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著名日裔英國小說家、劇作家。1989年,由他創作的《長日將盡》,榮獲當年的英國布克獎,該書榮登《出版家周刊》暢銷排行榜,此外,石黑一雄還獲得了四個布克獎提名,其作品被翻譯成近三十種語言。石黑一雄年輕時即享譽世界文壇,與魯西迪、奈波爾被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以「國際主義作家」自稱。
混合武士階級和中產階級
「我並不能夠完全接受英國人,因為我生活在一個說日語的家庭裡,還有著一對日本父母。」很多時候,石黑一雄是個矛盾的混合體,因為他的父母一直在不遺餘力地向他灌輸日本的價值觀,「我的父母當時並不知道我們要在這個國家(英國)呆這麼久。」
在某些方面,石黑一雄認為日本似乎和他越來越相關。「我的父母是日本人,我被他們撫養長大,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我習慣了日本的價值觀。」不過,話說回來,老師、朋友和妻子也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另一方面重要的影響,他並不想否認他們的意義。做到既忠誠於過去又忠誠於現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石黑一雄看來,人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存在,日本之於他也只是「曾經只回去過一次的地方」。「我們身上還有著三分之二別的東西,正如氣質、性格或者理想並不是割裂地存在,它們相互交織……最終形成一個有趣的均勻混合物……混合文化背景、種族背景……」石黑一雄曾經形容自己是日本武士階級和英國中產階級的混合產物,當然,他更喜歡被人們稱為「國際作家」。
不管怎樣,倫敦是他生活的地方—他和洛娜·麥克道格爾,還有他們的女兒娜奧米居住在戈爾德斯格林。如同他說過的,沒有選擇,就沒有困惑。
《被掩埋的巨人》
《無可慰藉》
代表作:《答案在風中飄》、《像一塊滾石》、《時光慢慢流逝》
獲獎理由:「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代表作:《車諾比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
獲獎理由:多樣聲音的作品,一座記錄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的紀念碑。
代表作:《暗店街》《星形廣場》《青春咖啡館》
獲獎理由:他用記憶的藝術展現了德國佔領時期最難把握的人類的命運以及人們生活的世界。
代表作:《快樂影子舞》《逃離》
獲獎理由:當代短篇小說大師。
代表作:《紅高粱》《豐乳肥臀》《蛙》
獲獎理由:用幻覺現實主義寫作手法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代表作:《十七首詩》《途中的秘密》
獲獎理由:通過凝鍊、透徹的意象,為我們提供了通向現實的新途徑。
代表作:《綠房子》《世界末日之戰》《城市與狗》
獲獎理由:對權力結構進行了細緻的描繪,對個人的抵抗、反抗和失敗給予了犀利的敘述。
代表作:《呼吸鐘擺》《河水奔流》《行走界線》《狐狸那時已是獵人》
獲獎理由:兼具詩歌的凝練和散文的率直,描寫了一無所有、無所寄託者的境況。
代表作:《戰爭》
獲獎理由:展現了新的起點、詩意的冒險和感官狂喜;作為探險者,發掘了隱藏於主流文明底部和外部的人性。
代表作:《金色筆記》
獲獎理由:她用懷疑、熱情、構想的力量來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經驗的史詩。
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紅》
獲獎理由:在尋找故鄉的憂鬱靈魂時,發現了文化碰撞和融合中的新象徵。
代表作:《看房者》《生日晚會》《歸家》
獲獎理由:他的戲劇發現了在日常廢話掩蓋下的驚心動魄之處並強行打開了壓抑者關閉的房間。
代表作:《鋼琴教師》《死者的孩子》
獲獎理由:因為她的小說和戲劇具有音樂般的韻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滿激情的語言揭示了社會上的陳腐現象及其禁錮力的荒誕不經。
代表作:《恥》《幽暗之鄉》
獲獎理由:精準地刻畫了眾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質。
代表作:《無形的命運》
獲獎理由:他對脆弱的個人在對抗強大的野蠻強權時痛苦經歷的深刻刻劃以及他獨特的自傳體文學風格。
代表作:《神秘的按摩師》《米格爾街》
獲獎理由:其著作將極具洞察力的敘述與不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為一體,是驅策我們從扭曲的歷史中探尋真實的動力。
代表作:《靈山》
獲獎理由: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獲獎作者作品
👇 👇 👇 戳...戳...戳...好書馬上為您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