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雖然是一部青春片,卻帶著濃重的沉寂、壓抑的色彩。校園欺凌是近年來才被大家所重視和討論的話題。影片中的人就像生活在泥沼裡,絕望,痛苦,迷茫,讓觀看的人有點喘不過氣。
是什麼讓本該美好、青澀、珍貴的青春變成了一座死氣沉沉的圍城?在小編看來,這背後離不開家庭環境與父母教育的影響。他們的性格、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其實都映照著原生家庭的影子,家庭教育和環境影響著一個人的一生。
女主角陳念是一名被校園霸凌且成績優異的復讀生,但她的家庭並不美好,單親家庭,沒有爸爸,媽媽在外做生意欠債,東躲西藏,總是留下陳念一個人面對上門討債的恐懼。因此她膽小、懦弱、好欺負,但同時懂事、善良,與母親打電話報喜不報憂。
她的青春沒有無憂無慮,有的只是痛苦,難過和壓抑。以至於最後的反抗是將施暴者推下臺階,得到了四年的牢獄之災。倘若她家庭幸福美滿,她的媽媽一直陪伴著她,給她鼓勵,給她安全感,給她愛,那麼她是不是就不會有這樣的結局?
男主小北是一個小混混,被父母拋棄,靠著自己的一股狠勁活著。小少年在被需要呵護的年紀,經歷了太多暴風驟雨與惡意,成為了在別人眼中的壞人。他是別人眼中無所事事、會帶壞好孩子的小痞子,惹人厭惡,人人避而遠之。電影裡有一個鏡頭讓小編印象深刻,小北跟陳念講起他的媽媽時,流下的淚水令人心疼。如果他沒有被爸媽拋棄,他也能像平常人一樣,快樂的活著,和朋友打鬧嬉戲,偶爾抱怨學習的壓力。可惜,沒有如果。
劇中除了男女主,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長著天使面孔,心腸卻惡毒的魏萊。她在老師和家長面前是乖巧異常,在同學面前卻是個惡魔,校園霸凌的始作俑者。長相出眾,成績優異,出身優越的魏萊為什麼會成為施暴者呢?小編一直都很迷惑,直到魏萊的父母出現,小編才恍然大悟。自私自利的父母,對魏萊缺少真正的關心和尊重。因此,魏萊孤獨、迷茫、以及怕被放棄的恐懼讓她走上了一條極端且罪惡的道路。欺負別人來尋找自己的存在感,她以加害別人的方式來證明,她不再是父母面前卑微討好的可憐蟲。
最後父親見到魏萊屍體的無動於衷與冷漠,讓小編驚出一身冷汗。這仿佛不是他的女兒,而是無關緊要的陌生人。可想而知,魏萊走上加害者的道路並不是毫無原因。這樣冷漠自私的家庭,導致魏萊的三觀扭曲,從而落得意外死亡的下場。小編認為,推魏萊一把的並不是陳念這雙看得見的手,而是魏萊的父母無形之中罪惡的雙手。可見,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影響有多大。
校園暴力的背後往往濃縮著社會的影子,是社會中一個又一個家庭的縮影。這部電影中每個角色的背後,活著陰影下的少年時代,都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每一個走在刀尖上的少年,百分之八十都是源於父母的疏忽。每個孩子都是一面鏡子,父母是什麼樣,鏡子裡就會出現母的身影。小編從這部電影中看到了不正常家庭教育下的孩子所發生的悲劇,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具有教育意義的青春片,值得現在的父母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你認為這些沉痛的青春裡有誰的影子呢?如果你有跟小編不同的看法,快來和小編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