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導演曾抗拒猶太血統,後來卻為自己是猶太人而驕傲|百家故事

2020-12-23 維賽迪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百家故事#

隨著1982年《E.T.外星人》打破世界票房紀錄以後,史匹柏也再次登頂成為好萊塢頂級階層的導演。

當初在拍攝娛樂商業電影《奪寶奇兵》時,史匹柏曾經跟老朋友喬治·盧卡斯(也是《奪寶奇兵》的編劇之一)承諾:倘若這部電影爆了,一定會繼續拍攝續集。

與喬治·盧卡斯的承諾

因此,80年代中後期史匹柏連續拍攝了《奪寶奇兵》的兩部續集,雖然都較為成功,但電影圈子裡很多評論家已經開始將其歸類為一個純商業導演。

當然,史匹柏雖然能拍商業片,但他本身其實並不希望被其他人就這麼定義成好像是只能拍商業電影的導演。

當史匹柏想拍劇情片時.....

事實上,他之前也有過非純商業性的電影,但大多數人往往只會根據他最新的幾部作品來給他定性。

在80年代後期,史匹柏為了打破市場對他這種刻板印象,已經在構思如何能再次向世界證明自己是一個既能拍賺錢的商業片,也能製作劇情內涵深刻的藝術片的導演。

史蒂文·史匹柏

雙管齊下

1993年,電影行業發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部名為《侏羅紀公園》的科幻怪獸片上映了,這部電影打破了11年前《E.T.外星人》的票房紀錄,登頂成為新的影史票房冠軍

《侏羅紀公園》

另外有一部名為《辛德勒的名單》的劇情片,在當年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大獎。

《辛德勒的名單》

而這兩部同年上映的電影,都是出自同一個導演之手。

他就是史匹柏,他也毫無懸念地拿到了人生第一次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獎項榮譽。

小金人到手

神奇嗎?一部是偏商業的科幻怪獸片,另一部是偏藝術的劇情片,竟然都是被同一個人拍出來的,更可怕的是這兩部電影都獲得了極高的成就,最匪夷所思的是它們是同一年上映,拍攝時間幾乎沒有間斷!

《侏羅紀》拍完馬上就拍《辛德勒》

要說好萊塢裡最擅長「創造奇蹟」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肯定要算一個,比如1991年《終結者2》推動了科幻電影類型的發展,1997年《鐵達尼號》票房紀錄無人能破,12年後自己拍部《阿凡達》出來把自己紀錄破了等等。

而在卡梅隆之前,好萊塢的「奇蹟」卻大多數都是由史匹柏創造出來的,甚至他也是最先做出「自己打破自己的世界紀錄」這種事的導演。

這個紅衣小女孩,很著名

當然,奇蹟的背後,其實還是有很多有趣故事的。

猶太人

史匹柏因為是猶太人,從小就不斷被同學以及周圍的人排斥,以至於他在成長路途中處處碰壁。

由於多年被嘲笑、被欺負,使得他一直很抗拒自己的猶太人身份,他甚至一直在想「我如果不是猶太人就好了。」

史匹柏一開始厭惡自己的猶太血統

這種思想伴隨他到長大,直到他在拍攝《奪寶奇兵2》時遇見了女主角凱特·卡普肖

凱特·卡普肖

凱特是一個很樂觀又對猶太文化帶有極為濃厚興趣的女孩,史匹柏與她就像電影一樣很快墜入愛河,在兩人結婚之前,凱特甚至還入了猶太教,她表示「這種感覺好像回到家了一樣。」

史匹柏與凱特的婚姻

從小以來,史匹柏之所以不願意接受自己是猶太人這個事實,主要還是因為這個血統在幾十年來帶給他的回憶就只有是被欺負,被歧視,被嘲笑。

而在凱特身上,他第一次感覺到,其實猶太人這個身份,跟其他人也並沒有什麼不同,猶太人也有被人愛的權利,這也使得他開始正視與接受自己血統的事實,更令他開始審視猶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那段慘痛歷史。

賢妻內助

早在1982年,史匹柏就曾經看過《辛德勒的名單》這本書,當時也有人建議他將這本書改編成電影拍出來,但當時的史匹柏只會一直說:「等待時間吧。」

而在他接受了自己猶太人身份以後,這個時機也終於到來了。

《辛德勒的名單》原著

嚴格來說,《辛德勒的名單》就像11年前的《E.T.外星人》一樣,講述的主題與核心其實都跟史匹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不同的是後者講述的是他的家庭,前者講述的是他的種族,且要嚴肅得多。

