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惠陽吉他產量佔全國60%以上,全球1/4的吉他產自中國惠陽,尤克裡裡佔有比重更大,在全世界每10支尤克裡裡就有8支來自惠陽。
惠陽吉他
產量:200多家企業,產量佔全國60%以上、全球1/4
特點:產區最大、生產鏈條是最完整、生產區域最集中
木料:雲杉、桃花心木、玫瑰木、楓木等
喜歡吉他的讀者,估計對廣東惠州惠陽這個地方不會陌生,國內著名音樂人李宗盛、周華健、胡彥斌、騰格爾等都曾在這裡定製吉他。「據不完全統計,吉他產量佔全國60%以上,全球1/4的吉他產自中國惠陽。」惠陽吉他行業協會秘書長閻偉如是告訴新快報記者。
2016年上海樂器展上,一把售價599999元的吉他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把吉他就是來自惠陽。這把曾被稱為「全球最貴」的吉他,到底貴在哪裡?
記者手記
吉他,是老外玩起來的樂器。中國也有民族樂器,比如二胡、古琴、古箏、琵琶等,但國人真正開始接觸吉他可能是在改革開放後,西方流行音樂在國內流行帶動了吉他的火爆。曾經,一代人的青春年少都跟吉他相關,回憶起校園裡文藝範的生活,吉他也是裝×利器之一。代表叛逆的搖滾樂,如果少了吉他,那簡直就是菜裡沒放鹽,食之無味了。
在採訪此專題前,我並不知曉廣東惠州惠陽的秋長小鎮原來這麼牛,能把吉他做到外國人都信服。「師夷長技以制夷」,放到戰爭年代,這話可能有挑釁性和貶義,但是放在如今和平年代,未嘗不可。單說說日本,很多手工藝都來自中國,比如拓染、製紙、制陶等,但是他們幾經更新換代,做到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加入自己的創意和創新後,做出了國際名聲。再比如一道麵食,他們可以做出70多種口味,如此精細的「工匠精神」,真值得學習。
說點花絮吧。尤克裡裡原是西班牙傳到了夏威夷地區,然後又在世界流行起來的。樂器公司負責人謝寶艦先生告訴我,當初可能是夏威夷地區盛產相思木,因此匠人們就地取材,從此製作尤克裡裡的傳統木材就是相思木,但是後來這種樹木越來越少,被列為瀕危樹木,所以就變得名貴起來了。他說上次從夏威夷花了約1300元人民幣買到了一支剛夠製作琴桶的夏威夷相思木,而普通的亞洲相思木相同尺寸則僅需240元左右,可見其珍貴程度。
●吉他製作車間,雖然有機器輔助,但大部分都要靠手工完成,一般吉他需要100多道工序,高端吉他則需要300多道工序。
「據不完全統計,吉他產量佔全國60%以上,全球1/4的吉他產自中國惠陽,尤克裡裡佔有比重更大,在全世界每10支尤克裡裡就有8支來自惠陽……惠陽可謂世界吉他工廠,這裡已經擁有了完整的吉他產業鏈條。」
——惠陽吉他行業協會秘書長 閻偉
廣東惠州惠陽有個很牛的小鎮——秋長,不但名字帶著幽幽的文藝範兒,這裡還是全國最大的吉他產區,許多知名音樂人都曾來這裡訂製或購買過吉他,比如李宗盛、周華健、胡彥斌、騰格爾等,另外周杰倫、王力宏、孫燕姿等歌手也都用過「惠陽造」吉他。其實,惠陽吉他產業包括秋長、淡水和新圩三個地方,其中,秋長是主要的生產基地,工廠數量佔60%以上。「在外國人眼裡,萩城(諧音『秋長』)就是惠陽吉他的代名詞,所以惠陽吉他行業協會的英文縮寫是HAGI,網上搜索該單詞也被翻譯成『萩城』」,惠陽吉他行業協會秘書長閻偉說。
全球每10支尤克裡裡有8支來自惠陽
