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部電影有兩種強烈的情緒。
前半部為追夢男孩的堅持喝彩,對暴力父兄不滿,太氣憤!
後半部真香,男孩追夢成功,回頭看父兄付出太多,感動!
《跳出我天地》一個芭蕾舞者追夢的勵志故事。
看似平常無奇,舞者在追夢途中遇見艱難險阻又克服的故事,有家庭阻撓,生活的偏見等。
偏偏平淡生活背後,湧動深深的潮水。
生活在艱辛底層的人們想要改變生活,很難在黑暗中抬起頭欣賞美好的芭蕾舞。不會表達深藏心中親人關愛。
從比利小時候的視角,憤怒的兄長,暴力的父親,他們是阻擋比利夢想的牆。
從長大的比利視角,發現父兄隱藏的愛,他們習慣把愛放在心裡。
這裡就從電影中的視角來看看在看似孤獨的比利背後隱藏的愛。
比利敏感。
雖不像父兄那樣暴力,卻會無端發火,畢竟在壓力巨大的家庭環境下成長。
今天對老師百般信任,把珍藏媽媽的信和哥哥的搖滾樂都拿出來給老師分享。就好像老師是媽媽一樣。
明天就因為家裡的事不專心練舞蹈,對老師發脾氣,躲在廁所裡。
最過分一次,就是老師已幫他報名皇家芭蕾舞學院的考試,有可能老師已經出了錢。他因哥哥的事情去不了。第二天看到老師來追問,他逃避回答。
他聰明。
比利的小心思太早熟,他問芭蕾女老師是不是喜歡他,說的是那種男女間的喜歡。
他學舞蹈,不斷練習舞姿,樂感和情感表達卻是天生都有的。
老師識才愛才。
她看到了他的天賦和才華,幾乎是追著他訓練。珍藏他的信任,努力一步步教他。
老師包容。
忍耐他有時柔和有時無名火的壞脾氣,因為太了解他的家庭環境。
老師為他操心,願意在金錢上支持他。
特地上門告訴他的暴力父親他錯過多麼重要的考試,他有天賦可以改變礦井工作底層命運。
為他考入皇家芭蕾舞學院寫推薦信,願意為他助力更多的金錢。
老師不求回報。
老師對他說你會忘記我的,好好走自己未來的人生吧。這句話讓人想起媽媽,也是說讓他不要時刻想自己,堅持做自己。
這是一種老師對學生的愛,從個人追求夢想到實現他人夢想的利他之愛。
比利有一個好朋友,也是他的同學邁克。
他們都是溫柔平和的男生,經常在一起。
邁克似乎更溫柔一些,有一次比利感覺到冷,邁克乾脆就把他的手放在自己懷裡溫暖。
這種細膩的關心和溫暖,讓在暴力父兄身邊長大的比利有點不知所措。
他問邁克,你是不是同性戀?
邁克似乎默認了,可是他們並沒有發生什麼,還是像以往一樣相處。
彼此關心,相互陪伴。
比利知道邁克的女裝癖好,邁克知道比利的芭蕾夢想。
直到比利考入皇家芭蕾舞學院就要離開家鄉。
邁克來送他,嗨,喜歡跳舞的男孩!
這句話曾經是邁克和比利的秘密,如今成為人人都知道的夢想。
我想邁克是愛比利的,是那種純潔的喜歡和愛。比利也是欣賞邁克的。
他們尊重彼此的喜好和獨立人格。
終於決定學習芭蕾的比利帶給老師自己最心愛的物品。
其中有一封媽媽的信。
信中說,親愛的比利,我可能已經成為你褪色的回憶,這是好事,說明你已經不沉浸在失去我的記憶裡了。未來我不能陪伴你一起了,你要記得堅持做自己。
比利幾乎能背出信中的每一句話,他回憶這些字句的時候,臉上好像有光。
那是母愛帶來的光芒。
雖然母親早已經離開人世了,卻好像一直都陪伴在比利身邊。安撫他幼小的心靈。
比利仿佛比父親和兄長更能接受母親的離開。
或者說他的心裡,媽媽一直都還在身邊鼓勵和支持他。
人已不在,可是愛還在,這樣的母愛帶給比利的是永遠的溫暖底色。
一言不合就要敲打一下弟弟,哥哥的出場方式是這樣的。
另一面,哥哥是工會領袖,領導礦工罷工。並不惜為伸張工人權益被警察抓捕。
當老師來到家裡告訴他們弟弟的夢想是芭蕾舞者,哥哥的表現是怎樣的?
