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發過一篇推文,Beatbox與吉他一起演奏Funk Music。有些朋友在後臺留言什麼是Funk Music,求科普。今天我們就來一起長知識。
相信很多跳Popping和Locking的Dancer對Funk應該不陌生。但你知道什麼是Funk什麼是Funky嗎?有人曾問過Tony Gogo(著名Locking舞者), 什麼是Funk? 什麼是Funky? 兩者有什麼區別?Tony Gogo說Funk是一種嚴肅的東西,是Funk音樂。Funky就是你覺得很酷的東西,你的個人風格,比如你覺得今天的穿的衣服很酷,你跳舞跳得很棒,這些都可以形容為Funky。這就是Funk和Funky的區別。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Funk Music
▲Incubues
Funk音樂起源於1960年代中期至晚期。是非裔美國音樂家創造的新一種音樂形式,融合了靈魂樂,爵士樂和藍調,通常用電吉他,電貝司,電子琴和爵士鼓演奏,有時會加入薩克斯風,小號和長號。但相對於主流的靈魂樂和搖滾樂,瘋克音樂最明顯的區別就在於由貝司和鼓構成的節奏部的不同:它的重音在強拍上,拿4/4拍的歌曲來講就是第一、第三拍;而吉他則由一種以演奏旋律為主的樂器轉化為一種節奏樂器,scratch和斷奏是演奏的要點;比之於傳統靈魂樂,瘋克中管樂也更傾向於節奏的表現。
Funk音樂深受非洲音樂的影響,具有強烈的舞動感,讓人情不自禁都舞動起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玩過 Interstate'76《洲際風暴》這個遊戲呢?70年代的故事背景,駕車在美國西部荒涼沙漠馳騁,伴隨者玩家的就是一首首Funk音樂。Funk舞曲也是一種原屬於黑人的音樂種類。Funk舞曲中電貝司佔了很重的比例,電貝司的和弦和節奏成為了Funk的主幹線。Funk舞曲流行於70年代至80年代,由於和別的音樂融合,目前的Funk在速度及音樂構成上有了一些混血的變化。由於Funk的音樂口味太過典型和濃重,目前還沒有流行趨勢,只有在少數音樂作品中出現。
▲James Brown
Funk音樂主要發展人是 James Brown 與他的樂團成員 (特別指 Maceo 與 Melvin Parker),與他們並駕齊驅的另一樂團則是 The Meters. 70 年代, George Clinton 發展出一種全新的 funk,他將之命名為 P Funk. 70 年代 P Funk 的代表人物與樂團有: Bootsy Collins, Larry Graham, Ohio Players, The Commodores, War, Earth, Wind and Fire, Mass Production, Slave, Lakeside 等.
到了 80 年代,樂團普遍變得較為商業與電音化,使 funk 失去了一些聽眾.不過現今的 hip hop 樂手有時會溫故知新,從老 funk 音樂裡取樣一些旋律或鼓 tone,加入新的創作歌曲中. Funk 之所以讓聽眾印象深刻的原因,是音樂本身以切分改變節奏,還有濃厚的 bass (通常會固定著重在第一拍上),與銳如剃刀的吉他旋律,貓頭鷹般的 vocal (代表樂團如 Cameo 或 Bar-Kays ),愉快的氣氛,非洲風味的 tone,讓聽眾不由自主想隨著音樂起舞, funk 亦深受爵士所影響 (如 Herbie Hancock, George Duke, Eddie Harries 與其他人). 隨 funk 音樂之後的 disco 音樂,也受 funk 音樂影響,在許多 disco 音樂裡,可以發現 funk 的影子.
▲The Gap Band
「自由就是黑人權力」帶起了黑人文化的驕傲,毋庸置疑,Funk音樂就是黑人文化的驕傲。Funk音樂讓黑人凝聚到了一起,Funk 是黑人的,我們一起跳舞,我們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我們很叼,這就是黑人。同時,Funk成為了黑人的精神支柱,一段節奏感很強的音樂配上有時只是一個簡短的口號——I am black and I am proud!!支持著黑人運動走向勝利。
▲Kool and The Gang
Funk音樂推薦:
James Brown - Live At The Apollo,1963
1963 年, James Brown 已在音樂領域裡贏得崇高的地位,在 r&b 榜上擁有滿手的金曲,不過卻沒有一張專輯足以代言他個人獨特的音樂風格,與吸引人的舞臺魅力.
