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盡三觀但很好看的電影《海盜電臺》

2021-01-07 痞帥三叔影視

電影類型五花八門,有些電影,真的不適合小孩子觀看,因為裡面會有一些三觀不正,甚至是難以理解的橋段,但你不能否認,有時候這樣的電影,它還挺好看的。

片名:《海盜電臺》

老實說,介紹這部電影,是有一點個人的私心,因為這是我喜歡的電影當中的一部。表面看三觀不正,但實際上,它充滿許多諷刺意義!

在1996年的大西洋北海上面,漂浮著的一艘船,這艘船裡有幾個志同道合、對當局者不滿、熱愛音樂且崇尚自由的人,他們在船上辦了一個電臺,這是個不理會統治者的意願,隨意展示不滿和瘋狂言論,深受不列顛聽眾喜愛的搖滾電臺,這艘船就是他們的大本營。

深受聽眾喜歡,但其立場,卻與政府不同,因此政府高官決定要設法取締這個非法電臺,但是打著言論自由的西方統治者,不能直接出面,於是他們向電臺的贊助商施壓,想著讓電臺的收入持續降低,最後資金無法維持,走向倒閉。

影片在對高官的設置上,讓人就有一處莫名的痛快感,把兩個一心致電臺於死地的高官,描繪成兩個大傻冒,他們絞盡腦汁,想出一系列的辦法要置電臺於死地,但是出的那此謀劃的那睦策,簡直是低智商的完美演繹,執行起來更是白痴化的行動力。把高官那些統治者惡狠狠地諷刺了一把,但這還不是影片毀三觀的地方。

這一群人崇尚自由的表達方式,才是最讓人咋舌和捂臉的所在。說是不適合小孩觀看的原因就一個字,亂。

女主角和男主角這會剛濃情蜜意,轉身就投入其他男人懷抱,一個女主持為了跟自己喜歡的男DJ在一起,就嫁給男DJ,的同事。你說奇怪麼?

在船上的那些男男女女們,雖然說各自有自己喜歡的人,有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但他們每個星期就會舉行一次「例會」,也就是聚會,但又不算聚會,那就各自尋找願意和自己One Night Stand的對象,夠大膽的。

影片就是講這樣一群崇尚自由、但毀盡三觀的人,和兩個豬頭一般的高官鬥智鬥勇的故事。

但你要是只看到大尺度的東西,和毀三觀的畫面,那你就顯得有點膚淺了。這是一部說自由和夢想以及歡樂的影片,每個人的追求不同,你要的是什麼樣的自由?什麼樣的夢想和歡樂?你要的不一定跟別人一樣,但你不能否定別人認為的自由、夢想、歡樂,就算他要的和你天差地別。

他們在看似糜亂的電臺裡,這艘船裡,卻帶給收聽的人自由快樂的音樂,如果你是喜歡搖滾的朋友,那看這部電影就再適合不過了。

這是近幾年裡以來,痞帥三叔個人最喜歡的電影之一,這也是近些年來看到的最牛的英國片之一,我覺得他牛不是因為這片子的尺度,不是因為集齊了《真愛至上》的導演、《諾丁山》《BJ單身日記》《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的編劇、《憨豆的黃金周》製片人,不是因為主演有比爾·奈伊、 肯尼思·布拉納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尼克·弗羅斯特 、湯姆·斯圖裡奇……這些牛人。

而是看到了真正的「男人幫、海盜精神 、世外桃源 、英式幽默、搖滾、懷舊、」還有一個叫「夢想」的東西!

原創文章來自痞帥三叔影視,歡迎關注,請勿抄襲!

