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但我認為保持心平氣和才是最高境界的養生!
每個人的智慧福報不同,導致每個人的人生千差萬別。萬事不強求,努力過奮鬥過,能有所作為當然好,不能也沒有關係,重要的是尋求內心的閒適安寧。世上有很多人生活雖不富裕,但與家人朋友能和睦相處,其樂融融;而也有很多人雖是家財萬貫,卻煩惱纏身,天天不得安逸,我覺得前者過得更好一些。
蘇東坡有句名言:「八風吹不動」,這裡的『八風』,即是世間所謂的利、衰、毀、譽、稱、諷、苦、樂,四順四逆一共八件事:順利成功是『利』,失敗是『衰』;別人背後誹謗是『毀』,背後讚美是『譽』;當面讚美是『稱』,當面詈罵攻擊是『諷』;痛苦是『苦』,快樂是『樂』。先賢教導說,應當修養到遇到「八風」中任何一風時都不為所動,都能保持心平氣和,這種人就一定能健康瀟灑地活著!
有這樣一個故事,過去一位寺院僧人替一家施主做法事,事後主人發現家中丟失二十兩白銀,便懷疑是僧人所為,於是氣勢洶洶來到寺院問罪索取。該僧人明白來意後,取出白銀二十兩說:「施主請把銀兩拿回去吧。」這個人抓過銀子氣衝衝回家去了,嘴裡仍囉嗦不停。
等他回到家中,弟弟告訴他,昨天因為事情緊急,來不及告訴哥哥,拿走了銀子沒有及時告知。他聽後感到非常內疚,萬分羞愧,急忙回到寺廟送還銀兩,向法師道歉。法師接過銀子只說:「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這是一個有口皆碑的大師,在被人誣偷銀兩卻泰然處之,不怒不爭。從現在的觀點來看,雙方都沒有證據,如果對簿公堂,也只能是事出有因,查無實據,但必定會引起更多人的猜疑。這個法師心中無染,心中無鎖,外界的一切變化,對他絲毫不起影響,心中平和。相比之下,對照我們當下內心所思所想,那些是是非非、兒女情長,大家應有所悟啊!
人生苦短,我們在很多人事上其實不能過於執著,常常學會知足常樂,否則我們身體一旦因為某人某事而失去平衡,就會影響我們的心情,進而影響到我們進食睡眠,降低我們自身的免疫力而影響健康。
「相由心生,境由心轉」。對這個世界,你起什麼樣的心,這個世界就展現出什麼。同樣一輪明月,當你快樂的時候,月亮很柔美;當你悲傷的時候,就感覺它很冷清。那種「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實際上都是當下人心的投射。
心平氣和表現之一在於心靜!
心平氣和即心理平衡,既能讓身心舒適、平和,又合於大自然松靜之道,才能更好的接受宇宙正的氣息;人也只有在心靜的時候,才能除去浮躁,才能避開輕浮。猶如寧靜的水面,才能映出完整的月亮。中醫養生有調陰陽平衡,潛能自愈百病的理念,這一理念也是建立於心靜、平和的基礎上。
心靜能保平安!當年六祖慧能大師牢記五祖弘忍的告誡,為避免當時不明事理的分爭,得到衣缽的六祖遠離寺院南行隱姓埋名十五年,受盡艱苦磨難,直到因緣成熟之際才公開宗師的身份弘揚經法,祖師的心是何等的靜!
人人都希望生活在快樂、幸福、豐足、理想的狀態,可是,人生不如意總是十有八九,面對順境或逆境時,記住一定要保持平常心,淡泊心,要明白環境時刻會變化,「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開上雲捲雲舒」。
擁有心平氣和——健康、長壽、快樂就常伴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