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發現一個真足蛇化石,專家說,蛇類沒有腳難道是這個原因

2020-12-25 歷史店

畫蛇添足的故事廣為流傳,也常用來批評一個人做事多此一舉,但經過古生物學家們研究發現,確實存在長了雙足的蛇,而且還有化石能夠證明。如此一來,很多人都感到十分疑惑,為什麼現在的蛇沒有雙足了呢?專家們經過研究後給出了答案,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編就來從頭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發現雙足蛇化石的地方叫巴塔哥尼亞,位於南美洲的阿根廷境內。巴塔哥尼亞西部是著名的安第斯山脈,不僅景色宜人,而且地質結構也豐富多樣,還有大面積的原始生林,冰川和火山。除此之外,巴塔哥尼亞地區還有豐富的化石資源,吸引了世界各國古生物學家前往考察,並且還曾發現過大量的恐龍化石,以及更早的寒武紀時期無脊椎生物化石,簡直就是「化石天堂」。

1993年9月,美國著名古生物考古學家文特斯教授,獨自前往巴塔哥尼亞地區尋找古生物化石。面對交通不便,語言不通的局面,文特斯教授找了兩位當地人做嚮導,深入安第斯山脈以前有人發現過化石的地方。文特斯教授經過兩天的尋找一無所獲,因此他就先離開,轉而拜訪一位朋友。

文特斯教授的朋友是位化石收藏家,多年來已經收集了數百塊古生物化石。在朋友家裡,文特斯教授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飯後他還和朋友一起談論化石。文特斯教授注意到客廳擺了一塊較大的蛇類化石,長約80釐米,頭部呈彎曲轉態,不過尾部卻很寬,與他見過的蛇類化石不太一樣。文特斯教授對這塊化石很感興趣,於是朋友就慷慨地贈送給了他做研究。

文特斯教授帶著這塊化石回到美國,他在實驗室裡對其進行了仔細研究,試圖揭開它尾部寬大的秘密。因為肉眼觀察看不出其中的奧秘,所以文特斯教授找來一件秘密武器——高強度X光機,首先利用X光機對化石進行照射,然後再多角度地轉動化石,使X光從不同位置穿過整塊化石,於是就得到了數百張化石影像,最後再根據影像用計算機建立三維模型。

通過對三維模型的分析,文特斯教授發現這條化石蛇不一般,尾部寬是因為長了東西,而且兩側對稱,每側長約2.3釐米,究竟長的是什麼呢?文特斯教授又經過深入研究,確定這條蛇長出來的竟是兩條腿,而且每條腿上還有4個腳趾,又測定其年代距今9200萬年,是恐龍時期的蛇類。文特斯教授也感到很新奇,他沒想到蛇長腿竟是真的,並將其命名為真足蛇。

在此之後的幾年,還有一些古生物學家也陸續發現了其他長腿的蛇,其中有兩足的,也有四足的。比如,在阿根廷的內格羅河,巴西古生物學家札赫爾教授,也找到一種兩足蛇,並稱之為希伯來文蛇,它的身體構造很特殊,長有支撐盆骨的薦骨,與水上蜥蜴的結構類似。因此,也有很多科學家認為,蛇存在薦骨能夠證明它們是從水生蜥蜴進化而來。另外,在如今的自然界中,依然存在極少數長腿的蛇,因為受到了基因突變的影響,被稱之為「返祖現象」。

科學家們研究表明,在距今3.4億年前,地球上才開始出現陸生脊椎動物,由水生無脊椎動物進化而來,比如蛇的祖先就已經出現,然後又經過數億的進化,在距今1.5-1.3億年前蛇才開始在陸地上出沒,它的祖先或許就是蜥蜴,因為蜥蜴在距今2.8億年就出現了,而且兩者的習性也很相似。

後來隨著海水上漲,海水淹沒了大部分陸地,導致一部分生活在陸地的蛇不得不生活在海裡。一旦蛇生活在海裡,它的腿就用不到了,而根據達爾文進化論用進廢退的原則,蛇的腿長期不用也就逐漸退化消失了,身體也變得光滑細長,能更好適應水生環境。另外,長了腿的蛇一開始不適應水生環境所以就死亡了,然後形成化石,而只有適應了水生環境的蛇,才能將基因傳遞下去。

由此可見,我們不應該再嘲笑畫蛇添足的人了,因為這世界上,真的有長腿的蛇。考古是一門奇妙的學科,為我們打開了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讓我們對地球和遠古的生命,也都有了全新的認識和了解。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相關焦點

