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些70、80甚至90後而言,曾幾何時,我們在《門徒》、《黑白道》、《三岔口》等槍林彈雨中體驗著那個看似虛假卻又感覺真實的江湖,也沉浸在《刑事偵緝檔案》、《鑑證實錄》、《法證先鋒》等案發現場享受著推理的樂趣。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港式刑偵劇弱勢了,港式警匪片也不過來來回回劉青雲、古天樂、張家輝、郭富城、吳鎮宇等幾張熟臉排列組合著《逆戰》、《毒戰》、《寒戰》等各種「戰」,以至於,情節差不多、人設差不多、演員差不多,看得人過目即忘。然而,同類題材作品還是會層出不窮的出現,也時不時會出現那麼一、兩部口碑抑或票房上的爆款,譬如分別於7月和8月上映的《寒戰2》和《使徒行者》目前已雙雙破了7億,而就在前幾天才上映的《反貪風暴2》雖然豆瓣評分只有5.2,但三天破億的成績還是說明了一句香港老話「橋唔怕舊,最緊要受」,香港警匪片的市場仍然是巨大的。
有網友曾大膽預言,香港電影的今天,就是香港電視的明天。現在來看,這預言似乎要變成現實的節奏。隨著內地劇的日益發展以及視頻網站的壯大,與內地加強合作成為港劇的一條出路。在前不久的北京電影節上,TVB「一女二嫁」,上午宣布與愛奇藝合作開發網劇《再創世紀》,下午就宣布與騰訊視頻再續《使徒行者》,港劇終於像香港電影一般,開始走向了「合拍片」之路。雖說,內地與香港加強合作與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限韓令」並無直接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一個禁令從客觀上的確加大了兩地的合作契機。只是上述提到的兩部戲目前都在籌備中,這種合作模式的可行性有多少,最具參考價值的作品無疑落在了網劇《無間道》上。
《無間道》是香港寰亞和愛奇藝聯合打造的一部網劇,該劇取材於十幾年前的大IP,而故事卻是全新創作的。該劇由監製梁家樹和編審歐冠英這一金牌搭檔聯手打造,二人是TVB的老臣子,在跳槽到香港寰亞之前曾服務於TVB三十多年,《創世紀》、《衝上雲霄》等對於港劇迷來說耳熟能詳的作品都出自他們之手,甚至前兩年大熱的《使徒行者》最初的構思也源自於他們。當時據說是TVB想開一個像《無間道》一樣的臥底戲但苦於沒有IP,就只能原創一個故事,《使徒行者》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的。
梁家樹比喻說《無間道》就像父母,繼承而來的《使徒行者》則更像是一個BABY。這次梁家樹與歐冠英跳開了TVB與愛奇藝合作,之於觀眾有一點熟悉又有一點陌生,梁家樹在採訪中不止一次提到想要做一部「不TVB的戲」,會否藉此機開闢出一條新路還有待該劇年底播出後看效果後再評測。不過,關於兩地合作,搜狐視頻早有先例,與韓國團隊合作的《高品格單戀》、《花樣排球》等負責投資、宣傳和播出,偶爾針對審查問題提出一些小建議,關於創作與製作則完全交給對方團隊,竟然也創造出毫無違和感的「自製韓劇」這一全新劇種。而《無間道》雙方的合作與「自製韓劇」的「套路」異曲同工,興許會在不久的未來打造出一個「自製港劇」的全新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寰亞與愛奇藝共同投資超過一個億的《無間道》,因為演員中的羅嘉良、羅仲謙、劉松仁以及來客串的曾志偉等等都是梁家樹的老朋友,給的都是友情價,這便打造出了一個「演員片酬佔三分之一,製作費用佔三分之二」的健康環境。但即使如此,控制預算最近還是讓梁家樹很苦惱,據他透露在資金方面後續肯定還要加投,因為一個億顯然是不夠用的。雖然在採訪中針對《無間道》是一部TVB劇投資多少倍的問題,梁家樹表示與TVB有保密協議並未提及,但骨朵近來看到《使徒行者2》的新聞說的是「製作費高達5000萬至9000萬,預算翻升三倍」,對比來看,《無間道》顯然是「鳥槍換炮」了。這樣的投資體量也支撐了該劇九成畫面實景拍攝的需求,而一般的TVB劇因為節約開支通常都是以廠景為主的。
