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最動人的愛情|佛陀與耶輸陀羅的愛情故事

2021-02-20 正信雜誌


這是一段世間最動人的愛情故事!不知經過了幾千幾萬億世的輪迴轉世,他們一再結為夫婦,在悠長的歲月中始終不背棄當初第一次見面時彼此互相做出的承諾,以及對自己許下的誓言,貫徹到底的真愛,直到圓滿成佛超越所有世間苦難。

這個橫跨萬億世時空,歷經轉世的超凡愛情故事,主角不是別人,就是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根本導師——釋迦牟尼佛!

民間傳說中的「七世夫妻」令多少人迴腸盪氣?然而七世以後,一切灰飛煙滅,彼此的愛戀逐漸淡化消失,直到後來縱使相逢也不相識。只剩下淡淡的擦肩而過…而今天許多昨日宣布彼此相愛的人卻在短短時日過後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對簿公堂;連一生一世相守的承諾都無法完成…

放眼周邊,我們看到:情侶相戀或夫妻結合時,常彼此許諾要為對方帶來幸福,然而就連自己也不知道幸福是甚麼的迷茫眾生又如何牽引自己的伴侶找到幸福呢?往往反倒變成了互相埋怨對方為自己帶來苦難的結局。佛陀的愛如何貫徹始終,是如何真正「將愛情進行到底」,直至實現了生命的終極幸福?實在是令人感到好奇而又無限嚮往!

翻開佛經,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中與瞿夷夫人同發菩提心,同行菩薩道。不論是那一生、那一世,不管在何時何地,從來不以相互間條件的有無,而變易他們純潔的真愛。不知經過了幾千幾萬億次的生命歷煉後,釋迦牟尼圓滿成佛了,先一步徹底明了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他回到家中,以種種的婉轉接引,用耐心、堅持和親身示範,畢竟度脫了瞿夷夫人(即:耶輸陀羅),幫助她解脫牽絆,離苦得樂;而耶輸陀羅在歷劫中,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種種體諒支持,助成了釋迦牟尼的道業…要說世間最有情、有義的丈夫,舍佛陀而有誰?愛得最深、最長久的妻子,舍瞿夷還有誰?

所以說:尋找真愛,不能不學佛!


這個磅礴動人的愛情故事是從七莖蓮花開始的…

話說定光佛住世時有一位修行人名叫:「儒童」。修行菩薩道,一心自利利他的儒童聽說佛陀即將到來,他將有機會當面向這位智慧導師求教,接受這位「過來人」的親自指導和確認,於是他歡喜地進入城中,準備面見佛陀。儒童想要在見面時以鮮花供養定光佛,來表達內心的敬意。這時,他遇見了一位女子:瞿夷。她手持七莖青蓮花,經過了他的面前。儒童從瞿夷手中購得了蓮花,也將自己買花的用途告訴了瞿夷。儒童志求正覺的決心和仁慈和藹的風度感化了瞿夷,她希望自己生生世世能以他為依靠,追隨他直到終極的圓滿幸福。純潔善良的瞿夷勇敢坦率地表達了自己心中對儒童的愛慕,許下了生生世世嫁他為妻,與他一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誓願;同時託儒童帶著另外兩莖她自己發心供養的青蓮花,請儒童一併獻給定光佛。儒童答應他了。當時的儒童,就是後來的釋迦牟尼世尊,瞿夷呢?就是溫柔賢淑的太子妃耶輸陀羅。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定光佛授記」就發生在此時。據《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的記載,儒童菩薩獻上七莖蓮花,洞察他心意的定光佛授記時說了一段讚嘆的話。以下就是這段經文:佛知至意,贊菩薩言:「汝無數劫,所學清淨,降心棄命,舍之欲守空,不起不滅,無猗之慈,積德行願,今得之矣。」因記曰:「汝自是後,九十一劫,劫號為賢,汝當作佛,名釋迦文。」 正如那著名的譬喻:「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有人在兩性關係中滅頂,有人卻在愛情中發菩提心,種成佛因-我們知道:耶輸陀羅後來也被授記,將來成佛名號為:「具足千萬光相如來」(見《妙法蓮華經》)。難怪釋常惺法師會說:「我佛善用愛情而成大悲心」!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記載了釋迦牟尼對耶輸陀羅談起往昔因緣的一幕情景。這位夜半離家出走,出家苦行的夫君要對始終對他忠貞不二的妻子說甚麼呢?是道歉?或是一番大道理? 讀著經文,我的耳邊仿佛聽見了這麼一個溫暖的聲音,敘述著:「耶輸陀羅!您還記得往古多生多世前我們共同許下誓願時的事情嗎?當時,追尋覺悟,探索生命真諦的我,以五百銀錢,從您那兒買得了五莖蓮華,上供給定光佛。當時您對我表達了內心的求願:祈望世世生生,與我共為夫妻。我本來表示不接受,即對您表白了自己的心跡:我自生命錯綜複雜的感情糾葛中覺悟過來,自生活中紛亂難理的情緒中清醒過來,在漫長時間的實踐和觀察、理解中越來越清楚地發現:生命的內容和目標,唯有體會一切眾生的需求,理解他們的心意,廣大普及地為他們奉獻與服務,滿足大家的意願…您能接受這樣的觀念和生活方式嗎?您愛的是這樣的一個我嗎?您知道您是被這樣的一個人:他如此的生命情懷,如此的生命表現所吸引嗎?您清楚知道:您是要和這樣的一個人共度人生,甚至是您祈願的生生世世那每一天、每一夜、每一分、每一秒、每一言、每一行嗎?您若能明白這些的話,才可以成為我的妻子,才不至於讓自己置身於總是埋怨的日子中。」

