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
在看了這麼多電影以後,小麥常常會問自己,一部好電影的定義是什麼?
是扣人心弦的劇情,震撼人心的畫面,還是默默流淌著的情感?最後我發現都不是,因為一部好的電影不僅要讓人百看不厭,更要讓人看完之後有所收穫,就像今天小麥要向大家推薦的這部於2000年上映的《跳出我天地》一樣,雖然沒有榮獲什麼大獎,但它所傳達出來的理念和精神還是讓許多觀眾受益匪淺。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比利·艾略特的小男孩,他的父親是一位煤礦工人,因為父親和兄長的要求,比利每周都要去上拳擊訓練課。
在一次上訓練課的過程中,比利偶然間接觸到了芭蕾舞,並且很快就被這門美輪美奐的藝術深深地吸引住了,而這個男孩也讓嚴厲的芭蕾舞指導老師威爾金森夫人眼前一亮,她發現比利在芭蕾舞方面極具天賦,於是對他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甚至放棄了其他學員專心培養比利。
然而比利學習芭蕾舞的事情卻始終沒有告訴家人,礦上的罷工工潮使得這一家人為了填飽肚子而努力掙扎著。當家人終於得知比利將學習拳擊的學費全部浪費在了芭蕾舞上時,一場家庭矛盾不可避免地爆發了,就連祖母也不贊成他去學習芭蕾舞,只有好友麥可支持比利的想法。
與此同時,威爾金森夫人積極鼓勵比利報考倫敦的「皇家芭蕾學院」,因為在那裡比利不僅可以得到更好的訓練,還可以擺脫家庭的壓力和束縛,這讓比利陷入了家庭的責任和實現自己理想的矛盾之中,但最終比利還是選擇了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曾經有人問過小麥,你覺得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什麼?當時我的回答是,就像很小的時候老師都問過我們這樣一個問題,長大以後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或者想從事什麼職業?當時每個人的回答都種種有別,然而有些人只是說說而已,有些人卻在今後的人生裡將它真正地實現了。
是啊,人生在世,何人又沒有理想呢?但大多時候理想都變成了空想,因為外界的壓力以及自身的不確定讓你沒有勇氣堅持下去,甚至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其實很多時候實現自己的理想都需要與其他人的想法背道而馳,就像片中的比利一樣,受不到多少人的理解和支持,但人生畢竟是屬於自己的,也許當你真正實現理想的那一刻,曾經的質疑和不解都會變成掌聲和歡呼吧。
其實片中最打動人的地方並非比利對於理想的堅持,而在於比利的父親最終為了他的理想放下了原則,有人說這是一個圍繞著理想展開的親情戲,沒錯,但這種所謂的親情戲正是最貼近於我們生活的。或許你也有這樣一個父親,他穿著土氣,不修邊幅,從未到過城市,卻為了你的理想傾其所有,然後在你成功的那一刻拔足狂奔。
理想從來不是單單依靠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夠實現的,你永遠離不開身邊人的推波助瀾,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家人永遠是我們為了理想而奮鬥的最大源泉。
最後願每個人都能忠於自我,不畏任何。
(本文由小麥撩電影原創,如需借鑑,請務必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