  • 癸巳年考古北京生肖文化 周口店發現蛇類化石
    有關「蛇」的發現,在北京舊石器時代到金代的考古遺存中都有存在。  周口店發現蛇類化石  房山周口店曾發現距今50萬年前的古遺址。在這裡,考古學家不僅找到了原始人類牙齒、骨骼和完整的頭蓋骨,還發現有爬行類蛇舅母科(蛇和蜥蜴之間的過渡物種)的化石。  周口店的地貌特點是山區,在古代還兼有部分草原。
  • 蛇的腳去哪兒了呢?它是怎麼運動的?
    蛇是沒有腳的,畫蛇添足這個典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蛇為什麼沒有腳呢?為什麼蛇沒有腳還能行動自如呢?自然界中很多動物都有四條腿,人的兩條腿已經演化成手臂,鳥則演變成翅膀了。而蛇呢,四條腿都在演化的過程中退化掉了。
  • 蛇的壽命一般是多久?
    蛇類的起源與演化現代科學家普遍認為,蛇類起源於蜥蜴。在早之前,人們認為蛇類起源於陸生穴居蜥蜴,不過,隨著另一個重要的證據被發現,科學家又打消了這一個念頭。科學家在耶路撒冷發現了一種更為貼近現代蛇類的「古蛇」類化石,這種蛇被科學家命名為雙腳古蛇,也稱後蛇,經過研究,科學家了解到這種古蛇生活在約1億年以前,從化石來看,體長達1米。從化石的骨骼結構來看,與如今的蜥蜴差別很大,卻與現今的蛇類骨骼較為相似,因為這種古蛇的腦袋骨骼是封閉的,但是如今蜥蜴的腦袋骨骼是開放的。
  • 【科普】盤點遠古六大巨蛇:沃那比蛇是最古老的蛇
    02.印度古裂口蛇  印度古裂口蛇(學名Sanajeh indicus)是在西印度發現的一種上白堊紀蛇。它是在拉米塔組(Lameta Formation)中發現的化石,化石正在纏繞著蜥腳下目恐龍的蛋及幼體。可見它們是獵食幼生蜥腳類恐龍。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續:專家確認是恐龍化石...
    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紅星新聞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當地博物館已派專家赴現場勘查)。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合肥一小區驚現這種蛇!專家說:不用怕……
    本文轉自【江淮晨報】;今天(9月24日)上午,在蜀山區鍛壓工具機廠北區,有市民發現了一條顏色豔麗的蛇,這條蛇通體呈黃白色,身上還有橙色的方格狀斑紋。由於擔心有毒,市民用桶將其扣住。看到這個引起大家恐慌的傢伙後,他鬆了一口氣,「這是玉米錦蛇,是無毒蛇。」鄭從容介紹,這條蛇長約1.1米,體重為140g,按照年齡來推算,應該在2至3歲。 「玉米錦蛇屬於外來物種,原產地為美國的東南部。」
  • 古生物研究專家散步巧遇恐龍化石 為自貢第161個恐龍化石發現點
    這好像一根恐龍的腿骨化石喲!」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李飛急忙走近細看,發現眼前正是一塊恐龍化石。據專家事後考證,這確是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12月2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將帶著專業設備前往現場進行發掘,以確定周圍是否還有相關聯的骨骼化石。
  • 地獄巨蛇——泰坦蟒!
    ▲ 泰坦蟒化石最早的發現者:喬納森·布魯赫2002年,哥倫比亞的古生物學家來到礦場,他們在巖石中發現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這些化石向人們展示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史前世界。一天夜裡,工作人員正在整理來自塞雷洪的化石,當他們打開一個標有「鱷化石」標籤的脊椎骨時發現其並不具備鱷類骨骼的特徵,於是他找來同事查看該化石,最終得出結論:這塊化石來自一種前所未有的巨大蛇類動物。
  • 世界上最大的蛇究竟有多大?
    許多人雖沒見過這類體型巨大的蛇,但一談起,基本上都心生畏懼。相信不少人都看過《狂蟒之災》系列電影,不過現實中的蟒蛇並沒有那麼恐怖,通常不會隨便攻擊人類。說到大蛇,大家一般都會想起蟒。實際上蚺也是一類體型巨大的蛇。蚺和蟒的主要區別在於,蚺是卵胎生,蟒是卵生。這類體型巨大的蛇並沒有毒,而是依靠肌肉的力量絞殺獵物。這類巨蛇在野外的壽命一般可達20~30年。
  • 我市首次發現中華珊瑚蛇 屬珍稀瀕危蛇類