「您點點頭,立下了誓言:世世所生,國、城、妻、子及與我自身的一切,您都歡喜隨我布施奉獻,無怨無悔。那是因為您也了解:世間無常,本來就沒有可以被我們永遠擁有的事物,一切只是緣來緣去、緣生緣滅,無所謂得到或失去…一切總在經歷著、演變著…而您明白:只要努力播種,明天因緣聚會時,就有收成。這就是布施得福的道理。與其為了擔憂明天的生活而慳吝不舍,不如廣結善緣,幫助一切眾生,創造明天的福分!把握時間,發揮生命的功能才是生命的真諦。而今…您是為了甚麼緣故,愛惜我們的孩子羅睺羅,不讓他出家學習聖道呢?」本來就善解人意的耶輸陀羅聽了這番話後,霍然回憶起自己過去生生世世的善行因緣,往事明了,有如昨天剛剛發生的那樣,一一出現眼前。

原文:「爾時世尊,即遣化人,空中告言:耶輸陀羅!汝頗憶念往古世時誓願事不?釋迦如來,當爾之時,為菩薩道,以五百銀錢,從汝買得五莖蓮華,上定光佛。時汝求我,世世所生,共為夫妻。我不欲受,即語汝言:我為菩薩,累劫行願,一切布施,不逆人意。汝能爾者,聽為我妻。汝立誓言,世世所生,國城妻子及與我身,隨君施與,誓無悔心。而今何故?愛惜羅睺,不令出家學聖道耶?耶輸陀羅,聞是語已,霍然還識宿業因緣,往事明了如昨所見。」於是,羅睺羅隨佛出了家,後來也證得阿羅漢果,名列十大弟子之一。


瞿夷,又作瞿毗耶,瞿比迦、瞿波、瞿婆,憍曇彌或喬答彌,意譯為明女、守護大地。她是舍夷長者的女兒,悉達多太子的夫人。古來對於悉達多太子之妃,說法不一。有說瞿夷僅為三位太子妃中的第一夫人。據《丁福保佛學大詞典》:憍曇彌為瞿曇Gautama之女性名詞,也就是瞿曇的妃子之意。如此來看的話,則瞿夷與耶輸陀羅應為同人異稱。至於太子有三位妃子之說,雖以三時殿為根據,然而三時殿的建築是由於印度的氣候:雨時居秋殿,暑時居涼殿,寒雪時居溫殿,就如避暑的行宮情況相似,並非如東宮、西宮為不同后妃的住處。

