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奧斯丁:她揭露了婚姻的真相

2021-02-21 二樓南書房

📢 二樓南書房開群了,文末有入群方法,歡迎大家入群交流哦~

美國文學評論巨匠愛德蒙·威爾遜說:「在英國文學近一又四分之一世紀的歷史上,曾發生過幾次趣味的革命,惟獨莎士比亞和簡·奧斯丁經久不衰。」 

奧斯丁一生創作了六部完整作品——《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諾桑覺寺》、《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勸導》。在筆下的人物形象和情節中,在才華橫溢的嘲諷中,無不體現了奧斯丁本人的婚戀觀。要最大程度地理解一個作家的作品,莫過於從其人生經歷尋蹤覓跡。

簡·奧斯丁,她代表了英國人所熱愛的一切。但凡她看不過眼的東西,從勢利到殘忍到攀緣,她都坦率地提出批評,不藏也不掖。她獨具慧眼,機智風趣,英語在她的筆端得到最優雅的呈現。除了她,還會有誰這樣給小說起頭:「有錢的單身漢必要娶個太太,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言外之意一目了然:沒錢的單身女必得釣一個金龜婿,好借勢拔高自己的地位。

這可不是奧斯丁的追求。她寧願憑一支筆桿來養家謀生。事實上,她拒絕過一次締結姻緣同時改善家庭經濟狀況的機會。那是1802年,她得到了後人所知的唯一一次求婚。通過老朋友比格姐妹阿萊西婭、伊莉莎白和凱薩琳的介紹,她與三姐妹的弟弟哈裡斯·比格·威瑟相識。兩人在貝辛斯多克的比格家相遇,當時簡和姐姐卡桑德拉正在那裡做客。這位哈裡斯甫從牛津畢業,前程一派錦繡,還將繼承一筆相當殷實的家產,只是——據奧斯丁侄女卡羅琳的描述——不大有吸引力:「(此人)相貌平平,舉止笨拙,甚至近乎粗野……唯一的優點是塊頭夠大……他不受姑娘們青睞,原因顯而易見,不必另尋隱微的緣由。」

簡·奧斯丁起先接受了求婚,經過一晚的斟酌,又撤回了允諾。沒有遺存的書信可以解釋她為何認定自己不能嫁。這必是一個思之再三後才做出的決定,因為這樁姻緣原本可以帶給她一筆豐厚的收入,還能使她為父母和姐姐提供一個舒適的家。

簡·奧斯丁致其姐卡桑德拉書信片斷

可惜,奧斯丁大部分書信未能存世。據估測,她一生所寫書信約有3000封,僅有160封留存。簡寫給卡桑德拉的書信,多由姐姐銷毀,保存的這部分據說亦有刪改。另一些則毀於五哥弗朗西斯之手。我們關於她的生平信息,主要得自其親戚在她辭世50周年左右寫成的傳記,當時她作為小說家正聲名鵲起。他們將她主要刻畫為「溫柔沉靜的簡姑媽」,這樣的奧斯丁,我們不得不說,只怕是含有一定偏見。

有一封信,是奧斯丁1814年寫給侄女範妮·奈特的。範妮就感情問題徵詢姑媽的意見。簡回信說:「問題的一面,我已經寫了這麼多,現在我來談談另一面,我想請你不要進一步表態,不要想怎麼接受他,除非你真正愛他。與沒有感情的婚姻相比,其他任何事情都要比它好,比它容易忍受。」

簡日後稱為「少年習作」的作品,創作於1787年至1793年。其中許多是對當時流行小說的滑稽戲仿,通常是為了娛樂家人而作,題獻的對象也是家庭成員。很顯然,奧斯丁的家庭一派和睦的氣氛。他們堅持認為,接受良好的教育對於男孩與女孩同樣重要,即使這教育因為經濟拮据不得不在家進行。孩子們演戲、讀書、討論,家裡沒有人憚於抒發己見或不敢同持異議者展開爭論。簡的思想與才智養成於家庭,這是顯而易見的。

正是在早年的練筆期(1795—1799),奧斯丁創作出了最終以《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諾桑覺寺》為標題的那些小說的雛形。《傲慢與偏見》現在也許是她最有名、最受歡迎的小說,最初名為《初次印象》。奧斯丁父親把它交給出版商,卻橫遭拒絕。他顯然連看都沒看一眼。我敢打賭,等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肯定得狠踹自己一腳。

