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9歲的吳清源五段已經戰績輝煌煌,在讀賣新聞社主辦的「日本圍棋選手權戰」中獲得優勝(冠軍),並取得與本因坊秀哉名人(名人-日本棋界舊稱號,日本棋界領袖,當時世界圍棋的九段)的對弈資格,轟動日本。比賽之前,各新聞媒體均以「不敗的名人對鬼才吳清源的對決」為標題大肆宣揚,弄得無數棋迷如醉如痴,心癢難熬。此時正值日本策劃「滿洲事件」,中日關係異常險惡。因此這盤棋始終籠罩著「中日對抗」的色彩。正是在這樣重要的棋局之中,吳清源一反傳統,前三手分別下在三三、星、天元的位置,因屬於本因坊門「禁手」,秀哉提出暫停。
>>>棋譜:【1933年讀賣新聞社特別棋戰 吳清源VS秀哉】
對至高無上的「名人」居然走出這等罕見布局,本身就屬大不敬之行為;更兼這三手棋,皆與坊門傳統布局格格不入,尤其是三三,在坊門中被定為「禁手」。所以,不但坊門棋士個個怒氣衝天,就連一般的棋迷們也都大大地吃了一驚。於是「豈有此理」這種口氣的信件,剎時間雪片般飛到報社。
弈這局棋時,秀哉已經59歲,吳清源僅僅21歲,考慮到名人的健康,每周只在星期一對奕一次。由於當時並未採用封棋制,名人可以視情況暫停,此為白棋絕對有利之處。正因為此,這盤棋整整下了3個月才結束!
從白6開始,一直進展到中盤,基本上旗鼓相當,黑棋未失先著效力。弈到黑159手時,已是第二年的一月五日了,秀哉又宣布打掛。這是第十二次打掛,當天僅弈了四手棋。此時黑棋將小勝的姿態是明顯的,但秀哉則認為是細棋。
一周後復弈,秀哉名人終於打出石破天驚的妙手--白160凌空殺入黑陣。對此黑161是最善之應手。在160的影響波及下,至188,黑右邊五子被吃,局面轉而對白有利。弈到最後那天,黑棋敗北似已成定局,但184手以後,盤面還殘留著若干複雜官子,故吳清源仍在抵抗。此時在對局場外的休息室內,秀哉名人的弟子黑壓壓地聚集了一群。儘管直至終局的多種收官方法,早已被研究透了,但坊門弟子仍然神情嚴重,焦急不安地注視著戰局進程。吳清源一次走出賽場,無意間看到如此緊張的氣氛,頓時嚇得手足無措,於是趕忙向師父瀨越求救。瀨越當即拜請了京都圍棋界巨頭吉田操子來擔當公證人。後來,就連擔當應急公證人的吉田,見此戒備森嚴的陣勢,也大吃一驚,覺得事態非同小可。
據說白160是秀哉的弟子前田陳爾在與師兄弟們集體研究時想出來的,吳清源的老師瀨越憲作因為曾對此懷疑,引起軒然大波,後來被迫辭去了日本棋院理事職務。
結果,白棋終於贏了二目。耗費時間:黑22小時6分,白22小時17分。在終局的瞬間,秀哉名人露出了久違的微笑。後來,秀哉評此局時,說道:"坦率地說,此番對局,在各種意義上來講,都是難下的棋。吳、木谷二人創造新布局,以此向舊傳統挑戰。種種原因,使我未能達到超脫之境地,這使我回顧往昔,深感技藝尚不成熟。可以想像,對方以三三、星、天元的新法打來,我身為名人,心情無論如何也難保平靜了!"
這局棋吳清源雖敗猶勝,正是在這局棋之後,日本棋院才作出了「每局比賽必須當天結束」的規定。秀哉也在1938年宣布引退,並將「本因坊?頭銜轉給了日本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