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家粥店想到了一段時光,然後想寫點什麼,卻發現是如此之難!不知道該從哪裡說起……
2007年的時候,我買了第一輛小車車,在當時的大棚東邊路南那家「外婆橋粥店」吃飯,剛停下車,一輛沒有牌照的小卡車極速倒車!「咣!」倒在還沒掛牌的小車車上了!
小車車的尾燈裂了一條紋!
沒見過什麼世面,遇事只知道「按部就班」的來,我喃喃道報警吧!
對方驚叫起來,你要錢給你錢就是了!
…………
然後接著進去喝粥,記得那家「外婆橋」裡面裝修得挺「田園」,隱約間有一種「鄉間老家」的味道在裡面,驚魂未定的我處在這淡淡的」田園溫馨「裡,漸漸地平靜了下來……
喝完了那頓粥,不小心就過去了12年,十二生肖又輪了一圈兒。這期間我一直在努力著,努力了些什麼,我和大家一樣,無非就是一次次努力一些平常人的嚮往,一次次落空著……
在過去的十二年裡,昌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2008年小城開始有」叮叮噹噹「的開鑿機(是不是這個名字?)開始,那個老」昌邑縣「漸漸不見了……
老昌邑縣的標誌性東西有什麼?我覺得有石渠邊上的垂柳,老大棚,體育場那三個銅人雕像……這些東西在漸漸老去的80後記憶裡成為裡程碑式風景,最終也消失在時代滔滔不斷的歷史進程中了……
拆遷老大棚時,也就是「自由市場」那一年,單位一前輩有些吃驚的說,簡直胡鬧啊!後來老爹說,可能在他看來,就是拆了昌邑的天安門了吧?
這期間我一直在社會大舞臺上跑著龍套,跑龍套的人都有一個「大腕兒」夢——不少類似王寶強,嶽雲鵬這樣的奇蹟默默影響著許多個在路上的身影,那麼多身影跑著跑著就老了,只是「大腕」這回事兒從來沒有出現過……
我也一樣,跑龍套久了,就像《大內密探零零發》裡面的周星馳被人家鄙視為癟三一樣,其實我們也是」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滴!
嗯,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應該有標籤這種東西!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棗一包,糕一包,外婆買條魚來燒……
歲月匆匆,從2008開始我們居住的小城開始發生著不知不覺的變化,這可謂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啊!許多老建築一夜之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讓我們陌生到吃驚的現代化高樓大廈。
許多昌邑人曾經朗朗上口的老店都不知道搬到哪裡去了,2008年我無意間邂逅那家曾經見證了西關街市場始終的「廷富拉麵」,竟然火到一塌糊塗——於是我知道,其實很多人心裡都裝著那個原汁原味的「老昌邑縣」,那裡有帶有十二生肖的漢白玉欄杆,隨風起伏的倒垂柳,有貿易中心,有遼闊露天的天水農貿市場,甚至還有老工業學校,縣城西南角的老汽車站,老體育場等等這些早已遠走到無影無蹤的東西……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昌邑,這兩個熱烈到滾燙的名字,就像一艘簡約,唯美的小船,在歲月的長河裡輕輕被時光搖曳著,永不停息的前進著……
201?年的時候,郝家城後開始搞房地產,解放路西邊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燈紅酒綠,鱗次櫛比起來,恍然間,就像《半支煙》裡面過期的江湖大哥「下山豹」在舞廳似曾相識的輕歌曼舞裡,出現幻覺看見年輕時邂逅過的漂亮舞女「阿楠」一樣——我竟然又看到那家早已遺忘的「外婆橋粥店」了……
是真的看見了,懵懵懂懂走進去,裝修得古香古色,還是熙熙攘攘的昌邑父老討論著那些我們無限親切的話題,揮舞著百姓天空裡特有的精彩。店內粥香瀰漫,似乎在講述一個醇醇的,香濃的,有關歲月的故事……
歲月如流水,我已非少年……
昌邑父老講話,人真不禁混啊!粥香繚繞間,昔日弱冠少年已是不惑大叔。從《粉紅色的回憶》到《2002年第一場雪》再到《老鼠愛大米》還有《沙漠駱駝》,從皮蛋瘦肉粥到紅棗蓮子粥到山藥百合粥到大蝦海鮮粥還有生滾牛肉粥,乾杯蝦仁粥……濃香升騰,熱烈瀰漫裡,我們在慢慢的成長……
「我曾經豪情萬丈,歸來卻空空的行囊,那故鄉的風,故鄉的雲,為我抹去創傷……」
跳躍的火苗,清冽的泉水,晶瑩的大米,紅豔的大棗……爐子上的那罐濃粥正滾燙繚繞著,就像一場正在「咚咚鏘鏘」拉開帷幕的大戲,生旦淨末醜,老生還是文丑,似乎已經不重要了吧?
想起了江南朱姓落第秀才的《難得糊塗》:清也罷,濁也罷,喝吧!窮也罷,富也罷,醉吧!
也想起了老家姑父的口頭禪:來來來!chua了!(幹了)有酒就是好年景!
嗯,不羈的精神都是一樣的!喝酒如煮粥,美食如做人,稠也罷,稀也罷,喝吧……
或許,有粥喝,本身已是上等造化了吧?
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你也在,這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