簡·奧斯丁

我們在小說裡讀到各種舞會和聚會,顯然,漢普郡給簡提供了這類社交活動的豐富經驗。米特福德夫人作為旁觀者,對簡有一番古怪的描述,說她是自己記憶中「最漂亮、最傻氣、最矯情、一心要釣個夫婿上鉤的花蝴蝶」。不過,要說她在男士之間穿梭調情的證據,卻幾乎找不到。簡曾經寫給卡桑德拉一封信(這封信寫了兩天),其中的確提到一位託馬斯·勒弗羅伊。這勒弗羅伊是簡的老朋友安·勒弗羅伊在愛爾蘭的窮親戚,他們之間有過郎情妾意的跡象。

信寫於簡20歲:

 

告訴瑪麗,我把哈特利先生連同他的一切財產都拱手相讓,好叫她將來獨自享用和受益,還不只這位先生呢,其他所有追求者,只要她能找得出來,我通通讓給她,連C.波利特想給我的那個吻也包括在內,因為我準備專情於託姆斯·勒弗羅伊,那個我一毛錢也不關心的人……周五——這一天終於來了,我同託姆斯·勒弗羅伊最後的調情時刻。等你收到信的那一刻,一切將結束。一想到這悽涼的前景,我不禁黯然垂淚。

眾所周知,託姆斯·勒弗羅伊手頭窘迫,娶不起簡。多年以後,已經成為愛爾蘭首席大法官的他向外甥吐露自己「對簡·奧斯丁一度懷有男孩氣的傾慕」。

她在喬頓重新開展文學創作,先是修訂《理智與情感》。1810年年底有書商答應給她出版,但條件是必須「風險自擔」。小說以「一位女士著」的匿名方式問世,作者的姓名最初只有家人知曉。簡的侄女,範妮·奈特,在1811年9月的日記裡寫道:「卡姑姑來信,央求我們不要跟別人說簡姑姑寫了《理智與情感》」另有一則逸事,發生於1812年的奧爾頓流通圖書館:簡、卡桑德拉同侄女安娜造訪這家圖書館,安娜的母親拿起一冊《理智與情感》,又隨手扔下,「一邊高聲嚷嚷,『哎呀,從標題我就敢斷定,這肯定是垃圾』,令一旁的兩位姑媽忍俊不禁」。

電影《傲慢與偏見》(1940)

小說贏得了幾篇好評,還掙得140鎊的收入。簡受了鼓舞,繼續揮毫修訂日後更名為《傲慢與偏見》的《初次印象》,講述伊莉莎白·班奈特與達西先生一波三折如今盡人皆知到令人匪夷所思之程度的戀愛故事。《女性時間》曾經做過一個調查,請聽眾列出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作品,結果《傲慢與偏見》獨佔鰲頭。這部被簡喚為「親愛的寶貝」的作品於1813年問世。大致在這個時候,作者的姓名才漸為人知。小說出版後不久,簡在信中寫道:「亨利在蘇格蘭聽到羅伯特·克爾夫人同另一位夫人大讚《傲慢與偏見》,激起他那當哥哥的虛榮心與愛心,竟一刻也耐不住,連忙告訴人家這書的作者是誰!」

電影《傲慢與偏見》(2005)

她以110鎊售出《傲慢與偏見》的版權,小說隨之再版,未能再獲報酬。等到《理智與情感》發行第二版,1814年5月《曼斯菲爾德莊園》問世,簡明智地取得了四哥亨利的協助,請亨利充當代理人,有時就住在他的倫敦寓所修改校樣。

簡的秘密寫作還有一則相當傳奇的故事。她在斯蒂文頓有自己的衣帽間,在這裡她不受幹擾地完成少年習作與頭三部小說的初稿。喬頓卻沒有這樣私密的寫作空間。另一個侄子詹姆斯·愛德華講過「嘎吱門」的故事:門壞了,簡請家人不要修理,因為只要有客人推門,它就會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提醒她趕在客人進屋之前藏起她正在創作的手稿。

簡在喬頓繼續她的文學事業,儘管有生之年從未獲得她應得的榮譽。1815年,《愛瑪》面世。簡將這部小說題獻給顯然是「粉絲」的攝政王。《曼斯菲爾德莊園》再版市場清淡,所造成的損失幾乎耗盡她憑藉《愛瑪》得來的收益。《諾桑覺寺》與《勸導》在她身後才出版。

英劇《勸導》(1971)

簡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頻頻探訪兄弟及其孩子,相當看重自己作為姑媽的角色。當她的一位侄女凱羅琳·克雷文·奧斯丁也成為姑媽的時候,她寫信說:「你既然做了姑媽,某種意義上,你就與眾不同了,因為不管你做什麼,一定會引發深切的關注。一直以來,我儘可能維持姑媽的重要地位,想必你正在做同樣的事情。」

