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之古希臘時期(四)-古典時代
600BC到400BC,屬於希臘古典時代。
第一階段、希臘波斯戰爭
550BC,波斯帝國建立,希臘在向周邊地中海沿岸擴張的同時,波斯帝國也日益強大起來。之後波斯開始攻擊希臘在小亞細亞沿海的城邦國。
499BC,希臘在小亞細亞島上的各諸邦國發動起義,這些希臘小國請求希臘的最大城邦國斯巴達支援,斯巴達拒不出兵,此時雅典出兵支援,結果雅典因路途遙遠,遠徵出戰再加上波斯帝國的強大,所以希臘戰敗。
490BC,後波斯報復雅典,最終經歷馬拉松戰役,希臘使用空城計,在海上打敗波斯。
480BC,電影《斯巴達300勇士》就是此時的故事,波斯國王率領50萬大軍進攻希臘,斯巴達和雅典團結其他城邦國一致對外。波斯大軍兵臨沿海,馬上就要兩軍相接。此時在溫泉關,斯巴達300勇士和7000希臘聯軍斷後,為了大軍轉移部署,為了海軍的集結贏得時間。此時希臘聯軍一個士兵叛變,波斯抄小路進攻希臘軍隊後方,希臘聯軍無法抵抗,為了保持實力,希臘聯軍撤退,只留下斯巴達300勇士斷後抵抗50萬波斯軍,最後全軍覆沒。雅典使用空城計,波斯攻入雅典全城焚毀。經過兩次空城計,兩次希臘海上反攻轉敗為勝。
第二階段、雅典的民主政治
479BC,「希臘時代」開始。
478BC,為防禦波斯,組成「提洛同盟」,以雅典為盟主。雅典採取各種壓迫政策,形成「雅典帝國」。雅典民主選舉改革後強大,各小國投奔雅典。當時擔任雅典民主派領袖的是伯裡克利,故又稱此時為「伯裡克利時代」。各級官職向公民開放,並都以抽籤方式進行。公民大會每隔八九天舉行一次,允許任何公民自由發言。貴族會議喪失了政治權力,只處理與宗教有關的事物。但奴隸沒有此權利。
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治理國家的方式得到很多城邦國的認同,雅典逐漸強大,希臘各城邦國開始分為兩撥陣營分別投靠兩個強大的城邦國斯巴達和雅典。但這個過程中,因雅典政策、格局、文化以及協助小國的態度讓越來越多的小城邦國棄斯巴達投奔雅典,斯巴達開始謀劃戰爭,引起希臘世界內部相殘。
第三階段,斯巴達和雅典戰爭
460BC,伯羅奔尼撒戰爭。當時希臘一個城邦退出伯羅奔尼撒同盟,投奔雅典,首先是斯巴達挑戰雅典,爆發伯羅奔尼撒戰爭,經過多年戰爭,雅典依靠強大海軍進行海上封鎖,斯巴達依靠戰士的勇猛對雅典屠城,雖任何一方均未取得決定性勝利,最終雅典投降,斯巴達稱霸全希臘,使希臘城邦體制陷於危機。
379BC,斯巴達蠻橫統治引起各城邦不滿,於是出現了城邦危機。位於雅典西北方的底比斯起義,歷經8年擊敗斯巴達。
天大各地均經歷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聯合抵禦外敵是為了保護家園,但家中的矛盾並未消失,外敵的消失讓自家矛盾逐漸浮出水面,一山難容二虎。世界發展要不像歐洲國家一樣,國家眾多,實力相對均衡。要不就是大國在一個區域獨佔鰲頭。美國的策略一直都是分裂瓦解有競爭威脅的大國為各個小國,使之無法與之抗衡。還有就是當時雅典的文化、制度、藝術、建築、教育等更方面都領先斯巴達,唯獨軍事力量不足夠強大,一個國家經濟的強大只是一時,只有均衡發展,有同等水平的國防力量才能抵禦外敵,不然當遇到強大的外敵入侵時,一切都是一場空。
在這段時期,希臘產生了三位最著名的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