《大寶積經》中記載:瞿夷在燃燈佛住世的時候,曾經許下誓言:「從今已後-直到這位修行人證得一生補處——願他常為我的丈夫,我為他的妻子。」當時菩薩即從她手中接受了七枝優缽羅花,並且許下諾言:「我雖然本來沒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現在我應當滿足這位善女人的願望!」今生今世成佛前的悉達多,為了讓瞿夷發菩提心,再次和耶輸陀羅結為夫妻。(「瞿夷本於然燈佛時,作如是言:從今已後願為此梵志,乃至一生補處,常為我夫,我為其妻。爾時菩薩,即受七枝優缽羅花已。作如是言:我雖不受,今當滿此善女人願。作是願已,不離七花善根。是故菩薩納以為妃。複次一生菩薩成就示現處於宮殿婇女之中。爾時菩薩成就妙色。諸天供養成就出家。釋種女悉見如是眾事具足,其心專一作如是願發菩提心:願我具足如是眾事。是故菩薩,為令瞿夷發此心故,納以為妻。」)當時,瞿夷以兩莖供佛的青色蓮花許下了這樣的心願:「我願在未來的生生世世,常為您的妻子,不論境遇美好或窮困,身處順境或逆境之中,始終互相扶持,絕不互相離棄!一定要將這個願望放在心中,令佛知道!我現在只是一個弱女子,不得親自走到佛的面前,請您代我將這二莖香華,帶到佛的面前,供獻給佛。」(見《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原文:「願我後生,常為君妻,好醜不相離!必置心中,令佛知之!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請寄二華,以獻於佛。」(見《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

「願我後生,常為君妻,好醜不相離!」多麼動人的誓言,恰恰與那句「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的民間諺語意思完全相反。有人或會覺得這只是一種浪漫的說法,難以有實現的可能,現實生活迫人,從經濟來源的匱乏到思想的歧異,乃至情緒問題的不能及時調理…種種生活中的事事物物都可以成為夫妻生活間的導火線,日積夜累,就帶來了離婚的結局。我們要問一句:「瞿夷是如何做到生生世世不變的相守?佛陀從一開始時的不願意接受婚姻的束縛,經歷了甚麼樣的心路歷程,到最後在完全沒有佔有或希求回報的情形之下,以惜情念恩的心情諄諄善導,幫助這位生生世世為自己守候、付出的女子解脫了輪迴的束縛?為何帶著女子瞿夷拜託的蓮花來供佛的儒童,在應許了與她的婚約後依然得到燃燈佛的授記?這些有趣的問題值得我們細細思考。


綜觀上述各段經文的敘述,「菩提心」三個字顯然就是關鍵。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我們要在婚姻中覺悟甚麼呢?

民國初年釋常惺法師作的一篇《(佛化夫婦)徹底的真愛情》這麼說到:「大乘菩薩觀苦起悲而發菩提心,廣學一切法門,而廣度一切眾生,同至涅盤覺岸。將私我條件的愛擴充而成無條件的同體大悲。沒有人我的界限親疏的關係,沒有時間的遷流空間的變化,赤裸裸的將此心保育一切有請,究竟使之離苦得樂。所謂純潔高尚無代價的真愛。庶幾近是。」(見陳海量編撰《在家學佛要典》)人生多苦難,因為感受到了苦,也因為體會到眾生多苦難,油然生起了與樂拔苦的慈悲心,推己及人,將心比心,能夠體諒別人、護念他人,一點一滴地破除私心,擴大心胸,關懷的範圍擴大乃至無邊界!更因為對緣起真相的了知,內心篤定平靜,安樂無求,付出的是一份不會帶給接受者壓力的愛。這樣的覺悟和認知就是菩提心的萌芽。從此後,一切的學習、一切的提升和努力,永不疲厭,日常生活唯一的作用就是自己和他人苦難的熄滅。因為自己內在貪嗔痴慢的減弱,正是減少自己對別人所造成的壓力和困擾的同步進程。要幫助別人就得先改善自己,要改善自己就必須多體諒和顧念別人,減一分私心就多一分慈悲、添一分智慧,感恩的心生出源源不絕的力量,平靜的心則如水清月現,使心眼明亮,洞察萬事萬物。

常惺法師道:「在極果上說:平等普視一切眾生,雖沒有男女兩性的關係,在初發心的菩薩,亦不妨從兩性愛上做起。」對別人的關愛越深,對自我的執著就相對地越減少。特麗莎修女說過:「如果您沒有能力令很多人飽食的話,那就從提供食物給一個人開始吧!」反過來說,如果連對自己身邊的人都不能真心忘我地去愛護的話,兼愛天下的大慈大悲豈不是連個起點也沒有嗎?

