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這個溫情的故事,早在2004年就被改編成了電影《導盲犬小Q》(小林薰主演),其中的溫暖感動也讓很多人記住了這隻聰明而又忠誠的導盲犬,如今中國的翻拍除了再次把感動帶給觀眾,整部電影最大的意義在於讓更多的中國人了解到身邊盲人朋友的生活現狀。作品的社會意義遠遠大於藝術價值。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在大概有約1400萬盲人朋友,也就是說大概每200人中,就會有一位盲人,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卻很少能見到盲人外出,這是為什麼呢?最直接也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城市規劃並沒有把盲人考慮在內。我看完電影之後仔細觀察了一下我所在城市的盲道,發現這條盲人的「生命線」多次出現雜物堆積、停放車輛的現象,在網絡上搜了一下各個城市的盲道照片,更是觸目驚心。電影中的李寶庭是幸運的,因為他遇見了導盲犬小Q ,找到了可以為自己指路的眼睛,可是中國還有上千萬盲人朋友可能終其一生都沒有辦法遇見適合自己的導盲犬,只能在黑暗中克服恐懼摸索著過完一生。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一群人的力量聚集在一起足以積沙成塔,我希望看完《小Q》的你能和我一樣行動起來,關愛身邊的盲人朋友,清理盲道上的障礙物,讓每一個盲人朋友都能放心的走在藍天下。(評論來自搜狐-電影評論《你被《小Q》看哭、被任達華感動,但你看懂電影背後的意義了嗎?》)盲道上空蕩蕩的下水井,普通人一不注意還有摔倒的可能,更何況是失去了觀察力的盲人?再看這塊牌子,剛好能夠讓探知障礙物的盲杖順利通過,卻能讓毫無所覺的盲人朋友受到一次重擊。
「不走尋常路」的綠化樹木,直接能讓直線行走的盲人朋友瞬間失去方向和感知能力。
找不到停車位的人還會在盲道上亂停亂放,讓本來就出行不便的盲人朋友更加恐懼出門。一開始懷著忐忑的心情去看這部任達華主演的電影《小Q》,畢竟就目前國內電影市場來看,以寵物為主題的電影,一般口碑都不怎麼樣,更何況《小Q》還有點「忠犬八公」的味道。但是看完整部電影,完全被吸引,因為這部電影真的太好哭了。淚點一:小Q被趕出家門,大雨天躲在車子下看窗
小Q被安排去了李寶庭的家裡當導盲犬,但是要強的李寶庭並不想要導盲犬。訓練的時候態度強硬,甚至在小Q幫助他的時候,他因為憤怒而一生氣就把小Q扔到了門外。 那天晚上下了很大的雨,小Q孤零零的看著二樓的窗戶,它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讓主人不喜歡。看到可憐兮兮的小Q,內心觸動起來,特別是在車底下,外面下著大雨的時候,小Q那孤獨無依的眼神,最打動人心。
淚點二:李寶庭因病離開,小Q狂追不舍的時候
接受了小Q之後,李寶庭和小Q一起生活了八年時間,在李寶庭的眼裡,小Q已經不是導盲犬,而是自己的「傻閨女」,所以當李寶庭因病要離開的時候,不僅李寶庭自己不舍,小Q也不舍。李寶庭問過協會,也做過努力,可是並不能帶著小Q離開,而且這個時候,小Q已經到了要退休的年齡了。最後人犬還是要分離,那分離的一幕真的觸人心弦。小Q興衝衝地去撿棒球,轉身卻看到已經離開的車,一路狂追,最後只能看到車子離去。 小Q和李寶庭的感情,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而是相互之間的信任和愛。淚點三:陳芷喬帶著小Q去長椅上等待李寶庭,周邊發生四季變化李寶庭離開後,小Q回到了原來的寄養家庭,陳芷喬經常帶著它去散步。當路過曾經李寶庭常帶著小Q的長椅上時,小Q挪不開了腳步。 於是陳芷喬帶著小Q在長椅上等著李寶庭的歸來,周邊的場景發生四季的變化。這一幕猶如《忠犬八公》中,八公等待著主人的回歸一樣。淚點四:李寶庭回來,小Q走完最後一班崗
小Q到年齡要退休了,身體情況也不容樂觀,一直堅持到現在,也是為了等李寶庭的回來。當李寶庭帶著小Q回家,小Q卻主動穿上工作服,一瘸一拐地走了一段路。 當李寶庭對小Q說,「辛苦了,謝謝你」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知道小Q要離開我們了。雖然整部電影存在刻意煽情的情況,但是這段人與狗的感情,真的讓人感動,觀看的時候幾度落淚。
片中淚點不少,總是會在不經意間被感動,你還覺得哪些地方打動你呢?
點個在看,分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