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古琴藝術知識200問》 人民音樂出版社
作為古琴愛好者,或由於自己日常待人接物、家庭瑣事、工作中的原因,或由於師承、流派風格的不同等原因與琴友爭論,這些都會導致在彈琴時心靜不下來。嵇康 在《琴賦》中講「心閒手敏」,如果內心不能閒靜,指法也會受到影響,這時可以參照《崔子玉座右銘》及愛好古琴的大文人白居易所作《續座右銘》來使自己心平 氣和:
《崔子玉座右銘》
【原文】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
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
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藏。
在涅貴不緇,暖暖內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
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
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
【譯文】
不要津津樂道於人家的短處,不要誇耀自己的長處。
幫助過別人就不要再惦記,但受了別人的恩惠千萬要念人家的恩德。
世上的名譽、別人的讚譽不值得羨慕,只要把仁愛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就行了。孔子在《論語》中有十幾處講「仁」,「仁者愛人」,其中「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 而達人」是說自己想立起來也要幫別人立起來,自己想做得好也希望別人做得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仁」的具體表現。
審度自己的心是否安適、泰然然後再行動,做事前「問心無愧」,這樣就算別人有誹謗、議論對自己又有何妨害?
不要使自己的名聲超過實際,聖人從不炫耀自己的才華、賣弄聰明。
潔白的品質,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變顏色,保持真我之性,這才是寶貴的;表面上暗淡,低調處事,而內在的東西蘊含著光芒。
養生、處事貴於「柔」,態度要柔和,老子主張切忌剛強之性,剛強易折。
庸鄙的人有剛強之志,遇到這樣的人,聖人表現出虛懷若谷,悠悠難測的狀態。《論語》裡講過一個鄙夫問孔子有沒有知識,孔子說自己空空如也,什麼也沒有,然後這邊敲敲那邊敲敲,「叩其兩端」,實際是知中的意思。
君子要慎言,節飲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
如果持久地實行它,經常這麼做,久而久之,修養就高起來了。
《白居易續座右銘》
【原文】
崔子玉《座右銘》,餘竊慕之,雖未能盡行,常書屋壁。然其間似有未盡者,因續為座右銘云:勿慕貴與富,勿憂賤與貧。自問道何如,責賤安足雲。聞毀勿戚戚, 聞譽勿欣欣。自顧行何如,毀譽安足論。無以意傲物,以遠辱於人。無以色求事,以自重其身。遊與邪分歧,居與正為鄰。於中有取捨,此外無疏親。修外以及內, 靜養和與真。養內不遺外,動率義與仁。千裡始足下,高山起微塵。吾道亦如此,行之貴日新。不敢規他人,聊自書諸紳。終身且自勖,身歿貽後昆。後昆苟反是, 非我之子孫。
【譯文】
關於崔子玉的《座右銘》,我私下相當仰慕,雖然未能全部照其履行,卻把它書寫在屋內牆壁上以自勵。但覺得崔子玉《座右銘》似乎仍有沒說全的地方,所以繼續 寫如下:不要羨慕尊貴與富有,不要憂慮微賤與貧窮。應該問自己道德和修養怎麼樣,身份的尊貴或貧賤是不值得說的。聽到詆毀的話不必過分憂傷,聽到讚譽的話 不必過分高興。應該檢點自己的行為怎麼樣,別人對自己的詆毀或者讚譽不值得理會。
不要一意孤行,傲氣凌人,這才能遠離他人的羞辱j不要用巧言今色的手段去謀事,以尊重自己的人格。交友時要遠離奸邪的人,住所要與正人君子做鄰居。在這些方面應該有正邪的取捨,除此之外沒有親疏的分別。
修養外在的功夫以達於內在,靜養內在使其祥和真誠。修養內在而不遺漏外在,一切按照義與仁去行動:要走千裡的路途,也得從腳下的第一步開始。高大的山峰是由一粒粒微塵堆聚起來的,我們的道德和修養也是這樣,可貴的是照此行之每天都有新的感悟。,
我不敢用這些來規勸別人,姑且把它寫在自己的衣帶上。終身以此自我勉勵,死後贈送給我的後代。我的後代如果誰違反了這些,他就不是我的子孫。
此外,白居易曾有詩云「聞君古淥水,使我心和平」(《古淥水》是琴曲名),安靜下來,多聽聽優秀琴家演奏的琴曲,比如在本書第26問中所介紹的「老八 張」,也能使人心平氣和,「音成於外而化乎內」,和諧的音樂對人的身心有著良好的作用。古琴有著非常好的修身養性功用,通過了解古琴本身也有助於我們做到 心平氣和。
在琴的製作上,木胎用料講究「輕、松、脆、滑」是為了充分振動,而一遍遍的漆胎包裹又抑制了聲音的過分振動。音色好的古琴是「其大小得中而聲音和,大聲不 誼譁而流漫,小聲不湮滅而不聞,適足以和人意氣,感發善心也」。無論從製作還是音色都體現出「中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修養「中和之性」是提高自我的必由之路,「中和之性」體現在人的身上,就是《中庸》中所說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醫講情緒致 病,人的很多內在疾病其實都是情緒過度引發氣血不平、鬱結而成的。人的各種情緒還沒有產生時就是「中」,這時身體裡的氣血自然和暢;當受到外界刺激發生情 緒時如果能做到「無過無不及」,把握有度、正合適,就是「和」。「血氣剛強,則柔以調和」、「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應從1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多 看看《崔子玉座右銘》及《白居易續座右銘》,努力克服性格中的偏執、去除不良習氣、開闊心胸,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琴樂本身陶冶性情、修養身心之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