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除了吹空調、吃西瓜,熱愛中國文化的你,還有一部良心紀錄片不能錯過,那就是《如果國寶會說話》。
「叮——您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
伴隨熟悉的開場,《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如期而至。
每一季出現的國寶都讓人欣喜連連,擬人化的調皮語句,賦予國寶能說會道的本事,拉近了觀眾與玻璃罩中文物的距離,有讓人回到了歷史現場之感。
這部紀錄片前兩季著眼龍飛鳳舞、彩陶青銅,走過遠古時代、戰國秦漢。
第三季聚焦流觴曲水的雅集、滿壁風動的飛天,帶領觀眾穿越中古魏晉,直抵盛世大唐。
從第一季上線時,口碑就炸裂了,看看網友怎麼說↓↓
你幾乎再找不到這樣一部紀錄片,每一季都是9.9的高分!
不論是畫面、旁白、文案,幾乎每個細節都做到了極致,裡面的每一幀,都在告訴你,文化可以有多麼迷人!
據悉,這個系列共100集,分四季播出,每季25集。旨在用100件文物,來闡釋這8000年時間跨度裡的中華文明。
有網友評:充電5分鐘,穿越8000年!真的太絕了!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充下電」,看看前三季中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玉器,一起來探尋不同時期的玉器特點。
01
玉羽人騎翼馬
在第三季節目中,有這樣一件文物--玉羽人騎翼馬。
這件文物出土於西漢元帝渭陵西北、 王皇后陵東一處建築遺址。
玉料為上等新疆和田白玉---羊脂玉。
奔馬昂首嘶鳴,張口露齒,雙眼前視,右前蹄騰空,呈飛騰狀。
馬背上騎一人,頭束巾,雙臂向前,兩手緊挨馬額。
整體造型似仙人騎天馬,遨遊太空,節目組給的配文是「我欲乘風歸去」,實在恰到好處。
《山海經》中,有關於「羽人國」的記載,「有羽人之國,不死之民」。
人們渴望長生不老,羽化升仙,這是當時古人對仙界的美好幻想。
這件文物的藝術造型,無不在暗示這件文物的主題為「羽人」騎「天馬」。
加之玉石很多高起的部分和底座踏板處刻有雲紋的裝飾,能夠讓人感受到羽人騎天馬登入仙境之意蘊。
古人將這樣美好的幻想根植於玉器中,充分體現玉石在當時的地位,尤其是羊脂玉,整件文物由上等羊脂玉雕琢而成,足見它的分量。
▲關公吊牌-羊脂玉
如今,羊脂玉一直以來都穩坐「玉石之王」的寶座,鼎鼎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能夠擁有一塊羊脂玉,更是何其有幸,要好好珍惜。
02
「中華第一龍」--紅山玉龍
在第一季的《如果國寶會說話》中,出現了一件造型獨特的龍形玉器---紅山玉龍。
玉在紅山文化中有很高的價值(距今已有近六千年的歷史),紅山玉龍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它屬新石器時代的遺物,材質為黃玉,與之前在三星他拉村發現的碧玉龍外形相似。
兩件均在內蒙古赤峰附件發現,被認為與中華神話中的龍有許多契合之處,因此被譽為「中華第一龍」。
這件碧玉龍又稱「豬嘴玉龍」,因在其上刻有豬的頭、馬的鬃和蛇的身。
整體呈「C」字型,酷似甲骨文中的「龍」字。蜷曲中隱含著升騰,飄逸中透露著威猛,設計獨具匠心,令人望而生畏。
它是目前國內時代最早、體積最大的龍形玉器,它的出土標誌著早在5000多年前,先民們便已形成了對龍的圖騰崇拜。
這不僅讓我們找到了「龍的源頭」,也充分印證了中國玉文化的源遠流長。
