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8年,有這樣一部電影——《尤利》,它收穫了戈雅獎的五項提名,而這部電影正是主人公古巴芭蕾舞舞者卡洛斯·阿科斯塔的自傳電影。
在《跳出我天地》這本書中,卡洛斯·阿科斯塔為我們講述了他從童年開始學習芭蕾舞到成為當代最優秀的芭蕾舞演員,並成為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終身首席客座演員這一路走來的堅持與付出。
說起卡洛斯的經歷,不可謂是不傳奇。1973年,卡洛斯出生在古巴首都哈瓦那,9歲起在芭蕾舞學校學習芭蕾舞。1990年,獲得瑞士洛桑芭蕾舞比賽金獎,同年在巴黎第四屆國際芭蕾舞比賽中獲金獎。1993年,他以主演身份加入休斯頓芭蕾舞團,在多部舞劇中出演角色。1995年他獲得格雷斯王子獎。1998年,加入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在英皇演出多部古典舞劇和多個現代作品。他憑藉驚人的舞蹈天賦走向世界,成為倫敦皇家芭蕾舞團首位黑人首席,也是第一位演出羅密歐的黑人舞者。
而這一次,我們在書中看到的,也許並不僅僅是卡洛斯·阿科斯塔頭上那耀眼的光環,也並不僅僅是他艱苦的訓練,更有他為追尋這一條藝術之路心中所有的掙扎、折磨、孤獨與寂寞。
夢想成為一名足球運動員的卡洛斯被父親強迫學習芭蕾,年復一年的在專注與毅力支撐下苦苦練習,他終於走上了那條追尋藝術的「不歸路」,最終從一個不斷逃課的街頭混混蛻變為世界著名的「芭蕾王子」。然而,他的內心永遠是不平靜的,兒時他一直認為父親從來沒思考過自己究竟要什麼,甚至在爭吵時埋怨父親將自己作為他虛榮的工具。後來他真的做到了父親要求的「不要回頭」,一步一步的走出自己的芭蕾舞之路,然而長久的離家的經歷,更讓這個對家鄉和家庭有著執著的愛的男人飽嘗了孤苦無依。藝術才華成就了卡洛斯,卻也成了他痛苦的原因和心靈上的枷鎖。而讓我們欣慰的是,在書中的最後,當父親在他耳邊說出,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就是兒子卡洛斯出生的時候,我想,這位世界舞者或許在那一刻也獲得的解脫,那是他與父親的和解,更是他與過去的和解。
想到這裡的時候,我腦海裡浮現出了那部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故事裡曾經的摔跤冠軍發現了女兒身上的天賦,按照摔跤手的標準訓練兩個女兒,女兒們減掉了長發,換掉了裙子,一天天殘酷的訓練著。她們受了太多的苦,可當她們有一天看到小夥伴小小的年紀就嫁人的時候,她們終於明白,父親為她們找尋到不只是一條奪冠軍的路,更是一條改變命運的路。
為人父母必為之計深遠,也許我們總是體會不了父母那顆愛我們的心,總覺得他們以愛之名為我們做出選擇,是的,他們或許強勢,或許殘酷,但那顆愛子之心卻是那樣的深沉,或許只有等我們歷盡千帆才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