇維埃向世人獻上了兩位偉大的作曲家,一位是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另一位就是德米特裡·蕭士塔高維奇,今天是蕭士塔高維奇44周年冥辰,謹以此文以表紀念!
  • 「走進視界」線上電影放映第十一期
    為了豐富和滿足視障讀者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他們的知識水平和生活品質,通遼市圖書館為視障讀者推出「走進視界」線上電影放映活動。讓我們利用無障礙電影,為視障讀者構築一條文化上的盲道。賽車手阿浪(鄧超 飾)一直對父親(彭于晏 飾)反對自己的賽車事業耿耿於懷,在向父親證明自己的過程中,阿浪卻意外捲入了一場奇妙的冒險。他在這段經歷中結識了一群兄弟好友,一同闖過許多奇幻的經歷,也對自己的身世有了更多的了解。
  • 《無名之輩》:生活本就是一場永不落幕的荒誕喜劇
    11月的大銀幕上,最為璀璨奪目的一匹黑馬當之無愧是《無名之輩》。該片是由饒曉志執導的荒誕喜劇,由陳建斌 、任素汐、 潘斌龍、 章宇、王硯輝、九孔等主演。上映八日,就蟬聯了八日的單日票房冠軍,並交出了2.5億票房的成績單,一舉擊敗了《毒液》、《憨豆特工3》等好萊塢作品。口碑上,它在豆瓣獲得了8.2的高分,主演任素汐更是被網友誇讚為「有的人,坐著演戲就能封神!」。
  • 學術放映 | 《鐵皮鼓》:荒誕的意象,真實的世界
    電影中的許多文化背景都涉及到但澤——這個在196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生存了21年的自由市。   本周放映的《鐵皮鼓》就從但澤這塊是非之地開始。他稱從年輕時至今,有一點始終未變的是一直在尋找大師們,向他們學習,「我就像一個銷售員一樣,一旦聯繫上,就窮追不捨。」
  • ...裡卡爾多·穆蒂|蕭士塔高維奇|卡爾·伊利亞斯博格|第七交響曲|...
    卡爾多·穆蒂今年將年滿80的指揮大師裡卡爾多·穆蒂也許並沒有意識到,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冥冥中將他與歷史上另一場人類劫難聯繫到了一起。近80年前的1941年12月27日,也就是卡爾多·穆蒂出生的那年,蘇聯音樂家蕭士塔高維奇在當時極端惡劣和困苦的戰爭環境下,在古比雪夫完成了《第七交響曲》,並把作品題獻給被圍困的列寧格勒,後稱《列寧格勒交響曲》。
  • 長沙66號放映室第61期 | 年度神片《海面上漂過的獎盃》
    並且,這次的放映其實也挺有些來之不易的,是六城放映小組跟導演磕了很久才最終成行的,機會很難得,《海面上漂過的獎盃》目前餘票也已不多,感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錯過了,再見就不知要等到何時了。本周六下午15點,等你一起走進這個黑色荒誕的影像世界。
  • 選曲推薦 | 蕭士塔高維奇《機器娃娃》
    德米特裡·蕭士塔高維奇於1906年出生在聖彼得堡。他求學於本地的音樂學院,憑著驚人的天賦獲得長輩和老師們的欽佩,並直到他寫下他的第一部交響曲之後。1927年,作為一名鋼琴家,他榮獲華沙蕭邦鋼琴大賽頭獎。隨後,他受邀創作一部紀念十月革命的交響樂,並就此正式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終其一生,蕭士塔高維奇始終身處祖國的政治和社會圈中,也因此經歷了從榮耀到失寵的起起落落。
  • 蕭士塔高維奇:音樂界的哈利·波特——SALT鹽哥(林朝陽)訪談
    Salt鹽哥:其實這種預設沒有太大的意義,熟悉蘇聯和俄羅斯顯得更重要,好音樂的背後總是一層又一層藏著感慨,像提拉米蘇一樣。易經明:您覺得蕭士塔高維奇是酒鬼麼?‍易經明:您覺得從老柴到格拉祖諾夫再到蕭士塔高維奇,是怎麼從那麼華美的旋律衍化成這副模樣?Salt鹽哥:衝突與壓抑。在音樂上蕭士塔高維奇真的是沒有他做不到的事情,他就是哈利·波特,是被魔王控制的受難的哈利·波特。
  • [歐美]大尺度重口味零刪減《黑店狂想曲》這片居然沒被禁
    《黑店狂想曲》一個虛構的年代背景,經濟蕭條,人人自危
  • 「音浪俱樂部」LABUBU主題展杭州站首發曲暖狂想集三重奏
    11月21日-12月31日期間,凱德全國16個座城市的43家購物中心聯動,直播馬拉松、重磅IP展、漢服體驗館、快閃店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和驚喜福利貫穿線上線下,開啟為期41天的超長狂歡。
  • 蕭士塔高維奇《第二圓舞曲》
    作者介紹蕭士塔高維奇( Dmitri Shostakovich, 1906~ 1975 ) ,這位公元 1906 年出生的俄國作曲家一生創作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