這種題材,是嚴肅的

電影的拍攝地是二戰時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舊址,自開拍之前,史匹柏就跟劇組發表過一段很沉重的言論:「這不是紀錄片,但我們是在紀錄一些東西,就是在你們腳下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我們這些猶太人,在1943年的時候,是不可能站在這片土地上的。

」This isn『t a documentary,but we are documenting things,that actually took place,in the place you’re standing in,right now,those of us who are jewish would never have been able,to stand here。 」

當年的猶太人,只會被送去集中營處決

拍攝的過程中,史匹柏表示必須使用手持攝影機拍攝,且電影不能需要有任何花哨華麗的鏡頭,他希望儘可能真實地還原二戰時期猶太人那段悲慘的歷史,以至於當時製作組的人員都覺得,他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為專注。

史匹柏振奮起來拍這部影片,是因為

也許正是因為拍攝這部電影時史匹柏抱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敬意與心態,所以最後這部電影的完成度才會如此之高,甚至使得很多非猶太血統的觀眾都在其中得到共鳴的原因吧。

二戰時期,世界發生太多大屠殺了

恐龍世紀

在《侏羅紀公園》之前,但凡是有怪物出現的影片,大多都是通過道具來完成拍攝的,比如史匹柏第一部震驚全世界的電影《大白鯊》,裡面的鯊魚也是道具。

《大白鯊》的鯊魚是道具

用道具來拍攝怪物片,弊端其實相當明顯。

第一,真實度不夠,七八十年代的皮套製作技術其實並不能算是太成熟,倘若在大白天中長時間出現,很容易就會被觀眾看出破綻,因此當時比如《異形》等電影都會利用光線、環境等要素來確保皮套的表現不會出現明顯漏洞。

異形也是

第二,道具容易損壞,史匹柏拍攝《大白鯊》時,鯊魚的道具就經常壞掉,然後一旦道具壞掉,重製就要1個月,倘若二次壞掉,那就要2個月,這些都大大加長了拍攝時間。

鯊魚道具壞了

在《侏羅紀公園》開拍前,史匹柏還是打算使用道具、模型來拍攝的,但他的要求是恐龍不能機械地運動,必須能跑,能吼,還能跟演員在場景中進行互動。

道具組一聽傻眼了,你說造個皮套或者模型出來,沒問題,但你要它們會跑會吼,你這是要做機器人呢?辦不到!

道具組:「辦不到!

當然,史匹柏也並沒有因為這個而妥協,既然道具組做不出來,那他就想另外的辦法。

儘管拍攝的籌備工作已經差不多完成,但史匹柏還是一直在找尋其他能讓他腦子裡的恐龍完美呈現出來的方法,這可急壞了整個劇組,這樣拖下去,啥時候才能開拍?

沒恐龍的戲可以先拍,但總不是辦法呀

然而,史匹柏的堅持並沒有白費,不久後,老朋友喬治·盧卡斯創立的工業光魔的特效師丹尼斯·穆倫來了個電話,表示有些「新東西」想讓史匹柏看看。

當史匹柏飛到穆倫的辦公室時,電腦上的東西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恐龍的CG雛形

對的,當時穆倫成功地用電腦製造出恐龍的CG雛形,而且它們會動,會跑,還可以像真正生物那樣做出各種動作。

自1991年《終結者2》的T1000以來,其實電影的CG技術已經得到了突破,但這麼快就已經發展到完美模擬一隻、數隻甚至數十隻大型生物的活動,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簡直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情。

成品

結果自然是史匹柏毫不猶豫地決定了,《侏羅紀公園》的恐龍,就使用這個最新的技術製作。

於是,銀幕上的這些龐然大物,在1993年那個夏天徵服了所有觀眾,成為了新的影史票房NO.1。

沉寂的皇者

在1993年之後,史匹柏稍微休息了一段時間。

這個導演自入行以來,幾乎每年都在拍電影,通常是一個項目忙完還沒一個月就又開始新的項目,甚至還會多個項目同時進行。

很密集

在他休息陪伴家人的這段時間,也讓他開始重新審視了自己的電影之路。

他什麼樣的影片都能拍,但他真正心裡最喜歡的電影,到底是什麼類型的呢?