不過,對於自己的年齡和老姑娘身份,她也相當敏感。1813年,27歲的簡在信中寫道:「順便提一句,眼看就要告別青春的我,發現給人當年長的女伴也有諸多妙處呢,別人替我選座位,總要挑靠近火爐的那個沙發,喝起葡萄酒來,也沒有顧忌,想喝多少就喝多少。」比這再早幾天的信中,她寫道:「本人忝列老姑娘行列,購得音樂會一張,花一束,聊以安慰。」我猜想她時常抑鬱,並確信這心境深深影響了《愛瑪》的寫作。《愛瑪》一直是我鍾愛的奧斯丁小說,頭一回讀是在初中,那時英國文學課的課程大綱列有這一本。

英劇《愛瑪》(1972)

簡如此描述她要創造的人物:「我塑造的這個女主人公,除了我以外,沒有誰會特別喜歡她。」小說第一句介紹「愛瑪·伍德豪斯,漂亮、聰明、富有」。同簡一樣,我也特別喜歡愛瑪,喜歡看她因為對別人感情毫不敏感而亂點鴛鴦譜,看她總聽任自己的想像力脫韁瘋鬧。但她也有優良的品質。她對父親抱有深切的關心,單純地希望所有人快樂,再有,她會吸取教訓。

小說最重要的一個場景是大伙兒結伴去博克斯山野餐,愛瑪同弗蘭克·邱吉爾開玩笑的時候,對貝茨小姐——那個十分友好卻頗愛嘮叨的老小姐,我想奧斯丁對她懷有深切的同情——出言不遜。愛瑪是奧斯丁筆下唯一不需要為錢發愁的女主人公,卻因其荒唐舉止受到鄰居奈特利先生的嚴厲責備。她羞愧難當,虔心彌補,最後同奈特利先生修成良緣,前景「圓滿幸福」。正如簡的一貫風格,婚姻須輔以相互敬重、傾慕與陪伴方可圓滿,單有浪漫激情還不夠。

令人感喟的是,簡與姐姐都沒有結成這樣圓滿的婚姻。1816年年初,奧斯丁開始感覺不適,卻仍然筆耕不輟,繼續創作《桑迪頓》(Sanditon)。這是她最後一部小說,沒有寫完,最終在1925年出版。她的健康每況愈下,於1817年辭別人世,享年41歲。關於奧斯丁為何短壽,近年來有各種解釋。最奇葩的一種來自犯罪小說家林賽·阿什福德。她在一封信裡發現奧斯丁描述自己「臉色一直難看,黑、白、各種不對勁的顏色交雜相呈」。這顯然是砷中毒的典型症狀。奧斯丁的一名傳記作家,珍妮特·託德教授,拒絕接受她被謀殺的臆測,但贊成其死亡與砷可能有關的說法。藥品裡含砷,在18和19世紀很常見,簡很有可能為了治療關節炎而服這種藥。

簡不肯把自己的病當回事。但當她病勢日沉以致不能行走之時,亨利與卡桑德拉把她帶到溫切斯特療治。她在那裡離開人世。所幸亨利在牧師圈有熟人,方得以將妹妹安葬於溫切斯特大教堂的北側耳堂。墓碑銘刻是一方銅板,為日後所添加,其中並未提及她的小說,只說她「因寫作聞名於世」。

本文來自東方出版社,節選自《拓荒的夏娃》,刪減較多,更多精彩內容,請查閱原著

珍妮·默裡獨具匠心地選取了21個女性故事,以個人的視角重新講述了一部以傑出女性為主角的歷史:她們是威名赫赫的女王,不被認可的藝術家,篳路藍縷的科學家、文學家,還有披荊斬棘的政治家……她們拒絕屈服於社會陳規舊法,她們拓展女性努力所能到達的邊界,她們革新了我們今天生活的世界。這些故事代表了希望和改變,仍將激勵今天的女性繼續前行。