一方面,我們都說是龍的傳人,中華民族的圖騰是龍圖騰,它在我們心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龍頭皮帶扣-白玉
因此,玉雕中龍的身影是極為常見的。
各式玉龍不僅造型獨特,工藝精湛,圓潤順暢,生氣勃勃,其身負載的神秘意味,更為它平添一層美感。
▲龍鳳吊墜-白玉
另一方面,龍本是吉祥瑞獸,常與鳳組合出現,寓意吉祥和美,夫妻琴瑟和鳴,白頭偕老。
03
南越漢玉
1983年,在廣州發現了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之墓,墓中出土各類文物達1000多件(套)。
其中,玉器尤其引人注目,其數量之多,品種之繁和保存之好,給世人呈現了一個漢代玉石藝術的巔峰。
南越王墓出土玉器240多件,分為玉衣、璧、璜、環、組玉佩、舞人、玉劍飾、帶鉤、印章等十九種,可以說是漢玉之冠。
在《如果國寶會說話》中,著重介紹了絲縷玉衣、角形玉杯等南越王墓的至寶,解說詞相當有趣。
如這件角形玉杯,配文解說:
「工匠借鑑犀牛角的造型和能解毒的功能製作了角形玉杯。由於造型獨特,飲酒者每次需將杯中酒一口飲盡。這就是所謂的『感情深,一口悶』吧,不過,這一口可就是二兩多啊。」
這「感情深,一口悶」,真是相當貼近生活了,實在很皮~
除此之外,還有「玉粉」南越王墓主人趙昩的絲縷玉衣、組玉佩、帶鉤、玉舞人等等。
玉帶鉤
從這些玉飾來看,都是極為貴重的裝飾,生者佩玉,以比其德;亡者殮玉,以慰其靈,這也從側面展現出一代帝王的風姿。
組玉佩
玉,石之美者。玉,比王字多一點,即使身為王,也會在時間裡湮沒,有了玉,便多了一點能與時間並肩的力量。
有玉而安,身體因此安住,大地因此安住,安住在對永恆的祈願與嚮往中。
04
四神紋玉鋪首
1975年,在陝西茂陵發現了兩件疊加在一塊的文物,其中一件就是國寶級文物——四神紋玉鋪首。
在中國傳統的建築中,鋪首又稱門環、門扉上的環形飾物,大多為獸首銜環的形狀。
鋪首一般由金屬(金銀銅等)鑄成,用玉石製作的玉鋪首並不多見,這件陝西茂陵出土的獸面四神紋玉鋪首,是漢代玉雕中最精美的一件。
四神紋玉鋪首線描圖
這件四神紋玉鋪首整體造型呈方形扁身。正面中部浮雕出鼓目、寬眉、卷鼻、張口、怒齒,形象甚為兇猛的獸面。
在對稱的獸面紋上,刻著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獸面與四神形象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搭配自然,主次分明。
此件鋪首由一塊玉質瑩潤的玉料雕琢而成,緻密細膩,較為罕見。
經北京地質博物館專家鑑定,認為它的礦物成分是蛇紋石化大理巖,即由『方解石』礦組成,屬於軟玉。
除這件玉鋪首之外,在其他地方也曾出土過類似的玉質鋪首。如廣東南越王墓趙眜墓出土的青玉獸首銜壁鋪首,工藝非常高超,十分罕見。
作為一件門上的裝飾,都做得如此精美,可見茂陵地下宮殿背後,埋藏著一個燦爛輝煌大漢王朝。
當然,除了以上這幾件文物,在《如果國寶會說話》中,還有很多國寶值得我們去了解,熱愛中國文化的你,一定要看!
鈺宮匠說:
和田玉作為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國玉,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看作是身份地位和品味的象徵,佩戴在身不僅為自己增添氣質,同時還能提高道德修養。在今天這個更注重文化內涵的時代,佩玉儼然變成了新的時尚風向標。
希望這美麗且富有內涵的玉石,能寄託你美好的心願,帶給你健康幸福、平安喜樂!
在這裡為你展現的不僅是中國玉石市場高端飾品和收藏珍品,更是典雅高貴皇家風範的宮廷玉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