相關焦點

  • 《海盜電臺》——搖滾音樂的盛宴
    1966年,是英國搖滾樂井噴的時代,同時也是英國搖滾樂最偉大的時代,而《海盜電臺》講的正是這個時期的英國。那個時候的英國電臺一天可能只會放45分鐘的流行音樂,在搖滾樂井噴的時候,你卻只能通過電臺一天聽45分鐘,這對於英國民眾有多難受自不必說。而愛之船上的一群搖滾樂愛好者一天24小時不間斷的做著電臺DJ,他們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讓全英國的人每時每刻都能聽到搖滾樂。
  • 當年很火的電視劇,卻都毀盡了三觀,瓊瑤阿姨強勢上榜!
    不過有些電視劇好看是好看,播出時特別火。但是,盡毀三觀的電視劇也有很多。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盡毀三觀的電視劇,一起來看看吧。1、《新月格格》《新月格格》是經典的瓊瑤劇之一,相信應該有很多人在小時候看過。
  • 《海盜電臺》的原型比電影更朋克
    其中,披頭四樂隊則是1964年獲得第七屆格萊美最佳樂隊獎,成為了無可爭議的搖滾巨星,由此引發了搖滾樂史上第一波也是距今為止最大一波「浪潮」。而同一年,卡羅琳電臺(Radio Caroline)也開始了自己的航行,這便是電影《海盜電臺》的原型。
  • 本周電影:《海盜電臺》一起搖滾吧
    這周的電影都是比較歡快的音樂類題材的電影,可以來感受下小劇場牛逼的音響,所以大家不要錯過!
  • 《海盜電臺》簡單
    之前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第一印象是海盜?之後之後才是電臺。看完之後很好奇為什麼叫海盜電臺,想起了傑克船長,傑克船長一生嚮往著自由,我覺得如果他如果被束縛,存在羈判,那麼他也不就是一個海盜。人們理想中的海盜就像傑克那樣,瀟灑自如,追求著絕對的自由。海盜電臺的海盜也是如此 吧。
  • 《海盜電臺》
    看過電影《海盜電臺》(The Boat That Rocked)的人想必很多。其實,製作【六裡莊人民廣播電臺】時,我也隱約有一個如出一轍的指導思想:所謂現實已如此荒誕,反倒只有荒誕最為現實。所以才有了那些一本正經地播報出來的不靠譜兒消息,有了那個永遠努力用莊重認真的語氣地講述每一個無聊話題的李有鬼,有了那些在一個荒誕不經的世界中積極努力地生活著的六裡莊人物。那是我一個人的海盜電臺。不過,【六裡莊人民廣播電臺】並不是我參與的第一家海盜電臺。
  • 三觀毀不毀無所謂,主要是這些電影太好看了
    九、《亞當斯一家的價值觀》毀三觀理由:真正的黑寡婦,一家人都是變態這是非常正常的一家,爸爸喜歡擊劍但不殺死,媽媽長得像人妖其實是吸血鬼,奶奶是巫婆,叔叔是老實巴交的殭屍,姐姐弟弟互相SHA著玩,最小的BABY一出生就長鬍子……哥特風的電影,你愛不愛?
  • 《海盜電臺》的浮華與浪漫
    在我的想像中,《海盜電臺》應該全篇都在表現電臺的人,電臺發生的事,好讓自由精神貫穿始終。然而《海盜電臺》卻增加了一些似乎多餘的情節和人物,這讓《海盜電臺》在我看來落入俗套。人物被限制在框架中,整個故事不夠連貫,為表現人物而表現,為反轉劇情而反轉,然而衝突卻沒有表現的那麼激烈,所見的「煽情」情節卻「硬硬地」插入了其中……這些都是我認為的漏洞。
  • 2017海盜電臺恐怖電影大盤點
    嗨大家好,這裡是看心情不定期更新的海盜天台公眾號,最近因為老宋上班了,海盜天台放映室2.0也因為一些事擱置了一段時間
  • 【松社電影】今晚19:00《海盜電臺》
    故事發生在60年代,一群無賴DJ迷惑了整個英國,他們以音樂為界限「黨同伐異 」和政府作對,甚至逆潮流而動推行起爵士樂。此時,在北海的一艘船上,幾位DJ自己建起了海盜電臺傳播著搖滾樂:有從美國來了一次大麻之旅「學成回國」的全英最好的DJ加文、有尖酸刻薄卻聰明有趣的戴夫以及紳士的英國老闆昆汀……在「天高皇帝遠」的海面上,這群嬉皮中年恣意的享受著自由生活……故事從一個被學校開除的小子卡爾(Carl)身上開始。無所事事的他來到自己的教父昆汀(Quentin)那裡,想尋找一些生活的忠告。
  • 李志與《海盜電臺》