限時特惠

青春版《紅樓夢》典藏款

「讓紅樓夢在年輕人中流行」

👆戳上圖搶購👆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社群:掃碼添加微信,加入書房活動群

新浪微博:@二樓南書房

▇ 掃碼加入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發現好書好物

相關焦點

  • 200年前,簡奧斯丁的書暴露了女人的婚姻真相
    出版)《愛瑪》(1815出版)《諾桑覺寺》(1818出版)《勸導》(1818出版)而評價一個男人是否適合結婚,往往只有金錢和社會地位這兩個標準(現在看來情況並沒有多大改變)。簡·奧斯丁顯然對這一切並不認同。
  • 《粉紅女郎》揭露的婚姻真相有哪些?
    再看一遍《粉紅女郎》,才能讀懂婚姻的真相小時候都是跟著哥哥姐姐們一起看《粉紅女郎》,只覺得好看,卻看不懂到底表達的什麼意思,如今再看一遍,才發現婚姻的真相早已揭穿!這部劇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陳好飾演的「萬人迷」了,她在劇中揭露的真相如今看來都是事實
  • 為什麼要讀簡·奧斯丁
    本報訊 (記者李靜)200年來,英國作家簡·奧斯丁一直擁有眾多擁躉,受到狂熱崇拜。
  • 《成為簡·奧斯丁》:我愛你,但我必須成為我自己
    她寫的《傲慢與偏見》被大家熟知在文壇中享有極高的地位,作為當時貴族英國的攝政王喬治四世都痴迷於她的作品。2013年是《傲慢與偏見》出版的200周年紀念日,為了向她致敬,簡·奧斯丁的頭像被印在新版的10英鎊紙幣上,可見她在英國的地位。而這位女作家的一生是怎麼樣的,或者說她是如何成為這樣一位在文壇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大作家的呢?
  • 簡·奧斯丁:對人性最透徹的了解
    1775年12月16日,簡·奧斯丁出生於英國漢普郡。她一生僅寫有六部小說,卻在英國小說史上佔有顯要地位。正當這樣一個時候,英格蘭中南部漢普郡的斯蒂文頓鎮出了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女作家簡·奧斯丁(1775—1817)。 奧斯丁是牧師的女兒,自幼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住在父親任職教區的牧師住宅裡,過著祥和、小康、半自給自足的鄉居生活。她早年只上過初等學校,主要受教於父親和自學,從中獲得廣博的知識和良好的修養。
  • 《婚姻故事》:這部豆瓣評分8.7的影片揭露了婚姻裡的這幾個真相
    有人說《婚姻故事》其實是《離婚故事》。但我覺得「婚姻故事」這個名字確實比「離婚故事」更精準。因為它表面上講的是一起離婚事件的後續,本質上剖析的還是婚姻中的兩性關係,揭露了許多婚姻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兒子出生後,她又花了大量的時間養育孩子,照料家庭。妮可一切都以查理為中心。查理很成功,得了大獎,成了名導演,可她自己漸漸星光暗淡。「我看不到我自己,我連自己的品味都沒了。查理也看不到我,他把我當作他的一部分。」妮可說。在這段婚姻中,妮可慢慢地失去了自我。
  • 《金婚》揭露的三個婚姻真相,每個成年人都應該看看
    尤其是它所揭示的三個婚姻真相,每個人都應該看看,受益終生。她思想開放,天真爛漫,遇見體貼溫柔的佟志之後,便馬不停蹄地進入了婚姻。那個時候的她認為,婚姻就是愛情加上一紙證書,既然婚前能夠這麼甜蜜,那麼婚後也一定不會相差太多。但是,她錯了。
  • 簡·奧斯丁《傲慢與偏見》:片面地看待一個人,是不可取的
    這是簡·奧斯丁所著《傲慢與偏見》的開場白。達西就是那個富有的單身漢,他富裕、帥氣、高傲而正直,卻差點因為自己的傲慢失去了愛情。如果不是他的傲慢也激不起伊莉莎白的偏見,達西一開始並沒有對伊莉莎白一見鍾情。在他們第一次見面的舞會上,達西拒絕朋友的提議邀請伊莉莎白跳舞,並直言:伊莉莎白還沒漂亮到能打動他的心。
  • 再次邂逅簡·奧斯丁丨《傲慢與偏見》譯者張玲
    次日清早,博士親自前來接人,順利到達莫爾頓其家,先由太太埃莉諾驅車,帶我們參觀附近的漢普頓宮,午飯後一路向西南,到溫切斯特近郊朝屯村的簡·奧斯丁故居。如今在英格蘭,簡·奧斯丁的故居並不止一二處,像著名的西海岸巴斯即有她及家人常去避暑居留之所——十餘年前我趁赴英開會之機曾作速訪,但都不及溫切斯特的這處奧斯丁大宅引人矚目。這裡本是簡·奧斯丁之父的教區牧師公館。
  • 簡·奧斯丁是怎麼寫出名著《傲慢與偏見》的?