不過,雖然有了大IP和資金的支撐以及一系列可參考的案例,但對於梁家樹的團隊而言,觸摸網絡與愛奇藝聯手打造《無間道》,還是有三大難題需要解決。
電影版《無間道》是寰亞電影於2002年出品的一部警匪片,該片由劉偉強、麥兆輝執導,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等主演,主要講述的是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分別為警方和黑社會的臥底,經過一場激烈的角鬥,他們決心要尋回自己的故事。該片曾在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和第40屆電影金馬獎上承包包括「最佳影片」的數個獎項。甚至還出售了海外翻拍版權,由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改編的《無間道風雲》也在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上一舉拿下了四項大獎。在香港,《無間道》隨後還衍生了屬於「前傳」的《無間道II》以及三部曲的最終篇《無間道3:終極無間》。
通過電影的人群屬性來看,電影版《無間道》是典型的男性向作品,主要的觀眾群集中在20至29歲的年輕人,30至39歲的年輕人次之。那麼,問題就來了,如今十幾年的時間過去了,可能對於新一代的年輕人來說未必看過電影,對於看過電影的老一代觀眾而言,也許因為工作家庭等原因也已經不再是網劇的受眾,這樣的尷尬或許會給網劇帶來一些風險。但梁家樹不這樣認為,他透露在啟動這個項目之前,他的團隊有做過專門針對時下年輕人的調研,發現其中很多人是在網上看過電影的,而調研出的結果就是15至35歲的年輕人為主,男女比例差不多在五十多比四十幾的樣子。似乎受眾年紀更小、女性佔比更多了。
關於與愛奇藝的合作,梁家樹說:「愛奇藝是播出和合作方,寰亞是創作和製作為主。愛奇藝非常尊重我們的團隊,他們只是一開始在審查方面給我們提供一些意見,等於是劇本初稿出來給愛奇藝看,如果有問題他們會提出,我們也會修改。我們一定不可以超過審查尺度,但香港古惑仔的影視文化也會儘量保留。」
《無間道》一開篇就有一個特別的設計:說的是內地警察來到香港找之前的同學,而同學在香港也是做警察的。第一集開始,內地警察就發現朋友意外墮樓身亡,他認為朋友不可能自殺,在香港又沒有執法權力,於是開始利用私人關係調查,誤打誤撞闖進了黑社會成為一名臥底。在梁家樹看來,這樣的設定可以規避掉一些審查問題,而內地警察的家鄉也設計在離香港不遠的廣州,聰明地解決了文化差異、語言的問題。
說到文化差異呢,但凡提到內地與香港的合作,無論是製作團隊、播出平臺還是普通觀眾,腦子裡往往第一時間出現的就是「水土不服」這四個大字,似乎已經成為近年來內地與香港合作的魔咒。由於TVB以往與內地電視臺合作的《歲月風雲》、《摘星之旅》兩地文化與生活於劇中融合得太違和,以至於不少人一開始聽到合拍的時候還是「拒絕的」。
香港寰亞,在它強大的片源庫中也有不少能稱之為IP的「寶藏」,比如《心動》、《龍鳳鬥》、《大事件》、《頭文字D》等等,但在這麼多的項目中單單選擇了《無間道》,一是因為在內地人眼中香港影視人主要做古裝玄幻、喜劇以及警匪這三方面是比較出色的,而在三種擅長的題材中單單選擇了警匪,一是因為它在觀眾中還有市場,更關鍵的一點是警匪片裡的警察、臥底、匪徒等人物設定在公眾層面上來說是比較抽離的,會很好的規避掉「水土不服」的問題。
