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作品亮相福建博物院

2020-12-28 新華網客戶端

11月27日,市民在福建博物院觀看壽山石雕作品。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11月27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馮久和領銜的馮氏三代人壽山石雕刻作品在福建博物院亮相。此次「匠心·傳人——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展出的雕刻作品近300件,呈現了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技藝的傳承與發展。

11月27日,參觀者在觀賞壽山石雕作品《國富延年》。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11月27日,參觀者在觀賞馮久和的壽山石雕作品《歲寒三友》。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11月27日,市民在福建博物院觀看壽山石雕作品。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這是11月27日拍攝的壽山石雕作品《韜光逐藪》。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這是11月27日拍攝的壽山石雕作品。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相關焦點

  • 「匠心·傳人」——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
    今天的壽山石雕,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之一,是福建傳統工藝美術的傑出代表,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壽山石雕風靡的過程裡,無數石雕藝人嘔心瀝血,傳承創新,使得壽山石大放異彩。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馮久和先生領銜的馮氏三代人,就是福建壽山石雕藝術最具有代表性的名片之一。
  • 小議壽山石中的「馬系雕刻」
    並且其雕刻風格也明顯受到木雕的影響,依然並非壽山石傳統雕刻工藝所遺留下的風格。近年來,亦有「馬奔戰鼓」這一類的雕刻,如某年東南夜場,就曾出現以戰馬奔跑在一面大鼓上的創新形制。這種戰馬鈕在壽山石雕中並非孤例,但踏鼓確屬少見。
  • 鬼斧神工楊玉璇,壽山石雕刻界無法逾越的一座大山!
    傳說明朝崇禎年間生於漳浦,後長居壽山石產地福州。據《漳浦縣誌》(清康熙光緒校注本)記載:「楊玉璇,善雕壽山石,凡人物、鳥獸、器皿,俱極精巧,當事爭延致之。又能以寸許琥珀作玲瓏準提,毫髮畢現,見者驚奇,載周亮工《閩小紀》。」清初福建按察使周亮工喜好印鈕藝術,推楊玉璇為鈕工第一,其《印人》說:「海內工此技者,惟漳海楊玉璇……玉璇年七十餘矣,此技空終屬鶴千耳。」
  • 壽山石雕界的半邊天
    近日,「如沐春風——2020福州首屆女雕刻家作品展」在福建工藝美術大樓五樓林氏傳承藝術館拉開帷幕。這不僅是疫情以來林氏傳承藝術館策劃的首次大展,更是福州首次聚焦女雕刻家的主題性展覽,深受大家關注。在藏龍臥虎的壽山石界乃至雕刻界,自古以來男女比例就有嚴重的失衡,女性雕刻師相對少,其中翹楚更是屈指可數。
  • 閩派雕刻藝術|鄭國鋒:國石瑰寶生光彩,鋒雕羅漢美名揚
    其中,林飛大師理論基礎紮實,創作技巧純熟,創作的作品題材廣泛,意境深遠。他師法傳統而不泥古,創新風格而不媚俗,大雕刻與小雕刻,相互借鑑融為一體,積極吸取現代雕塑精髓,大膽引用中西文學作品歷史典故作題材,中西雕法文化潛移默化自然揉和,為壽山石雕刻藝術開創出一種全新的表現手法、題材和領域。
  • 2月5日晚8點 | 石韻天工——周五名家秀直播拍
    善於利用壽山石的絢麗色彩,依勢造型,來凸顯壽山石石質細膩,作品簡約淡雅的文化內涵。2006年開始創立工作室,並授藝。2011年至今在福建省福州旅遊職業中專學校暨福州工藝美術職業學校任石雕專業教師。本人現為二級技師、中級工藝美術師、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會員、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高級技師。
  • 新時代·新風採 壽山石雕學術研討會暨徵文頒獎儀式圓滿落幕
    福建博物院副院長、研究員龔張念老師,正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壽山石雕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福州大學教授鄭幼林老師,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副教授藍泰華老師,晉安區文化館館長、晉安區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陳亮,晉安區中國壽山石交易中心主任瞿述勤,本次徵文獲獎作者和部分壽山石雕非遺傳承人以及壽山石文化愛好者等共60餘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 壽山石雕刻東西兩派,為何同時發跡於清代同、光年間?
    清中早期的壽山石雕名家藝人被典籍所記載的實在太少——那時候出自名家的、好的壽山石雕作品往往被閩地官員購買後進貢宮廷之中,有些壽山石雕高手直接進入宮廷造辦處雕刻,為封建統治者雕刻御印,自然不容許這些雕刻藝人在印章上留下自己的姓名,許多壽山石雕藝人便因此「默默無聞」。
