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周復盤丨這個以「十二時辰」為主題的館,你看懂了嗎?

2020-12-24 華夏陶瓷網

一年一度的廣州設計周在日前順利落下帷幕。

簡約、概念、跳躍、藝術……展會上不乏優秀的選手,而陶瓷玩咖們的表現也堪稱是「八仙過海」。而在此次參展「作品」中,有一道亮麗的「中國風」不能錯過。

那就是,入選官方推薦20個必看展位之一,來自蒙娜麗莎的「家·十二時辰」主題展位。

01

「十二時辰」背後的國風文化

在此次展位中,蒙娜麗莎藉助古老又充滿中國智慧的計時方式「十二時辰」,大玩了一把陶瓷與中華傳統文化智慧結合的美家風尚。

那麼,究竟通過「十二時辰」,蒙娜麗莎想表達的是什麼?

首先,從表面上看,提到「十二時辰」,無非就是代表著一天24小時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然而,鮮少人會去了解到的是,「十二時辰」這種計時方式起源於西周,其背後還有著非常優雅而詩意的名稱:

夜半(子)、雞鳴(醜)、平旦(寅)、日出(卯)、食時(辰)、隅中(巳)、日中(午)、日眣(未)、晡時(申)、日入(酉)、黃昏(戌)、人定(亥)。

而每一個對應的十二時辰背後,或描繪了地間一景,或闡明起居作息的道理。

比如,平旦。即現在所說的黎明之時。太陽露出地平線,天剛蒙蒙亮,萬物開始蠢蠢欲動。也代表著熬過了最黑的夜,終於迎來了光明與希望。

又比如,日入。代表著夕陽西下,古人這時候停止勞作,回家休息。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古人認為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不過如此。

回歸到現場的展位當中,蒙娜麗莎展現的每一款陶瓷大板都極富生命氣息,或流動或平靜,或張揚或內斂,不同的色彩和紋理搭配無不展現出「十二時辰」背後蘊涵的自然與人文同時充分展示產品的寬度、品相,讓觀眾能夠觀其外形,感其意蘊。

同時通過這種「一步一景,一步一時辰」的方式,也能夠讓觀眾們真真切切感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故事以及延續幾千年之久的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由此可見,以「十二時辰」為軸,蒙娜麗莎為觀眾們帶出了中國文化和生活的底蘊。

這也正是此次「十二時辰」主題展位所要表達的:作品之上的生命力。

正如蒙娜麗莎市場總監楊曉林所說:我們把它當作有生命的作品來打造,這是我們想表達的一個理念。沒有生命力的產品是空洞的,只是一些冰冷的、工業化的產物。

02

以產品硬實力打破邊界

從描繪大自然的絕美秘境到探索神秘太空的邊界、讓傳統文化活靈再現,蒙娜麗莎的每一次展現希望為消費者帶來對美好生活的思索與探索。

而在這些探索的背後,我們不難發現,蒙娜麗莎之所以能夠呈現出如此多元化的作品,其實際體現和輸出的是品牌和產品硬實力。

比如,被應用到庭院當中的「那一抹暖色」,正是早前10月27日在北京首發的其中一項核心新技術成果:透光巖板

而這也是蒙娜麗莎自主研發的第三代透光巖板。其透光率達到2.65%,同時8到14微米波長遠紅外發射率達到0.879,產品兼具遠紅外透光功能,可實現抗菌功能。

目前,蒙娜麗莎已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開發出了11款透光巖板產品。透光巖板在背景牆、產品內嵌時,天花吊頂裝飾、公共區域,如大堂、前臺等空間有著廣泛的應用。

事實上,一直以來,蒙娜麗莎在產品上的堅守可謂是業界中一面鮮明的「旗幟」。

2020年1月,蒙娜麗莎引進義大利設計師進行蒙娜麗莎瓷磚的原創設計,從理念到設計,從技術到設備,與世界接軌,推出同系列多規格多釉面全配套搭配系列新品銀河星辰陶瓷大板系列。