釋迦和瞿夷之間,「不像一般在某種條件下則愛,超出某種條件則不愛」,這是這份橫跨萬億世的愛能夠維繫不斷,始終如一的原因。

常惺法師將「不徹底愛的條件」歸納為四類:一、性情的契合;二、思想的接近;三、體態的優美;四、經濟的豐裕。建立在這些條件上的「愛」隨著條件優、劣的轉變,當然也就產生「變化」,造成離異。當然還有另一種:「現在幾十年則相愛,彼此『報終』後,則睹面成不識。」這一生也算是「白頭」到老了,一旦大限來到,也就只能感嘆一句「花落人亡兩不知」了!

常惺法師的開示發人深省,堅定的意志,負責到底的氣魄,不畏艱難的勇猛精進,單純專一的實踐力,如果不能具足、保持,則任何承諾、誓願都成空談。難怪法師會讚嘆道:「釋迦純潔的愛耶輸陀羅,在無量劫中不變其真愛,最後使她得到究竟安樂處;復能推此愛耶輸陀羅的心,而普愛一切的有情。在空間上是平等普遍,無有親疏;在時間上,則盡未來際無有疲厭。所以說我佛善用愛情而成大悲心,方是徹底的真愛。」好一句「善用愛情而成大悲心」!且看多少人在愛河中沉溺,幾許眼淚、多少辜負?直看得叫人心驚膽跳!佛教徒結婚者多,願同學我佛,實現徹底的真愛!


