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國家級大豆種子基地,邁出自給自足第一步,不再被卡脖子

2020-11-19 大司農

大司農||多年專注於作物栽培和植保技術研究。本文原創,剽竊必究!

我國是糧食消費大國,主要依賴於進口,而所有糧食種類之中,大豆的進口量更是驚人。我國每年進口糧食1億噸左右,僅大豆就佔據80%以上。

無論是大豆價格還是品質上,由於無法自給自足,處於被卡脖子狀態。為解決這種現象,農業農村部制定了相關的戰略規劃。此事任重道遠,並不是一下子就能夠解決的。為此,國家把建立「良種繁育基地」作為滿足自給自足的第一步!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農業農村部回復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3885號(農業水利類323號)的提案表示,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加強對大豆產業的支持力度,強化高產、優質、抗逆、適宜機械化作業大豆新品種選育創新與技術推廣工作。考慮在「十四五」期間,依託黑龍江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大縣,建設國家級大豆種子生產基地。繼續開展大豆良種聯合攻關,提高國產大豆單產和品質,促進國產大豆競爭力提升。

在此基礎上,我國已經選育出大豆品種247個,為良種繁育的進展做足了功課。這也預示著,未來大豆種植在農業種植體系中的地位將會愈加突出。

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是骨感的。要想把這項戰略措施更好地落實和推進,相對應的農業配套措施和良種的把關是重中之重。

農業配套措施的跟進

一旦成立大量的育種基地,必將推進灌溉水利和農業機械化的進程。大豆雖是一種耐旱的作物,但是過於乾旱的季節,大豆的產量會受到嚴重影響的。

而農業機械化則是提高收益、降低成本的根本,屆時,人工播種和收割將無法滿足現實需要。此項措施又將推動機械行業的發展。

良種的把關

我國一直深受「轉基因大豆」的困擾,進口的大豆大多是轉基因作物,從糧食安全上是無法滿足的。進口大豆多用作食用和壓榨油,分分鐘都是入口的東西,一旦不安全,豈不是人人自危?如果是自己育種,可以從根本上去把控糧食安全問題。

整體來講,中國一旦擁有自己的育種基地,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價格被別人卡脖子的問題,更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無論當下還是未來,都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後續的工作只有及時跟進,才能把這件事推進到底。