通過愛妻凱特以及兒女的陪伴,他得到了答案,他喜歡真實系的電影。

史匹柏的家人們

在史匹柏休息的時候,有很多項目都在向他伸手,如果是10年前的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接受。

是的,雖然他入行之初確立的目標是「我要拍攝更多的電影,更多不同的影片。」但拍自己想拍的不同類電影跟被別人要求去拍不同類的電影是兩回事。

現在已經站在好萊塢頂級導演行列的他,自然有那個選擇權。

今時不同往日

1979年的時候,他拍過一部戰爭片《1941》,但當時被《大白鯊》名氣衝昏頭腦的他,天真地在裡面添加了大量喜劇元素,最後導致電影失敗。

而這一次,他打算再拍攝一部戰爭片,這次的電影不會有喜劇元素,它只會給人們帶來無盡的思考。

這部電影,就是《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拯救戰爭

小時候,史匹柏的父親經常跟他講述二戰的故事,當時還小的史蒂文一直都想成為戰爭中最偉大的那群人的其中之一。

就像和平年代的我們,看著各種藝術作品或遊戲,總是覺得戰爭是一件令人熱血沸騰的事情。

但顯然,長大後的史匹柏,對戰爭有了更多的認知。

有些人喜歡戰爭的原因,是他們沒經歷過

在拍攝《拯救大兵瑞恩》之初,史匹柏就已經決定了該電影的風格必須是真實系,且要真實到觀眾覺得跟銀幕上這些士兵距離為0,要讓觀眾們切身感受到戰爭的可怕。

因此,這部電影在音效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子彈橫飛,穿透肉體的聲音會讓在影院的觀眾感到耳鳴,甚至失去方向感都不奇怪。

爆裂的子彈聲

在拍攝過程中,除了幾個主攝影師,史匹柏給其他攝影師下了「自由令」:你們可以盡情地拍攝任意一個戰場鏡頭,因為這部電影要的就是真實,從你們想拍的角度去拍攝。

戰場上任何一個角度

《拯救大兵瑞恩》的真實,不僅僅是在於那些血肉橫飛的場面引發的戰爭反思,更在於對人性的拷問。

讓8個人去拯救1個人,值得嗎?

我活下來了,但那些拯救我的隊友卻因此永遠見不到他們的家人了,背負著這個心理負擔,我還能像他們說的那樣活下去嗎?

值得嗎?

........

最終,史匹柏也憑這部《拯救大兵瑞恩》第二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大獎。

兩次奧斯卡最佳導演,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即使優秀如詹姆斯·卡梅隆,彼得·傑克遜這種級別的導演也都只拿過1次。

兩個奧斯卡最佳導演小金人在手~

套用《絕代雙驕》中惡賭鬼軒轅三光的話:

「如果有人說自己是電影行業的領頭人,我一定當他吹牛,但如果是史匹柏這麼說的話,是沒有人會不服氣的。」

進入新世紀以後,史匹柏依然保持了高產出,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影都有拍攝,而且也保持了基本穩定的發揮,而且這幾年都依然有新項目。

21世紀史匹柏的作品列表,基本還算

看來,即使是已經74歲的史匹柏,依然沒有退居幕後的打算,但這也正如他最初進入這個行業所說的:

「我已經無法回頭了,我要一直嘗試拍攝不同的電影,不斷地嘗試,這是我餘生的目標。」

最初的誓言

相關焦點

  • 武術傳奇李小龍有猶太血統?
    作家馬修·波利在其新書《李小龍傳》(Bruce Lee: a Life)中揭示了李小龍的猶太血統。作為一名武術家,波利試圖超越圍繞著李的許多神話,並對這位著名的鬥士和電影明星進行了更為細緻的描繪。波利說:「對我來說,布魯斯是一個與眾不同、有趣的人,在這個領域,人們一般不會想到他。」即使知道他的故事的人也認為他是中國人。
  • 德軍唯一一位猶太血統的元帥,竟幫著納粹欺壓猶太同胞
    歷史客棧原創視頻:德軍唯一一位猶太血統的元帥,竟幫著納粹欺壓猶太同胞————下面是文字版
  • 史料:希特勒妻子艾娃•布朗恩或有猶太人血統
    眾所周知,臭名昭著的大獨裁者——阿道夫•希特勒把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獵殺猶太人上。可是,根據英國歷史學家的調查,希特勒的妻子艾娃•布朗恩(Eva Braun)也有一些猶太人血統。布朗恩一直是希特勒最喜愛並且最信任的愛人,布朗恩對待希特勒也非常忠誠,她比希特勒年輕23歲,在希特勒生命的最後15年裡,她一直陪伴著希特勒南徵北戰,兩人的夫妻關係非常融洽。
  • 納粹德國的猶太幫兇
    這個故事據說是以16世紀一個真實人物為原型創作的,原型是真是假我們已無從考證,但一些猶太人的故事卻是真實的,這些猶太人對知識和權力的追求給自己也給無數無辜的人們帶來深重的災難。德國猶太科學家:弗裡茨·哈伯1868年12月9日哈伯出生於西裡西亞的布雷斯勞(現為波蘭的弗羅茨瓦夫),父親是位猶太染料商人。
  • 中國與猶太血脈情之開封猶太人
    開封猶太人的後代自稱信「一賜樂業」教,一賜樂業為「以色列(Israel)」的音譯,被周圍其他中國人稱為「藍帽回回」、「白帽回回」或「挑筋教」,因為他們宰殺牛羊時要剔除腳筋。(相傳猶太人祖先雅各與人角力時大腿扭傷,故有此習俗)。
  • 「我有猶太血統」法國小姐亞軍一句話引來推特論戰
    2021年度法國小姐選舉在當地時間12月20日落幕,阿沛莉爾·貝娜莜姆獲得亞軍後透露自己父親祖籍在以色列。她這一舉動立刻引發網絡爭議,推特上不少網民指責法國選美淪為「猶太選美」,稱這名猶太血統的亞軍「不配代表普羅旺斯」。這些言論隨後引發推特「罵戰」。
  • 最偉大的導演,源自對電影的愛,他叫史匹柏|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百家故事#1962年,一部名叫《阿拉伯的勞倫斯》的電影在美國上映。這部以土耳其入侵阿拉伯為背景的故事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這部電影甚至奪得了第3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獎。
  • 跟猶太人學做生意:兩個猶太故事,激活你的逆向思維,找到商機!
    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也讓不少人感嘆,做生意越來越來,因為隨大流的生意不好做,憑自己也發現不了什麼商機。所以,想要做生意還是要動點腦子,比如,掌握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向思維,這樣會相對容易。在經商方面,被譽為「世界第一商人」的猶太人,就是非常好的學習對象,他們能在各個行業大放光彩,就是善於用逆向思維來賺錢。下文就和大家分享兩個猶太小故事,激活你的逆向思維,賺錢不難!
  • 西方無信史:哥倫布的猶太出身?|猶太人|西班牙|美洲|義大利_網易訂閱
    關於哥倫布家庭和他的早期生活,人們知道得很少,只大略知道他曾在拉丁文學校學習,很早就出海航行了,還有過當海盜的記錄。  1476年,哥倫布移居葡萄牙,參加了葡萄牙對熱那亞的一場海戰,後來他向葡萄牙國王建議探索一條向西航行可以直通東方的新航線,但未被採納。  1485年,哥倫布移居西班牙,終於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資助,前往東方尋找黃金,結果發現了美洲大陸。
  • 看懂兩個猶太故事,徹悟猶太人很重要的一條生存哲學,受益匪淺!