    我市首次發現中華珊瑚蛇 屬珍稀瀕危蛇類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20年05月29日 15:23:21 | 作者:陳巧穎 黃龍標 | 編輯:董之震  為創建國家級森林公園,連日來,南山省級森林公園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對森林公園內的動植物資源進行調查。
  • 吃螃蟹的蛇你見過沒?盤點那些窄窄窄食性蛇類!|肆養周報
    誰說蛇類只吃老鼠的!還有吃螃蟹的見沒見過?不信?那接著往下看!  一般蛇類在自然界生存不易,對食物不會太過挑剔,蛙類鳥類小型嚙齒類甚至動物屍體什麼的都可能成為食物。但是有這麼一些蛇,它們的食物種類非常單一,不是自己喜歡吃的那類食物寧願餓死也不碰,這就是窄食性蛇類。
  • 到底哪種動物是所有蛇類的壓倒性克制天敵?蛇的壽命有幾年?
    總有人說,人是所有動物的天敵,這個觀點就有些偏激了,且不說並不是所有動物都可以食用,尤其是一些身藏劇毒的生物,實際上有不少動物的自然棲息地都不適合人類涉足,一方面可能環境都難以適應,另外,刺身肉搏我們也佔不到優勢。一說到蛇類動物的天敵,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平頭哥」,它更書面化的名字叫做非洲蜜罐,身上頂著「無所畏懼」的光環。
  • 泰坦蟒:地獄巨蛇
    泰坦蟒化石最早的發現者:喬納森·布魯赫,圖片來自網絡2002年,哥倫比亞的古生物學家來到礦場,他們在巖石中發現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這些化石向人們展示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史前世界。一天夜裡,工作人員正在整理來自塞雷洪的化石,當他們打開一個標有「鱷化石」標籤的脊椎骨時發現其並不具備鱷類骨骼的特徵,於是他找來同事查看該化石,最終得出結論:這塊化石來自一種前所未有的巨大蛇類動物。
  • 重慶嘉陵江鵝卵石驚現罕見動物肋骨化石 專家推測或來自蛇頸龍
    自2007年起,他發現自己對五顏六色的石頭非常感興趣,於是此後便留心發現各種奇珍異石的美。今年59歲的伍定金是中國觀賞石協會會員,這些年交了不少志趣相投的朋友,收藏了不少造型別致的鵝卵石,他在徒步路上可以說是收穫累累。不僅發現不少藏在鵝卵石中的珊瑚、貝殼、海百合化石,還曾發現過蟲跡化石、恐龍化石、遠古滅絕植物新蘆木化石等。
  • 農村老人說有一種蛇會在莊稼上面飛跑,這是什麼蛇,有毒嗎?
    蛇是退化了四隻的爬行動物,在地球上90%以上的地區都有廣泛分布,也是一種比較古老的生物,在地球上有1.3億年的演化史,在歷史上曾對人類的祖先做過非常恐怖的事情,以至於現代人類大多數都比較懼怕蛇類,即使面對無毒的小草蛇,對於我們完全沒有傷害,但是只要看到它們的樣子,就本能的非常懼怕,
  • 有人在廈門山區放生十幾條蛇?近期蛇類頻繁出沒,遇上了注意...
    蛇們重獲自由然而,也有不捨得走的非要志願者再三驅趕阿寶介紹從5月21日到6月5日他就處理了46起捕蛇求助阿寶從事義務捕蛇工作十年了,他說,近期蛇類頻繁在城區出現,是因為蛇的繁殖季到了,加上廈門這些年綠化環境越來越好,近期雨水又比較多
  • 世界上最大的蛇是什麼蛇?是不是大蛇的壽命更長?
    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長在鄉間有很多種說法,多年前就有一名四川礦工被一條巨型蟒蛇嚇得暈死過去,他醒過來以後說那條巨蟒至少有50米長,後來專門派了人在周圍搜尋蟒蛇可能的藏身之地卻一無所獲,所以,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沒有把這件事再放在心上。
  • 劇毒蛇類-眼鏡蛇屬
    >為眼鏡蛇科的一個屬,其成員均為毒蛇,大多被統稱為眼鏡蛇。雖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類的名字包含「眼鏡蛇」一稱(如眼鏡王蛇),但它們因演化親緣性不足而並不歸為此屬。眼鏡蛇屬的成員主要分布於中東、東南亞、非洲、印度尼西亞等地。
  • 美媒盤點2015十大奇特動物發現:仰鼻猴雨天打噴嚏
    今年4月,研究人員宣布在阿根廷東海岸附近發現了一個新的恐怖鳥物種Llallawavis scagliai。這個已有350萬年歷史的標本是記錄在冊的最完整的恐怖鳥化石,其約90%的骨骼保存完整。4.攝魂蜂研究人員把一種新發現的黃蜂命名為「攝魂蜂」,這個名字取自《哈利·波特》裡的攝魂怪。這種黃蜂捕食蟑螂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