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是古代大醫高壽的典型,享年101歲(也有記載說143歲)。
孫思邈崇尚養生,並身體力行,正由於他通曉養生之術,才能年過百歲而視聽不衰。他將儒家、道家以及外來古印度佛家的養生思想與中醫學的養生理論相結合,提出的許多切實可行的養生方法。
時至今日,藥王的思想還在指導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如心態要保持平衡,不要一味追求名利;飲食應有所節制,不要過於暴飲暴食;氣血應注意流通,不要懶惰呆滯不動;生活要起居有常,不要違反自然規律等等。
晚年藥王孫思邈總結人生為「七不過」
1、食不過飽
吃飯過飽不僅會損傷脾胃,而且容易心氣不足。每餐七分飽,粗細搭配、細嚼慢咽,有利於腸胃消化,保護脾胃。
2、住不過寬
臥室最大功能就是睡覺休息。平時休息的臥室儘量保證小而聚氣,裝修不必過於豪華,整體選用暖色調,更利於放鬆休息。
3、勞不過累
保證勞逸結合,運動適度,超過負荷量會造成身體的傷害,心靈也會因負荷過重而出現問題。
4、逸不過安
要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勤於動腦,保持心情舒暢。
5、怒不過度
怒傷肝,要學會控制情緒,疏解煩惱,保持安然處世的心態。
6、衣不過暖
冬不欲極溫,夏不欲窮涼。春捂秋凍,穿衣戴帽暖和最佳。
7、行不過快
平時要保持適度的運動,以散步最為舒緩適宜。但走路不可過急、過快、過多,以適度為宜,以免損傷膝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