相關焦點

  • 佛陀與耶輸陀羅的愛情
    最近收到了一本書《行者·覺者》,翻閱開來,竟然讀到了諸位大覺者的生命故事。有拉瑪那·馬哈希,尤迦南達,克裡希那穆提,龍樹菩薩,八曲仙人,等等,還有佛陀和耶輸陀羅。這些名字於我們而言,本來是距離甚遠、深覺尊貴的大覺醒者,但看了這些故事,卻又深深地共鳴到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是血肉之身,不同的是他們有著看穿世事幻相極強的大願與決心。
  • 佛陀故事會:耶輸陀羅之二 以神通著稱的出家王妃
    嗣後,太子在山中苦行六年,耶輸陀羅在宮中,也苦行了六年。這種聖潔的心行,正好就是她所說的與太子「一同剃髮」、「精勤苦行」的信仰,是吻合相應的聖者行為。(六) 佛陀成道後,到處遊化,普度有緣,他的名聲,早已傳到迦毗羅衛城的釋迦王族的耳裡,以淨飯王為首,大家希望成佛之後的悉達多太子,回國來讓親族們供養一段日子。
  • 【佛陀故事】《佛陀傳》(五十四全集電視劇)推薦大家看這部印度電視劇佛陀傳,真心好看!轉發功德無量!
    本劇劇情設置,人物情感處理,畫面拍攝唯美,故事情節,對話處理等都很精彩。哪怕不是佛弟子,很多對白也能成為生命的智慧指南。難忍苦行:悉達多向所有世間的「成就者」們求學,嘗試了世間所有的修行方式,達到了世間能達到的所有頂端境界,但他發現並沒有達到他出家的目的,於是放棄了苦行。見天神於空中彈琴,了悟了中道。
  • 比印度電影評價更高的印度神劇《佛陀》,帶你穿越時空感受真實的佛陀!
    為此,他毅然離家入苦行,6年後終於證得真理,成為釋迦牟尼佛陀。一般人看了劇名也許會以為這是拍給佛教徒看的電視劇,與其他人沒有關係,其實不然,《佛陀》既是歷史劇,也是家庭倫理劇。無論是故事情節、人物命運,還是社會習俗、親情愛情,都充滿了濃鬱的異域文化氣息,既新鮮又厚重。我之前從未看過印度電視連續劇,尤其是宮廷劇,感覺和中國人拍的宮廷劇有明顯差異。
  • 佛陀的一生
    七 成親娶妻父王見太子終日悶悶不樂,便為其安排了一件婚事,於是太子迎娶了美麗的耶輸陀羅。十四   難忍苦行悉達多向所有世間的「成就者」們求學,嘗試了世間所有的修行方式,達到了世間能達到的所有頂端境界,但他發現並沒有達到他出家的目的,於是放棄了苦行。見天神於空中彈琴,了悟了中道。
  • 佛陀故事:五百女子矢志出家 佛陀無奈立八敬法
    佛陀很感到難以應付,佛陀知道這是眾緣和共業的關係,世間沒有清淨常住不壞的法,佛陀沉默一會,像是不得已地向阿難說道:「實在是沒有辦法,你去叫她們來吧!」 佛陀的慈命一出,阿難擦乾眼淚,歡喜得急急忙忙地出去傳報這個喜訊。佛陀用沉默的眼光看阿難走後,跟平常不一樣,像是有一個掛心。 五百個女人聽說佛陀準予接見他們,歡歡喜喜地由摩訶波闍波提夫人領先來拜見佛陀。
  • 佛陀家庭成員介紹
    在上座部佛教中,釋迦牟尼被認為是世間最尊貴者,故弟子與信徒們,常以世尊來稱呼釋迦牟尼。佛並非神而是境界在神之上的人,因為諸佛都是生在人間的凡人。既然是凡人,就有凡人的社會關係,今天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釋迦牟尼的家庭成員及經歷,幫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這位三千年前的智者。
  • 這部豆瓣評分9.2的神劇,讓我們穿越時空,和佛陀來一次以心印心…
    為此,他毅然離家入苦行,6年後終於證得真理,成為釋迦牟尼佛陀。一般人看了劇名也許會以為這是拍給佛教徒看的電視劇,與其他人沒有關係,其實不然,《佛陀》既是歷史劇,也是家庭倫理劇。無論是故事情節、人物命運,還是社會習俗、親情愛情,都充滿了濃鬱的異域文化氣息,既新鮮又厚重。我之前從未看過印度電視連續劇,尤其是宮廷劇,感覺和中國人拍的宮廷劇有明顯差異。
  • 【偉大佛陀一生】的畫卷,見著得福,歡迎轉發
    (這裡的「我」是指大地一切眾生包括動物在內,其本有之佛性都是最尊最貴的)這時天上飛來兩條龍,一吐溫水,一吐涼水,給他洗浴,無數的天王、梵神、天人都出現在空中,來讚美這位現在的太子,未來佛陀的降誕。命名大典佛陀以轉輪聖王的身份降生人間,佛陀的父親淨飯王非常的疼愛自己的兒子。被命名為:喬達摩.悉達多。
  • 佛陀的三個兒子:兩個成為大阿羅漢,一個墮入阿鼻地獄!
    #佛教文化#我們都知道,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還沒有出家時,本為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太子,曾娶天臂城耶輸陀羅然而,不太為人所知的是,據《十二遊經》、《五夢經》等記載,釋迦牟尼在出家前,曾有過三位妃子:瞿夷、耶輸陀羅和鹿野。
