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基秀》是一部由導演姜炯哲執導的影片,《陸基秀》改編自韓國同名原創音樂劇。故事以韓戰中的收容北朝鮮戰俘的巨濟俘虜收容所為背景,講述了沉迷於踢踏舞的北朝鮮少年陸基秀身上發生的故事。
電影相對完整的主線是陸基秀舞蹈夢想的萌芽與終結,此外穿插講述了意識形態分歧與戰爭之下的種種悲劇,成為戰爭機器的哥哥,將將萌芽便毀滅的愛情,不止陸基秀,巨濟島的所有人,朝鮮半島的所有人,都為戰爭所苦,都為意識形態分歧相鬥。
背景大概是在抗美援朝時期,巨濟戰俘集中營的時候。陸基秀角色設定18歲,正是初出茅廬的時候,再加上哥哥是抗戰英雄,基秀立起的領子就可以看出他的年少輕狂了。
但是正是這樣的他卻承受了他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一切。那個足以站在卡耐基音樂廳表演的天才少年,因為戰爭,不得不接受另一種結局。要不是戰爭,他本可以像跳出我天地裡的比利一樣,站在那個舞臺上閃閃發光。
印象最深的有幾個場景。
集中營戰亂時,陸基秀站在那個踢踏舞練習的地方,上一秒他還拿著刀,下一秒他拿起了那雙踢踏舞鞋。想像著衝破這一切,打破所有的界限,單純的陷入踢踏舞的熱愛,然而回到現實,他卻又不得不放下舞鞋,遠離他所熱愛的一切。
陸基秀決定為了哥哥站上舞臺的那一段,因為選擇跳舞而被認為赤色分子被打,在舞鞋被扔進火坑那一刻,他努力過,他想要用舞蹈來感動他們,但是毫無疑問的失敗了。
那天晚上和哥哥見面的場景,沒有一滴眼淚,確是比結局更讓我戳心的一段。而且兩位演員的體格差讓這場景在冷色的環境下顯得尤為溫暖。
最後不得不提的就是結局了。喜劇開場,悲劇結尾。面對哥哥的死去,下一秒還要接受隊員們的死,當他跪在舞臺上的那一刻,絕望這一詞已經遠遠不能描述他當時的內心了。
電影的每個角色都代表了那個時期的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不同顏色的相互碰撞產生了不一樣的火花。不同性別,不同身份,不同國家,不同種族。
但是這場戰亂,卻不僅僅是兩個敵對陣營的對抗,更可悲的是存在著無知的人類。那個女人被隨口說成赤色分子,居然有人會相信,更可悲的是,第一個拿起石子的居然是個孩子。戰爭可怕,但是無知的人心更可怕。
演員都暻秀十分出色的完成了演繹與角色塑造,陸基秀的命運牽動著觀眾的心,他的血與淚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從銀幕裡告訴從前至今的所有人:
不要為分歧相鬥,不要為不同反目,不要傷害任何一個與我們一樣,血肉飽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