2020年6月,蒙娜麗莎從自然廣袤的雪域和雲海中汲取靈感,匠心打造新品陶瓷大板連紋背景牆,在城市中重新演繹天地的大美。

2020年8月,蒙娜麗莎針對家居健康問題,推出「全屋定製健康陶瓷板(磚)系統」,以陶瓷黑科技為健康家居賦能。

2020年10月,蒙娜麗莎3mm高強韌陶瓷板及3.5mm透光板的推出,標誌著中國陶瓷板技術往高精尖方向不斷突破。

超薄高強度拋光陶瓷板表面達到鏡面效果

可見,從陶瓷大板到高性能產品,到大熱的高定巖板,蒙娜麗莎一直在探索材料的邊界,應用的邊界。

而這背後,蒙娜麗莎對技術創新孜孜不倦的追求,不言而喻。

03

關於美好的探討,蒙娜麗莎從未止

可以看到,此次展位使用半開放式結構,同時又把傳統文化的「方圓」元素巧妙應用,可謂是一次「寄中國風情於山水庭院」的典範。

同時,在展位外立面中,蒙娜麗莎非常巧妙地將時辰雅稱刻在不規則的幾何造型上,讓整個展館造型三維感十足,一躍成為此次設計周中一道國風味十足的亮麗風景線。

移步展位內,產品和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的結合也得到了一次盡情的演繹。

在展位的中央,我們還可以看到結合其3.6m陶瓷大板、連紋陶瓷大板展現的國風意境。而當中新型材料透光板的應用,也成為整個園林山水設計的點睛之筆。

不難看出,此次整體的輸出,其背後是蒙娜麗莎對材料和文化藝術結合,為人們帶來美好生活體驗的又一次嘗試。

今年是蒙娜麗莎第三次參展設計周。回顧2019年展會上的身影,蒙娜麗莎以「探索」的理念出發,將最新的科研成果3600×1600(mm)陶瓷大板與星際空間的設計相結合,碰撞出璀璨的藝術火花。

在120㎡的展位中,多種大規格產品構成了一個「沒有邊界的藝術空間」。而當時,憑藉湛藍的海洋以及宇宙浩瀚的場景打造,蒙娜麗莎一度成為設計周上的「網紅打卡聖地」。

再將目光放到2018年,首次參展設計周的蒙娜麗莎,以「共生」為主題,貢獻了其藝術首秀。

在此次展位上,把產品置於「野外」,在沙丘、綠洲、石林和懸掛的「水元素」中,蒙娜麗莎這個不一般的「世界大觀園」在眾多展商中顯得格外突出。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蒙娜麗莎還用瓷藝展示了古典名畫的6種打開方式,前衛大膽的用色與經典名畫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藝術感十足。

可見,從「共生」、「探索」到今年的「十二時辰」,蒙娜麗莎對每一次主題背後的理解和探索,讓觀眾不僅看到材料和藝術、文化融合更為多元化的一面,同時也感受到其品牌更深層的內涵和魅力。