在秋長的大街上,吉他相關企業一家挨著一家,早期吉他加工主要集中在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推進,一批樂器加工行業轉移到了廣東惠陽秋長,以此為中心的吉他行業發展迅猛,規模不斷擴大,經過20幾年的發展,從當初的幾家臺資、韓資企業發展到現在的200多家企業,逐步形成了從原材料供給,研發,生產,銷售的專業人才,擁有先進的設備,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吉他產業重要的生產基地」,閻偉向記者介紹起了惠陽吉他產業的發展歷程。
「據不完全統計,吉他產量佔全國60%以上,全球1/4的吉他產自中國惠陽,尤克裡裡佔有比重更大,在全世界每10支尤克裡裡就有8支來自惠陽,吉他及吉他周邊類產品遠銷海內外。惠陽可謂世界吉他工廠,這裡已經擁有了完整的吉他產業鏈條。」閻偉說道,吉他生產在惠陽形成了一個優勢產業,去年11月28日,惠陽區正式成立吉他行業協會,108家吉他相關企業抱團發展,欲打造「中國吉他產業之都」。
從貼牌到自主品牌,成就「吉他工匠」
上世紀90年代,國內就有製作吉他的公司了,但只有兩家,其中一個是紅棉即現在的珠江,但那時候都是拿國外的吉他圖片來模仿,直到臺灣人將製作吉他的標準技術帶到大陸、帶到惠陽。1991年,惠陽第一家生產吉他的公司成立了,名字叫做「侑成樂器廠」,「是一家臺資企業,老闆一開始是從臺灣到廣州跟一家國營廠合作,後來自己到惠陽投資建廠,並且吸引了一些臺灣廠商過來」,閻偉說,雖然侑成樂器廠現在已經更名,但它仍是惠陽吉他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見證了吉他行業在惠陽的興起和發展壯大。
閻偉說,惠陽的許多吉他企業都經歷過從 「貼牌」到自創品牌的過程,「從貼牌代工到轉型做自己的品牌,是一個必然的選擇,也是市場競爭的需要。」閻偉說道,目前惠陽吉他企業共有120個自主品牌,其中,國內一線品牌就超過10個。這些品牌製造鍛鍊出一批「吉他工匠」,也匯聚了一批吉他設計、研發、生產、銷售人才。
在全國吉他行業中,擁有較高知名度的3個產地是惠陽、廣州和漳州,而惠陽算得上是國內吉他行業的鼻祖,其他兩個地方的吉他多少帶了些惠陽的烙印。「惠陽吉他產業發展這麼多年,有進來落戶的,也有外遷出去的,廣州、漳州等地就有不少惠陽出去的企業。」閻偉說。
製作吉他所有配件都能在這裡找到
閻偉說,惠陽擁有其他地方所沒有的優勢,「惠陽在全國吉他產區大,生產鏈條完整,生產區域密集。」雖然惠陽吉他產業直接用工3萬餘人,不屬於大的行業,但惠陽秋長在國外吉他人心中就是吉他的代名詞,他們用HAGI來稱呼秋長,也就是「萩城」,諧音秋長。
說惠陽擁有一條齊全完整的產業鏈,這點毫不誇張,「一把吉他看似結構簡單,但需要很多配件,如撥片、調音器、節拍器、背帶、變調夾、拇指撥片、弦油、卷弦器、電子調音器等。在惠陽,你很容易就能找齊配件,製作一把吉他出來。而在其他地方,卻很難做到。」
此外,閻偉向新快報記者透露,惠州市在「綜合文化旅遊高地」建設上,正在積極探索打造吉他小鎮,並且正在籌劃舉辦吉他藝術節等主題文化活動,屆時將與客家圍屋景點串起來,形成產業。
【談資】
吉他分類
●D型
這種琴型應該是我們常見的,也就是習慣俗稱的「民謠吉他」,標準都為41英寸,琴身比較大,吉他的腰身不是很突出。這種吉他因為琴身比較大,所以共鳴效果比較出色,音色有很遼闊的感覺,低音非常醇厚,適合掃弦節奏明快的曲風。