    簡·奧斯丁是怎麼寫出名著《傲慢與偏見》的?-05-21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編者按:與同時代的作家相比,創作了六部知名小說的簡·奧斯丁
  • 李亞男道出婚姻真相,王祖藍寵妻人設崩塌,完美夫妻遭揭露
    02對於兩人的相處,李亞男最近也是道出了婚姻的真相經過溝通之後兩人的婚姻也就更加的牢靠。其實也不是李亞男不生氣,而是她體諒丈夫在外工作的辛苦,以及丈夫對自己的擔心。也正是因為李亞男的遲遲體諒和忍耐,才使得一場戰爭沒有發生。
  • 《門第》揭露婚姻真相: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到最後是遍體鱗傷
    他們的爭吵並不是不懂得退讓和包容,而是婚姻的本質上出了問題,他們的婚姻也揭露了2個婚姻真相。01 婚姻中若存在虧欠,無法長久何春生的父親和羅小貝的父親是好朋友,何春生父親又是羅小貝父親的上級。羅小貝母親生完她後奶水不足,羅小貝一直哭個不停。
  • 黃昱寧︱當簡·奧斯丁遇見博弈論
    《簡·奧斯丁的謀略》 [美]崔時英著,遊嘉、王葦霖譯,格致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448頁,69.00元一兒時讀簡·奧斯丁,對小說裡那些急著嫁女兒的媽媽們如何在日常細節裡察言觀色、隨機應變,印象頗為深刻
  • 《如影隨心》揭露愛情真相 直面當代男女婚戀痛點
    《那人那山那狗》導演霍建親自執導,聯合名編劇安頓組愛情片黃金推手,耗時十年籌備,被贊「首部引導都市男女思考愛情與婚姻」的佳作。電影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影片中男女主角的愛情軌跡,讓那些正身陷情感危機的都市情侶產生共鳴,從而提醒當代年輕人,先學會思考愛情,再慎重選擇婚姻。
  • 朱丹演播間懟李亞男,揭露女性生存殘酷真相,多少婚姻毀於這一點
    李誕都曾忍不住吐槽她,希望她把目光放在好人家上。在演播間觀看王祖藍帶女兒片段時,她在一旁一直得意地「幸災樂禍」,這一幕揭露了女性生存最殘酷的真相太過於獨立的女人,往往會毀了一段婚姻,因為缺乏參與感的男人,永遠不懂得伴侶的付出,最終只會讓另一半疲憊不堪,導致這段關係走向極端。
  • 熊黛林曬最真實生活照,揭露了婚姻扎心真相:幸福與否無關乎完美
    明星對她來說只是職業身份,拋開演員的光環她也只是一個普通人,這大概就是她對自己的認知,所以才能這麼沒有偶像包袱地吃著接地氣的飯菜。她完全把工作和生活分開,工作中的她可以閃耀動人,生活中的她亦可以素顏朝天,沒有始終要求自己以最完美的樣子出現在公眾面前。這樣的女人其實才最迷人,因為她給人的感覺不會太遙遠,又可以對外呈現出多面的自己,對公眾而言她不是單一性的。
  • 真相很殘酷,揭露真相的過程才殘酷!
    《沉默的真相》開播,瞬間重新佔據了網絡中心熱點,豆瓣評分在開播後不久就達到了與《隱秘的角落》同樣的高度,隨著劇集的全部播完,觀影人數的不斷增多,這部劇的豆瓣評分竟然一路飆升至9.2分,這種「高開高走」的路數在國產劇身上出現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這部改編自小說的電視劇到底有什麼魅力讓人對它有如此好的評價!在我看來,與其說這部劇拍的好,不如說它的情節好!
  • 夢見一個人,是不是證明她也在想著你?科學家揭露真相!
    夢見一個人,是不是證明她也在想著你?科學家揭露真相!
  • 黃渤王珞丹《被光抓走的人》,揭露了真愛與婚姻的真相,很現實
    同時,武文學一位年輕的同事突然向他表了白,闡述了自己的心意,或許是為了賭氣,他將同事約到了酒店裡,卻在等待她的過程中,明白了自己的真正想法。中年夫婦之間真的沒有了愛嗎?婚姻真的會日漸消磨夫妻的情分嗎?真愛到最後會消失殆盡嗎?電影沒有給出答案,但武老師最終選擇回歸家庭,與妻子和好的行動告訴觀眾:不要過於計較真愛,婚姻生活日趨平淡,也是一種幸福。
  • 娛樂圈離婚率那麼高,聶遠卻揭露了真相
    娛樂圈離婚率那麼高,別人不敢說真話,聶遠卻揭露了真相:「不是我們想有這種,感情是慢慢滋生出來的!」「因戲生情」這種事情,有一次難免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那婚姻這事豈不是陷進了一個惡性循環裡了,而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只有一個:做好自我感情管理,工作、生活,誰真誰假要心中有數、有定力,但如果控制不好,等著你的就是婚姻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