    以下分享兩個猶太故事,看懂這兩個猶太故事,徹悟猶太人很重要的一條生存哲學,提升你的生存智慧,受益匪淺!這條生存哲學就是——平衡,或者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傳統文化中的「中庸」。在這則故事中,猶太人向世人透露的就是這樣的一條生存哲學。猶太人這種追求平衡或者說「中庸」的態度,是他們的生存智慧,也是他們在賺取財富時的富人思維。比如,在中世紀,猶太人在歐洲受到嚴重的排擠,逼迫四處流浪,無論在哪個國家,都處於社會底層,比起以流浪聞名的吉普賽人,差不了多少。
  • 好萊塢的猶太人趴2
    2001年的《金氏世界紀錄大全》將哈裡森·福特為最富有的活著的演員。他的27部電影一共收入了約33億多美元。連在電影圈最會賺錢的都是猶太人!這樣真的好嗎?福特大叔1942年7月13日出生,是猶太裔美國男演員。他最著名的角色包括《星球大戰》中的韓·索羅和《奪寶奇兵》中的印第安納·瓊斯。他出演的《空軍一號》和《絕命追殺令》也廣為人知。
  • 哈爾濱—猶太會堂及哈爾濱的猶太人
  • 猶太家族的「雙城記」
    這番話很快引起我身邊的瑞士《新蘇黎世報》記者的興趣,他好奇地問:「你是猶太人,但來自印度?」這也正是我想問的,作為這座城市三大民族之一的印度人,我見過太多,但自稱是印度猶太人的,還是第一次見。我也偷偷僥倖了一番,肯定了自己作為一個記者的洞察力:從她進入餐廳那一刻,我就知道她身世不凡。「是的,印度猶太人,可能你們很多人第一次聽說吧?」
  • 6個猶太人改變人類歷史,猶太民族為何這麼強大?
    「有些人喜歡猶太人,有些人不喜歡猶太人。但凡有思想的人都不會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猶太民族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卓越的民族。」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曾這樣評價猶太人。猶太人到底有多麼強大、多麼卓越呢?
  • 真實的辛德勒為拯救猶太人花了多少錢?辛德勒原型結局太悽慘
    1948年,奧斯卡·辛德勒向猶太人聯合分配委員會提出了一份對他的戰時開支加以補償的請求,之後收到了一萬五千美元。辛德勒曾估算自己戰時的開銷超過105.6萬美元。包括營地的建設、賄賂以及包含食品在內的黑市商品支出。
  • 二戰期間,數量眾多的猶太難民都逃去哪了
    二戰時期,希特勒認為純種雅利安人是這世界上最高貴最美麗最強壯的民族,與之相對的,猶太血統則會玷汙純種雅利安人的高貴。為了「淨化血統」,納粹決定清除所有猶太人,對於納粹人來說,這是一門科學——「優生學」。
  • 世界歷史:保羅,一個受到希臘文化洗禮的猶太人,傳奇一生
    百家原創作者:斯年觀歷史基督教神學的創始人,約公元10年誕生於基利家的塔爾蘇斯。他的父親是個法利賽人,遵照他們祖宗嚴謹的《律法》,將他撫養長大。這位奉差遣為外,一直以法利賽人自居,甚至當他拒絕了猶太教的《律法》之後,邦人傳道的使徒仍是如此。
  • 電影《美麗人生》: 大屠殺中猶太父子的動人故事!
    電影推薦:美麗人生導演編劇: 文森佐·克拉米 / 羅伯託·貝尼尼主演: 羅伯託·貝尼尼 / 尼可萊塔·布拉斯基 / 喬治·坎塔裡尼 / Giustino Durano / Sergio Bini Bustric / 瑪麗莎·佩雷德斯 / 豪斯特·巴奇霍茲 / Lidia Alfonsi / Giuliana Lojodice電影簡介:猶太青年圭多
  • 血飲猶太與中國的千年恩怨(續)
    薩珊波斯王朝和拜佔庭帝國一直試圖強迫猶太人改信祆教和基督教,為免遭迫害,他們大批前往可薩汗國避難。可薩突厥也就是在這些猶太人的影響下最終改信猶太教。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是猶太人的祖先,他後來改名叫以色列,所以猶太人也被成為以色列人,雅各的十二個兒子分別形成了以色列人的十二個部落。改信猶太教後,可薩突厥獲得了猶太教的承認。猶太學者凱斯特勒在他的著作《第十三個部落》中,把可薩突厥人稱為猶太的第十三支。
  • 英美為猶太人選3塊土地建國,最終被放棄,猶太人為何拒絕
    世界之尤大,無奇不有松,跟著小編為黃您一一介紹。伏1881年柏,俄國猶太人云發表了猶大·史勒布·平斯克龔發表了《自我廉解放》,開始舒講述猶太人歷融史與故事,於蘇是猶太人復國桑運動正式開始逮。這個曾經流池離千年的民族倪,飽嘗了艱辛廉與苦難,卻保喻存了民族的特裘性。在奧匈帝駱國一名叫西奧季多·赫茨爾的水記者的領導下於,猶太人展開融了轟轟烈烈為成的復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