●GA型
這種琴型的吉他對比D型吉他來說,身材似乎要小一些,而腰身比D型曲線大一些;打個比方,如果說D型是婦人,那麼GA型就是少女。這種琴的音色比D型的共鳴要差一些,但它的音色集中而且非常突出,且非常均衡。這種特點使得它非常適合用來表演吉他獨奏,適合finger-style玩家。有人說,GA型是高手用的,因為清晰均衡敏感,所以對右手控制的要求相對較高些。
●OM型
其外形非常接近GA型,只是有一些細微差別,就是吉他腰身的上部和下部的面積差別沒有GA大,厚度比GA要薄,音色也跟GA類似;因為高頻表現突出,所以比較清澈,適合演奏鄉村布魯斯等。
●Jumbo型
這種琴型的吉他有著各種類型吉他都無法比擬的巨大琴體,巨大的親身使得共鳴效果極佳;而細腰身設計又具有GA的某些音色特點,適用風格比較廣;外形更接近於古典吉他,音色特點是音量大,低音飽滿。
●吉他製作流程中,手工包邊是個細緻活,一條完整的包邊,要一點一點地鑲嵌進卡槽裡,表面要做到平整光滑,不能有任何細微凸起。
●金絲楠木吉他之一。
●2011年7月,動力火車在廈門白海豚音樂節上使用的斜面吉他。
●江一燕設計款尤克裡裡。
「江一燕提出自己設計一款尤克裡裡,她自己手繪了花樣紋路,我們命名為『江一燕設計款』,第一批製作了10支,拿去拍賣後支持公益事業,她贈送給汪涵的那把就是其中之一。」
——湯姆樂器總經理 謝寶艦
2016年上海樂器展上,一把售價599999元的吉他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很多人紛紛來到該展廳,一睹為快,現場非常火爆,這也創下了本次樂器展最貴吉他的記錄。最後,來自北京的一名藏家買下了這把吉他。這把吉他就是來自廣東惠州惠陽。
金絲楠陰沉木有天然香味
在惠陽秋長鎮一家吉他公司,新快報記者找到了這把吉他的設計者和製作者、自創品牌萊柏吉他CEO彭愛平,「首先木材選擇上,我們選用了萬年以上的金絲楠木的陰沉木,帶有天然香味,以及天然形成的雨林紋,尋訪了很久,終於在四川找到了。」彭愛平說,「據我了解,用金絲楠木製作吉他,在業內尚屬首創,因此材料的把握上就是首要的困難,木料首先要夠寬,吉他面板寬23釐米,一定要達到這個要求才行;其次是木性,萬年以上的陰沉木,如果有一個地方炭化就會變得很脆,不適合做吉他;再次是紋路選擇,要考慮對稱、漂亮等因素,所以硬度和紋路都要兼顧。」
2014年彭愛平花費40餘萬元買下了這根金絲楠木,兩年間,一邊對木材進行保養,他和團隊一邊幾番商量,設計吉他樣式和製作方法,「我們想用金絲楠木製作一把吉他,本身就具有了觀賞和收藏價值,但是如果還能發出聲音,並且音色優美的話,那不是更好嗎?2016年,我們突破了技術上的一些難題,做出了三把金絲楠木吉他,分別是D型、OM型和Jumbo型」,彭愛平取出其中的一把吉他,向記者介紹道,「吉他通身都是用金絲楠木製作的,完全是按照正常程序純手工操作,沒有任何輔助工序,比如軟化木材,蒸、煮、泡等,也沒有經過任何化學處理。另外,琴身上還做了一些鑲嵌,更增加了美觀。」
改造面板,研發斜面吉他
2009年,他們實現了一次世界創舉,那就是成功研發出斜面(Arm-Heel)吉他,「有一次在德國參加展覽時,跟臺灣一個設計師聊天,說起彈吉他時間久了,胳膊會被硌得疼,面板部分如果能加以改進就好了」,彭愛平就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回來後跟團隊商討此事,「經過上百年的製作和使用,吉他製作已經被規範化了,突然間要把面板給改了,裡面的音梁也隨之改變,這個很重要,音色和其他參數也會隨之改變,這個技術難題需要攻克」,彭愛平說,他們結合多年製作吉他經驗,多次試驗,終於在2009年實現了這個願望。