哥哥狂暴異常,抱怨著自己被拘留,意思也許是家裡沒有飯吃還學什么娘娘腔的舞蹈。
他把瘦小的弟弟拎上方桌,讓他在桌子上跳舞。
這樣的哥哥太暴力太可恨了,對弟弟不僅是身體的傷害更是精神傷害。
哥哥叫,老師阻止,弟弟手足無措,跳下桌子逃離家。
他在小路,天台不停跳舞發洩情緒。
再看爸爸。
當得知兒子不去學可以保護家庭的拳擊,卻學不實用的芭蕾舞。暴躁到狂怒,直接把媽媽留下的鋼琴劈柴燒掉。還恨恨看著兒子。
只見比利一個人弱弱躲在一旁,說她不會同意這樣的。爸爸紅著眼,她已經死了,你媽媽已經死了。
這樣狂暴的爸爸和哥哥太可怕了,不知要給比利的心靈多少傷害。
鏡頭一轉,當比利被發覺還在堅持練習舞蹈,爸爸看著拼命舞動的比利好像看到了他的天賦。。
他一個人去找老師,問起比利的學舞情況,並堅持不要老師的幫助。靠自己去供必須學習芭蕾舞。
要知道2000英鎊的學費不是小數目。
因為這個原因,他被迫停止罷工,成為工人們眼中的背叛者,為了比利的夢想,他背叛了曾經堅持的原則。
還有暴力的哥哥,最後也和爸爸一樣繼續下礦井,並且還嘟囔著對比利說,媽媽會同意你去學舞蹈的,我會想你的。
那是笨拙的不願多說愛的男人的一種表達。
暴力的父親和哥哥背後其實是有家庭和社會原因的。
在當時的時代,正遇見英國煤礦工人大罷工為了礦工的待遇問題以及可能被裁員等。
這種背景下堅持罷工意味著長時間沒有收入,不罷工意味著生活水準直線下降。
無論哪種對家庭生活都有重大的影響,這也造成了長期礦工工作的父親和哥哥暴躁不安。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代表溫柔平時代的媽媽不見了,有的只是不懂得溫和說話只會暴力解決的男性家庭成員。
這似乎也預示著暴力罷工結果並不理想。
這裡我們能理解,爸爸和哥哥因為經濟困難,無法改變命運而煩躁。他們為女人不在而走不出影響。可是這樣的暴力只會惡性循環,傷害比利和自己。就好像心理病一樣。
當我們看著比利走上皇家芭蕾舞學院潔白的臺階,而爸爸和哥哥卻一起走入下沉黑暗的礦井。
那種衝擊感太強了。
這是一種深沉的願意犧牲自我去守護你的夢想的親人之愛,對比之前的暴力形成鮮明對比。
男兒有淚不輕彈,當父親哭倒在哥哥懷裡只因為愧疚自己不能為兒子的夢想支持更多。
當父親和哥哥一起坐在劇院,眼含熱淚看著舞臺上高貴優雅領舞的兒子,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們心中說不出口的愛意。
最感人的一幕還有父親,哥哥和奶奶一起等待比利拆通知書的樣子,緊張又擔心卻尊重兒子的隱私。
這一家人太有愛了,一心為家的父親,有搖滾夢哥哥,還有舞者夢想的老奶奶!
年少時,我們總是容易為賦新詞強說愁,還總是感覺自己的夢想很偉大,沒有人真正理解和關心自己。
總以為自己孤身一人,英勇的追逐著夢想。
等到有一天自己終於站在夢想的舞臺上,轉身一看,卻發現原來自己這一路走來,有太多愛陪伴在身旁。
只是我們忙追夢時,忘記多感受身邊隱藏太深的愛意。
他們只是不善表達,默默用行動守護著我們。
我想,當我們終於成長到那個懂得深藏的愛,我們才能更多懂得夢想的意義。
也許夢想的意義並不是最後攀登到頂峰,而是這一路都有人同行,有愛相伴,看透風景此生無悔。
繼續追影評
今日話題:
你有沒有驀然回首忽然發現誰在愛著你的感受呢?
@怡姐話人物, 追劇式多角度,探索影視書人物和本土電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