Live at the Apollo 這張專輯的發行,粉碎了人們對於上述的質疑.不只是當時擔任 James Brown 的團員 (Bobby Byrd 與 St. Clair Pinckney) 陣容堅強,表現優異 (特別是在管樂器的部分),在音樂的安排流程, James Brown 與觀眾的精採互動,再次證明這位 funk 天王的實力,也為日後奠下音樂事業的基礎. 這張專輯在滾石評鑑與 AMG 均獲滿分高價,在 funk 音樂史上絕對是一張經典名盤.
Roy Ayers - Coffy
講述黑人生活經歷的電影,通常圍繞著藥物,暴戾,犯罪,色情,搞笑等通俗話題,但是電影配樂或原聲帶卻有著不平凡地貢獻,如 1971 年 Isaac Hayes 的 Shaft 與 1972 年 Curtis Mayfield 的 Superfly.
1973 年 Pam Grier 主演的黑人電影 Coffy 由 Roy Ayers 負責電影配樂,與一般黑人電影配樂的 hip-hop 曲目不同, Ayers 寬廣結合青翠盎然的靈魂爵士樂 (如 Brawling Broads) 與迷幻般的 funk 音樂 (Aragon),他對於歌聲運用上依舊給人深刻印象,尤其是開場曲 Coffy Is the Color 帶來的歡愉,讓人喜不自禁.
Coffy Is the Color 成為 Roy Ayers 的代表作之一,而 Coffy 的音樂高評價,創造出 Ayers 音樂生涯一波高峰,聆聽他的歌曲就像在沁涼晚霞中輕啜一口紅酒,如此放鬆,如此愜意.
Lyn Collins - Think (About It)
1972 年發行 Think (About It) 這張專輯時, Lyn Collins 曾在 James Brown 表演諷刺時事的歌舞劇裡,參與 2 年之久的演出. 而她豐富的靈魂嗓音,也為她贏得『女牧師』封號,並因此灌錄了此張專輯.當然,擔任這張專輯的製作人,就是 James Brown 嘍,他為她寫了 9 首歌中的 4 首,並將他們一貫的 funky grooves 注入到這些曲子裡,最後再加上 Lyn Collins 豐富的歌喉.
與專輯同名的首支歌曲,就是本專輯最有意思的地方, Lyn Collins 優秀的歌聲,加上歌曲活潑的 groove,還有 James Brown 在背後的呼喊聲,就成為留芳經典.後來 Rob Base 與 DJ E-Z Rock 取樣這首歌,並且發揚光大,成為他們日後大名鼎鼎的經典 rap 歌曲 It Takes Two. 其他專輯裡收錄的歌曲就和這首歌不太搭了 : Just Won't Do Right 是一首教堂味道的慢歌,由 Lyn Collins 與 James Brown 合唱, Wheels of Life 也不錯,聽起來有 Aretha Franklin 的味道, Women's Lib 是一首非常慢的情歌,讓 Lyn Collins 透過哀號的歌聲傳達出苦悶折磨的情緒.
專輯的敗筆在於 Lyn Collins 翻唱了 Bill Withers 的 Ain't No Sunshine,和 Gamble & Huff 的 Never Gonna Give You Up 這 2 首眾所周知的歌曲,不過卻表現平平,更糟的是最後一首歌 Fly Me to the Moon,其沉悶程度不得不拉下樂評們的評價. 雖然褒貶各半,不過對於喜愛 James Brown 的樂迷們而言,這仍是一張值得收藏的專輯,尤其是 Think (About It) 這首歌,出現在很多 funk 合輯裡.
Digital Underground - Sex Packets
來自奧克蘭的 Digital Underground 成軍於 1987 年,首腦人物是 Shock-G. 受到 George Clinton 影響甚鉅,因此可在他們的音樂裡聽到滿滿地 P Funk. 1989 年當 Digital Underground 被紐約 Hip-Hop 大廠牌 Tommy Boy 籤下後,成員也增加至 7 人. 隨後發行的第一張專輯便是 Sex Packets,前 2 支單曲 Doowhutchyalike 與 The Humpty Dance (Billboard 流行榜 No.11) 的成功讓 Sex Packets 晉升為白金專輯.
第 2 張專輯開始, Digital Underground 新進 2 位成員,包括後來大放異彩的 Tupac Shakur (也就是 2Pac).
(整理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