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天國文化領袖高峰會1/13綜合報導】
復興的關鍵:兩代合一的雙倍恩膏
盼望:逃城與靈魂的錨
特會第三天上午,吉姆‧歌珥(JamesGoll)牧師以盼望的角度切入,邀請會眾操練為比爾‧瓊森(BillJohnson)牧師的母親和女兒醫治禱告。「我們呼求神的大能,宣告耶穌的寶血比仇敵更有能力,執行加略山上的得勝!」約翰一書5:4提到的不是個人的信心,而是群體的信心使我們得以勝過世界。
而延續前一晚主題,吉姆牧師引用希伯來書6:17-20,從兩個比喻談「盼望」:逃城以及靈魂的錨。在舊約律法中,逃城是犯罪者躲藏的避難所,在那裡有平安。他鼓勵會眾:即使有些問題不明白,依舊要來到神面前降服敬拜,把這些問題交給祂,讓神成為我們的答案。
當我們的生命像船,在不穩定、不安全的風浪中搖晃,只要將錨拋到海底的盤石上,就能夠在永恆中的信心穩住,因為基督在我們心裡成了榮耀的盼望。這是一個選擇,透過神的話語帶來的忍耐與安慰,我們可以得到盼望。
「我想起這事,心裡就有指望……」透過傑裡邁亞哀歌3:21-23,吉姆牧師提醒弟兄姊妹:神的信實何其偉大,祂的慈愛憐憫永不止息,每早晨都是新的。「在荒涼的地方,會有恢復產生。在毀壞的地方,會有轉化產生。因為我們活在更美的約之下,要成為重建道路跟橋梁的人。」最後吉姆牧師再度邀請會眾,戴上盼望救恩的頭盔,並且相信:美好的事就要發生!
We do it better together
透過列王紀下第2章1到14節,伊萊賈伊萊沙之間的故事,吉姆牧師也傳遞從上一代領受恩膏的重要訊息。大部分人看這段故事時,習慣將重點放在結果;但其實是過程,讓伊萊沙能有正確的姿態,領受雙倍的恩膏。
在吉甲、伯特利、耶利哥等地,伊萊賈不只一次吩咐伊萊沙留下;但伊萊沙渴望領受更多,所以他違背伊萊賈的命令,跟隨他去到下個地方。最後來到約旦河岸,伊萊賈就把外衣脫下擊打河水,和伊萊沙一起過河。
約旦河是個分界點,一端是啟示應許,另一端是應許實現!有些人在吉甲的個人得救就很滿意,有些人滿足於伯特利的家庭復興,有些人渴望天國進到城市裡,但也有些人,他們相信是整個世代要被改變!
伊萊賈一開始就打算與伊萊沙一起過河,因此他不因伊萊沙違背他的吩咐而責備他,而是因為他的渴慕而歡慶。
在伊萊賈被接上天時,伊萊沙喊了兩聲:「我父!我父!」從先知的角度,伊萊沙不只明白神就是百姓需要的天父;更從靈界得著啟示──要影響整個世代,他需要雙倍恩膏──關鍵正是兩代的合一。當上一代能因下一代的不同而歡慶時,上一代的天花板就能成為下一代的地板,當兩代合一,雙倍的恩膏就要臨到,因為「wedo it better together」!
兩把超自然鑰匙打開福音大門
把握特會中眾多牧者聚集的難得機會,Asiaf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也特別舉辦青年牧者餐敘,邀請連加恩醫師分享。連加恩醫師特別指出,臺灣禱告的恩膏已經醞釀許久,也十分強烈,相信在今年,超自然的靈魂大收割即將臨到。他也強調,「祈禱「和「傳道」是聖靈的恩膏和火焰,彷佛兩把鑰匙,一把打開大門;二把要關上地獄大門。
「如果一切都在控制之下,你會失去速度。」廖文華牧師也舉義大利一位賽車手的名言,指出教會的架構多半十分完整,但往往會習慣控制一切。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下一個世代,牧者領袖可以以建立關係來營造安全感、保護下一代,捨棄控制的方式,釋放學生進到校園發展禱告及福音運動。
天國文化是尊榮父老的文化
特會最後一場聚會,比爾牧師則把焦點從成全下一代,帶回到尊榮上一代。他強調天國文化是尊榮父老的文化,因著上一代突破屬靈艱難立下根基,許多人的成就得以超越過往。即使在人的文化中,習慣尊榮表現最卓越的人,但神不是透過外在衡量人的價值;我們看重成就和數字,天國卻看重父老。
尊榮父老最佳的方式,就是在他們所建立的根基上建造,並走到他們尚未觸及之處,正如所羅門走在戴維所立的根基上,完成了聖殿建立的大工。
在聚會末了,比爾牧師邀請會眾當中的兩代,輪流起立為彼此使按手禱告,互相尊榮,並宣告神的心意在彼此身上成就。接著比爾牧師特別邀請50歲以上的牧長起立,全場會眾紛紛上前以握手、擁抱,感謝父老們用一生所立下的美好根基。以實質行動,落實天國文化中的尊榮與成全。
聚會結束的前,比爾牧師和他的同工特別領受,為場中身體有疾病、疼痛的人禱告,許多人領受醫治後紛紛揮舞雙手,全場將榮耀大大歸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