其實,《歲月風雲》、《摘星之旅》的監製正是梁家樹,所以他比誰都更會去關注這一方面的問題,他表示,「因為始終有文化差異的問題,越想遷就,結果兩邊都不討好。我們這次不同之前做的東西,還是做比較地道的香港的內容,只是加入一點點內地的元素。但所有演員班底全部都是香港的,我想大家想看的警匪還是港味的,而不是那種大融合的內容。所以,劇中的內地警察也設定為廣州人 ,而且在警匪劇中百分之九十會有一條販毒集團的線,因為現在能引起衝突的也就這個可以做了,比如說黃色事業肯定就拍不了。所以,打擊內地和香港販毒的主題就這麼順理成章的確定下來了。」據骨朵打探,《無間道》中將有百分之七十的戲份是在香港拍攝,百分之八十的演員拍戲時說的是粵語,寰亞有意未來配國粵雙語,因為海外版權目前已輸出給了TVB。
從TVB今年三月才推出「myTV Super」網絡收費電視盒子(相當於香港第一個網絡播放平臺)這件事來看,這裡的視頻行業並不如內地領先,而像梁家樹這樣老一輩的電視人要擁抱網絡市場,所要面臨的觀念轉變自然不少。梁家樹近來就看了不少內地的網劇,比如與《無間道》同題材的《餘罪》,在他看來,二者的區別就在於《餘罪》塑造了一個典型的小混混式的角色,走的是輕鬆的路線,而《無間道》的最大特點是它的強情節。因為要把一個電影的故事體量擴展成一部30多集的電視劇,對於創作上而言難度勢必不小,必須要採取快節奏的方式才能吸引觀眾的注意,「不同於日播的電視劇,周播的《無間道》每周兩集,這就要求每兩集內必須要有情節點的起伏以及人物命運的變化」,梁家樹說。
眾所周知,TVB每年都要生產二十部劇集以上,如此龐大的數量造成了其年復一年「流水線」的工業模式,電視劇整體呈現的很工整,件件都像一個模子做出來的,但有時候就是少了那麼幾分的驚喜。又因為面向的主要是家庭觀眾,這就決定了作品本身的「師奶基因」,即簡單粗暴,人物的一切都是靠對白講出來的,哪怕是表達當下的心情也不是演員用動作、神態去表現,而是直接說「我現在很不開心」,讓觀眾一下就能知道主角的心理活動,甚至不看畫面只當背景音來聽也完全能跟進劇情的發展。
梁家樹在《無間道》的創作上就徹底顛覆了港劇的這一屬性,他們嘗試用畫面講故事,據說在某些集數中甚至45分鐘的戲對白僅佔了十分鐘,這樣的做法顯然是大膽的,「《無間道》這部劇的受眾是15至35歲的年輕人,現在的這部分人很聰明,他們和電視臺的觀眾不一樣,所以我們用了不少身體語言的方式來拍攝,用畫面來代替臺詞講故事。而且我之前在TVB,與優酷合作《使徒行者》的時候,我們對這部劇在優酷的播放情況是非常了解的,比如某集哪個橋段的點擊量高。因為看網劇觀眾可以隨時拖動進度條,看不懂可以隨時倒回去重看,這是我理解的『網感』的一個體現。」
如今已經67歲的梁家樹,在這一行做了四十多年,常年在TVB的體制影響下,他並沒有默守陳規,反而很能接受新事物。比如,《無間道》嘗試了像《老九門》一樣的原創帖形式來增加廣告盈利,梁家樹對此不僅支持,甚至還親自坐鎮監工,「原創帖我找了正劇以外的團隊來拍,因為劇還在拍,拍廣告需要集中幾天出來,一是正劇的導演們沒時間,二是我也不想因為原創帖影響到他們在劇集本身的一些創作上的想法和藝術追求。但我又感覺這種形式很新穎,有娛樂性還能增加收入,我就另找了團隊來拍自己親自來看,目前已經拍了27個,預計會有30來個吧。」比如,《無間道》還嘗試了「VR劇中劇」,也是正劇以外又請了一個團隊來操作,梁家樹表示,這個VR劇中劇一共會拍四條,每條五分鐘左右,延續劇中的人物關係,但又不同於網劇的創作方向,感覺上像是原作的番外篇。
1.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2. 轉載事宜請聯繫郵箱:jgd@jinguduo.com或聯繫QQ:3243763083;
3. 獲得授權後轉載請註明:作者:XXX|來源:骨朵網絡影視|公號ID:guduow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