  • 世間文字八萬萬,寫著無名之輩們的愛情
    整體劇情稍顯鬆散,但故事是完整的,並且在100分鐘的時間內,把故事講清楚,讓劇中每一個角色煥發光彩,被人記住,已經很難得。一心要做大做強的憨匪眼鏡,毒舌馬嘉旗,不良少年少女之戀,黑絲與白裙之間飛揚的真真,亡命鴛鴦房地產老闆和情人……回想起來,皆是這世間最動人的感情。
  • 演繹動人愛情故事de「小籠包」
    即將上演的大型原創音樂劇《愛情小籠包》,將為廣大觀眾演繹一場盪氣迴腸的「男版灰姑娘」的愛情故事!南翔小籠是海派飲食文化的符號和象徵,是老一輩上海人舌尖上的鄉愁,是值得上海人驕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翔鎮政府此次大力推動文旅發展,出品大型音樂劇《愛情小籠包》。將南翔小籠搬上舞臺演繹,大型原創音樂劇《愛情小籠包》並不是首個。
  • 劉德華歌曲《練習》動人的背後愛情故事
    我已開始練習,開始慢慢著急,著急這世界沒有你,已經和眼淚說好不哭泣,但倒數計時的愛該怎麼繼續,我天天練習,天天都會熟悉
  • 經典回顧:段譽之於王語嫣,才是金庸小說中最動人的愛情故事
    當然了說到機緣,虛竹也是開掛樣的存在,就大哥蕭峰倒黴了點,但只有不幸才會有故事,這一點也是《天龍八部》的一大看點,讓人難以忘懷。最後最令人羨慕的當然就是段譽的桃花運了,三兄弟裡就他的桃花運最好了,不僅娶得木婉清、鍾靈等三大美女,另外四大美女他讓自己的四大護衛分別娶回了家,最最最後終於感動了女神王語嫣。這是關於愛情的一大看點,讓自以為懂愛情的以及不懂愛情的,都會忍不住的對其圈圈點點。
  • 法華經:波闍波提和耶輸陀羅的成佛授記(74)
    由於他們剛剛滅掉了世間煩惱,對世間煩惱多多少少還是心有餘悸的,因此。他們發願到異土廣說法華經,不敢再入娑婆。第二,從智慧力看,阿羅漢們雖然聽聞了《法華經》,亦建立了佛與眾生皆是同體的知見,但這種同體知見的力量還非常小,不足以令他們捨身而入五濁惡世。第三,阿羅漢們剛剛蒙佛授記,尚需在大法中安養,以堅固成佛知見。
  • 「小籠包」演繹動人愛情故事,大型原創音樂劇《愛情小籠包》即將上演
    「男版灰姑娘」的愛情故事!南翔鎮政府此次大力推動文旅發展,出品大型音樂劇《愛情小籠包》。將南翔小籠搬上舞臺演繹,大型原創音樂劇《愛情小籠包》並不是首個。在2013年的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上,時長17分鐘的《愛情小籠包》作為為數不多一個音樂劇小品脫穎而出,獲得了全國群眾文化藝術政府最高獎——「群星獎」。當時看過觀眾就反饋說,能把一個傳統點心、一項非遺技藝演繹的這麼時尚又動人,真是厲害。
  • 印度大型電視劇《佛陀》中文字幕版 共54集全
    簡 介:佛陀 Buddhaa (2013)《佛陀》Rajaon Ka Raja是Zee TV和印度電視臺的一部歷史劇 製作精良該劇由B.K.莫迪出品 Spice Global公司冠名贊助 該劇製片人Ridwana Khan非常富有創造力
  • 有一個故事告訴你:世間最痛的愛情,不是愛而不得,而是……
    在這人間有一種情感,叫做愛情。有一種愛情,經歷了美妙的過程之後,走向了婚姻的聖殿,完成了人生旅程上一次華麗的蛻變,成了人世間一種最美好的存在。有一種愛情,經歷了無數次的糾結痛苦之後,終於帶著累累傷痕無奈地選擇了放手,那是刻在心頭上的永遠揮之不去的傷。這種愛情有一個名字,叫做愛而不得。然而這世上還有一種愛情,它的痛遠遠超過了愛而不得。
  • 薦 劇 | 《東京愛情故事》:無疾而終的結局,像極了世間絕大多數的愛情
    而這一段曾經牽動了整個亞洲的心的愛情,也隨著她的離去,以最令人唏噓的姿態,無疾而終地落幕了。付出不對等的感情,終將迎來離別知乎上有人問,「完治愛過莉香嗎?」自然是愛過的。誰能面對著一個仿佛燃燒著生命來愛你的姑娘卻不動心呢?
  • 愛情詩詞十首,道盡了世間最美的情感
    自古以來,寫愛情的詩詞是數不勝數的。如「天不老,情難絕」、「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愛情是美好,也是悲傷的。情一字縱使是傷,世人還是纏綿繾綣,難捨難棄。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十首最美的愛情詩詞,寫盡了世間所有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