    李志被封殺的幾天後,我奇巧地打開了硬碟裡存了近一個月的電影《海盜電臺》。用巧這個字眼是因為如果沒有李志被封殺的背景,這部電影予我的感覺遠不會這般真切、震撼,進而熱血上湧;同時,如果不是電影《海盜電臺》,我不會認識到李志還是一個搖滾歌手。至少在我看完電影後對搖滾的認知裡,他比絕大多數所謂的搖滾歌手更搖滾。 電影故事開頭,因吸毒被學校勸退的卡爾被母親送上了「海盜之船」。
  • 海盜電臺 Richard | 在海盜電臺,夢想永不消逝
    :在海盜電臺,夢想永不消逝》DJ:Richard Lavelle它會陪你度過30分00秒收聽完整節目請到網易雲音樂搜索主播電臺電臺站長Peter Moore找到了可以作為桅杆的新材料,安排漁船將它們悄悄運出英國,並由船員們在復仇羅斯號上將它們組裝起來。
  • 《海盜電臺》因為海盜電臺,留給了人們最美好的回憶!
    《海盜電臺》主要講述了 1966年,大西洋北海上漂浮著的一艘船,是深受不列顛聽眾喜愛的搖滾電臺的大本營。對於這部電影,記得情節不多,無非就是一群有理想的男人,一艘飄在海上的船,一個無與倫比擁有無數粉絲的電臺。最後船沉了,理想是否還在不得而知對我來說,這是一部象徵意義很濃的電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艘虛無縹緲的船,也許時刻出現在夢裡,也許連自己都不知道,也許船沉了,也許再也找不到。這跟理想無關,這跟人生觀世界觀也無關。它是潛意識的東西。庸碌之間,越來越少的能記起。
  • 《海盜電臺》讓生命力暢通無阻
    突然發現就算在忙瘋的6月都是按時推文,而到了9月書和電影的文章都慢了下來。一來書越選越厚,盡在啃硬骨頭,二來電影越看越少,保護月的日子大家都懂的。其實更關鍵的在于越來越放飛了自我,生活狀態越來越隨性自在以後,束縛自己的框架會越來越少。 正好這兩日看到在《談美書簡》中朱老說,「人為什麼愛追求刺激和消遣呢?都是要讓生命力暢通無阻,要從不斷活動中得到樂趣。」
  • 海盜電臺—「Know Wave」
    第一次看電影《海盜電臺》還是在某tv看的國語配音版。
  • 《海盜電臺》烏託邦之船
    今天想說的是一部經典的音樂電影《海盜電臺》。一部妥妥的英國電影,將音樂的魅力和自由詮釋的無與倫比。還有一條政府要消除海盜電臺的副線。但影片整個故事背後還有一個特別宏大的時代故事命題,六七十年代的資本世界。同時也表現了英國的音樂史,電臺和搖滾樂在那個時代的興起。從這一電上說,影片的劇情是以小見大,通過小故事來展現背後的時代,這是相當高明的,且對於主旨有了非常完美的闡釋。可以反映到時代的電影是優秀的,用故事的共鳴理解那個時代。
  • 《海盜電臺》由「海盜浪潮」構建起的「海盜浪漫」誘發的「海盜情懷」
    又或是像《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歌曲改變人生》譯文)、《爆裂鼓手》、《海盜電臺》氣質的電影。又從西部扯到科幻,從安妮海瑟薇到基努裡維斯,從烏瑪瑟曼到劉玉玲,從福克斯到迪士尼,從宗教到童話。法式浪漫與犬儒主義。無一不談。因此在她的竭力推薦之下以及於子昂南昌返家後,我一個人再次同電影既是衡量較量又是孤獨相伴。便從《海盜電臺》開始著手吧。
  • 資源《海盜電臺》
    公眾號輸入片名:海盜電臺
  • 《海盜電臺》2020年3月第十二部影評-海盜電臺
    最初聽到海盜,我還以為是海盜題材的電影,拖延了好久,一直不想看。真的!!做人不能太以貌取人!! 我太喜歡這部電影了,不論是從劇情,還是畫風,都正中紅心。我看電影途中一直忍不住截圖。看著大家聽著他們的電臺一起跳舞,一起分享食物,一起喝酒。男人和男人聚在一起,女人躺在朋友的腿上,小孩躲在枕頭下,我們即使年老,也因為音樂歡樂。我們在草坪上跳著舞熱吻。太快樂了。這是音樂的力量。
  • 《doctor異鄉人》三觀人設盡毀
    以下全是我自己的看法 誤槓 《doctor》可以算得上李鍾碩一部經典的韓劇了,但是我真的無感,看了十集都沒有搞清楚劇情,不知道編劇在講什麼,三觀人設盡毀,女二像是女一,男二人設都比男一好,看的我隨時都想棄劇,真的真的真的搞不懂想要帶給觀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