  • 大型壽山石雕 《吳哥之美》獻禮世界遺產大會
    最近,由壽山石雕省級大師劉愛珠及其團隊歷時兩年傾力打造、堪稱迄今為止最大型的壽山石雕作品《吳哥之美》在福建福清的一家臺資企業——綠星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廠房內揭開了神秘的面紗。而福建壽山石獨有的質感,則又足以將其升華得更加壯美和厚重。 《吳哥之美》為壽山石立體雙面雕刻作品,長2.9米、高2.17米、厚1.6米。 正面雕刻的是大吳哥較有代表性的頭像雕刻「高棉的微笑」、寺廟縮影、以及吳哥窟、甚至東南亞隨處可見的樹元素。
  • 丨100件(套)作品高清大圖欣賞~
    其作品融合現代審美理念,以個人特色為主。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文藝家協會會員、福建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會員、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會員。榮獲福建省玉石雕刻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師、國家級二級技師。
  • 【20160714期】壽山石保真微拍,回流老章震撼無底價亮相!
    拍品2、壽山芙蓉石薄意橢圓章規格:尺寸約4.5*2*3.2cm;材料:壽山芙蓉石,質地溫潤,色澤純淨,光澤油亮;工藝:施以薄意雕刻,線條流暢,雅致十足拍品6、壽山水洞高山石薄意扁章規格:尺寸約3.2*1.8*3.8cm;材料:壽山水洞高山石,結晶質地,硃砂細密飽滿,紅潤清麗;工藝:薄意雕刻牡丹花,
  • 李福生、劉北山、鄭裕東、全瑞炳、劉批等名家亮相周五名家秀
    因耽嗜篆刻而與壽山石結緣,從上世紀80年代起,從事壽山石的創意、設計、雕刻與推廣。2006年為中央電視臺《探索發現》攝製組《中國壽山石》節目主講嘉賓,作品曾獲西泠印社印學博覽會金獎,其理念觀點引起壽山石收藏界深遠而廣泛的反響。
  • 壽山石圈子中的這些專業術語你知道多少?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壽山石走進了越來越多人的生活,發展也日益成熟,隨之也形成了一些專業術語,下面小編就來分享一下壽山石圈子之中的那些專業術語!1、砂:壽山石礦石的圍巖,雖然巖石的種類眾多,其中花崗巖卻佔了多數,而且硬度比壽山石硬得多,所以被稱為砂。
  • 石秀、石怪、溫九新、鄭則金、林福生、林大香、許永祥等名家亮相周五名家秀
    其作品雕刻運刀簡煉,構思新奇,大膽地結合木雕技藝的精髓完美地展現壽山石內在質感,形成獨特的雕刻風格,作品在全國各類評獎中屢獲大獎。現為國際民間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壽山石雕刻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福州市工藝美術一級名藝人。現任福建省民間藝術家聯誼會理事、福建省民協壽山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 巨型壽山石雕作品《吳哥之美》面世 異域風情引人入勝
    新近創作完成重達15.48噸的壽山石立體雙面雕刻作品《吳哥之美》在福建省福清市面世,引人入勝。中國石雕藝術大師劉愛珠(右二)與徒弟馬銘生(右一)、陳光波共同回顧巨型壽山石雕作品《吳哥之美》創作歷程。 記者劉可耕 攝  站在這塊碩大的壽山峨嵋石雕前,異域風情撲面而來:吳哥較有代表性的頭像雕刻「高棉的微笑」、寺廟縮影、吳哥窟以及東南亞隨處可見的樹元素得以一一呈現;背面浮雕取材吳哥第一迴廊的《攪動乳海》《猴神助戰圖》……臺商王春松(左)稱,自己與劉愛珠老師有著共同一個心願,想把此件作品獻禮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
  • 實力與顏值擔當的女雕刻家作品展今日開展啦!
    現為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工藝美術師,福建省雕刻藝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會員。從1980年至今長期隨父林亨雲從事壽山石雕工作,在這40多年的學習和創作過程裡,在技術上得到家父和兄長林飛林東的精心培養和傳授,所雕刻的作品多次在各展會上獲獎。
  • 雕刻藝術家林國平的——真善美
    致力於佛理的傳播,作品勸善意寓濃厚。現為福建省雕刻藝術大師,福州市中級工藝美術師(二級名藝人),福建省優秀青年壽山石雕刻藝術家稱號,中國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理事,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會員,福建省雕刻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 海南馮氏第一村 —— 澄邁縣老城鎮石(石矍)村
    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馮氏文化,傳播馮氏正能量。  每個古老的村莊都會有一段長長久久的傳說。海南澄邁老城鎮石(石矍)(音què)村最獨特的地方,莫過於被稱作「馮氏海南第一村」。  專家考證,「馮氏大宗祠」的石刻,為光緒年間重修,「將軍第」三個字的由來,卻已不可考。  與大宗祠的香火鼎盛相比,附近的文林馮公祠顯得有幾分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