本文作者|一天

相關焦點

  • 原來我沒「看懂」《長安十二時辰》
    攝影/李佳鸞當代的蓮花冠已經是明代流行的樣式了,《長安十二時辰》中,李必所佩戴的道冠分為兩種,一為芙蓉冠,一為蓮花冠。百度百科將芙蓉冠和蓮花冠合為同一冠,這一分法是有待商榷的。根據《道藏》的記載,芙蓉冠和蓮花冠是兩種不同的冠。
  •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和導演曹盾聊了聊
    來源丨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丨周矗六月最後一個周五來臨前4小時,一部屢次延播的劇作,在「零宣發」的情況下突然上線。《長安十二時辰》,終於播出了。不過,和導演曹盾聊過之後,我發現看懂《長安十二時辰》並不難。一切,要從一個腦洞說起。在知乎上,有人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來給《刺客信條》寫劇情,你會把背景設在哪裡?」《刺客信條》是一款畫風精美的動作類遊戲。
  •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聰明的中國古人是如何計時的
    編輯:孫東臨 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在這個盛夏引發了追劇熱潮。為解救陷入危機的長安城,「不良人」張小敬爭分奪秒,勢必在上元節花燈大會的前幾個時辰抓獲搞破壞的刺客。
  • 《長安十二時辰》網劇變成衛視劇,這個改動讓觀眾非常期待
    2019年《長安十二時辰》可謂是驚呆了很多人,雖然只是一部網劇,但演員陣容和後期製作是不容小覷的,是一部很成功的電視劇。不同其他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製作很精良,服飾妝發也很契合歷史。讓人驚喜的是, 上星之後這部劇的總集數從之前的48集縮短為30集,這讓很多粉絲非常開心了。畢竟之前網劇是一個節奏比較慢,很多人開始興致勃勃去追劇,可是節奏快不起來就不得不放棄了。其實不是說節奏不對,《長安十二時辰》是在很多細節上給了很大的特寫。一些小商小販都有單獨的鏡頭和畫面,讓這部劇變得更飽滿了。
  • 三峽國際房車露營地十二時辰丨步步皆景,詩意棲息自然的晝與夜
    你有在追嗎?優異的製作讓《長安十二時辰》廣受好評而關於十二時辰的話題也接連登上熱搜由此引發了全國十二時辰的話題討論>古代的一天分為十二時辰,一個時辰換算成現在的時間是兩個小時,西周時為十二時辰取了名字,並以地支展示。
  • 抖音版「長安十二時辰」亮相
    傳統與時尚兼具,人文與自然交融為助力西安全國文明城市建設豐富市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促進文旅融合發展近日「畫說西安——文明城市有你有我」主題美術作品展在西安中國畫院美術館正式開展本次展覽集合了西安中國畫院畫家創作的60餘幅美術精品將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步展出「畫說西安——文明城市有你有我」主題美術作品展畫作飽含西安特色,散發深厚文化底蘊和人民群眾飽滿熱情。
  • 豆瓣評分8.6《長安十二時辰》你看懂了嗎?
    來源: 文案與美術、詩詞世界突然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大概是雜草叢生的暑期檔最大的驚喜。
  • 《長安十二時辰》裡,這個細節你看懂了嗎
    在最近的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裡,有一個人物很特別。他戲份不多,卻起到了推動劇情發展的關鍵作用,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就是通過他的智慧偵破的。他就是詩人程參。程參這個人物出場的時候,本以為他會是一個文弱書生,但是沒想到剛一登場,他的愛馬被殺,作品被毀,一怒之下拿起刀就衝出去了。
  • ⊱不敢看《長安十二時辰》,我怕直視人性
    長安十二時辰火得一塌糊塗。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見面第一句話,都是:你今天看長安十二時辰了嗎?這部片成了 7 月最火的社交談資。開播不到半月,豆瓣評分高達 8.6 分,超 6 萬人打滿分,榮登 2019 年第一國產劇。全網都在誇長安十二時辰的拍攝細節:高度還原盛唐景象、服化道講究、節奏精煉。
  • 《長安十二時辰》,沒看懂的請上車!