除了在國內申請註冊了專利外,彭愛平還在世界上20多個國家進行了專利註冊,光是註冊費就花了100多萬元,「歐洲7個國家全部註冊了,另外美國、巴西、俄羅斯、越南、泰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日本以及中國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特有的斜面人體工學設計,得到很多吉他愛好者、知名吉他手藝人的喜愛,在很多國家長期與當地知名樂器公司合作銷售,並且為世界一流品牌吉他OEM生產吉他。」彭愛平說道,去年亞洲指彈大師盧家宏籤約成為他們的代言人,「這是他唯一一次代言吉他,另外,我們還為動力火車、唐朝樂隊、零點樂隊等提供過演唱會專用琴,中國民謠歌手川子也是我們的代言人。」
江一燕設計款尤克裡裡
2016年在一檔真人秀節目《我們來了》中,國內知名演員、歌手江一燕給主持人汪涵贈送了一把自己設計的尤克裡裡,這把尤克裡裡就產自惠陽,由湯姆樂器公司製作而成。這家生產尤克裡裡的自主品牌在國內頗有知名度,去年「雙11」當天,他們就銷售2800多支尤克裡裡,拿到了吉他類電商銷售的全網銷售冠軍。
2011年開始,尤克裡裡因其造型小巧、易於彈奏、樂感舒適,逐漸成為國內樂器市場的新寵。前文曾提到,全世界每10支尤克裡裡就有8支來自惠陽(詳見上一版);視其製造材質而定,尤克裡裡的價格上從100多元到上萬元不等。據不完全統計,僅在秋長,尤克裡裡月產量就達到30萬把,遠銷海內外,海外市場則主要是歐洲和東南亞各國。2013年,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專門在惠陽成立了廣東省尤克裡裡管理中心,為尤克裡裡的傳播發揮重要作用。
「2016年五六月份的時候,我們找到江一燕想參與的公益支教活動。她本人很文藝範兒,而且也很喜歡尤克裡裡,就提出自己設計一款,她自己手繪了花樣紋路,我們命名為『江一燕設計款』,第一批製作了10支,拿去拍賣後,支持公益事業,她贈送給汪涵的那把就是其中之一。」湯姆樂器總經理謝寶艦介紹道,記者發現這款尤克裡裡主打手繪風,琴身上繪有大朵的花瓣,琴頸上則繪有藤蔓,在琴身右下角還有JIANGYIYAN字樣。
●調音師正在調音,只見她一手扭動金屬螺絲,一手撫著琴弦,側耳傾聽,時時加以調整,直到滿意為止。
●製作琴頸。
●琴頸打磨。
●製作面板。
●安裝金屬鍵。
●手工包邊。
●側板固定成型。
●吉他噴漆前打磨。
(吉他製作流程中)面板油漆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否則影響音色,一般厚度都是3mm,至少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才能做好,先是塗5mm,然後打磨成3mm厚。」
——吉他設計者和製作者 彭愛平
一把吉他看似結構很簡單,但需要30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新快報記者採訪了「中國吉他產業之都」——廣東惠州惠陽多位吉他製作工匠,了解了部分製作流程。在簡單的篇幅內,不能把吉他的整個製作過程描述詳盡,在此只能略說一二。
