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很多人從小被比到大。「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比我們更優秀,更有出息,更成功。
小時候,比成績,「你看人家XX這次考了100分,你才99!」
高考了,比學校,「人家考上了985,出來找工作不發愁,你這個上出來還不知道能找個什麼工作!」
工作了,比工資,「人家XX一年好幾十萬,你幹好幾年才頂人家一年。」
結婚了,比老公,「人家XX嫁得離家又近,條件又好,你嫁這麼遠,家裡又沒錢!」
有了娃,又開始了,「別人三個月就會翻身了,咱們五個月了還不會!」
……
每天聽著這些,真的要喘不過氣來,爸爸媽媽,求求你們,不要再比較了!
也許你們覺得比較更能激勵孩子,但,你們有沒有想過,每天這樣比來比去,對孩子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01 被比較的孩子只想贏,無法接受失敗。
經常被比較的孩子,會認為必須贏過別人,自己才是優秀的,才會得到表揚,受到關注。這種「比較」的思想也會在他的內心根深蒂固,隨時隨地都要跟別人比,而且必須比別人好。
玩遊戲,必須贏;考試,必須比別人分數高;工作了,單位必須高大上;生了娃,必須比別人的先會說話……
如果輸了,就會產生強烈的心理落差,或發脾氣,或憋在心裡,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宣洩方式,很可能傷人傷己。
02 被比較的孩子很自卑,覺得不如別人。
經常聽父母誇別人家的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他們會在內心一遍遍地暗示自己「我就是沒有XX好看,我學習不如XX,我工作不如XX,我哪裡都比不上別人,我太差了……」。
久而久之,被比較的孩子總是在否定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
於是,他會放棄自己,對生活失去希望。
因為,無論他如何努力,總也趕不上那個「人家」。
03 被比較的孩子很敏感,喜歡嫉妒別人。
常常被比較的孩子,會逐漸對別的孩子產生敵意,從而發展成嫉妒心理。
嫉妒,不僅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還會進一步造成其心理的扭曲。見不得別人好,不認可他人的努力,甚至因為嫉妒而出現傷害別人的行為。
被比較著長大的孩子太累了。他們一直在奔跑,一邊努力地找尋自己,一邊全力地超越著他人。而最終往往精疲力盡,丟失自我!
所以,爸爸媽媽們,請不要再拿孩子跟別人比較!
告訴孩子:你就是你!是獨一無二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