    這個心跳是明著來的,暗著還有一份刺激。除掉楊國忠時,一個騎士一箭將他射中,這個人,就是張小敬。《長安十二時辰》快被搞壞了。先是掀起了各行各業曝光自己的十二時辰。消防員的十二時辰,時刻為準備著!(看的人感動)
  •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火了,可中醫十二時辰你了解嗎?
    在這個故事裡,長安城將於上元節前夕陷入死局,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於是,我們仿佛跟著他們,從早到晚,走過長安一百零八坊,走過那個盛世最好的模樣。  導演說,他們努力想還原大唐的一天。中國人的一天,分為十二時辰,皆有定數。如果你也懂了十二時辰,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 《長安十二時辰》在國外火了!網友:臺詞看得懂嗎?
    開播幾周了,《長安十二時辰》在豆瓣的評分依然高達8.6。(感覺追上當年9.2的《琅琊榜》也不是沒有可能啊)劇名中的「十二時辰」,也就是24小時。從上面的海報中可以看出,《長安十二時辰》的官方英文名為"The longest day in Chang'an",名字通俗易懂,還迷之帶了點兒美劇般的宿命感,可以說是很洋氣了
  • 《裝臺》《長安十二時辰》都有咱西音的人!
    在日後的創作生涯中,小山博士對影視音樂製作、影視聲音設計、裝置藝術、音頻技術應用等領域均有一定涉獵。作為音樂指導/音樂總監,近年來小山博士帶領團隊為多部投資過億的國內一線電視劇創作了影視音樂。其中2017年播出的劇集《九州·海上牧雲記》上線4小時點擊破億,總播放量超過110億;2019年作品《長安十二時辰》不僅贏得了口碑和票房雙豐收、斬獲諸多獎項、官媒點讚過千,同時還成為了近期在海外引起廣泛關注的國產劇集。《長安十二時辰》影視原聲音樂專輯豆瓣評分9.5,為近年來獲得評分最高的國產影視音樂作品。
  • 十二時辰長安秀,西安與你共此時
    8月25日14:45—8月26日15:00在大唐不夜城為您獻上一場全國首創的24小時不間斷大型城市秀活動十二時辰長安秀十二時辰長安秀藉助網劇《長安十二時辰》IP原型,給予陝西文化特色和全國消費市場需求,深度融合文旅、託盤、商業、美食、消費等主題,以文化賦能消費,秀出精彩西安,秀出大美西安,秀出活力西安。
  • 《長安十二時辰》大結局推廣曲你聽了嗎?
    各位峽谷的召喚師有追劇的習慣嗎?小妲己最近就喜歡躲在家裡開啟小空調,抱著闊樂美滋滋地看上一整天的劇在成功煲劇九九八十一天後小妲己要重點向各位推薦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一部集燒腦、歷史於一體的劇~而且,小妲己還收到一個重要的消息!
  • 點進來收穫專屬海大的十二時辰
    點進來收穫專屬海大的十二時辰 2020-12-22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安十二時辰》哪裡是連續劇,分明就是文化大賞
    最近的朋友圈都在討論《長安十二時辰》。豆瓣10萬人,打出8.6的高分。當之無愧的年度爆款。《長安十二時辰》講了個啥呢?宏觀場面外,細節上,十二時辰也力求極致。看過電視劇的小夥伴,一定會對「望樓」上時不時就出現的信號板印象深刻!
  • 遊「長安」 十二時辰哪能夠?
    「自從上回你說你愛吃筋道的面片……」聽到這句臺詞,觀眾不淡定了:「導演,兄弟餓了,我準備好筷子了。」陝西的麵食可謂花樣繁多,可以天天不重樣,如biangbiang面、臊子麵、旗花面、油潑麵、乾拌麵等。沒吃飽?沒關係,亥時的宵夜一樣讓你垂涎欲滴。劇中狼衛圍著火爐烤肉的場景也讓觀眾的口水直流。
  • 《中國十二時辰》:讀懂十二時辰,就讀懂了中國人的一生
    《中國十二時辰》陳帆 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十二時辰是中國獨有的傳統的時間文化,很美,很浪漫《中國十二時辰》以十二時辰為主線,用精緻且溫暖的鏡頭畫面加以文字注釋說到為何想到做這本書時,該書的責任編輯、北京大學出版社編輯楊爽說道:「十二時辰是中國獨有的傳統的時間文化,它很美,又很浪漫,而且到目前為止,圖書市場上還沒有以十二時辰為主題,探討古代的時間文化的圖書,這是一種遺憾。
  • 完美的文化圖,天真的政治家,《長安十二時辰》還能再分裂一點嗎
    今年夏天的熱門劇《長安十二時辰》,是在一抹黑白色調中收官的。李必沒有留在鳳閣,而是選擇上山繼續修行;張小敬捨棄了三品參將,也放棄了水盆羊肉,離開了長安;與兩位男主皆為cp的檀棋誰也沒有跟,進宮了。其實從熱度走勢也能看出,《長安十二時辰》並不是爛尾,而是中道崩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