每個面板貼有製作負責人籤名
首先是木材,在宇聲樂器的展廳內,新快報記者發現木材展示架,一長排至少有五六十種木材樣品,比如各類雲杉、相思木、玫瑰木、楓木、桃花心木等常用木材,另外還有紫檀、黑檀、酸枝等名貴木材,當然還有虎紋楓木、豹紋楓木等獨特木材,「木材買回來並不能直接使用,要自然風乾3-6年,然後在配備了除溼機、發熱機、空調等乾濕度保持適當的大車間內,進行人工烘乾,接著再自然風乾、再人工烘乾,如此反覆,至少需要1年的時間。」吉他設計者和製作者彭愛平介紹,這樣製作出來的吉他音質才能持續穩定。
離開木材存放車間,惠陽吉他行業協會秘書長閻偉帶記者來到吉他製作車間。首先看到的是琴頸製作,各種削成一定尺寸的大小木塊,在工人的手中,粘合、壓制、打磨後漸漸顯露出吉他琴頸的形狀來,「你看這些是挑出來的不合格品,有節疤的,木紋不對稱的,還有其他損失的都要挑出來。」閻偉指著幾個琴頸說道,「同樣吉他面板也是如此,並且每個面板上都貼有一張單據,上面除了記錄各種數據外,還要製作負責人籤名,出現問題的話,直接找到這個人。」
既然說到了面板製作,值得一提的是,惠陽吉他都是單板製作,「跟人造合板相比,單板吉他共鳴箱由一層自然的木材製作成面板,內部結構更加自然、緊湊,能順應樂器的自然發聲原理,所以震動的頻率比合板更加豐富清晰,頻響均衡,音量渾厚。」閻偉說道,「雖然吉他結構簡單,但需要融入很多人性化指標才能達到一流水平,普通吉他製作過程需要100多道工序,而高端吉他則需要300多道。」
手工琴與工業琴相比優勢在哪
在參觀過程中,記者發現幾乎很多道工序中都少不了打磨,有的是用一隻刷子或砂紙在打磨,有的則是在機器上用砂輪打磨,還有的是在一架很大的機器上打磨,不一而足。「雖然現在有機器輔助製作,但是很多工序都是純手工完成的,比如說包邊,一條完整的包邊,要一點一點地鑲嵌進卡槽裡,表面要做到平整光滑,不能有任何細微凸起。」閻偉介紹,「而金屬鍵等的安裝也需要人工用小錘頭等工具安裝好。」
考驗功夫的還屬噴漆,「面板油漆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否則影響音色,一般厚度都是3mm,至少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才能做好,先是塗5mm,然後打磨成3mm厚」,彭愛平說,「為了更加環保和提升品質,未來我們考慮用生漆,這樣的話,不但成本要翻倍,而且工藝也更加繁瑣。」
「手工琴比工業琴的優勢就在於可以個性化定製,比如2015年有一支樂隊定製了一把電吉他,要求弦高跟木吉他一樣,木吉他弦比較高,是考慮到天氣變化等因素,張力發生變化,會有雜音出現。」彭愛平說,「這樣的要求,一般人是不敢做的,因為弦高改變後,很多參數也都跟著改變,後來我們還是成功做好了。」
經過「千錘百鍊」以及「千挑百選」之後,成品吉他就會被送到一個小房間,在這兒調音師要細緻耐心地為每一把吉他調音,只見調音師一手扭動金屬螺絲,一手撫著琴弦,側耳傾聽,時時加以調整,直到滿意為止,在她身後的架子上,排放著調好音的各式吉他。
最後,閻偉帶著記者來到一個特別的車間,「這些都是報廢的吉他」。雖然記者看上去這些吉他都很漂亮,外觀也沒任何問題,但之前這家公司曾經燒掉了幾個貨櫃的次品吉他,而名聲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