相關焦點

  • 種子和晶片一樣也被卡脖子了
    最近A股裡面,種業股票異軍突起,其中主要邏輯就在於關於種業卡脖子的信息在流傳,晶片被卡脖子是眾所周知,沒想到種子也被卡脖子,可以想像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卡脖子信息冒出來,如果仔細閱讀文章,種子被卡脖子歸根結底是因為生物遺傳技術起步晚、相對落後造成的。
  • 中國種子之痛:苜蓿草被掐脖子,大量從美國進口,價格比糧食還貴
    一、中國人種地全球第一,為何奈何不了這個苜蓿草?苜蓿草作為一種優質飼料作物,其蛋白含量約佔總乾草質量的17%-20%,作為一種反芻動物獲取蛋白質的優質粗飼料,苜蓿草被譽為「牧草之王」。而我們餐桌上的牛肉,羊肉,豬肉也是我們日常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而國內養殖行業的精飼料主要來源是進口大豆、玉米,粗飼料則是來源與這個高價進口的苜蓿草。現在我們知道,我們餐桌上正在吃的肉,也是隨時被國外卡著脖子的。國外巨頭只要動動手腳,炒作一番,我們國內的肉價就會隨之起舞。
  • 致敬警察節 | 四平公安執法規範化建設邁出精彩的「一大步」
    致敬警察節 | 四平公安執法規範化建設邁出精彩的「一大步」 2021-01-09 23: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勃利全力推進黃芩基地建設
    今年預計黃芩等中草藥種植面積將達到12萬畝,比上年新增6萬餘畝,同比增加102.4%,其中種子種苗繁育基地1.07萬畝,同比增加258.3%。2019年,我省投入5億元資金支持中藥材產業發展和中藥材基地建設,極大地調動了藥農種植積極性。勃利縣因勢利導,實施「中草藥、大健康」戰略,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當年全縣寒地中草藥、漿果堅果種植總面積達226138畝,居全省領先行列。
  • 中國農科院與中國林業集團將共建國家級農林作物種子基因庫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胡璐)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與中國林業集團中國林木種子集團有限公司22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致力於農林種質資源研發,合作建設國家級農林作物種子基因庫。  這是記者22日在中國農科院與中國林業集團召開的戰略研討會上了解到的。
  • 山西隰縣:兩粒「種子」助推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
    山西隰縣的做法是,注入風險補償金,以1:4的比例撬動銀行信貸資金,向產業園內企業發放 「銀政園區貸」金融產品,該產品執行基準利率,促進低成本金融投入產業園建設;政府設立「種子基金」,建立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模式,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梨果產業分揀包裝、冷鏈倉儲等項目建設。
  • 中國大豆缺口:明年接近9000萬噸,專家說種地農民卻嗤笑
    拋開外界因素不談,農村農業部一直在大豆本土化方面做出努力,在幾個月前還欽定黑龍江大豆試驗基地為重點對象,地方和上級雙雙扶持,期望能改善大豆的種子基因,讓它更適應我國本土。
  • 國家級「農林作物種子基因庫」將落戶湖南
    中國農科院打造區域性科企融合發展聯合體 國家級「農林作物種子基因庫」將落戶湖南 華聲在線12月2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通訊員 廖勇鳳 記者 胡宇芬) 今天,中國農科院與中國林業集團在北京召開戰略研討會,雙方發起成立區域性科企融合發展聯合體
  • 蕪湖何以成為國家級動漫基地?
    在這樣的背景下,蕪湖的動漫產業何以能做大做強,成為國家級的動漫基地,也就不言而喻了。誠如華強方特(蕪湖)動漫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斌所說:「有創新的沃土、鮮活的種子、豐沛的養分,何以不成為森林?」截至去年11月,包括「歡樂蕪湖眾創空間」在內,全市新建在建眾創空間19個、創業孵化基地11家。各創業載體累計入駐創業項目1315個,舉辦各類創業活動335場次。今年,蕪湖創新創業活力進一步增強。目前全市擁有省級以上眾創空間11家,其中國家級4家。
  • 360周鴻禕:以橫琴為基地建設新型數字城市和國家級網絡安全大腦節點
    原標題:360周鴻禕:以橫琴為基地建設新型數字城市和國家級網絡安全大腦節點 「數位化發展應當樹立底線思維,把安全作為根本和頭等大事,牢牢築起安全根基。」12月10日,360董事長兼CEO周鴻禕在2020澳珠企業家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表示。
  • 湖口這個「 國家級」大項目最新進展在這!一起來看看
    一期項目休閒觀光體驗農業基地建設投資約4億元;二期文旅綜合體項目投資約10億元;三期現代農業種植基地建設投資約6億元。 建設內容包括生態住宿、國學文化館、特色名宿、婚紗攝影基地、生態餐廳、嘉年華遊樂場及康養項目、園區大門、停車場、汽車營地、特色風情街童樂園等。 項目三期佔地面積約為1500畝,建設內容主要為標準化現代農業種植,作為果蔬生產基地。
  • 福建三明:打造全國最大雜交水稻制種基地
    中新網福建新聞9月18日電 (林春茵 曾程)位於福建省西北部的三明市,是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第一大市。日前,多位院士專家在三明市建寧縣表示,建議國家予以三明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政策傾斜,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 大自然巡禮 | 安徽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亦有「中國鶴湖」之稱)
    同時為進行各種生物學、生態學、地質學、古生物學及其他學科的研究提供有利條件,為環境的監測和定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近些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長江中下遊的眾多湖泊都因經濟開發造成的汙染或圍墾而不再適合水禽的棲息,升金湖國際級自然保護區卻得以幸運地保存下來,成為難得的保存十分完好的重要溼地。升金湖水質良好、有機質豐富、浮遊生物種類結構合理、軟體動物種類多、含量高、水生維管束植物分布廣,生物量大,生態系統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和典型性。
  • 張子林到北方大豆研究所調研
    1月8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子林到綏化北方大豆研究所調研大豆品種繁育工作,要求放大良種良田良法疊加效應,進一步加速我市大豆產業振興步伐。在研究所大豆種子展廳,張子林詳細了解大豆品種培育情況。據研究所所長曹巨金介紹,經過40年的研究培育,已有7291個大豆品系。
  • 中恆集團打造「國家級」應急醫療物資保障基地開工
    梧州中心項目是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由中恆集團牽頭打造的,中恆集團希望以此為契機,利用自身優勢,以「大產能、大供給、大市場」為目標,綜合各項資源在梧州建設一個鏈條完整、儲備豐富的國家級應急醫療物資保障生產及倉儲基地。
  • 開局之年 種子先行
    本次會議深入學習、討論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解決好耕地和種子問題」精神;傳達學習了省種業工作會議精神;各縣(市)區種子管理機構負責同志交流了2020年工作、存在不足及2021年工作計劃;全面總結了2020年全市種子工作;討論通過了2021年重點工作。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榮富同志到會勉勵大家,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為破解種業卡脖子難題貢獻力量。
  • 甘肅省兩家醫院獲批第三批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我省兩家醫院獲批第三批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日前,國家衛健委、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發《關於公布第三批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名錄的通知》,蘭州大學口腔醫院,西北民族大學附屬醫院(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獲批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 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獲批第三批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省二院獲批第三批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近日,國家衛健委、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發《關於公布第三批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名錄的通知》,西北民族大學附屬醫院、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獲批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 方正證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為何強調要解決好種子問題?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方正證券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八大重點任務,其中「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被列為其中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這是首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層面提到解決種子問題。會議強調,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作為全球人口最大的國家,糧食安全是擺在中國人面前的頭等大事。
  • 中央罕見強調,這個行業被"卡脖子",比晶片還可怕
    年中,咱們又開始了節約糧食、制止餐飲浪費的倡議,就算是夏糧、秋糧連著豐收也還是要悠著點來。好不容易捱到了年底,種子和耕地又被放在了明年的重點工作清單裡面。在早先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種子問題的重要程度被拔得很高——「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這兩句話背後的信息量可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